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doc_第1页
论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doc_第2页
论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doc_第3页
论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doc_第4页
论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杨 佳 2014年9月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育儿先育德,幼儿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幼儿时期由于孩子具有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弱、道德情感不稳定、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所以,我们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差异性与道德意义的自我建构,从幼儿易于理解的具体事物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家、园及社会一起提高幼儿的辨别是非能力,加深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下面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带班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微薄的看法: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性、思想、品质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基础打不好,健全的人格就难以形成。如今,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的“中心人物”,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爱越来越细腻,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一千个用心一万个注意”。这样,无形中又将孩子推向了家庭“小皇帝”的地位,使他们从小只知索取不知给予,殊不知家长的这种溺爱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所以,科学的爱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性和品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职责。一、幼儿德育的涵义幼儿德育就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通过幼儿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与环境所需的品德、行为的教育。简单的说:幼儿园的德育是指教师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生活习惯、文明礼貌等规范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坚强勇敢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习惯。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德育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呢?二、实施品德教育的形式1. 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寓品德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影响,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建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理解、情感体验和品德行为,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为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自觉遵照纲要,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理念,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孩子的心灵之中,才能悟化孩子。幼儿的期的品德教育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从常规教育入手,做到品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抓住各个生活环节,促进其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例如,我们的晨检制度,由原来的父母往班里送改为由园长及值班老师配合保健医在大门口迎接孩子入园,要求老师抓住这一时机进行品德教育,在最初的几天里,由于个别幼儿自理和独立性差,还有个别幼儿不懂礼貌,表不同类型:进门不问老师好,不给家长再见,还有的哭闹,缠着家长不肯自己进来。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总是耐心地引导并给以鼓励,通过努力,很快就与以往状况有了好的改观。现在每天看着活泼天真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听到孩子们悦耳的问好声,再见声,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往班里走的小模样,我们笑在脸上,甜在心里。当今独生子女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尽管都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个别幼儿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小班开始,进行“我有一双灵巧手”“幼儿园好事多”的主题教育。并让幼儿在生活中得一反复练习,从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质教育。进餐时,当老师分给幼儿好饭时,教育幼儿要道谢,并让幼儿做到不剩饭,不撒饭,知道爱惜粮食,饭后把餐具有规律放到指定的地方。在玩玩具是,看画好书时,要求他们要友好相处,不争不抢,爱惜公物。洗手时,要随时关水龙头,节约用水。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良好习惯也渐形成了。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人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的道德情感与幼儿的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外出散步,路上看见一个清洁工人在倒垃圾,我就掩着鼻子说:“臭死了,快走”。万万没想到,这无意中的言行竞然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幼儿尊敬劳动者的道德认识的谈话里,竞然有孩子这样说:“清洁工,臭死了,我才不尊敬他们呢?”听了这孩子的话,我深感内疚,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教师自身素质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人格的形成。所以说,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从树立榜样、激起情感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主。2. 教师应拥有一颗爱心,寓师爱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关键。高尔基说过:“如果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对于刚从家庭和父母怀抱中走出来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焦虑紧张、沉默不语、不合群等现象,他们会表现出大哭大闹现象,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幼儿的陌生感,教师每天都笑脸迎送幼儿,认真的态度、关爱的眼神去关注每个孩子;发现幼儿的优点应及时鼓励、表扬;老师们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给予幼儿细心的照料,让孩子觉得老师很爱他,就象他们的妈妈,这样不知不觉地消除孩子的陌生感。由此看来,作为幼儿教师,教育的基础工作就是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尊重每一位幼儿,无论他是乖巧的小精灵,还是不能飞翔的丑小鸭,都应平等对待。用母亲一样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宽容心去呵护每一个稚嫩的孩子。可见,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转变幼儿思想工作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的巧妙结合。孩子在家需要父母爱,来到幼儿园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对幼儿要充满爱心、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只有这样,幼儿才乐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例如我教过班里的一个小朋友,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缺乏父母之爱,性格孤独、散漫,动不动就咬人、打人,每天上幼儿园总是哭,每天午睡时,都要抱着自己的小绒绒,而且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是我妈妈给买的,给其他入睡的小孩子带来很大影响,我安抚好其它小朋友之后。我就主动亲近她、关心她,用温馨的爱照顾她,并给她讲一些妈妈爱她的故事,由于我的耐心,不久,我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说的话她都愿意听,让她睡觉,她就睡觉,而且时常喜欢和我在一起,我还经常以故事的形式教育他。