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楼安全预评价.doc_第1页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楼安全预评价.doc_第2页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楼安全预评价.doc_第3页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楼安全预评价.doc_第4页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楼安全预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工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沈阳工学院4#教学楼安全预评价             系    别:              专    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能源与水利学院     摘 要    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教学楼是为人们学习提供最为良好环境的建筑。纵观教学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体现着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本文对沈阳工学院4#教学楼的安全预评价内容,根据有关资料数据和资料,利用我们所学的安全评价的相关知识,对4#教学楼的建设设计上,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初步的判定,并做出合理的改善。分析我国的安全问题,就教学楼的安全而言,近几年教学楼在自然灾害中坍塌发生的事件很多,这就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安全措施的不完全性。搞好安全工作,对于促进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乃至巩固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安全预评价;危险因素;改善措施 Abstract        Safet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one of the present and even future human society focuses on the main problem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security problem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to provide the most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 for people to learn.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human culture, civilization.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Shenyang Engineering College 4# teaching building of th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ata and information, knowledge of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what we learn, construction design of 4# teach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possible security problems were preliminary judging, and make reasonable improvement.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problem in our country, in terms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the security,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building collapsed in the natural disaster events, which largely explains the incomplete security measures in our country. Do a good job security, for the promotion of production, improving people's life quality and level, with the excellent situation and role play a decisive role to consolidate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unity.Keywords: safety assessment;risk factors ;improvement measures 目 录摘 要I目 录III前 言11概 述21.1安全预评价目的21.2安全预评价对象与范围22评价依据32.1法律依据32.2行政法规32.3省、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32.4标准规范33建设项目简介53.1 建设单位概况53.2项目建设地点53.3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53.4项目建设方案6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84.1项目施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8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115.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115.2评价单元的划分115.3评价方法的选用及简介116定性定量评价136.1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136.2 建筑施工单元146.3 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177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207.1建筑施工作业安全防范对策措施208安全预评价结论239心得体会24参考文献2423     前 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设施“三同时”是有效消除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措施,是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行安全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科技的发展,房屋建筑对于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模板支撑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之一,特别是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安全控制项目,常发生由各种原因引起模板支撑系统失稳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因此,安全、科学、合理的设计模板支撑不仅能使设计思路成为现实,且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对象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以建设项目为评价对象。安全预评价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入手,预测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出现事故和危害,从而提高安全设计工作的质量和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安全水平。总之也是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济同步增长。由于该设计方案及说明设计的专业较多、专业性较强,而且教学楼安全预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安全评价工作中一个较新的领域,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安全工程理论应用较多。本报告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评审指正。1概 述1.1安全预评价目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预评价是体现这一方针的具体手段之一,是保证建设项目投产后安全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即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    1.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教学楼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2.评价教学楼设计中安全设施设计及管理要求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要求,为教学楼后续设计中的安全设施设施提供依据。3.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事故隐患的优化技术。1.2安全预评价对象与范围1.2.1安全预评价对象    图1.1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楼1.2.2 评价范围    本评价项目评价对象为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楼,本评价主要对该教学楼在建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凡涉及该项目的环保问题,应执行国家、地方或行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或标准,不包括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2评价依据2.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主席令第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主席令第23号);2.2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3省、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公告);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80号 );辽宁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65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关于印发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的通知(建法2002223号);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2.4标准规范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设项目简介3.1 建设单位概况学校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沈抚新城,北依浑河,西临沈阳世博园。