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与配送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运输与配送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运输与配送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运输与配送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运输与配送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运输与配送管理 3.1运输及其方式选择 3.2运输优化管理 3.3运输过程管理 3.4配送与配送中心 3.5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3.6配送合理化管理 3.7配送管理指标分析 3.1 运输及其方式选择 3.1.1运输概述 3.1.2 现代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要点 3.1.3 综合运输 3.1.4运输方式选择方法 返回本章 3.1.1 运输概述 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经济活动就要停顿 ,社会再生产也无法进行。 运输是物体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 动。 一、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运输产生的年代,几乎无法考察。自从文字 记载以来,就有了人类从事运输活动的记载。运 输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完 成社会产品的流转表现出来。同时,它也是保证 人们在各地之间,一个国家以至世界范围内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联系。 返回本节 现代运输的发展,一般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 水运阶段 水运是古老而又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在 18-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的工业发展,大多沿 通航水道设立工厂,对水运的依赖性很大。 2. 铁路运输阶段 从19世纪初铁路投入使用后,工业发达 国家相继著录。现已成为货运量比重最大的运 输方式。 3. 新运输方式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30年代,汽车、航空、管道 运输相继崛起,发展迅速,至今方兴未艾。 4.综合运输阶段 对综合运输问题的认识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其核心在于调整铁路、公路、内河水运、管道 运输的分工配合,形成均衡、衔接、协调的现代 化运输体系。 5.集装箱运输阶段 50年代中叶集装箱运输开始在海、陆出现 并得到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集装箱运输 发展的尤为迅速,这种现代运输方式由公路、铁 路、水路推及到航空领域。集装箱运输逐步形成 了世界性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二、运输生产的特征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运输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 的继续。 2.运输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产品 运输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和形态,只是 改变它的空间位置。 3.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运输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以运输量和运输距离 进行复核计量的。运输产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运输 能力和运输费用的消耗。 4.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三、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物质运输将生产和消费所处的不同空 间联结起来,为实现实物从生产到消费的移动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生产中,由于生产的专门 化、集中化,生产与消费被分割的状态越来越严重 ,被分隔的距离亦越来越大。从而,运输的地位也 越来越高。运输如今被人们称之为“经济的动脉” 是毫不夸张的。 1.运输是实现物质实物转移的关键 2.物质运输对其技术、组织等工作有特 殊要求 为实现物质的空间转移,有可能采取 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工作的组织, 在一定的运输技术水平下,能对合理选择运输工 具、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起决定作用。物质运输 客观要求技术尽可能先进,运输组织尽可能合理 。 3.运输费用在物流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 例 在整个物流费用中运输费用于其它环 节的支出相比是比较高的。为了实现不断降低物 流费用的目的,运输就成了具有很大的潜力的领 域。一种运输方式的改变,一条运输路线的择优 ,一向运输任务的合理组织,都会对降低运输成 本其巨大作用。 4.运输对社会产品的需求有其特殊地位 当消费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获得一 定数量的产品的时候,则要求物质运输在时间和数 量上满足用户的需求。