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了CHAP2微生物分子遗传.ppt_第1页
不讲了CHAP2微生物分子遗传.ppt_第2页
不讲了CHAP2微生物分子遗传.ppt_第3页
不讲了CHAP2微生物分子遗传.ppt_第4页
不讲了CHAP2微生物分子遗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2 微生物分子遗传学基础 一、一、 微生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 基因基因(gene)(gene):可遗传的生物学功能单位;可遗传的生物学功能单位; DNADNA功能片段功能片段蛋白质或蛋白质或RNARNA 基因组基因组(genome)(genome):生物遗传信息的总和生物遗传信息的总和。 (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genomics)(genomics):系统研究生物基因系统研究生物基因 组的序列结构,并从序列结构水平来注释组的序列结构,并从序列结构水平来注释 (annotation)(annotation)生命现象的科学。生命现象的科学。 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基因组学( (microbialgenomicsmicrobialgenomics) ): 1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 1.1 大量未知功能新基因的发现 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单基因控 制,单拷贝基因。 1.2 带来新的微生物分类和诊断方法: 16S rRNA 分类、诊断 rRNA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在所有的细胞生物中都存在,在长期的进化 中,16S rRNA的总碱基数有所不同,保守的部分使不同序列很容易相互 对齐进行比较。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是建立系统分类的主要技术,DNA相关性 70%,16S rRNA序列差异1%1.5%的细菌属于同一种,这使细菌的种 有一个稳定和统一的标准。 l1.3 微生物基因组学与系统生物学: l一门新兴的学科。 l系统生物学: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包含着生命活动的 几乎所有信息,能帮助生命科学进入一个新的全面 的研究细胞活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阶段。这一层 次的研究称系统生物学。 l“基因组到生命(Genomes to Life ,GTL )”计 划:美国能源部于2002年7月正式推出,为期五年 、资助强度为1亿美元,其基础是在人类基因组计 划和1994年开始实施的美国微生物计划 1.4 宏基因组学 研究微生物群体,群落基因组学。 1.5 抗微生物新药和疫苗的发现: (1) 揭示出许多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基因 (2) 揭示出许多微生物致病和毒力相关的 的基因 (3) 有助于发展特异性很强的基因 开发高度特异的抗微生物药物 (4) 推动疫苗研究 2. 基因组测序研究概况 l第一个被测定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是人类病原 菌流感嗜血杆菌(1995年) l噬菌体X174的基因组5.3kb(1977) l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大肠埃希菌、酵母菌( 作为模式生物,为人类基因组研究提供借鉴 ) l至2006年3月:已测定321个微生物序列(细 菌295个,古菌26个);400个原核微生物基 因组测序正在进行中。 3.细菌基因组 l3.1 细菌基因组基本特点 l3.1.1 长的可译框架(ORF) l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 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 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 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 l3.1.2 高密度基因 l细菌、古细菌85%-88%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 的编码直接相关。 3.1.3 简单的基因结构 编码区:能转录成相应的mRNA,能编码蛋白质(结构基因 )非编码区:不能转录成相应的mRNA,不能编码蛋白质。 (调控基因) l3.1.4 原核基因组中GC的含量 l不同的原核生物基因组的GC含量 (GC content)变化很大(25%-75%) 测量基因组GC含量被证明是一种识别细菌种 类的特别有效的方法。 