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学校占地面积1092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图书馆2座,教学大楼9座,综合性实验中心8个,室内体育馆2个,食堂4座,大学生文体中心1个。园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建有教学楼5栋,教工、学生食堂3栋、学生宿舍楼14栋,教师公寓100余套。大型综合性实验中心7个,室内体育场6680平方米,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大学生文体中心12000平方米。3.2项目建设地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楼拟建在校区以南,北边为停车场,东边为学生宿舍,北边还有学生休息区,西边为圆形广场。场址位于校区中心,地势平坦,东西座向,通风良好。东、西设有出口,西面出口为校区主要干道,交通便利。    拟建4#教学楼占地2500多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属沈阳工学院所有,无需另外征地。拟建场地内无其他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3.3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3.3.1地质地貌抚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地势较高,平均海拔400-500米,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抚顺的土地结构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多山,是抚顺地貌的主要特征。市区位于抚顺西部浑河河谷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65-99米,呈东西走向,南北为山地,美丽的浑河由东至西将市区分割成南北两部分,成为抚顺的一个独特景观。市区的南北宽约6-8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地势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坡度为千分之一。3.3.2气象与气候    抚顺市属于中温带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夏热多雨,冬寒漫长,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57,10积温平均为27003200;无霜期为13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6079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3025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58%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3.4项目建设方案3.4.1 建筑物及构筑物设计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楼设计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高4.2米,建筑总高度17.00米,一层设门厅、控制室、二、三、四、层设有教学、办公大学生自主创业社团等功能性用房,并设有采光,楼梯处有中庭。本工程建筑类别为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二段,抗震设防等级为六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建筑各部分材料设计为:    1、屋面    平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和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级防水;坡屋面采用白色琉璃瓦屋面。    2、地面    门厅及走廊采用花岗石地面;卫生间及洗手间采用防滑地砖地面;计算机教室及控制室采用防静电地板地面;其余房间采用地砖地面。    3、外墙    外墙采用仿真石面砖墙面。    4、顶棚    门厅及走廊采用轻钢龙骨石膏大板吊顶;卫生间采用轻钢龙骨方铝板吊顶;楼梯踏步板及休息平台采用乳胶漆顶棚;其余房间采用轻钢龙骨石膏装饰板吊顶。3.4.2 公共服务设施及附属工程设计    该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及附属工程包括给排水、供配电设计、消防、暖通等。    1、给排水设计    室外水源取自城市给水管网,引入一条300给水管,在区域内形成环状管网,室外配置水表井、消火栓、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等给水构筑物;室内生活用水由校区室外蓄水池供水管直接供水,室内生活给水管网布置方式均为下行上给式。   2、供配电设计   (1)电源    本工程与消防有关的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10KV电源由学校高压配电室两路独立电源母线,各引一路YIV226/10KV电缆分别引至楼房地下层变电所内两组高压环网柜,每组环网柜均分为二路,其中一路引至生物示范中心所在建筑群的一台变压器,另一路引学校其他建筑。变电所内共设置二台变压器。   (2)应急电源    楼梯间、疏散走道、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及其他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的应急灯具。   (3)照明设计    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等照明照度不小于300LX。走道、厕所等照度不小于50LX。各层配电间、机房等照度不小于100LX。    3、消防设计本项目为二级保护对象,须设置先进的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项目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4、暖通设计    楼道和教室均有暖气管道,安装暖气片等。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4.1项目施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1.1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主要发生为人员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龙门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坠落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    1、对广大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教育不够。职工不熟悉高处作业的操作方法,不了解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     2、职工素质低。未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工人未经专业培训,专业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差,违章冒险蛮干现象相当普遍。     3、没有坚持对从事高处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使部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严重贫血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4、防护措施不落实,未按要求设置护栏、安全网,铺满架板,盖好洞口,未按规程规定架设安全网。如深基础临边、楼梯口边、屋面周边、采光井周边、转料平台周边、阳台边、人行通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侧边、井字架提升机和人货电梯卸料平台等未加防护。    5、设备、设施等安装、搭设不符合要求及设备未检修带病运行造成的坠落事故。常见的有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龙门架和塔吊安装不规范造成的坠落事故。    6、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有的施工企业未按规定给作业人员发放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有的职工未按规定正确使用或根本不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必备的防护用品。     7、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4.1.2 机械伤害    建筑施工中需采用多种机械如挖掘机械、起重机械、垂直运输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机械、木工机械等。其设备数量多,分布广,经常由于机械设备危险部位无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健全、失效、工人违章作业和机器带病运行等原因而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现象有:    1、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无安全防护装置,人员不小心触及到高速运转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被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伤、碾伤、割伤或刺伤。    2、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焊机时,操作人员未戴防护眼镜。    3、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未随时清理,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4、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    5、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4.1.3触电    建筑施工离不开电力,这不仅指施工中的电气照明,更主要的是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施工中的所有人员都接触电,触电事故是多发事故。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引发触电事故的现象有:    1、未编制建筑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乱拉乱接现象严重。    