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预防与治疗.doc_第1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预防与治疗.doc_第2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预防与治疗.doc_第3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预防与治疗.doc_第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预防与治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预防与治疗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04-28发表评论分享文章作者:周道斌 张薇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多见的病理类型。尽管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延长了总生存期,但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仍然是目前的治疗难点。不同报道显示DLBCL CNS 复发率为1.1% 10.4%,复发后患者往往难以再获缓解且预后很差,多数在半年内死亡。控制DLBCL 的CNS 复发关键点是及时识别CNS 受累并加以有效预防,一旦临床复发,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将重点探讨DLBCL CNS受累的预防。一、DLBCL中CNS累及的高危因素DLBCL 的CNS 累及缺乏可用于监测的分子学特殊标志,高危人群的判断主要依据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多个回顾性的研究结果显示CNS受累的高危因素包括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LDH 升高、结外受累部位2 处等,DLBCL 累及部位也与CNS受累相关,如睾丸、硬膜外、副鼻窦、骨髓、乳腺等部位受累也是CNS 复发的高危因素,上述患者均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中所定义的CNS受累的高危人群;同样有多篇报道显示原发肾上腺NHL患者CNS事件多发。挪威Hollender 等提出判断NHL 患者CNS 高危受累的5 个参数,包括LDH升高、年龄60 岁、白蛋白水平35 g/L、腹膜后淋巴结受累、结外侵犯部位2 处,当具有其中的4 个因素时,患者5 年CNS复发率超过25%;RICOVER60是迄今病例数最多的一项探讨DLBCL 的CNS 复发高危因素的前瞻性研究,1 217 例患者中CNS 复发率为4.8%,研究结果显示结外侵犯部位2 处、LDH升高、B症状为CNS复发的高危因素,当三者均具备时患者2 年CNS 复发率为23.8%。二、鞘内注射是否是有效的预防手段?DLBCL 的CNS 复发往往出现在获得缓解后1 年内,如此早期的复发推测与CNS 是肿瘤细胞的庇护所,可以逃避化疗药物的作用有关,由此理论上CNS 预防性治疗应该可以减少其复发。2005 年英国一项159 个中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的临床医师均会根据NHL患者的危险度分层进行CNS 预防性治疗,其中95%的患者采取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仅有5%采用全身治疗(MTX为主方案)。RICOVER60试验设计对高危患者给予MTX鞘内注射,但实际上在210 例高危患者中只有120 例(57.1%)完成鞘内注射MTX,另有近一半的患者未按设计进行预防治疗,这正好验证了鞘内注射MTX在预防DLBCL的CNS复发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鞘内注射和未注射MTX的两组患者CNS 复发率分别为2.5%和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利妥昔单抗时代,鞘内注射MTX预防DLBCL 的CNS 复发似乎无效。其他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单纯鞘内注射无法减少复发的原因和复发后CNS受累部位有关,迄今全球28 个关于DLBCL 的CNS 复发报道的693 例患者,复发时仅表现为软脑膜受累的占41%,59%的患者单独或合并脑实质的受累,而单纯鞘内注射则对脑实质病灶的疗效有限。三、利妥昔单抗时代DLBCL的CNS复发预防临床资料显示利妥昔单抗的使用本身较单纯化疗可以减少CNS的复发,2010 年加拿大Villa 等对435 例DLB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诱导化疗组患者3 年CNS复发率为9.7%,而R-CHOP组(R:利妥昔单抗)为6.4%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多因素分析显示利妥昔单抗可以显著减少CNS复发,风险比为0.45(P=0.034)。利妥昔单抗静脉使用只有0.1%可以突破血脑屏障进入CNS,其减少CNS 复发更可能的原因并非直接进入CNS,而是对全身更彻底的肿瘤清除继而减少CNS复发。利妥昔单抗时代CNS的预防治疗,绝大多数报道并不能降低CNS复发率。Kumar 等分析NCCN 的NHL 登记资料,989 例DLBCL患者均采用R-CHOP诱导化疗,其中11.8%的患者行CNS预防治疗,平均随访2.5 年,未预防组患者CNS复发率为2.0%,而预防组反而高达10.9%,预防似乎对患者的复发率和总生存无影响。但需注意的是预防组本身即为高危患者,两组不具可比性。四、全身应用MTX作为预防鞘内注射的疗效未获明确肯定,有研究者尝试全身应用MTX(3 g/m2)作为预防手段。Holte 等以156 例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6 个疗程R-CHOP 方案化疗后分别采用大剂量Ara-C和MTX治疗,患者CNS复发率为4.5%。Abramson 等分析65 例高危患者,在R-CHOP方案治疗中(如第2、4、6 疗程第15 天)中位给予3 个疗程MTX(3.5 g/m2),仅2 例患者CNS复发。但其不良反应较多,26 例患者出现肾脏毒性。由于DLBCL的CNS复发率较低,目前无随机对照研究说明利妥昔单抗时代的最佳预防策略。总体来说,全身用药似乎更有效,但应用大剂量MTX需注意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肌酐清除率、碱化尿液、叶酸解救等。否则,导致较多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则得不偿失。五、CNS复发后的治疗CNS复发后的治疗目前报道很少,缺乏共识,多数参考原发CNS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但疗效不佳,患者多在数月内死亡。化疗放疗是目前较多采用的一线挽救方案,同时给予鞘内注射MTXAra-C,亦有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的个案。2008 年国际CNS淋巴瘤研究组对113 例淋巴瘤CNS脑实质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3%为DLBCL。复发后34 例(30%)行单纯全颅脑放疗,78 例(69%)行化疗全颅脑放疗,1 例行单纯手术治疗。化疗方案以MTX为主,中位剂量3.5 g/m2。最终68%的患者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时间为1.6 年,3 年总生存率为23%。选择化疗者较单纯放疗者有明显的生存优势,而单纯化疗和化疗同时加用放疗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年轻CNS 复发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可能使部分患者治愈。2013 年德国Korfel 等报道的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共30 例CNS 复发DLBCL 患者入组,HD-MTX/IFO/DEP(大剂量MTX+异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脂质体Ara-C)和HDAra-C/TT/DEP(大剂量Ara-C+塞替派+地塞米松)方案各治疗1 个疗程后采集造血干细胞,对化疗有效者进行AHSCT,预处理方案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塞替派。最终24 例患者完成AHSCT,2 年总生存率在所有患者为(6319)%,移植组为(6820)%,至治疗失败的中位时间在所有患者为12.0 个月,移植组则为24.3个月,治疗相关死亡率为3%。经Ommaya囊注射MTX或利妥昔单抗在原发CNS淋巴瘤中有报道并取得不错的疗效,尚缺乏在CNS 复发的DLBCL中应用的报道。总之,DLBCL的CNS累及是目前的治疗难点之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但如何尽早识别CNS 累及、最佳的预防方案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总体的倾向是全身应用MTX疗效优于鞘内注射,即便如此,仍未能克服CNS 复发的问题,一旦CNS 复发,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所以,探索DLBCL CNS累及的预防和治疗仍任重道远。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4月第35卷第4期关键词: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