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经验.doc_第1页
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经验.doc_第2页
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经验.doc_第3页
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经验.doc_第4页
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经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经验首席医学网 2010年12月03日 14:13:57 Fri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林伟1,2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2.仪征市中医院,江苏仪征21140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摘要】 孙浩老师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经验甚多,他根据小儿的病理特点,分型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举例介绍了孙老师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方法,分型为饮食积滞型、寒凝气滞型、脾胃气虚型和脾胃气滞型。 【关键词】 中医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孙浩Abstract: Teacher Sun Hao has many experiences on treating children recurrent abdominalgia, based on children phathological charecteristic, he summarised treatment methods of four syndromes of children recurrent abdominalgia, which were retention of food in the stomach, qi stasis due to cdd, deficiency of qi in spleen and stomach, stagnation of qi in spleen and stomach, obtained satisfied effects.Key words: TCM treatment; children recurrent abdominalgia; Sun Hao小儿再发性腹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证,发病年龄大多在410岁之间,痛发时手捂腹部,或拒按,甚至呕吐,平时大便性状正常。与饮食、心理有一定的关系。每月均有发生,至少连续3月以上,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的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诊断标准1:(1)腹痛发作超过3月;(2)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段发作;(3)疼痛部位多在脐周、上腹部或无固定范围,腹部查体可有脐周压痛或无异常表现;(4)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孙浩老师是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为仪征“臣”字门第5代传人,从事儿科临床工作60余年,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经验甚多,他认为小儿的病理特点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临证时应细心诊察,辨证清楚,切忌孟浪从事。现将他在临床治疗小儿腹痛常见的4种证型举例介绍如下。1饮食积滞腹痛案例1秦某,男,8岁,2008年3月7日来诊。经常腹痛,以上腹部为主,阵发性发作。来诊时腹痛腹胀,拒按,不欲食,口有异味,寐时磨牙,卧不安宁,大便干结,舌苔厚腻,脉滑。平素嗜荤食,尤其爱吃“肯德基”等油煎食品。证属食滞中焦、脾胃不和,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痛。处方:生山楂12 g、炒麦芽12 g、槟榔片10 g、陈皮5 g、制半夏10 g、煨木香6 g、炒枳壳6 g、莱菔子10 g、炙鸡内金10 g、瓜蒌15 g,3剂。2008年3月10日二诊:药后大便1次,腹痛腹胀消失,口中无异味,夜卧安宁,纳食渐香,上方再服3剂。2008年3月13日三诊:该患儿已无任何不适,为病后防复,故予王氏保赤丸,每日2次,每次1支,连服1周即可,同时嘱节制饮食,适当进食蔬菜、水果(水果要用开水烫一下,不宜冷食)。按语:小儿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以至损伤脾胃,食积中州,壅塞气机,升降违和,传化失职,因而发生腹胀腹痛。本方山楂、麦芽、炙鸡内金、莱菔子消食化积,陈皮、木香、枳壳、瓜蒌、槟榔理气行滞。气行滞消,故其病自愈。2寒凝气滞腹痛案例2洪某,女,9岁,2007年11月13日来诊。经常腹痛,多因感寒而发。近日因食冰镇食品后,痛又大作,脘痛时发时止,啼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喝热水后痛稍止,时泛清水,不欲纳食。舌苔白厚,脉沉紧。因嗜食冷饮、中阳欠运所致,治宜温阳化气止痛。处方:肉桂(后下)3 g、附子(先煎)5 g、吴茱萸4 g、淡干姜3 g、甘草3 g、白芍10 g、枳壳6 g、延胡索8 g,3剂。2007年11月16日二诊:服药后痛即止,周身温暖舒适,泛恶清水亦止。惟脘满不思纳谷,治以温中和胃,理气助运。原方去肉桂、附子、吴茱萸、淡干姜,加炒谷芽、焦山楂各10 g,陈皮5 g。连进3剂即愈。嘱禁食冷饮,以防复发。按语: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 若外受寒邪,内伤冷饮,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气机痹阻不通,导致腹痛。本方以附子、肉桂、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枳壳、延胡索行气止痛,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痛止后以运脾和胃为主,防止病复。3脾胃气虚腹痛案例3刘某,女,5岁,2009年10月2日来诊。诊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纳差,动则出汗,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胃气虚,纳运失常,治宜健脾益气。处方:米炒太子参20 g、茯苓15 g、白术15 g、陈皮10 g、炒白扁豆15 g、淮山药20 g、焦薏苡仁20 g、鸡内金10 g、生山楂30 g、炒麦芽20 g、焙五谷虫10 g。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 g,上下午各1次,开水调成糊状,顿服。2009年11月1日二诊:药后患儿饮食略增,精神转佳,偶有腹痛,汗仍较多,已示脾气转苏,但肺虚玄府未固,可酌情增益补药。上方加黄芪15 g、五味子3 g,制、服法同前。按语: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导致脾虚胃弱,纳运失常。方中以太子参、山药、茯苓、白术、白扁豆、薏苡仁补益脾气,鸡内金、山楂、麦芽、陈皮、五谷虫助胃消食。二方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表、收肺敛汗。药后诸症悉解。4脾胃气滞腹痛案例4郑某,女,10岁,2010年1月21日来诊。经常腹痛,特别是在要考试前发作明显。发作时腹痛,连及两肋, 嗳气吞酸, 心烦少眠, 口苦咽干, 不欲饮食, 大便黏滞不爽,舌苔薄腻, 舌质淡暗,脉弦。证属脾胃气滞、不通则痛,治宜调脾和胃、理气止痛。处方:柴胡6 g、白芍8 g、枳壳5 g、郁金10 g、香附5 g、木香5 g、延胡索6 g、白术8 g、茯苓8 g、薏苡仁10 g、甘草3 g,3剂。2010年1月24日二诊: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无嗳气吞酸,睡眠正常,大便成形,唯纳食不香,原方去香附、木香,加炒谷芽、焦山楂各10 g,连服3剂即愈。嘱患儿家长多与之心理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按语:小儿由于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情绪紧张导致脾胃气滞,不通则痛。本方以柴胡、枳壳、郁金、香附、木香疏肝理气,和胃调脾;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益气,消食助运。全方共奏调脾和胃,理气止痛之功。做好患儿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才是防止复发的根本。【参考文献】 1王茂贵.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思维程序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