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12张CAD图纸+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clsj06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42008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7-17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教练车
辅助
转向
系统
设计
辅助转向
转向系统
- 资源描述:
-
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12张CAD图纸+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clsj06
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教练车的现状以及开发副转向系统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然后在根据分析出的教练车副转向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确定教练车副转向系统的结构形式,并以转向系统作为参考来设计教练车的副转向系统。
通过对于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的研究以及汽车副转向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参考电动转向的基础上,建立了正、副两个转向系统分别控制汽车转向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的要求进行选择,确立了以电磁离合器作为控制正、副转向系统主从关系的主要装置。通过理论分析,教练员通过掌控副转向系统,可以直接控制教练车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副转向系统;结构;电动转向;理论模型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ach car side to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system, the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ach car based vice steering 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n the structure of coach car to determine further vice steering system and steering system, as a reference to design the coach car vice steering system.
Through the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auxiliary steering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vehicle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wo deputy steering system of automobile steering control theory model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s used as the main device to control the master-sla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ve and the secondary impact steering system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coaches can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the coaches directly by controlling the auxiliary steering system.
Key words: auxiliary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electric steering; theoretical model
目 录
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 1
摘要 1
Abstract 1
目 录 1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的背景意义 1
1.2 汽车转向系统简介 2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5
1.4.1 研发教练车副转向的渠道 5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5
第2章 教练车副转向系统的总体设计 7
2.1 教练车副转向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7
2.2 副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7
2.2.1 副转向盘的设计 7
2.2.2 副转向轴的设计 8
2.2.3 转向系安全装置的设计 9
2.2.4 电磁离合器的选择 9
第3章 双转向系统的主从关系设计 12
3.1电磁离合器的设计 12
3.2转向器的选择 12
3.3 双输入端设计 12
3.3.1工作原理 12
3.3.2 齿轮设计 13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16
4.1 课题总结 16
4.2展望发展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A0-转向操纵机构.dwg
A4-电磁离合器.dwg
CAXA副本
万向节总成-A3.dwg
外文翻译.wps
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开题报告.doc
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ps
教练车辅助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文件清单.txt
电路图-A4.dwg
螺杆螺母组合件-A3.dwg
转向器装配图A0.dwg
转向摇臂-A3.dwg
转向摇臂轴-A3.dwg
转向螺杆-A3.dwg
转向螺母-A3.dwg
齿轮1-A4.dwg
齿轮2-A4.dwg














- 内容简介:
-
27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 称 工作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 教师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应用设计 课题名称 教练车的副转向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的科学依据 (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技术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 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汽车的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如何能够确保这个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能够万无一失,使得汽车能够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这始终都是各个汽车的生产厂家以及相关的科研部门的重要关注部分。 随着现如今车辆高速化、车流密集化,针对于驾驶技术不是特别成熟的人群,副转向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现如今车辆的不断增多,安全性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拿到驾驶证或者是即将要拿到驾驶证的人。经过简单地调查以及访问,了解到大部分人在开始考驾驶证之前几乎都没有什么驾驶的经验,这无疑在考驾照练车的环节就会有着巨大的危险性,即便在练车时学员的身旁常常有着教练的存在,但这并不能够避免在一些紧急时刻因为学员的不正确或者是不正规的的操作而引起的意外状况的发生。因此在教练车上设置副转向系统无疑是能够在 很大的程度上及时的弥补一些学员的不正当的操作。 汽车的转向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其中纯机械式转向系统占用空间大,机构笨拙,增加了驾驶员的负担,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同时因为其结构简单,经济性好,常用于一些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纵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和农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最早是在 1953年由通用汽车公司使用。此后该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动力转向系统在体积、功率消耗和价格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最 早在日本获得实际应用, 1988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装在其生产的上。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8 设计内容和预期成果 (具体设计内容和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预期成果和提供的 形式) 一、工作内容 1、 进行课题调研,消化课题设计所需的理论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外文资料翻译、文献综述。 3、进行理论分析,完成 副转向系统的功能实现的构想 。 4、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语言命令编程。 5、撰写 副转向系统的 使用说明书。 6、撰 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 二、最终成果 1、 转向系统机构图 。 2、 副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 3、 计算机编程语言 。 4、 副转向系统成品图 。 5、毕业设计论文。 拟采取设计方法和技术支持 (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汽车副转向系统 的结构比较复杂, 组成机构和零件较 多 ,在通过电子元件控制的部分难度较大 。 汽车的副转向系统是以汽车的转向系统为主要部分, 通 过计算机编程语言以及电子元件来实现汽车的副转向系统的运转。在汽车的转向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方面难度不大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便可了解 ,而 难度 比较高的 是计算机语言以及电子元件与转向系统的连接,以及副转向系统与主转向系统的主从问题 。在 整个设计 过程 中 ,应该将如何保证 主转向系统与副转向系统的主从以及副转向系统的灵敏性 作为重点来考虑。在设计开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 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特别是要注意 汽车转向的传动过程, 弄清 每一个传动步骤。 技术要 求 : (1)根据要求, 编写计算机语言 。要求 语言编写正确、 合理,工作效率高,尽量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并对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 (2)设计并绘制 汽车副转向系统 的工作流程图。 29 实现本项目预期目标和已具备的条件 (包括过去 学习、研究工作基础,现有主要仪器设备、设计环境及协作条 件等) 一、 预期目标: 1完成 汽车撞向系统 零件图的绘制,确定 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 2 编写副转向系统所需计算机语言,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3通过本次设计 ,了解 汽车转向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 二、 已具备条件: 1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对 汽车结构以及计算机编程 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学习过 汽车结构 、机械原理、 单片机原理 等课程,多次的课程设计也让我们具有了一定的设 计经验。 2掌握 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书馆及网上查阅的相关文献。 各环节拟定阶段性工作进度 (以周为单位 ) 第七学期 第 10 周第 13 周: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外文资料翻译; 第 14 周第 16 周:开题报告撰写、修改,完成开题。 第八学期 第 1 周第 3 周:理论分析, 设计方案 可行性评价,方案确定; 第 4 周第 12 周: 计算机语言编写 , 结构设计 , 图纸绘制 ,使用说明书撰写; 第 13 周第 16 周:毕业论文撰写,毕业答辩。 开 题 报 告 审 定 纪 要 时 间 地点 主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