2、支线架设在钢管脚手架上和其他导电体上。    3、现场照明使用花线。    4、现场电源接头未用绝缘胶布包扎好,接头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    5、电源线在钢筋网上拖拉,钢筋丝穿进电源线,造成传电在钢筋上,发生重大触电事故。    6、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未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被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    7、现场电源接头未用绝缘胶布包扎好,接头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    8、在施工工程外侧与边缘有外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未加屏障遮护,塔吊、脚手架以及长钢筋等触及高压线发生事故。4.1.4坍塌    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有:土石方坍塌、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倒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坍落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    1、基坑开挖方式不正确,挖掘土方未从上而下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发生事故。    2、坑、沟、槽土方开挖,未按规定放坡或支护;挖出的泥土未按规定放置或外运,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3、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未随时检查,边坡发生坍塌。    4、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5、模板支撑不符合要求,模板砼施工时坍塌。    6、安装和拆除大模板,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    7、施工中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过大,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8、架子上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架子坍塌。    9、拆除建筑物,未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数层同时拆除发生坍塌。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5.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有机结合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评价单元。该项目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如下:1)以项目自然平面布局为基础,考虑各教室在平面、空间布置的相互关系划分单元;2)考虑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以主要危险形式为依据,将工艺、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3)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应便于实施评价。5.2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选址布局和现场调查情况,结合上述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将整个评价范围划分评价单元如下:    1、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    2、建筑施工    3、防火及消防设施5.3评价方法的选用及简介根据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有关公用工程组成情况,并结合国内外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选择的评价方法为: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5.3.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的表格形式:表5.1安全检查表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检查结果备注5.3.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表5.2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序号潜在事故危险部位危险因素发生条件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预防措施表5.3危险性等级划分表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级可忽略的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害级临界的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需立即采取措施级灾难性的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伤残、重伤及系统报废6定性定量评价6.1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6.1.1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进行评价表6.1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检查表项目项目检查内容依  据检查结果检查实际情况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1、 办公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第3.1.1条符合要求符合抚顺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办公建筑基地宜选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利、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第3.1.2条符合要求项目所在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3、办公建筑基地与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和产生噪声、尘烟、散发有害气体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有关标准的规定。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第3.1.3条符合要求4#教学楼建于沈阳工学院校内,基地周围环境较好,无易燃易爆物品场所4、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第3.2.1条符合要求设计中满足5、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第3.2.6条符合要求项目申请报告内有建筑无障碍设计6.1.2 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结论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进行了评价,共列出了5个检查项目,检查的依据主要是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检查的结果为5项均符合要求,表明该项目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的相关要求、规定。6.2 建筑施工单元6.2.1运用预先危险分析对建筑施工单元进行评价运用预先危险分析对建筑施工单元进行分析评价。具体见表6.2。表6.2建筑施工单元预先危险分析评价表单元潜在事故触发事件(1)触发事件(2)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建筑施 工一、高处坠落人员高处作业摔落:(1)人员身体原因;(2)粗心大意,不小心;(3)设施设备故障1、未系安全带:(1)施工单位未配置;(2)取用不方便;(3)个人因故不使用2、安全带失效:(1)质量问题;(2)磨损失效;(3)使用不当3、未设置安全网4、安全网失效5、建筑临边、洞口无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人员伤亡  (1) 施工单位提供完好的个人防护装备,职工按要求使用防护装备;(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避免伤害的能力,杜绝违章作业;(3) 登高作业人员要经过体检合格才能进行登高作业;(4) 建筑临边、洞口等危险部位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并按规定设置围栏或搭设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装置建筑施工二、机械伤害1、机械设备危险部位无防护措施2、违章违规操作3、机械设备故障人员接触到机械危险部位人员伤害  (1) 保障设备质量,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测; (2)在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加设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3)减少或消除人员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位的次数;(4)通过培训,提高职工避免伤害的能力;三、触电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2、与外电线路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3、电线绝缘破损;4、设备漏电 人员触及带电部位人员伤亡(1)编制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设计实施; (2)建立完善必要的电气检修管理制度,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避免伤害的能力。四、塌陷1、土石方坍塌:(1)开挖方式不正确;(2)未按规定放坡或支护;(3)挖出的泥土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2、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倒塌:(1)质量不合格;(2)支撑不符合要求3、架子或在建工程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1)质量不合格;(2)负荷过重4、拆除工程中的坍塌人员及设备在危险区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工程土方施工,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按土质的类别放坡或护坡。