有时,实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由于存在地区差价,进行适当的运输,对产品占 有市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物质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运输的要求和制约 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物质运输的要求主 要表现在货物的发送量、周转量以及运输质量上。 2.运输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 运输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和消 费的桥梁。运输管理水平的高低,运输任务完成 的多寡都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 高,国名经济各部门对运输的依赖性就越强。 3.合理安排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1)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密切协作 在铁路、海运、河运、公路、管道、 航空等诸多运输方式中,每种运输都各自具有自 己的特征和有利的使用范围。在完成社会产品从 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任务时,上述各种运输方 式必须合理分工,配合协作。 应该尽可能全面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运 输潜力,防止发生一种运输方式压力过大,而另一 种可运用的运输方式生产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利用的 现象。 (2)在国民经济范围内统一规划运输网 络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应在 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运输网络,综合发展运输能力 。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达 到合理的运量、运程、流向,以最快的速度,最少 的投资和运输费用,完成运输任务。 (3)合理安排运输与其它物流环节间 的比例关系 3.1.2 现代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现代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 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一、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 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 从而实现人和物的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1) 适应性强 铁路运输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运 输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长短途各 类不同重量和体积货物的双向运输。 (2)运输能力大 铁路是大宗、通用的运输方式,能承担大量 的货物运输。铁路运输能力取决于列车重量(列 车载运吨数)和昼夜线路通过的列车对数。如复 线铁路其货物运输能力每年单方向可超过1亿吨。 (3)安全程度高 在各种现代化也能输方式中,按所完成的货 物吨公里计算的事故率,铁路运输是最低的。 (4)运输速度较高 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每小时60- 80公里,少数常规铁路可高达140-160公里。高 速铁路运行时速可达210-260公里。1990年5月18 日,法国铁路TGV高速客车动车组曾创造了时速 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应指出,速度越快,技术 要求也越高,能耗也越大,经济上不一定合算。 ( 5)能耗小 铁路运输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小于汽车车 辆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铁路机车车辆单位功 率所能牵引的重量约比汽车高10倍,从而铁路单 位运量的能耗也就比汽车运输少得多。 (6)环境污染程度小 对空气和地表的污染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运输 、喷气式飞机、超音速飞机等。相比之下,铁路 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铁别是 电气化铁路,这种影响更为减少。 (7)运输成本较低 一般来说,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比公 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要低得多,有的甚至低于内河 航运。 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设施:线路、机车、货车、车站 2.组织铁路运输的方法: (1)整车运输 (2)零担运输:又可称之为小件货物运输 。与整车运输相比,运费较高。 (3)混装运输 (4)集装箱运输: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运 输物质。这种运输方法是发挥铁路运输大量、迅 速的特点,并与其它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理想运输 方法。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公路运输由公路和汽车两部分组成。 (一).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货损货差小,安全性高,灵活性强 3.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 汽车车辆购置费较低,原始投资回收 期短。美国有关资料表明:公路货运企业每收入1 美元,仅需投资0.72美元,而铁路则需2.7美元。 公路运输的资本每年可周转3次,铁路则需34年 周转1次。 4.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长途运输 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效果最突出。