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_第1页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_第2页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_第3页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_第4页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髓细胞系恶性肿瘤 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 生物学以及临床特征WHO分型法将髓系肿瘤分为 骨髓增生性疾病(MPD)(肿瘤,MPN)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 (肿瘤) (MDS/MPD, MDS/MPN)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四 大 类 1 PH染色体t(9;22)(q34;q11),BCR/ABL阳性 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征 (CEL/HES)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髓外造血) (CIM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不能分类骨髓增生性疾病 七 类 骨髓增生性肿瘤(MPN) 2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肿瘤 (MDS/MPN) 是一种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点表现为MDS 与MPD交叠,有多种“有效”造血及病态造血存在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L)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 不能分类的MDS/MPD 四 类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也是克隆性疾病,以无效造 血为其特征引起血细胞减少,骨髓 及血象一至多系细胞病态造血。 4 MDS亚型分类 亚型 外周血象 骨髓象 1.难治性贫血 贫血;未见或罕见 仅红系增生异常, ( RA) 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 5%,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2. 难治性贫血伴 贫血;未见或罕见 仅红系增生异常, 环形铁粒幼细胞 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 5%, ()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3.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减少(二系或 二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伴多系增生异常 全系);未见Auer小体; 10%;原始细胞 5%, (RCMD) 未见或罕见 原始细胞 ; 未见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4.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减少(二系或 二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伴多系增生异常和 全系);未见Auer小体; 10%;原始细胞 5%,环 形铁粒幼细胞 单核细胞1109/L 未见Auer小体; (RCMD-RS)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5 亚型 外周血象 骨髓象 5.难治性贫血伴 血细胞减少, 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增多1型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9%; (RAEB-1) 未见Auer小体; 未见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6.难治性贫血伴 血细胞减少, 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增多2型 原始细胞5%19% 原始细胞10%19%; (RAEB-2) Auer小体(); 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7.未归类的MDS 血细胞减少, 单一髓系细胞增生异常; (MDS-U) 未见或罕见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5% ; 未见Auer小体; 未见Auer小体; 8.5q-综合征 贫血; 少叶核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 del(5q)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高; 原始细胞5% ; 原始细胞5%; 细胞遗传学检测仅见 del(5q)异常; 未见Auer小体; 6 AML是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增生疾 病,WHO分型将AML分为: 1. 伴有特殊染色体的AML 2.伴有病态造血的AML 3.治疗相关的AML和MDS 4.不伴特殊细胞遗传易位的AML 四亚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7 1伴有特殊细胞遗传易位的AML (1)伴有t(8;21)(q22;q22)AML, AML1(CBF)/ETO的AML (2)伴有inv(16)(p13;q22)或 t(16;16)(p13;q22), CBF/MYH11的骨髓嗜酸粒细胞增多的AML (3)伴有t(15;17)(q22;q11-12),PML/RAR 及变异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4)伴有11q23(MLL)异常增生的AML 8 2伴有多系血细胞增生异常的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由MDS或MDS/MPD转化而成 (2)发病前无MDS病史 9 3治疗相关的AML和MDS (1)与烷化剂相关 (2)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相关 (一些可以是淋巴系) (3)其他 10 4不伴特殊细胞遗传易位的AML (1)未分化AML (2)未成熟AML (3)成熟AML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6)急性红白血病 (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8)急性嗜碱细胞白血病 (9)伴骨髓纤维化的急性全髓增生 (10)髓细胞肉瘤 11 12 淋系肿瘤: B系肿瘤和T/NK细胞系肿瘤 又可分为两大类型: 前体淋巴细胞肿瘤(淋系白血病) 外周或成熟淋巴细胞肿瘤(淋巴瘤) 前者指淋巴细胞分化的早期阶段起源的肿瘤 后者是分化成熟阶段来源的肿瘤 13 B细胞系肿瘤 前体B细胞肿瘤 前体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ALL/LBL) 