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doc_第1页
心理学论文-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doc_第2页
心理学论文-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doc_第3页
心理学论文-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doc_第4页
心理学论文-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 岛 农 业 大 学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论 文 题 目 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 学生专业班级 土地资源管理1501班 学生姓名(学号) 霍英栋20155325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2016.6.14 2016年 6 月 14 日浅论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1、 解析禁闭岛及其现实性 1.禁闭岛背景 禁闭岛讲述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故事。Teddy Daniels是一位参加过二战的美军战士,二战以德国阵营的失败而告终,作为美军士兵,集中营的经历对Teddy的人生观造成很大冲击,让他患上严重的战后综合症。同时,Teddy也是三位孩子的父亲。1948年,二战结束,Teddy回到美国,担任了美国治安官一职,因为二战中受到的深深创伤,Teddy酗酒并对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妻子疏于照顾、不闻不问,妻子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放火烧了城中的公寓,一家人搬到湖边小屋。搬家后,Teddy仍然对妻子不闻不问,有天回家,Teddy发现妻子将三个孩子溺死在家旁湖里。悲痛欲绝失去理智、或者也是为帮痛苦的妻子解脱的他,开枪打中妻子的腹部导致妻子死亡,并放火烧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也精神失常,变成了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和极度错觉症的精神病患。法院收审了Teddy,他虽犯有杀人罪和纵火罪,但因为其患有精神病,因此不能被判处死刑,便将其关押至禁闭岛。 2. 禁闭岛主要剧情分析 故事通过以Teddy的第一人称视角去一点一点揭开“内幕”。Teddy通过在禁闭岛寻找杀害妻子和孩子的凶手,幻想出禁闭岛在进行人体实验,通过他的一点一点的接近他所臆想出来的真相,最终发现杀害自己妻子的67号其实就是他自己-Laeddis。Laeddis在二战时参加过解放达豪集中营,结果只能面对一群被杀死的犹太人的尸体,这场冲击直接导致了他的病因,他只能通过将德国军官折磨致死寻求心里的慰藉。Cawley医生通过当时的音乐照片以及字母提示使他重新记忆起了自己的过去,醒来后的Laeddis明白了一切,但他没法面对当年那个如怪兽般的自己,只能还是假装自己是患者,然后去接受脑叶白质切除手术,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种解脱-“这里让我不由得去想,人应该怎么做,是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做个好人死去”。3. 电影的现实性 20世纪50年代,“生物学模式”和“精神分析模式”的精神病医生之间出现了深刻的分裂和斗争。自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来的几十年中,“精神分析模式”的精神病学在行业中建立了不容挑战的控制力,将精神疾病的治疗确立为主观的并且是动力学的,费时的精神疗法就是这些特征的最集中体现。“生物学模式”的精神病学对此不甘示弱,频频发起挑战。他们提出:精神分析是不科学的、昂贵的和无效的。具有明显疗效而又价格低廉的科学的治疗方法是他们反对精神分析师的最好武器。然而众所周知,科学的治疗模式也造成了精神病患者被强制入院、强迫服用高剂量精神药品、强迫痉挛和进行非人道的精神外科手术等。这一切直接导致“生物学模式”的精神病学在维护人权的斗争中成为众矢之的。反精神病学运动就起始于对生物学模式的精神病学的反抗,反抗它的不人道之处,反抗它在科学之名义下的滥用。 现实中也又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因冲击或压力而患有幻想症臆想症的人群,他们在精神世界中选择给自己重新定义一个角色来逃避那些给自己心理上造成冲击或创伤压力等。禁闭岛的医护人员是认真负责有人性化的,在原则上选择更为人性的治疗方式,如今大多的精神治疗处在“生物学模式”这也是电影对这个现象的不满与抨击吧。像Laeddis这样的病人又是多么值得同情,在外人看起来疯疯癫癫可怕又可笑的他们,内心承载了多大痛苦创伤 才会成为今天这样,而最后明明已经清醒的Laeddis,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来主动接受那样痛苦的手术,甚至有可能失去生命,是多大的创伤让他宁可去接受这样的结果2、 现实社会中的精神问题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将人的心灵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同时,在概述三者关系时,弗洛伊德引用了“一仆难侍二主”的俗语,指出可怜的“自我”甚至面临着一仆侍三主的狼狈境地:它一面被“本我”欲望驱使;一面受“超我”理想监督;同时又被 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折磨。于是,代表理智和意识、按照“现实原则”行动的“自我”只有感叹“人生苦短”了。而“自我”在“本我”的精神焦虑、“超我”的道德 焦虑和面对外界的现实焦虑的多重挤压之下很容易走向崩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句网络用语表现出无数人的对自己理想化的生活的高度期盼和现实性的强大落差感。精神世界总是要比现实世界要美丽精彩完美的许许多多,尤其是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幻想或者臆想在精神世界塑造出来。人不是无欲无求的生物,个人欲求在自我(ego)的控制下变得现实,但是得不到满足的话,就容易被本我(id)向精神世界拖拽,或者难以自拔。绝大多数幻想症患者都是这样长期受本我(id)控制,沉醉在永远让自己满意的世界中,现实总会有让他逃避的因素。 精神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