有一次。奶奶很迟接他回家,我把她抱在怀里,安慰他,并轻声说:“老师和你一起等妈妈好吗?”她点点头,把我抱得紧紧的,这对她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情感上的满足,从此以后,满恬欣小朋友变了,不但不哭、不打人,而且守纪律、懂礼貌、喜欢参加小班里的各项活动。师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动力,是做好思想转变的一把金钥匙,它将激励每一个幼儿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比如,对于聪明活泼的孩子,通常拥有许多崇拜者,大家都喜欢;顽皮、笨拙、能力差的幼儿则容易受排斥而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越是这种孩子,教师要给他们多几分爱心和关切,使他们知道教师是喜欢他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终使幼儿满意老师的爱。 3. 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寓品德教育于家长的联系之中,这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必要保证。幼儿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家庭是幼儿人格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也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因此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增进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目的。当今社会,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家长只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影响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因素。比如一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对教师反映的有关德育方面的话题却置之不理;有些家长甚至教给孩子一些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谁打你,你就使劲打他”;“小朋友和你抢玩具,你就抠他”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都会阻碍幼儿德育正常、正确地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幼儿实施一致的教育。 要让家长懂得父母事事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显得非常的脆弱,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缺乏自治的能力,所以父母要给幼儿留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当然父母也要做出表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求别人做得对自己先要做得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如:父母爱护公物,孩子也会向父母学习爱护公物;父母能够和平地与人解决矛盾纠纷,孩子就不爱与人打架;反之幼儿就会进行不好的模仿,这就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还需要将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教师应向家长介绍、宣传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主张和要求,达到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如:利用“家园联系”、“育儿之窗”、“家长会”等形式,及时交流并传递信息,帮助家长树立“以德育儿”的观念。 要管理好刚进园的孩子,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还要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孩子的品德教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家校合作,社会参与才会取得相应的德育效果。比如曾经我接触到的一个孩子,孩子长得非常可爱第一眼我就非常喜欢他,可是后来发现他很有个性,在来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他喜欢默默地进区域,如果区域中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表现出来很不开心很不情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并且在不情愿的过程中出现了过激的攻击性行为,我发现了他这个问题后首先问了一下他为什么不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玩具呢?他很明显不爱和我交流,但我也没有过多的让他和我交流,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教育,事情过后,回到家我给他的家长通了电话,后来我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他和奶奶住在一起。再来幼儿园时我和他的奶奶交流了一下,并告诉奶奶要多带孩子出门逛逛,多让小朋友们到家里玩,让他身边多些快乐,在幼儿园呢,我会多和孩子交流,多让他知道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他,让他丢掉这种攻击性行为。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渐渐地开朗起来,我们很欣慰。三、 教师要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学习和掌握多种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这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保证。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说服教育法。 它是通过向幼儿例举事实、讲解道理,使幼儿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即利用一些故事或真实的事例,通过讲解、交谈、讨论等方式向幼儿阐述简单、深刻道理的教育方法。运用此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情操,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榜样示范法。它是给幼儿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幼儿进行激励和感染的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以儿歌、故事、歌曲、游戏、常规等直观的教育手段,幼儿形成简单而正确的认知轮廓,通过确立“好榜样”、“你真棒”的评选活动,为幼儿树立学习的好榜样,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奠定基础。(3)行为练习法。它是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去反复进行实践的方法。 比如,利用游戏活动强化幼儿的品德行为。如:游戏找朋友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练习、利用竞赛活动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锻炼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如:健康娃娃的评比,使幼儿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利用体能竞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幼儿如何正确对待输赢。如: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建筑物、公园等,不仅让幼儿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萌发爱自然、爱家乡的真实情感,还帮助幼儿掌握了集体活动的行为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从每日的常规教育入手,使德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以常规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进园、离园时的礼貌用语练习(“你好”、“再见” 等);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游戏活动后,要求幼儿及时收拾玩、用具等常规行为的练习,使幼儿的习惯在常规中逐渐得以养成。 我们还常常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利用“妇女节”、 “重阳节”及每周的升旗活动对幼儿进行尊敬长辈、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等等,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行为评价法也是对幼儿道德行为表现给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幼儿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一般分为表扬与奖励,批评与和惩罚,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幼儿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会挖掘和整理幼儿的优点及闪光点。例如: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养成了自我的思想,缺少了互帮意识。在一次午睡后的着装时间,我们班有个小男孩总是不会穿衣服,旁边的小女孩看见了便主动给予帮助。见到此情景,我立刻在全班对小女孩进行了表扬与奖励,从那以后,不仅小女孩更加热心助人了,而且班上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