l3.2 大肠埃希菌基因组 lK-12 MG1655、O157:H7 Sakai、 O157:H7 EDL933测序由美国和日本小组于 1977年完成。 lE.coli K-12是实验室常用菌株,无致病性; lO157:H7亚型大肠杆菌是食源性疾病的最 主要病因。美国“毒菠菜”风波 0157:H7亚 型大肠杆菌是祸首,能引起出血性肠炎 ( 2006年) l。 美国加州大片菠菜长在地里无人问津 l基因组对比分析(表2.1)表明:4.1Mb保守 主体序列;特异的基因序列聚集在多个区域 ,构成“岛”;菌株特有基因,使菌株发生遗 传衍变;衍变中噬菌体起了重要作用。 l(1) E.coli K-12 MG1655 的基因功能分布 l环状基因组,双向复制起点和终点,全部基 因可分为20多个功能群(表2.2) l(2) E.coli基因组序列的特征 l重复序列(表2.3) l转座单元 l前噬菌体序列 l菌株特异片段 l转座子(transponson,Tn)又称转座元,是 一种能够进行复制并将一个或多个拷贝插入 到新位点的DNA序列单元。它能够插入到细菌 染色体的许多位点上。如果插入的位点正在 某细菌基因内,该基因的线性连续性遭到破 坏,导致基因功能消失而发生突变。 l常见的转座子有Tn5、Tn10等用于革兰氏阴性 菌,Tn551、Tn917常用于革兰氏阳性菌。 l前噬菌体: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 DNA l菌株特异片段如K、O、S岛(表2.4),这 些片段大部分序列用于编码功能基因,包括 毒力决定基因、抗药基因、降解化合物基因 l3.3.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 l嗜血杆菌,属孤菌科嗜血杆菌属。是一种没 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 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它 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 生物。流感嗜血杆菌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 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当发现流行性 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 l是第一个获得基因组全序列的细胞型生物. l全长约1.8Mb,含6个rRNA操纵子,一个Mu 前噬菌体,每个rRNA操纵子结构为: 16S-间区-23S-5S l含有1703个蛋白基因,特异的蛋白有免疫球 蛋白酶、糖基转移酶、毒力相关蛋白等。 l基因组有2个系统的功能基因:一个是DNA 转化系统,另一个是信号传递系统。 4 古菌基因组 古菌是最古老的生命体,如果将地 球约46亿年的年龄比作一年,那么 古菌早在3月20日就出现了,而人 类诞生不过是12月31日的事。 古菌的分布 l古菌常被发现生活于各种极端自然环境下 ,如大洋底部的高压热溢口、热泉、盐碱 湖等。 l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古菌代表着生命的极 限,确定了生物圈的范围。 l热网菌(Pyrodictium)能够在高达113 的温度下生长。 古菌域(Archaea)广古菌门 l盐杆菌纲(Halobacteria) l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 l甲烷球菌纲(Methanococci) l甲烷微菌纲(Methanomicrobia) l甲烷火菌纲(Methanopyri) l古球状菌纲(Archaeoglobi) l热原体纲(Thermoplasmata) l热球菌纲(Thermococci) 4.1嗜盐菌 l这是一类生活在很高浓度甚至接近饱和浓度 盐环境中的古菌。 l细胞形态为杆形、球形和三角形、多角形、 方形、盘形等多形态。革兰氏阴性,极生鞭 毛。好氧或兼性厌氧。 l胞内含有 类胡萝卜素(菌红素),产红色、 粉红色、橙色或紫色等各不同色素。化能有 机营养型。 lHalobacterium sp. l齐民要术里面描述了在海滩上的盐田, 发现到一定的时候,这个盐池就会变红。按 现在我们的知识,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嗜盐 菌。 l 在我国西部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大盐湖。目前 为止,在这些盐湖中找到的3个新的属,12 个新的种。 l基因组有3个环状复制子:染色体、质粒 pNRC200、质粒pNRC100 l质粒pNRC200与质粒pNRC100 特点: l76%序列相同,同源性高。 l含较多特异基因,只有32%或26%能从已知 基因数据库找到同源基因 l所含基因有40%编码基本功能蛋白,不是可 有可无,宿主对他们依赖性强。也称微染色 体。 