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4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年)及 新世纪(第 2 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婚后 1 年以上未育或曾经生育现 1 年以上未育, 精子数量少和 /或精子活力、活动率低下。  次要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苦心烦,阴囊潮湿;小腹或会阴部坠胀、疼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寒肢冷;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舌质暗,有瘀点,脉涩;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舌淡苔白,脉细弱。  具备主症,或主症加 1 2 次症即可确诊。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第 4 版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年)及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手册)(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2012 年)进行诊断。  ( 1)男性不育症: 育龄夫妇同居 1 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女方有受孕能力,由于男方原因而导致女方未孕育;或曾孕育而后 1 年以上未能孕育者,称为男性不育症。前一种情况称为原发性不育,后者称继发性不育。  ( 2)少精子症:射精后 60 分钟内,室温下,精子浓度 20 106/ ( 3)弱精子症:射精后 60 分钟内,室温下, A 级精子 25和 A 级 B 级精子 50,或精子活动率( A 级 +B 级 +C 级) 60。  ( 4)少弱精子症:同时符合( 2)、( 3)项。  ( 5) 排除:  免疫性不育症( 性)者。  无精子症患者。   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畸形率 96%)。  精浆异常(精液量 2精液量 6精子症;   液化或不完全液化患者)。  染色体核型或结构异常、 失。  睾丸发育不良、睾丸萎缩。  精子浓度 5 106/度少精子症);或活而不动精子率 50%者。  ( 6)辅助检查  必需检查的项目  精液分析(应包含精子染色,精液白细胞计数   精子形态学分析。  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  免疫性不育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精浆生化。  精子功能检查(顶体酶检测、尾部膨胀试验)。  染色体核型、结构及 子。   精子染色质损伤分析。  精子  精液微生物学分析。  诊断标准:凡符合上述( 1)、( 2)、( 5)项者诊断为少精子症;符合上述( 1)、( 3)、( 5)项者诊断为弱精子症;符合上述( 1)、( 4)、( 5)项者诊断为少弱精子症。根据临床条件应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二)证候诊断  久婚未育,口苦心烦、阴囊潮湿、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久婚未育,小腹或会阴部坠胀、疼痛,有时牵及睾丸、腹股沟。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久婚未育,或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寒肢冷、腹胀便溏、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两尺尤甚。  久婚未育,或有头晕耳鸣,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口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婚未育,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 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萆 薢 、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黄柏、丹参、白术等。  中成药:萆薢分清丸等。  治法: 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芍药、地黄、川芎等。  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治法:温肾健脾。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加减。 熟地黄、山药、山萸肉、附子、肉桂、茯苓、丹皮、泽泻、人参、白术、干姜等。  治法: 滋阴补肾。  推荐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 茯苓、丹皮、泽泻等。  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治法: 益气养血 。  推荐方药: 十全大补汤加减。 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肉桂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八珍丸等。  (二)中药贴敷  选用海 马、怀山药、九香虫等;或枸杞、制黄精、菟丝子、肉苁蓉、黄狗肾等;或熟地、枸杞子、山药、楮实子、淫羊藿、雄蚕蛾等。用蜂蜜调成膏状,隔日 1 次,交替贴于双侧肾俞及神阙穴, 2 周为 1 个疗程。  (三)针灸疗法  肾阳虚证,取双侧肾俞、志室、太溪、三阴交;气血亏虚证,取双侧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10 次为1 个疗程。  不留行子或磁珠。方法:清洁耳部皮肤预贴部位,探寻耳部较强反应点,用胶布将留行子 或磁珠贴于反应点。留穴按摩,每日 3 4 次,每次按摩 1 2 分钟。每 3 4 天更换 1 次,治疗 14 天为 1 个疗程。  命门、肾俞、关元、中极等为主,隔姜灸,以艾灸三壮为度。  证选取双肾俞、志室、太溪、三阴交、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埋线, 15 天一次, 6 次为 1 个疗程。  俞、三阴交交替取穴,注射当归注射液,隔日治疗 1 次, 10次为 1 个疗程。  (四)健康指导  烟酒,勿食辛辣刺激及对生精功能有损害的食物。  强锻炼,增强体质,超重患者应减肥;不久坐,不穿紧身裤,不泡热水澡,不洗桑拿浴。  免高温、高热;远离辐射、放射线、电焊、油漆、农药等对生育有影响的职业及环境。  受医生的孕育指导。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拟定。  治愈:配偶受孕;  显效:虽未受孕,但治疗 3 个月后精子浓度或精子活力、活动率等已正常;  有效:精子浓度或精子活力、活率等虽不正常,但有群级间改善,如 C 级进入 B 级;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二)评价方法  分别于就诊当日、治疗中、出路径时,针对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脉进行症状积分评价;针对精液分析,进行精子浓度或精子活力、活动率评价。  附: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  临床症状  无  偶有  时有  经常有  评分  腰膝酸冷  0 分  2 分  4 分  6 分  分  畏寒肢冷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神疲乏力  0 分  2 分  4 分  6 分  分  少气懒言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潮热盗汗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精神抑郁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两胁胀闷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阴囊潮湿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小便频数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分  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