医院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选择ppt课件.ppt_第1页
医院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选择ppt课件.ppt_第2页
医院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选择ppt课件.ppt_第3页
医院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选择ppt课件.ppt_第4页
医院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选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 1 1.目前MRS成为国内外院内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 2 中国医院感染MRS的分离率 MRCNSMRSA 82.9% 82.4% 75.3% 22.0% 86.0% 77.0% 54.9% 63.9% 70.8% 68.2% 69.9% 53.0% 24.0% 5.0% 64.0% 70.7% 47.0% 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上海 2004 广州 2003 上海 2002 湖北 2000 广州 1999 上海 1999 上海 1998 天津 1988 上海 1985-1986 上海 1977-1979 3 1 2 1 4 5 6 7 8 9 1.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88;6:2-6 2. 2.聂 华等.天津医药. 1989;12:738-40. 3.汪 复等.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29-32 4.汪 复等.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17-9. 5.叶惠芬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2;20(5):265-69 6.申正义等.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2(3):185-7 7.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3):154-59. 8.叶惠芬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29-32. 9.朱德妹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4):195-200. 3 上海地区医院病原菌分离率 变化趋势10 ( 2002-2006 ) N=22849 革兰阴性菌 N=22158 N=26890N=30636 N=31316 10.朱德妹等. 2006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7(6):393-399; 朱德妹等. 2002 年上海地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3):154-159 朱德妹等. 2005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6):371-376 朱德妹等. 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 5(4):195-200 朱德妹等. 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 5(1):4-12 4 萄葡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 含义 w 葡萄球菌(包括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对甲氧西林耐药,其含义是: n对所有-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n对绝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 类等同时耐药 n治疗药物应首选糖肽类抗生素 5 2.国内葡萄球菌对稳可信始终保持 100%的敏感率 6 目前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对MRS耐药严重11 敏感率 2005-2006 国内59家三级甲等医院 多重耐药葡萄球菌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 11. 2005-2006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总结 7 3.稳可信是治疗MRS感染的一线用药 8 MRS感染可能是致命的12 MRS 感染: 程度重、易致流行或爆发、治疗困难, 死亡率可高达3450% 12. Rubio 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nosocomial bacteremia due to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lin Infect Dis 1995;21(6):1417-23 9 稳可信 治疗MRS的卓 越临床疗效 作者疾病病例数临床疗效 Levine13心内膜炎 17 82% Myers 14 菌血症 15 87% Craven 15 菌血症 19 74% Coppens 16 菌血症8 88% Cafferkey 17 伤口感染/骨髓炎 1989% Cafferkey 18 肺部感染786% Menichetti 19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5275% DAntonio 20 菌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 性发热) 6192% 13、Ann Intern Med 1982;97:330. 14、J Infect Dis 1982;145:532. 15、J Infect Dis 1983;147:137. 16、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83;23:36. 17、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82;9:69. 18. Scand J Infect Dis 1988;20:297-301. 19.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4;38(9):2041-6 20. Chemotherapy 2004;50(2):81-7 10 资料来源疾病剂量/天病例数有效率 Calain P 21金葡菌菌血症3 mg/kg650% Lerner 22金葡菌菌血症6 mg/kg9100% USA-1 22金葡菌菌血症6 mg/kg6080.0% USA-2 22金葡菌菌血症6 mg/kg1421.4% USA-3 22金葡菌菌血症30 mg/kg4985.7% Liu 23金葡菌菌血症6 mg/kg2085.0% 替考拉宁治疗重症感染的疗效 21 J Infect Dis 1987;155(2):187-91 22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1994;4(Suppl 1):S1-S30 23 Clin Drug Invest 1996;12:80-711 替考拉宁治疗金葡菌心内膜 炎的疗效 资料来源疾病剂量/天病例数有效率 Davey 24心内膜炎6 mg/kg1050% Gilbert 25心内膜炎6 mg/kg825% Rybak 26心内膜炎6 mg/kg1421.4% Fortun 27心内膜炎6 mg/kg633.3% USA-3 26心内膜炎30 mg/kg2176.2% 24. J Antimicro Chemo1991; 27(Suppl B:43-50 25.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1; 35:79-87 26.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1994;4(Suppl 1):S1-S30 12 万古霉素的肺组织浓度万古霉素的肺组织浓度 28,2928,29 在一项30例行肺叶次全切除术的患者研究中,静脉给予万古霉素1 g 之后,组织药物浓 度范围为0-12.2 mg/kg,平均组织浓度为2.8 mg/kg,组织穿透率为41%1 28. Michael J. Rybak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Vancomyc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42(Suppl 1):S35S39 29. Cruciani M, Gatti G, Lazzarini L, et al. Penetration of vancomycin into human lung tissue.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6. 38: 865-869 血浆浓度(mg/L) 肺组织浓度(mg/kg) 13 万古霉素的肺组织浓度万古霉素的肺组织浓度30,31 30,31 健康志愿者给予万古霉素1 g q12h 给药后,12 h肺组织浓度 为2.4 mg/kg 1 , 总体穿透率为52% 2。 