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 论 1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 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广义) 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个体的心理从 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儿童 心理学中的发展概念) 2 3 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 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 演变; 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 、主动性演变; 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 部本质演变; 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 4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性表现在: 第一,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先前的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 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心理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 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了,而是被高一级水平 所包容和整合。 如坐站走 6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逐 步过渡的过程。 在量变期间,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稳定,而当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引起心理的质变。 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 展的阶段性。 7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 ,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 。 、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 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 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 律。 8 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9 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 叶、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 的髓鞘化。 这种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 基因型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 制显现出来的过程。 10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表现在: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 度。 例如,儿童在一岁前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最快。 、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例如,儿童掌握语言的速度是神速的,而抽象逻 辑思维的形成却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育。 11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通常,一个身心正常的儿童,其心理的发 展总是符合发展的总趋势的。 但在发展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和发展的最 终水平上,每一个儿童又都表现出自身的 特点,形成了个别差异性。 12 个别差异 尽管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 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 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 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 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 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 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 13 个别差异 心理学假说认为,智力由一般智力和个别 智力构成,前者代表智力的整体结构,后 者代表智力的各个特殊方面,如计算能力 、特殊记忆、音乐才能等。 一般智力和个别智力之间,各种个别智力之 间,其发展程度并不均衡协调,白痴学者 就是这种不均衡性的一种突出表现。 14 三、发发展的关键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 K.Z.Lore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 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 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 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 (imprinting)”。 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 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 15 发发展的关键键期 16 三、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 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 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 不再明显。 17 三、发发展的关键键期 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 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 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 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 与能力的缺失。 18 发展的关键期 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列举 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10岁以前 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19 三 、发展的关键期 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 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 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 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 进。印度发现的“狼孩”,就是关键期缺 失的典型事例。 20 三、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 响,通常在极端的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对人 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这样 的概念更为合适: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 展的敏感期不同,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 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 式的学习。 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 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比较小,形 成和发展比较困难。 21 四、发展的年龄阶段与年龄特征 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 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具有普 遍性)、本质的(表示具有一定的 性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心 理特征。 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意味着每个年龄都有相应 的年龄特征。 22 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来标志 ,所以又称做“年龄阶段”。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心理学 研究资料,参照现行教育的学制,将儿童 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各阶段(下页)。 23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新生儿期(出生个月); ()婴儿期(个月岁); ()幼儿早期(岁); ()幼儿期(学龄前期)(岁); 24 ()童年期(学龄初期)(、 岁); ()少年期(学龄中期)(、岁 、岁); ()青年期(学龄晚期)(、岁 岁)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处 于重要的阶段。 25 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有大致对应 的关系; 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的趋势; 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 本阶段所特有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 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 系 26 儿童发发展的年龄龄特征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 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 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成熟期前倾”就典型地反映了由物质生活 条件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普遍 提前,与此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也提早出 现。 27 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在: ()心理发展有固定的阶段顺序和变化的 速度;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同 样具有诸多的共同性。 例如,婴儿初期言语的发生发展、动作发展 和程序、思维发展的阶段顺序等都遵循共 同的规律。 28 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可变性主要表现在:心理发展的速度可 因社会、教育、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 化。 例如,有人运用智力测验法测定, 年儿童的平均水平比年普遍提高 智龄个月左右。 良好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心理的发展 ,不良的教育则会束缚心理的发展。 29 年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教学内 容;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方 法; 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0 五、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问题:天生的聋子能不能欣赏音乐? 天生的瞎子能不能欣赏美术? 实例:高斯9岁能解决数列求和问题; 莫扎克3岁弹钢琴,6岁指挥乐队; 维纳发明了控制论,14岁大学毕业。 31 五、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决定论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 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 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 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 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32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 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 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 少人成名。 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 。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 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 33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 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 率不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 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 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 34 遗传决定论 观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完全由遗传决定 。 代表人物:高尔顿、霍尔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35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辩证的观点: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 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 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 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 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 36 (二)环境决定论 观点:认为儿童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代表人物:洛克、华生 华生:“ 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 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使他们 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 贼。” 37 学校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有: 第一、教师的影响 (1)教师的态度 (2)教师的评价 (3)教师的期望 第二、同伴关系的影响模仿 第三、学校环境、班级风气的影响 38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辩证的观点: 教育和社会环境决定儿童心理 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方向 39 (三)二因素论 观点:认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 素共同决定。 