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甜点”-团体心理游戏 俞玲明 俗话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大大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学生,各方面的问题也放到了各位班主任面前。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成为最大的隐患,引发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成绩的压力面前,德育的力量越来越薄弱,阵地的缩小,手段的老化,无不压制着班主任的教育;家长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却在越来越势力现实的子女面前无法听到心声,代沟更鲜明我们急需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缓解矛盾,让学生和教师、家长能有真正的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团体心理游戏辅导应运而生。一、团体心理游戏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理治疗与咨询服务扩大到面向全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于是出现了具有广泛意义的“游戏辅导”。现代团体心理治疗发展的新趋势,使游戏辅导在协助个体认识“真实自我”、发掘“自我潜力” 的团体训练方面显示新生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迅速发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设,游戏辅导又因其形式新颖、参与面广、操作独特、震撼力强等特色,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学校教育者的青睐。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其特点是主体性、情境性、互动性、和谐性和鼓励性。游戏辅导是以“游戏”作为中间媒介将被辅导者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进行心理辅导。 班级心理辅导选择游戏作为中介,主要是利用游戏诱导学生主动投入,放松地表现自我,然后进行辅导。 首先,游戏辅导可以引导学生宣泄情绪。繁重的学习压力、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成长的烦恼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懒散、自我中心、猜疑等不良的个性品质。游戏辅导可以使参与者可以进人情景,唤起未彻底消逝的体验,在游戏中尽情流露喜怒哀乐,展现个性。 其次,游戏辅导可以揭开人格面具,展现真我。人格面具是人求得社会人际接纳的一种防御性。在人格面具的笼罩下,真实的自我便难以让别人甚至自己看清。或许还会受自卑的煎熬,会自怨自艾。辅导游戏所承担的中介作用既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被辅导者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真我。 最后,游戏辅导可以使学生找到被压抑的感受。传统的价值观,使被压抑的感受深埋到人格的无意识领域。许多人会把自己受压抑的因素投射到他人身上,通过指责别人,把自己那些压抑的情感投射和宣泄出来。有了辅导游戏的投射作用,往往能使这些人在参与时的某一刹间找到自己被压抑的感受,并通过合理宣泄和有效调节使自己变得豁达起来。 总之,游戏辅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唤起学生感知自己的主体性,吸引他们忘我地投入,并影响其人格的发展。游戏的娱乐性,使学生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欢笑。当游戏进行到“白热化”的颠峰状态时,参与者可以体验一种不寻常的解脱状态,胜利时欢呼雀跃,失败时垂头丧气,生气时咬牙切齿皆是情绪真实的表露。同时,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施展“自我”。二、拓宽游戏辅导的应用 1、活跃气氛,营造氛围。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大特点之一就是和谐性,要求教师尽量为学生创造和谐真诚的氛围,赢得学生的信任,减少学生的防卫心理,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努力做到尊重、共情和同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敞开心扉,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自我体验与自我解剖。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之间的彼此信任是一个班集体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团体成员之间有信任感,个体才能感受到安全感,从而愿意打破自身的沉默、退缩与焦虑。在一次主题班会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信任后仰”的团体心理游戏,自愿者站在台上,下面的同学两人为一个搭档,一组的同学形成非常牢固的“手结”。自愿者用左右手交叉抱住自己的双臂,并闭上双眼,对台下的同学说:“你们准备好要支持我了吗?我相信你们!”台下的同学大声说:“我们准备好要支持你了!请相信我们吧!”然后,自愿者往后倒下,台下的同学接住。这个游戏,不仅需要台下的同学有保护自愿者不受伤的责任感,更需要自愿者拿出信任别人的勇气。游戏结束后,进行游戏分享讨论:1、“在活动中,当你分别担任自愿者和台下的支撑者,各有什么样的感受?2、活动中,你怎么做或怎么想,才会相信别人会安全地支持你?3、透过这样的游戏,你觉得大家彼此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同时,还可以把信任这个话题延伸到生活中:“在班级中,哪些人会受到较多人的信任,她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 2、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中高年段学生,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在辅导游戏投射的作用下,学生相互坦诚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态度和内心世界,让他们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弱点都不是唯独的,既要振作精神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改变,也要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比如“背后留言”团体心理游戏,在每个人后背固定一张16开白纸,纸的最上面一行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对留言者说的一句话,让孩子们在同学们的后背上写上留言。十分钟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拆开背后的纸条,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背后的评价。团体分享“背后的留言”:1、“人们因什么而欣赏你?因什么而不欣赏你?对别人的反映你认同吗?2、你有没有看到自己潜在的有时或特产,可能你从未注意,而在别人的眼中可能是那么明显?” 活动过程中,有的同学之间化解了一些小小的误会,有的同学的自信心增强了,有的同学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总之,这个游戏让许多同学对自己有了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更为全面的了解,这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己是非常有效的。 3、协助“交往” 通过人际交互作用的辅导游戏,让学生不断地从他人对自己的接纳或不接纳的态度或撞击中获得体验,帮助他们较快地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时的积极或消积的心态以及人格问题。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感受友爱、合群的愉悦。同时,减轻乃至消除交往障碍。例如“大树和松鼠”,三人一组,两人面对面拉起手,作一棵大树。一人钻入其中作松鼠,可以有13个游离分子。教师下口令:“松鼠”,大树不动,所有的松鼠换大树。下口令“大树”,所有的松鼠不动,大树换地方。下口令“地震”,可以随意组合。