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监测技术.ppt_第1页
医院环境监测技术.ppt_第2页
医院环境监测技术.ppt_第3页
医院环境监测技术.ppt_第4页
医院环境监测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环境监测技 术 对医院环境监测,是利用流行病学的 方法,主动的、系统的、 有计划的连续采 样监测, 也是对医院环境进行一段长期的 调查。 人类与环境 的接触,是持续的、 密切的,而环境中以存在着许多对人致病 的微生物,尤其是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 病原体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很多细菌因 长期受抗生素影响,呈现高度耐药性。住院 病人因抵抗力低,又是易感人群,很容易 通过医院环境中各种因素做媒介,将病原 菌传入人的肌体内,引起医院感染。 对医院环境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准确的 采集标本,经细菌培养方法,来观察医院 环境细菌分布数量及特点。发现问题及时 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 发生。已发生了医院感染,需要进行有关 因素调查时,离不开准确的采样技术。医 院环境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测的一个组成部 分。 一、医院环境监测目的 (一)、通过对医院环境监测,能够发现医 院感染的特点,如易感科室、易感人群, 造成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为控制医院感 染指明了重点。 (二)、通过对医院环境见监测,可取得第 一手资料,随时发现问题,立即转告有关 科室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一、医院环境监测目的 (三)、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用的房间 必须对其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取得本 底数据,为今后开展医疗工作提供控 制方案。 (四)、对医院环境抽样监测,为宣传 教育医务人员提供有利说服数据。 (五)、通过长期有规律的对医院环境 监测,从积累的数据中进行统计分析 ,可评价管理和控制措施效果。 二、医院环境采样技术 医院根据科室特点和工作性质的 不同,规定出全院被监控范围、监测 项目及监测时间,具体监测项目是根 据1996年国家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 局发布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规 定,主要有以下七项。空气、物体表 面、医务人员手、消毒液、灭菌物品 、压力灭菌锅、紫外线灯强度。 (一)、空气采样 1、方法:自然沉降法。 2、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医疗护理 活动前进行。 3、采样高度:离地面垂直,高度为 80150cm 4、分布点:室内面积30m2设3点成一线 放置,室内面积 30m2设点东南西北 中放置,各端离墙1米。 (一)、空气采样 5、采样方法:关好门窗及电扇,用9cm普 通营养琼脂平皿,顺序外向内按布点放好 平皿(以门为起点,在从内向外开皿盖, 待5分钟后,从外向内盖好皿盖取回,做 记录送检。) 6、注意事项:A、开盖时不许一半压在皿 底上。B不许皿盖内面向上暴露在空气中 。C、各科拿无菌布来取营养琼脂平皿。 (二)、物体表面采样 1、棉拭子法 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 4小时内进行。 1、2,采样面积:被采样物体表面 100cm2全部采取。被采样物体 表面上100cm2取100cm2。 (二)、物体表面采样 1、3,采样方法:用5x5cm2的标准无菌 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用 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 在规格板内涂抹五次(往返即一次), 随着转动棉拭子,连续采1-4个规格板 ,将采完的棉拭子放入装有5ml采样液 的试管中,用无菌剪刀剪去接触工作人 员手的部分,记录送检。 (二)、物体表面采样 1、4,注意:A门把手等小型不规则 的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抹。 B调查污染源时,可根据需要采样 ,面积尽可大些,以便找出阳性结 果。 (三)、医务人员手采样 1、棉拭子 2、采样时间:七步发洗手之后,接触病 人,从事医疗护理活动之前进行。 3、采样面积;被采样人双手(每只手 涂抹约30cm2)。 (三)、医务人员手采样 4、采样方法:被检人员双手五指并拢, 将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拭子一支 ,在被检人的双手曲面,从指根到端 涂抹各两次,随之转动棉拭子,将采 完的棉拭子放入装有5ml采样液的试 管中,用无菌剪刀剪去接触工作人员 手的部分,记录送检 (四)、消毒液采样(无菌器 械保存和使用中的消毒液) 1、采样时间:取更换前和使用中的时间。 2、采样剂量:采取3ml左右送检(用量为 1ml)。 3、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一只,在被采 样消毒液容器内抽取3ml左右,配合工作 人员将无菌试管和盖在酒精灯上燃烧后开 启,操作 者把抽吸的消毒液在燃烧区上 方无菌区域推入无菌试管内,将盖子 盖 好,记录送检。 (五)、灭菌物品采样 1、采样时间:灭菌处理后,在有效期 内采样。 2、采样方法:2、1,取无菌器械盘内 小型物品时,配合人员持无菌试管, 在酒精灯上燃烧试管口和盖,操作者 持无菌钳(镊)取小型无菌物品13 个放入无菌试管内,配合人员将燃烧 后的试管盖开启,在燃烧 区上方无 菌区域将物品放入无菌试管内,将盖 子盖好,记录送检。 (五)、灭菌物品采样 2、2,取较大型无菌物品时,可将有 效期无菌物品包随机抽检,取回后即 在检测室净化台上操作,可用棉拭子 方法采样 ,也可用无菌盐水采样液 冲洗法采样。 2、3,取一次性塑料灭菌物品检测时 ,有条件可用破坏性采样法,不能用 破坏性方法可用无菌盐水采样液冲洗 法采样。 (六)、压力灭菌锅检测 1、化学指示剂检测 1、1,指示胶带利用包装的表面检测,变黑 色,只代表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过。 1、2, 压力指示卡放于标准包中间,变黑 色代表物品是否达到灭菌的标记。 1、3 ,B-D实验用于测定预真空压力蒸汽灭 菌时,柜室内在灭菌过程中有无残留的冷 空气凝聚点,有条件单位,将化学指示检 测,作为日常常规使用的检测手段。 (六)、压力灭菌锅检测 2、生物指示检测 利用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含菌量为5 片脂肪芽 孢杆菌。 2、1,检测时间 每季度或半年,目前 医院每月检测. (六)、压力灭菌锅检测 2、2,检测方法:备好303025标 准包,每个包中央分别放 1支 嗜热脂肪芽 胞杆菌管,两层放三个点,上、下层中央 和排气口处各放一个点。三层放五个点, 上、中层各放一个点,下层前、中、后各 放一个点,关好压力灭菌锅门进行灭菌, 灭菌一个周期,取出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管 ,并纪录送检。 (七)、紫外线灯强度检测 1、物理检测:紫外线灯强度仪测试。 检测方法:开灯后,操作者戴好墨 镜,取出探头,在紫外线灯下米处 垂直照射,待数据稳定后记录下来, 为该只紫外线灯强度。 (七)、紫外线灯强度检测 、化学检测法:紫外线测试卡。 检测方法:开灯分钟后,操作者戴好墨 镜,将紫外线检测尺挂在紫外线灯管中央 处,开启托板,取出测试卡,放于托上, 待1分钟取下卡,观察卡中色央色片比右 测深为大于100 ,比左测深 为大于 ,没有左测深 为小于 ,更换灯管。 要求:检测时间1000小时内每半年一次, 超过1000小时为每季度进行一次,特殊时 随时进行,要有纪录存根,检测数据纪录 在紫外线卡上,留查。 (七)、紫外线灯强度检测 3,生物学检测法: 3、1,人工染菌检查法:选定试验用的菌种 在表面光滑载体上经紫外线灯照射看杀菌 效果。 3、2,自然菌空气消毒试验。选用两个相同 体积房间对照,一间消毒用紫外线照射, 一间用水代替消毒不照射,做空气培养, 看紫外线杀菌效果。 微生物标本的收集方法 总则: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收集时应注意无 菌操作,特别是原本应是无菌的标本。 1、呼吸道分泌物(痰液):让患者早上起 床后用清水漱口,不要刷牙,立即从下呼 吸道咳出第一口痰,吐在塑料痰盒中,在 1小时内送检。 2、尿液(中段尿):由护理人员协助采取 中段尿约3入无菌管中,在1小时内送 检。 微生物标本的收集方法 3、粪便:取有粘液、浓血部分的粪便 置塑料盒中,如有稀水便,可直接收 集于塑料盒中,在1小时内送检。 4、眼、耳、鼻、咽 拭子:将棉 拭子 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得太 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 余的水分),然后采取可疑部分的分 泌物,倒悬于无菌试管中。在1小时 内送检。 微生物标本的收集方法 5、血液:(1)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症的患 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 前采血,如已使用抗菌素,应尽量选择抗 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假如病人每 天静脉滴注抗菌素时,应该在病人第二天 使用抗菌素之前采血培养,如果病人每8 小时用药一次的话,应该在病人第二次用 药之前采血,尽量避过抗菌素在体内浓度 的高峰期。(2)成人每次采血5-10 ,小儿每次采血2-3 。(3)常规消 毒病人采血部位:抽一定量血液后,另换 一无菌针头,消毒接种瓶口后将血接种在 瓶内,轻轻摇匀。(4)从抽血到接种入 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5)为提高 阳性率,应尽量在患者发热的过程中采血。 微生物标本的收集方法 6、脓液: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 拭子沾取脓 液,要尽量多一些,然后将棉 拭子倒悬于 无菌试管中。在1小时内送检。 7、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 鞘膜积液: 无菌手续抽取3 I后,注入肝素的无菌试 管中,轻轻颠倒十余次,使肝素与穿刺液 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在1小时内送检。 8、胆汁:由专科医生用无菌方法取引流液 10 注入无菌试管。 微生物标本的收集方法 9、脑脊液:用无菌方法取脑脊液3-5 , 置无菌试管内保温送检。 10、生殖器官标本:阴道、子宫颈及前列腺 等分泌物应由医师采集,收集于无菌试管 内送检,怀疑淋病奈瑟菌检查时,不论男 女尿道及宫颈均需用拭子插入尿道及宫颈 3 深处送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