代表人物:斯腾 评价:机械,只是将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 在一起,未看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40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 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 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 教育条件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 。 41 这其中,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 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 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 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 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 的作用。 42 第二节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华生(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 义(behaviorism)的创始人。他的行为主 义运动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是: 第一,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消除了心理学的传统特点主观性,恪 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第二,发展了客观的观察等方法,使心理学 在方法上益趋精进。 43 一、华生的儿童心理学观 (一)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1否定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华生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教育和 环境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首先,华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构造上 的差异和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后 来行为上的差异。 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44 (二)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 行为主义将人类的思维、情绪等都看作是 不同的行为,并且认为人格也是由各种行 为组成的。 既然人格是由行为组成的,那么它的产生 就要依靠行为的一次次出现并最终稳定下 来。 华生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习惯系统的产 物。 45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对于儿童 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习惯的形成 强化的作用 练习的作用 耐心应对学生的改变 46 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对于儿童教育 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他重视环境与教 育的作用,强调要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 各种行为习惯。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才 刚刚开始,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 我们应在教育中特别重视培养他们的良 好学习习惯,这对于他们一生的学习都 有着重要的影响。 47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发挥强化的 作用,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应及时地给 予表扬,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纠正。 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可以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也应该 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这样才能加深学生 的印象。而对于学生行为的改变,我们 应该具有充分的耐心,因为学生行为的 改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太可能出现 突然的飞跃。因此,无论在学科教学中 还是在品德教育中,要耐心地反复对学 生进行教育。 48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1856一 1939)是奥地利精神 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运 动的奠基人。 49 一、心理发展的本能论 为了寻找减轻病人精神症状的方法,弗洛伊德在 治疗中大量使用了催眠、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方 法; 这些方法帮助他了解了病人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无 意识动机(unconscious motives); 而通过对这些无意识动机的分析,弗洛伊德总结 出了自己的心理发展本能论: 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 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50 (一)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 主要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意识是指人能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对 于人类心理活动的作用非常有限; 而无意识则主要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各 种本能和欲望,这些过程虽不为人所觉察 ,却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 51 (二)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从他的无意识理论出发,将人 格结构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 超我(superego)三个基本成分。 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 的、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 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 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 就越重要。 52 自我 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 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 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 的,为了促进个体和现实世界的交流,必须要 通过自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功能:寻找能够满足本能需要的现实的方法。 53 超我 良心是超我的成分; 超我的另一个成分是自我理想,它由积 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希望个体为之 奋斗;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它能 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超我反映 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 行为准则。 54 人格的这三个成分在不可避免地相互冲突 着; 在个体成熟后,健康的人格应该是一个平 衡的动力系统: 本我传达着基本的需要,自我压抑着冲动 的本我,直到找到了满足这些需要的现实 方法,而超我则负责确定自我所找到的解 决方法是否被道德所接受。 这三者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55 (三)心理发展的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本能。 在性本能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这些产生性快感 的地方会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 ,因此形成了相应的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 56 二、弗洛伊德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引导小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和运 动中去,使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精力 的释放。 2、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有意识地 对儿童多给予一些表扬,促进他们社会情感的发展 。 3、要引导小学生移情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去尝 试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从而学会助人与分享。 4、要重视关于纪律、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使这些 东西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超我中,以此指导他们一生 的行为。 57 二、弗洛伊德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5、对于小学生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要注意 积极引导,而不能一味地惩罚,更不能以此对孩 子的道德品质定性。 6、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应把这种问题 的性质看得过于严重,不要因此而否定孩子的品 德和人格。 7、要注意及时地发现、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要使 这种行为逐渐成为习惯。 58 第四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自我统一理论 (一)埃里克森理论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区 别 1、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 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 化和社会的因素。 2、埃里克森将孩子看作是自发地去适应环 境的积极的探索者,而不是生物冲动的奴 隶。 59 (二)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 联系又各不相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 都存在着某种危机或冲突。这些危机是在每一 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 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 发展危机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意义,它对于个体 而言,也具有正面的促动作用。 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发展危机化解的过程,而 每一个阶段的危机解决得好不好,将影响着个 体以后的发展。 60 (二)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对怀疑(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或疑惑(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岁) 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自我同一性混乱( 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岁) 第七阶段:繁殖对迟滞(岁) 第 八阶段:自我完善对绝望(老年期) 61 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对小学教 育的启示 1、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生 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 的冲突。 2、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 现。 3、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 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 系。 62 4、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 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 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 5、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落后和不足,不 能一味地批评,而要多给予鼓励。 63 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平等而 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老师 对待自己的态度而感到自卑。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要特别注 意培养其自信心,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去努力学习。 而当这些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后,一定要及时 表扬、鼓励,使其充分体验此时内心所获得的快 乐。 64 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 于先天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 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 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儿童 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图式:儿童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 同化: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 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 顺应: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 。 65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物理环境(自然经验) 社会环境 平衡 66 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岁) 二、前运算阶段(岁) 三、具体运算思维(岁)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