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体验被包容被接纳的感受。“循环沟通”可以让学生在倾听别人和倾诉自己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单向交流和双向交流”可以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瞎子排队”可以让学生审视自己在交往过程中的主动性。“盲行”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等等。 4、增强团队凝聚力 这类游戏辅导大多采用对抗赛的形式,采用“击败对方”的游戏动机,一般能有效地诱发被辅导者的“团队情绪认同”。即,成员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群体视为同一,成功或失败时有共同的感受,意识到大家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和自己的目标。随着游戏的进展,不断加强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增进团队精神。在争夺胜负的紧张气氛中,还使一些社交退缩或社交过度的成员因协作需要,不知不觉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而提高了合群性。比如:“解开千千结”,学生10到20人一组,拉起手围成圈,记住自己左右手拉的分别是谁的手,然后在圈内自由走动,教师喊“停”,大家站立不动,再拉起原来的左右手,打成结。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同舟共济”,以一张白纸作为一艘救生艇,看哪个小组站上去的人最多。再比如“风雨同舟”“过电网”“风中劲草”等。 5、促进学习效果 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心理品质训练和学习情绪调节。通过观察、聆听、思维等认知过程的游戏训练,体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学习品质在认知中的作用;通过走“独木桥”等游戏训练,体验“过度焦虑”、“非理性的内部语言”等因素对学习情绪的负面影响,同时协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比如“青蛙跳下水”可以训练注意力;“大西瓜,小西瓜”可以训练突破思维定势;“故事接龙”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走独木桥”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焦虑等。 6、增强抗挫折能力 在各种情景游戏中设置障碍,让学生获得艰难、难堪的受挫感。与此同时教师则不断给予“目标”激励,鼓动参与者积极进取。在承受艰难、承受难堪的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品尝经艰苦努力取得成果的无限快乐。比如,“抢椅子”“抢球”“勇敢者的道路”“七嘴八舌”的评论等。在主题班会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中,我引入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心理辅导游戏留舍最爱:在学生的情感酝酿到一定程度时,我引导她们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接着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想像在浩瀚海洋航行时,受到了暴风雨的袭击,你的人生之舟不能承载太多的人,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取舍,依次划掉你最爱的这五个人,当白纸上只剩下一个亲人时,孩子们流泪了。这样的取舍是艰难、痛苦的,也是残忍的,但最终使孩子们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进行了思考。在与他人交流的同时,不断进行升华和重组。最后,要注意心理调适,经历过失去以后,让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第二张白纸,重新写下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并告诉孩子们:这些最爱的人还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把握当下。二、团体游戏辅导的注意事项 1选择游戏 教师要收集和积累适合本年级阶段学生的各种游戏,然后根据辅导目标,因人、因事、因地、因时选出合适的游戏。所谓“合适”,就是规则、方法的难易合适,场地、人数、道具合适,辅导的要求合适。 2学习规则 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因此游戏之前,教师必须具体说明本游戏的规则、活动时的各项注意事项。学生必须学习规则、掌握规则,直至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 3观察行为 要求教师必须在游戏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各类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行为的规则有四种,分别是:一次观察一个学生;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多种情境下对学生行为分别观察;使用简单的观察记录表,当场或事后立即记录。教师除了要观察行为外,还要仔细了解这些行为,分析产生原因。 4、调节情绪 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感情和愿望,使情绪得到宣泄,感情得到满足。但情绪表达应目标适宜、反应适度,因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表达情绪,懂得在游戏的情绪激动中学会调控自己。 5澄清问题 一场游戏进行完之后,教师可以把观察到的学生行为作一个概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共同讨论。但是,这时提出的话题是与游戏开展密切相关的,而且是学生关心而有兴趣的。同时澄清问题要避免影响学生的兴致,使学生感到乏味。 6情境重现 经过澄清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在道理上认识一些问题。但诸如人际相处和输赢风度等问题却不能只是口头上会讲,必须要在类似情境下不断去做,并通过长期实践得以巩固和内化。因此,游戏一定要反复做,教师必须要反复观察、反复提醒。游戏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变换,并引导学生找到现实的我与自我概念的距离,进而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使辅导的目标和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坚持进行。 最后,游戏辅导要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有一位成功的游戏辅导者。因此辅导教师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施框架
- (正式版)DB15∕T 3633-2024 《苜蓿越冬等级评定规范》
- 电梯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城市规划项目合作合同书
- 一职医学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内部沟通会议纪要编写模板
- 专业技术类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专sql考试题及答案
- 稀有文物数字化保护承诺书(7篇)
- 写玉兰树的状物作文15篇
- 护士心理压力
- 小区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 抗滑桩安全技术交底
- GB/T 5271.28-2001信息技术词汇第28部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专家系统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GA/T 1678-2019法庭科学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 《数字媒体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Word版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庆阳地区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储能项目竣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