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2)保证施工质量,按规定实施支撑;(3)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荷载不要超过设计要求;(4)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避免伤害的能力,杜绝违章作业。6.2.2建筑施工单元评价结论    经分析,建筑施工单元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施工现场管理不严、人员违章作业、未配置安全防护装备或安全防护装备失效、设备带病运行等。建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设备管理,并配备好个人防护用品,杜绝违章作业,减少和避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6.3 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6.3.1运用安全检查表对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进行评价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对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进行评价分析。具体见表6.3表6.3 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项目项目检查内容依  据检查结果检查实际情况防火及消防设施1、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本规范第7.5.3 条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11条符合要求设计中采用的是防火墙分隔2、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2条符合要求设计有5个安全出口3、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该房间相邻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1 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2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 、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8条符合要求设计中各个房间的疏散门在2个及2个以上,1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米。4、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8条符合要求设计中未设置金属栅栏防火及消防设施5、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4条符合要求设计图纸中防火墙位置未设置在转角处6、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5条符合要求设计了防火窗无管道穿越防火墙7、防火墙的构造应使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6条符合要求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6条要求6.3.2 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评价结论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建筑物防火及消防设施单元进行了检查,共列出了7个检查项目,检查的依据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安全检查表检查的结果为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项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7条“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5.1.7 的规定”,即耐火等级为二级的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本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但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超过了2500m2,因此不符合要求,要进行改正。7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7.1建筑施工作业安全防范对策措施7.1.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2、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实施多样性的职工安全教育。    5、建立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制度。    6、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7、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实施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8、施工现场所有危险、有害场所均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指示危险点、危险事项、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程序和方法。    9、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10、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11、保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7.1.2建筑施工作业伤害安全防范措施高处坠落防护措施:    1、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要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的规定。严禁违章作业。    2、建筑施工现场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三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并正确使用“三宝”。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工人悬空作业,必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并确保高挂低用。高处作业点的下方须设安全网。    5、凡楼梯口、电梯口和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和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须搭设板棚或网棚。    6、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两侧边和卸料台的外侧边等,须按规定设置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7、对各种脚手架、垂直运输设备、登高和攀登设施的质量必须认真把关。    8、遇强风或大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1、购买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优质机械设备。    2、确保各类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灵敏可靠。尤其是大型设备的防护装置更要重点关注,如塔式起重机的高度、力矩、重量限制器等。对机械的运动部件如旋转件等必须设置防护网,无法用罩网防护的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体触及。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严格按相应的安全规程操作。操作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4、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日常保养和维护,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5、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触电防护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计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2、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    3、建立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电工、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用电管理机构,负责建筑施工供电、用电安全验收、运行监督检查。    4、建立完善必要的电气检修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5、做好全体职工的日常用电教育和电工技术技能培训、考核、审验工作,禁止乱拉乱接电源线路和非电工从事电气作业、线路安装。    6、安装好防雷、过流、接地、漏电保护系统。安装电器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除电器设备要彻底干净。坍塌防护措施:    1、工程土方施工,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尤其是制定防止毗邻建筑物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应按土质的类别放坡或护坡。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对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    2、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3、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4、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尤其是楼板上集中荷载不要超过设计要求。 8安全预评价结论本次对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安全预评价,我们根据该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及楼层平面图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和预测了该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该建设项目的特点,分别对项目的工程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建设施工过程中和项目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