l嗜盐菌rRNA操纵子结构也与真细菌相似: 5S rRNA-16SrRNA-tRNA 23S rRNA-5SrRNA-tRNA l 有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基因,如:Nop(核蛋 白)、eIF1A (翻译起始因子)等基因。 4.2产甲烷古菌 l产甲烷菌是一群迄今 为止所知的最严格厌氧 的、能形成甲烷的化能 自养或化能异养的古菌群。 l产甲烷细菌是都能产生甲烷的一大类群, 因此包括了球形、杆形、螺旋形、长丝状 等不同形态。 l甲烷菌只需二氧化碳和氢气就能生存,但只 要一遇到氧气就会死亡,它能适应摄氏2度 至115度,和淡水到高盐环境,并且经过甲 烷化过程产生能量;有不少的高等的生物体 内含有甲烷古菌,还可以帮助高等生物分解 废物后放出气体,地球上的暖化现象地球暖 化现象除二氧化碳外,甲烷菌也是重要因素 之一。 嗜热自养甲烷杆菌 Methanobacterium thermoautotrophicum l0.2 - 1.0 mm x 1.2 - 120 mm l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35 - 70oC lCells stain Gram negative 嗜热甲烷杆菌 l1997年测序完成,基因组总长1751377bp,约92% 用于编码产物,1855个可译框架(ORF),这些ORF 中有786个(42%)与细菌相似,有241(13%)与 真核生物相似。 l合成甲烷7步反应中也包含了三个操纵子: mcr、mtr、mrt l基因组中很少发现可移动单元;无前噬菌体或质粒 ;有一个整合素基因;有409基因组成111个家族; 基因组有传感子激酶应答调控子组成的系统。 嗜热甲烷杆菌与甲烷球菌的基因组差别很大 嗜热热甲烷烷杆 菌 甲烷烷球菌 传传感子激酶基因(个 ) 应应答子调调控基因(个 ) 质质粒 前噬菌体 插入序列(IS) 整合因子 14 9 无 无 无 1 无 无 2 无 11 19 5 酵母基因组 l5.1 酿酒酵母是真核生物研究的良好模型 l酿酒酵母与同为真核生物的动物和植物细胞具有很 多相同的结构,又容易培养,酵母被用作研究真核 生物的模式生物(“万能模式生物” ),也是目前被 人们了解最多的生物之一。 l在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很多都是在酵母中先被发现 其同源物的,其中包括有关细胞周期的蛋白、信号 蛋白和蛋白质加工酶。 l 酿酒酵母也是制作培养基中常用成分酵母提取物 的主要原料。 l酵母在单倍体和二倍体的状态下均能生长, 并能在实验条件下相互转换,对其基因功能 的研究十分有利。如通过基因敲除及时研究 某一个基因对细胞的生存是否必需。 5.2 酵母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酵母 基因组概况 l酿酒酵母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 物,测序工作于1996年完成。 l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包含大约1200万碱基对, 分成16组染色体,共有6275个基因,其中可 能约有5800个真正具有功能。据估计其基因 约有23%与人类同源。酵母基因组数据库包 含有酵母基因组的详细注释(annotation),是 研究真核细胞遗传学和生理学的重要工具。 5.3酵母基因组特点 l开发阅读框大小从100到大于4000个密码子都有 l染色体上基因分布密度高 12068kb的全基因组序列中有5885个编码专一性蛋白质 的开放阅读框。这意味着在酵母基因组中平均每隔2kb 就存在一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即整个基因组有72的 核苷酸顺序由开放阅读框组成。这说明酵母基因比其它 高等真核生物基因排列紧密。 线虫基因组中:平均每隔6kb存在一个编码蛋白质的基 因; 人类基因组中:平均每隔30kb或更多的碱基才能发现一 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酵母基因组的紧密性是因为基因间隔区较短与基因中内 含子稀少。 l所有染色体上基因密度都是相似。 l酵母的ORFs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的两条链上。 l酵母基因组织图有3种可能的方向排列: 头-尾方向:两个相邻基因的头尾方向相同,转录 方向相同,间隔序列含有前一个基因的终止序列和 后一个基因的启动子序列。 头-头方向:两个转录方向相反的基因共用同一的 “启动子” 尾-尾方向:两个基因共用相同的“终止”序列 5.4 酵母比较基因组学 l生物是从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所以对生命活动有重要功能的 基因在进化上是保守的,也就是说,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在低等生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