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接续词》word版.doc_第1页
《浅析日语接续词》word版.doc_第2页
《浅析日语接续词》word版.doc_第3页
《浅析日语接续词》word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日语接续词“”与“”刘 杰初学日语者最先所接触到的日语接续词,恐怕就是“”与“”了。这两个接续词几乎在所有的教科书中,都是在最前几课出现,也被初学日语者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它们用法相近,而且在很多场合是可以通用的,因而也最令学习者感到头痛,感到其意义区分难以掌握。从词义上来说,“”与“”都可以从时间上的顺序连接,以及从列举事物这两方面来解释其用法。译为汉语的“然后”“之后”“而且”“还有”“另外”等。如果光用汉语解释,似乎看不到其根本的用法差异。但事实上,它们在文中的用法,却并不是句句都可互相取而代之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个词的各自特点作一简单分析,以求探讨其正确用法的途径。一、时间上的顺序连接、“”与“”都有在时间上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的功能。表示两个动作一前一后发生。但是,“”的连接更紧密,为了一个目的或围绕着一个主题,动作是连贯的,前后紧紧衔接着。行。、気入枚買。同窓会行。、。精一杯努力。成功。来年月大学行。大学数学勉強。(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以上例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重点在后句。前句是后句的手段、条件,后句则是前句的目的、结果。此3句都不可以与“”互换。因为“”连接起来的两句句子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或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只是时间上的先后排列。夕疲早風呂入。寝。日曜日妹公園遊。映画館映画見。从以上这些例句中可以看到,“”的功能就是单纯的时间上的连接。但如果换上“”,重心就会移向后句。:京都何。山田:古寺見。奈良見物。(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以上例句中的“”的前句已经回答了提问,完全可以结束话语,但说话者又加上了后半句。可见前后两句的关系是很松散的,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与“”在连接两个句子时,本与时间的长短是无关的,但在心理上,给人的感觉是“”比“”快。 娘部屋入、中仕事。、一週間後美布持、出。(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姉去年同会社人結婚。、今年春女赤生。(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以上例句给我们的感觉是,“姑娘在屋里工作,才刚一个星期,漂亮的布就织好了”“姐姐刚在去年结的婚,今年春天就生了小宝宝。”时间上有一种跳跃感。飯炊上、熱酢砂糖振掛混。、用意具卵除順番混合。(標準日本語中級上)以上例句中的“”完全可以用“”代替,但如此一来,就没有了动作紧凑的语感。而用“”连接,一系列的动作动作就有了连贯性。、“”在表示时间的连接时,有时可以把前项所述动作的时间作为起点,表达“从那以后”的意思。在对话中,“”还可以用于催促对方把话继续讲下去。表达“后来怎样了?”的意思。因此,“”所表现的时间的阶段性较强,前与后层次分明。学校出就職、年。(日语常用词例解词典)週間前彼一緒銀座行。今日、会。(外国人基本語用語辞典)昨日、学校帰途中、中学時代友達会。、。以上例句是不可以和“”互换的,因为“”要连接的是一连串的动作。二、关于并排列举事物、“”与“”也都具备并列表达两个句子的功能。但“”,里所包含的“并且”“而且”是一种递进式、延伸的关系。用“”所连接的两个句子,前后是呼应的,前句是后句的前提、铺垫。后句是对前句的总结和深化。前后两句主题是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小 林:山田。:母日本料理習。、私母国料理教。(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此例句中,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说话者的重点在哪里,即“不但学了,而且还教了”。在这里要强调的显然是“教”。、用“”连接两个句子时,其前后两句的关系就比较松散,有时让人感到似乎前句说完后,本已结束,后又想起该补充什么,马上再追加。:日本二十歳。山田:選挙。、酒飲。(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以上例句与前句例句一样,都是回答别人的提问的。但同样回答问题,用了“”,是两句合起来一起回答了提问。而用“”那就是前半部分作为回答已结束,后半部分则是添加、补充而已。長時間仕事。、人間行。(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以上例句就把机器人的两个长处用“”连接起来,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但是,有的场合是需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地说明清楚的。在这种时候,用比较松散型的“”连接就更为自然:、地震。火使火消。家倒火事危険。、戸窓開外出用意。(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此例句是告诉人们在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用了“”后,就可条理清楚地把要交代的事一一道来。三、关于文体以上说到,“”和“”的 不同特性。我们看到:用“” 连接起来的句子比较松散,前后两句话相对独立性较强。正因为有这一特性,“”在口语中使用较多,尤其是在边想边说时。、野菜。(標準日本語中級上)客住所氏名記入。年齢国籍願。夕食魚貝刺身、。(東京外国語大学初級日本語)個卵個買。歯本買。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可以看出,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中插入“”,比插入“”更为自然、妥帖。而在文章中,需要的是严谨的结构、精确的表达和连贯的意思。因此,“”的连接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老人増加伴年金医療費額急激増。、社会保障費用賄国民税金負担次第重。(標準日本語中級上)“”还经常用于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日语文章的惯用的结构是:起、承、转、结。“”往往把前一段文章的意思接过来进一步深化,引入更深的层面,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承”的作用。一般的作文教育場合、対象学習者二分考。一日本人対象行国語教育体系内作文教育、一、日本語母国語学習者対日本語教育、外国語教育場作文教育。、共通求役割、大言方、次示能力養言。(教師用日本語教育文章表現)相对于“”,由于“”比较口语化,在论说文中用得较少,在表达添加、补充等含义时,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与它意思相近的“”。但在口语化很强的文章中还是可以看到的。而且多用于表示时间连接的场合。新衛門存礼言帰。、日経新衛門倉番役人所(大学用日本語教材日本(下)而在并列叙述的场合,与“”相比较,由“”连接起来的两段文章,只是简单的补充和添加,没有进一步深化下去的感觉。予期反場合、予期合使言葉。、自分家一番、共通了解通念通、自分予期通気持表時、特話言葉使。、彼野球選手、体格、野球選手体格感心内容共通了解通念、了解通納得気持表(大学用日本語教材日本(下)以上的两段内容,后段对前段内容作了补充,两段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共通了解通念通納得気持表。”以上仅对“”与“”这两个接续词在用法上的相近之处作了一些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特点是:“”作为接续词,它的功能是把前面的叙述进一步深化,起到递进、提高的作用。由“”连接起来的两句句子或两段文章,其前后关系是很紧密的,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叙述的。而“”的接续功能则停留在补充和追加方面,由它所连接起来的前后两句各自独立性更强,没有前因后果或铺垫与展开等关系。前句和后句不一定非是一个主题,因此,前后两句的关系是很松散的。掌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