短 途运输通常指50公里以内,中途运输则指50200公 里左右。 (二)公路运转的技术经济指标 1.公路 (1)高速公路 (2)一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5000以上) (3)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 ) (4)三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以下) (5)四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以下) 注: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指按车辆折合成载重 汽车:大卡车、重型汽车等车辆折算系数为1;带 挂车的载重汽车,包括公共汽车为1.5;小汽车, 包括吉普车、摩托车为0.5 2.汽车及其技术经济特征 (1)评价载重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 容载量、运行速度、安全性能、经济性、重量利用 系数(即汽车有效载重量与汽车自重的比值)等。 (2)具有特殊功能的载重汽车 油罐汽车、混凝土搅拌汽车、粉粒运输汽 车、冷藏冷冻汽车、集装箱运输汽车、自动卸货汽 车。 3.组织公路货物运输的方法 1.多班运输 多班运输是指在一昼夜内车辆工作超过一 个工作班以上的货运形式。采用多班运输是增加车辆工 作时间,提高车辆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例如,实行双班 运输,车辆的生产率比单班可提高60%- 70%,同时也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 2.定时运输 3.定点运输 4.直达联运 5.零担货物集中运输 6.拖挂运输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由传播、航道和港口所组成。 (一)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运输能力大 超巨型油船的载重量达55万吨,矿石船载重量达35万吨,集装箱船已 达7万吨。 在内河运输中,美国最大的顶推船队运载能力超过56万吨。我国大 型顶推船队的运载能力达3万吨,相当于特铁路列车的10倍。 2. 运输成本低 水运成本之所以能低于其它运输方式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船舶的运载量 大,运输里程远,路途运行费用低。据美国测算,美国沿海运输成本只及铁路 的1/8,密西西比河干流的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2/5。 3.投资省 水上运输利用天然航道,投资省。海上运输航道的开发几乎不需要支 付费用。内河虽然有时要花费一定的开支疏浚河道,但比修筑铁路的费用小得 多。 4.劳动生产率高 水运因运载量大,其劳动生产率较高。一艘20万吨的油船只需配备40 名船员,平均人均运送货物达5000吨。 5.航速较低 船舶体积较大,水流阻力高。所以航速较低。低速航行所需克服阻力 小,能够节约燃料;反之,如果航速提高,所需克服的阻力则直线上升。例如 ,船舶速度从每小时5公里上升到每小时30公里,所受阻力将会增加到35倍。 因此,一艘船只的行驶速度只能达到40公里/小时,比铁路和汽车运输满得多 。 (二)船舶的技术经济特征 1.船舶的种类及特性 (1)客货船:以载运旅客为主,兼 运一定数量货物的船舶。 (2)杂货船:一般是指定期行驶于 货运繁忙的航线,以装运杂货为主要业务 的货船。 (3)散装船:指供装运无包装的大 宗货物,如煤炭、粮食、矿砂等货物的船 舶。散装船运量很大,通常是单向运输。 (4)冷藏船:利用冷藏设备使货舱可 保持一定地问,从事运输易腐货物的船舶。 由于冷藏货物批量较小,这种船的吨位一般 在数百吨至数千吨之间。 (5)油船:只用来专门装运散装石油 类液体货物的船只。目前油船的载重量在5 万吨以上的已很普遍,大型油船在2030万 吨左右,超大型油船超过50万吨,航速为 1517节。 (6)液化气船:专门用来装运液化了 的天然气体地船舶。 (7)滚装船:是专门用来装运以载 货车辆为货物单元的船舶。各种货物在装船前 已装在牵引车上,装船与卸船时,载货车辆通 过设在船上的跳板开往船上或岸上。滚装船装 卸速度快,效率高,是实现水陆联运的好方法 ,还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 (8)载驳船:是用来专门装运以载 货驳船为货物单元的船舶。 (9)集装箱船:专门用来装运规格 统一的标转货箱的船舶。 (10)内河货船。 (三)水路运输方式 1.国际航运 国际航运的经营方式主要有班轮运输与 租船两大类。前者又称定期船运输,后者又称 为不定期船运输。 (1)班轮运输 这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和港口间按事 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以从事客货运输业务, 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班轮运输具有“四 定”的特点,即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 、固定费率。 (2)租船运输 租船运输又称为不定期运输,没 有特定的船期表,航线与港口。船主将船舶 出租给租船人使用,以完成特定的货运任务 。租船运输以承运价值较低的大宗货物为主 ,如粮食,矿砂,煤炭,石油等,而且整船 装运。据统计,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总量中, 租船运输量约占4/5。国际上使用租船运输 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定程租船。又称航次租船, 是以航程为基础的租船方式。船方按租船 合同规定的船程完成货运任务,并负责船 舶经营管理及支付航行费用,租船人按约 定支付租金。 第二种:定期租船。这是由租船人使 用一定的期限,并由租船人自行调度与管 理,租金按月计算的租船方式。 第三种:光租船。光租船是定期租船 的一种,但船主不提供船员,由于船主不 放心把光船给租船人,故此种方式较少使 用。 2.航线营运方式 航线营运方式也称航线形式, 即在固定的港口之间,为完成一定的运 输任务,配备一定数量的船舶并按一定 的程序组织船舶运行活动。在国内的沿 海与内河运输中,航线形式是主要的营 运形式。它定期发送货物,有利于吸收 和组织货源。缩短船舶在港时间,提高 运输效率,并未联运创造条件。 