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病历(一).docx_第1页
痛经病历(一).docx_第2页
痛经病历(一).docx_第3页
痛经病历(一).docx_第4页
痛经病历(一).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历一病患:XXX,26岁,女性,已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X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感到小腹部发凉,甚至不能上课。现病史:来月经,小腹冷痛甚绞痛,面色青白,小腹部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感到小腹部发凉,病情现状恰为月经期,小腹冷痛甚,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询问得知其嗜食寒凉,经行不爽,畏寒便溏,舌象,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诊,脉沉紧。为寒湿凝滞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经期感寒,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中医病症鉴别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已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寒湿凝滞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处 方:小茴香15g、干姜10g、元胡15g、五灵脂15g、没药10g、赤芍20g、杜仲20g、川芎15g、当归25g、蒲黄15g、肉桂10g、红花10g、乌药20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二病患:XXX,女,24岁,已婚,公司职员,电话:XXXXXXXXXXX主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半年余。现病史:小腹胀痛明显,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压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 诊病依据规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体温、血压、腹诊,B超检查,均正常,无其它疾病,病为痛经,2、 症形依据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前有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块下则疼痛减轻,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为气滞血瘀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故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血瘀滞,故色暗有块;块下瘀滞稍通,故疼痛暂减。舌质紫暗,脉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中医病症鉴别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已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胀痛,病为痛经。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而作痛,为气滞血瘀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处 方: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生蒲黄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炒小茴香6克,制没药10克,元胡索12克,泽兰15克,木香6克,川牛膝10克,香附5克,枳壳5克。柴胡5克,青皮5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三病患:XXX,女,25岁,未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主诉:每次行经期间,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现病史:行经腹痛,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月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身痛。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每月行经腹痛,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询问得知其月经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畏寒身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寒湿之气的入侵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剧烈。中医病症鉴别近日在中心医院做B超等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粘膜下肌瘤等器质性病变。确为常感寒湿之气,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久而发病。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寒湿凝滞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处 方: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四病患:XXX,女,23,未婚,幼师,电话:XXXXXXXXXXX主诉: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半年余。现病史: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半年余。询问,曾做多项检查,正常,无其它疾病。确定为痛经。2、症形依据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为气血虚弱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属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均为血虚气弱之象。中医病症鉴别气血虚弱之痛经易与气滞血瘀型痛经混淆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暗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伴随月经周期而病,为痛经。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均为血虚气弱之象。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为气血虚弱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健脾养血,行气解郁。方剂名称-加减代表方剂:八珍汤加减。处 方:人参3克(另煎,兑服),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茯苓10克,川芎5克,白芍15克,生地10克,炙甘草15克,木香5克,青皮5克,醋炒香附5克,生姜3片,大枣2枚。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病历五病患:XXX,女,28岁,已婚,教师,电话:XXXXXXXXXX患者,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低热,经色黯红,质粘,带下黄稠,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主诉: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甚至不能上课。现病史: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低热,经色黯红,质粘,带下黄稠,溲黄。中医辩病辩证依据:1、诊病依据主诉,每月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病为痛经,2、症形依据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平素少腹时隐痛,经来时疼痛加剧,低热,经色黯红,质粘,带下黄稠,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瘀阻型痛经3、病因病机依据为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伤及任带,则平日带下色黄。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中医病症鉴别湿热瘀阻型痛经易与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混淆。湿热瘀阻型盆腔炎症状为低热、小腹痛、口干、小腹灼热、白带量多、色黄等。疾病反反复复,而且容易感染,时间拖得长。伴月经周期发病情况不显著。中医疾病诊断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中医症候诊断经望、闻、问、切,属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为湿热瘀阻型痛经。中医治法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剂名称-加减清热调血汤加减,用药主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