成熟(周围)B细胞肿瘤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CLL/SLL) B-细胞幼淋巴性细胞白血病(B-PL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Burkitt淋巴瘤(BL)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MALT-MZL) 结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单核细胞样B细胞(MZL) 滤泡性淋巴瘤(FL) 套细胞淋巴瘤(M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14 T细胞和NK细胞系肿瘤 前体T细胞肿瘤 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 成熟(周围)T细胞肿瘤 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蕈样真菌病/Sezary综合征(MF/SS)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15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和2级(NSHL) 富于淋巴细胞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 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LDHL) 16 白 血 病 基 因 检 测 17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_而引起的_的改变。 增添 替换 缺失 (D) (d1) (d2) (d3) 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结构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吗? 18 mRNA:G A A 甲 乙 丙 丁 DNA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结论: 碱基对替换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吗? 氨基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谷氨酸缬氨酸 G A UG A CG U A 19 1 1、二战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二战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 颗原子弹,导致白血病患者出生率增加。颗原子弹,导致白血病患者出生率增加。 2、苏丹红进入人体可产生致癌作用。 3、乙肝病毒使肝细胞进一步变异,肝细胞 不凋亡,而且不断地再生,就形成了肝癌。 内因:DNA复制时自身也偶尔发生错误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基因突变原因: 20 基因突变的特点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 是有害的,只有少数是有利的 ,有些既无害也无益。 多数有害 21 结果:增殖过度,分化阻断,凋亡受抑 22 白血病的分子检测 w Southern blot w Northern blot w Western blot w FISH w PCR w 测序 w 芯片 23 白血病的分子检测 w PCR方法优点 快速 灵敏 特异 w PCR方法缺点 假阳性 假阴性 ! 24 白血病的分子检测 w PCR:仅适用于染色体断裂点丛集于相对小的 范围内(90% CML患者 wBCR-ABL融合蛋白(p210)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较正 常ABL高,可能是BCR对ABL激酶活性调节区的作用所致 w 由于5%CML患者为隐匿性Ph染色体,因此无Ph染色体 CML患者还需使用更灵敏的分子检测手段如FISH或RT- 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w RT-PCR还能区分e1-a2和b2-a2/b3-a2二种BCR-ABL转录 本,从而区分ALL患者与CML急淋变患者,进而分别对 两种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C M L 62 BCR-ABL w 巢式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用于 CML移植患者移植后MRD监测。可在患 者血液学复发前的624个月骨髓检测就呈 阳性。 w RQ-PCR还能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后BCR- ABL转录本水平变化情况,反映疗效。 63 GATA2基因突变 w 调控早期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转录因子,维 持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 w CML急变患者中新发现GATA2基因突变, 而 CML慢性期、加速期,AML(M1-M7), MDS,ALL,CLL,淋巴瘤和骨髓瘤患者,以 及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可见GATA2基因 突变仅与CML急变相关,是CML疾病进展过程 中的获得性突变。总发生率为12.5%(5/40), 且均造成CML急粒单变 w GATA2基因突变与CML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 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 64 JAK2基因突变 w Janus kinase 2 w 此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PD和MDS,另可 存在于部分AML尤M2 w 突变为V617F w 突变去除了JAK2 JH2负性调控,导致该 基因的持续活化,赋予细胞增殖存活优势 w JAK2可成为靶向治疗的靶点 65 66 MDS相关基因异常 w Delta样(Dlk)基因编码Dlk蛋白在MDS明显 增高者55%,而AML仅10%,可能是 MDS特异性基因,但作为诊断MDS的标 志基因尚待进一步确定 67 MDS相关基因异常 w RAS w 此原癌基因超家族编码鸟苷三磷酸水解酶(GTPase) 调节细胞生长相关信号 w ras癌基因的活化,尤其是N-ras的激活可在约35% 的MDS患者中发生 w FMS w 为集落刺激因子1,控制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分化 及功能 w fms基因的突变可在16%的MDS患者中发现 w ras和fms突变主要见于粒-单细胞分化的疾病,即 MDS中的CMML,患者生存期短,转AML多 68 MDS相关基因异常 w p53 w 在MDS时,p53突变较少见(5%),但在较为进展的 病例中可高达15% w p53突变意味着化疗耐药和生存期缩短,因而是一种 有意义的预后指标 w FLT3 w 10%MDS有FLT3点突变,加快进展为AML,但 FLT3-ITD少见 w AML1(RUNX1) w 为MDS较常见的点突变,发生率25%,导致核心结 合因子(CBF)亚单位正常功能缺失,易转化AML 69 Ig/TCR基因重排 w Ig的基因由L,L和H三个基因组组成, 分别编码L链,L链和H链。L和H基因 又由编码Ig分子的V区和C区基因构成。 w TCR由两条肽链组成,链或链,不论 是哪一种肽链,其胞膜外区均包括两部分 ,即V区和C区。相应的编码基因为 TCRA,TCRB, TCRG和TCRD。 70 Ig/TCR基因重排 w 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决定白血病的细胞来源系列乃 至分化阶段,有重大意义 w 在B系ALL中分别有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