3.航次运营方式 航次运营方式是指船舶的运行没有固 定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船舶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 运输任务按照预先安排的航次计划运行。其特点 是机动灵活,在沿海与内河运输中是一种辅助的 也是不可缺少的形式。 4.客货船运营方式 一种客运与货运同船运输形式,其特 点是需要定期、定时发船。 5.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以集装箱为媒介,把铁 路、水路、公路和航空等单一的运输方式有机的 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连贯的运输系统的运输方式 。 四、航空运输 (一)航空运输的经济技术特点 1.航空运输的高科技特性 2.航空运输的高速度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高速度无疑是 航空运输最明显得特征。航空运输高速度特征在 物流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现代喷气式运输机 时速一般在900公里左右,是火车的510倍,海 轮的2025倍。 3.航空运输的灵活性 4.航空运输的安全性 航空运输平稳、安全,货物在物流中 受到的震动、撞击等均小于其他运输方式。 5.航空运输的国际性特征 严格说起来任何运输方式都有国 际性,都有可能在国家间完成运输任务。这里 所要体现的国际性是指国际间的交往航空运输 的特殊地位。国际间航空运输的飞行标转、和 航空器适航标转、运输组织管理、航空管制、 机场标转等都有国际上统一的规范和章程,否 则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运输就无法组织 。 6.航空运输建设周期短,回收快 7.航空运输在物流中的比重小 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方式 。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 1.运量大 由于管道能够进行不间断地输送,输送连续性 强,不产生空驶,运量大。 2.管道运输建设工程比较单一 3.管道运输具有高度的机械化 管道输送流体货物,主要依靠每6070公里设 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且易于就地 自动化,进行集中遥控。先进的管道增压站已完全做到无 人值守。由于节能与高度自动化,用人少,使运输费用大 大降低。 4.有利于环境保护 管道运输不产生噪音,货物漏失污染少。不 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5.管道运输适用的局限性 管道运输本身工程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其适用范围 的局限性。 (二)管道运输的形式 1.原油管道 被开采出来的原油经油气分离、脱 水、脱沉淀物和经过稳定后进入管道。用管 道输送时,针对所输送原油的物性(如比重 、粘稠等),采用不同的输送工艺。 原油管道输送工艺可分为加热输送与 不加热输送。稀质的原油(如中东原油)采 用不加热输送;而我国的原油属于易凝高粘 原油,则需加热输送。 2.成品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是输送经炼油厂提炼 出来,可直接供使用的燃料油,如汽油、煤油 、航空煤油、柴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等。成品油 管道是等温输送,没有沿途加热的问题。 3.天然气管道 4.煤浆管道 六、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运输方式的选择或某种运输方式内服务内 容的选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这众多因素中 ,其中有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1.运输成本 2.运输速度 3.运输可靠性(或运输一致性) (二)运输方式选择要点 1. 运输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 运输路程 3. 运输时间和成本 在上述五个要素中,其中:运输物品的 种类、数量和运输路程是已知、确定的,而决策就 是要在成本与时间(服务)之间做出选择。 此外,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从发展 的角度,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运输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 (3)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变化 (4)物流制约条件的增加 3.1.4 运输方式选择方法 物流运输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物 品迅速、安全和低成本的运输,即运输的 速度性、准确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现 实中,若重视运输的速度性、准确性和安 全性,则运输成本就会增大;反之,若运 输成本降低,则其它运输目标就不可能全 面实现。因此,在选择运输方式或运输工 具时,应综合考虑运输的各种目标要求, 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成本费用分析法 成本费用分析法是选择运输方式时经 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即在掌握各种运输方式成本内 容及运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所要选择的运输方 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进而选择恰当的运输方 式。 运输方式的选择实质上是在成本与服 务水平之间作权衡。在物流总成本中,运输成本和 库存成本是处于主要地位。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不 仅带来运输成本的变化,同时还将带来库存成本的 变动。因而能够使运输服务的成本与该运输服务水 平导致的相关间接库存成本之间达到平衡的运输服 务就是最佳服务方案。