30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the 14th European Congres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Prague). Basel: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2004:44 31 Michael J. Rybak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Vancomyci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42(Suppl 1):S35S39 4-h12-h 血浆浓度19.83.75.11.7 上皮细胞衬液(ELF)5.31.52.40.7 肺泡巨噬细胞(AM)32.08.545.223.3 不同时间血浆和肺组织中万古霉素的浓度1 14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经验治疗32 针对MRSA进行经验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病原菌首选治疗备选治疗 多种多样,包括: 肺炎链球菌 金葡菌 军团菌 肠道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窄食单胞菌 不动杆菌 厌氧菌 万古霉素1.0 IV q12h + ( 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 或者 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左 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 怀疑有军团菌时加用氟喹 诺酮类药物 利奈唑胺+ (左氧氟沙星 或莫西沙星) 或者 头孢吡肟或大剂量哌拉西 林/三唑巴坦+妥布霉素 怀疑有军团菌时加用氟喹 诺酮类药物 32: Sanford Guide 2007-2008; *CCM 34:2069, 2006 15 稳可信 治疗MRS感染 的一线方案 美国胸科协会(ATS )关于医 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及医 疗相关肺炎治疗指南 1 美国抗感染协会(IDSA )关 于肿瘤病人中性粒细胞减少 治疗指南 2 欧洲心脏协会(ESC)关于感 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诊断 及治疗指南 3 美国抗感染协会(IDSA)关 于导管相关感染治疗指南 4 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2008版 5 万古霉素-治疗 MRS感染的首选 16 稳可信 适应症 w 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 l败血症 l 感染性心内膜炎 l 骨髓炎 l 关节炎 l 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 l 肺炎 l 肺脓肿 l 脓胸 l 腹膜炎 l 脑膜炎 17 5.稳可信原发研制,纯度高于95%,安全有保证 18 离子交换树脂解析法提纯 纯度为80% (1985年) 苦味酸沉淀法提纯 纯度仅70% (1958年) 高效液相层析技术提纯 纯度95% (1986年) 离子交换树脂解析法提纯 纯度为75% (1960年) 稳可信 层析纯化万古霉素 欧洲药典规定:万古霉素的纯度不得低于93% 19 稳可信 纯度96.7%去甲万古纯度仅为90% 稳可信 层析纯化万古霉素33 3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994.11.28 20 由于稳可信稳可信 制剂纯度的显著提高,过去低纯度 万古霉素的肾毒性已很少发生 34 高纯度稳可信稳可信 能很好耐受,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偶尔出现的肾毒性和耳毒性都是可逆的 34,35 34、Eng et al, Chemother 1989; 35(5): 320325. 35、Wenman et al, Agent and Chemother. Sep. 29Oct. 22,1991. 稳可信 高纯度、更高的安全性34,35 21 - 肾功能正常病人: 成人: 2g/天,500mg/6小时或1g/12小时 儿童: 40mg / kg / 天,分2-4次静滴 新生儿 10 15mg / kg 出生1周内,每12小时一次 出生1周到一月,每8小时一次 - 老年人: 500mg/12小时或 1g/24小时 稳可信 剂量及用法 22 肾功能异常病人剂量调整方法 肌酐值以mol/L表示时,K=0.814 肌酐值以mg/dL表示,K=72 本公式应用于女性值,求得值需乘以0.85 首次负荷剂量:15mg/kg () 血清肌酐值 年龄 )肌酐清除率( - = K kgml 140 min/ 23 剂量调整例子 某男性病人65岁,体重为70kg,血肌酐值为160mol/L 该病人每日稳可 信的给药总量为 9.370=651mg () 6 . 0 160814. 0 65140 kmin/= - = )肌酐清除率(gml 24 稳可信稀释后静脉滴注 药物浓度不超过 5毫克/毫升 每次滴注时间应该超过 60分钟 肾功能损害及年长患者应调整剂量 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经常改变输注部位 稳可信 应用准则 25 参 考 文 献 1.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88;6:2-6 2. 2.聂 华等.天津医药. 1989;12:738-40. 3.汪 复等.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29-32 4.汪 复等.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17-9. 5.叶惠芬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2;20(5):265-69 6.申正义等.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2(3):185-7 7.朱德妹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3):154-59. 8.叶惠芬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29-32. 9.朱德妹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4):195-200. 10.朱德妹等. 2006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7(6):393-399; 朱德妹等. 2002 年上海地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3):154-159 朱德妹等. 2005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6):371-376 朱德妹等. 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 5(4):195-200 朱德妹等. 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5; 5(1):4-12 26 11. 2005-2006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总结 12. Rubio 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nosocomial bacteremia due to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lin Infect Dis 1995;21(6):1417-23 13、Ann Intern Med 1982;97:330. 14、J Infect Dis 1982;145:532. 15、J Infect Dis 1983;147:137. 16、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83;23:36. 17、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82;9:69. 18. Scand J Infect Dis 1988;20:297-301. 19.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4;38(9):2041-6 20. Chemotherapy 2004;50(2):81-7 21 J Infect Dis 1987;155(2):187-91 22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1994;4(Suppl 1):S1-S30 23 Clin Drug Invest 1996;12:80-7 27 24. J Antimicro Chemo1991; 27(Suppl B:43-50 25.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1; 35:79-87 26.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1994;4(Suppl 1):S1-S30 27. 6965 ICC 1993, Abstract 1223 28. Michael J. Rybak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