即最合理的方案就是:既能 满足顾客需求,又使总成本最低的服务。 案例 美国卡利奥箱包公司(carry-All Luggage company)是生产 系列箱包产品的公司。公司的分拨计划是将生产的成品先存放工厂,然后 由公共承运人运往公司自有的基层仓库。目前,公司使用铁路运输将东海 岸工厂的成品运往西海岸的仓库。铁路运输的平均时间为T=21天,每个 存储点平均储存100000件行李箱包,箱包的平均价值C=30美元,库存成 本I=30%/年。 公司希望选择使总成本最小的运输方式。据估计,运输时 间从目前的21天每减少一天,平均库存水平可以减少1%。每年西海岸仓 库卖出D=700000件箱包。公司可以利用以下运输服务: 运输服务方式 运输费率(美元/单位) 门到门运送时间(天) 每 年运送批次 铁路运输 0.10 24 10 驮背运输 0.15 14 20 卡车运输 0.20 5 20 航空运输 1.40 2 40 其中,采购成本和运输时间的变化忽略不计。 图3-1是当前公司分拨系统的图示。选择不同运输方式将影响 货物的在途时间。在途货物可以用年需求(D) 的一定比例(即T/365 )表 示,其中T表示平均运送时间,因此,在途库存的持有成本就为 ICDT/365。 21天(铁路运输) 库存=100000件 库存 =100000件 图3-1卡利奥箱包公司目前的分拨系 统 分拨渠道两端的平均库存大约是Q/2,其中 Q 是运输批量。每单位货物的库存成本为 IC,但 产品价值 C在分拨渠道的不同地点是不同的。例如 在工厂,C使产品的出厂价值;而在仓库,C是产品 的出厂价值加上运费费率。 每年的总运输成本为RD。针对每种运 输方式计算四种相关成本,计算结果在表3-1列出。 东海岸工厂西海岸仓库 表3-1 卡利奥箱包公司对运输方式的评估 (单位:美元) 可选运输方式 成本类型 计算方法 铁路运输 驮背运输 卡车运输 航空 运输 运输成本 RD 0.10700000 0.15700000 0.20700000 1.40700000 =70000 =105000 =140000 =980000 在途库存 ICDT/365 0.3030700000 03030700000 0.3030700000 03030700000 24/365=363465 14/365=241644 5/365=86301 2/365=34521 工厂库存 ICQ/2 0.30 30 100000 0.30 30 50000 0.30 30 50000 0.30 3025000 =900000 0.93=418500 0.84=378000 0.81=182250 基层库存 ICQ/2 0.30 30.1 100000 0.30 30.15 50000 0.30 30.250000 0.3031.425000 =903000 0.93=420593 0.84=380520 0.81=184680 总计 2235465 1185737 984821 1381451 .R=运费费率;D=年需求量;I=库存持有成本;C=产品在工厂的成本;C=产品在仓 库的成本; C= (C +R);T=运送时间 ;Q=运输批量。 若考虑安全库存,则100000大于发运量的1/2。 考虑了运输服务与货物发运次数的年增长。 由表3-1可以看出,虽然采用铁路运输时的运输费率最低,采用航空运 输时的库存成本最低,但卡车运输的总成本最低。如果使用卡车运输,运输时间减少 到5天,两个端点的库存水平将减少50%。 3.1.3 综合运输 一、现代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 现代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 和管道五中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每种运输方式都 有其特定的运输工具,并形成了个只得技术运营特 点,经济性能和合理的使用范围。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计量与构成 各种货物运输的计量方式是:货运量和货 物周转量 货运量与货运周转量 货运量: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所担负和完成 的实际货物运输量。运输量疏运回溯需求的主 要表现。 货运周转量:是指运输货物的数量(吨) 与运输距离(公里)的乘积。其表示方法为吨 公里和吨海里。 表32所示的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 货运量与总货运量的比例关系(因航空运输所 占比例不足1,故不统计在内) 表32 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构成表 年份 构成 货货 运 量 构 成() 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199215.0774.678.840.0051.41 199314.9075.38.780.0061.28 199413.8275.829.070.0071.33 199513.4376.19.160.0081.24 199613.1675.789.820.0091.23 199713.4676.48.870.0101.25 199812.9577.028.650.0111.37 199912.9376.68.870.0131.57 200013.1176.499.010.0141.38 200113.7475.399.470.0121.39 200213.7775.299.570.0141.36 表33 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构成表 年份 构成货货 运 周 转转 量 构 成() 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199239.6212.8545.370.052.11 199339.1813.2745.430.051.99 199437.4513.4947.160.061.84 199536.0213.1449.120.0621.65 199635.7113.7248.900.0681.60 199734.5413.7450.130.0761.51 199832.9014.4151.010.0871.59 199931.7014.1452.510.101.55 200031.2713.7953.390.111.43 200130.6313.3054.610.091.37 200230.7013.2654.430.101.35 从表3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尤其 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货运所占的比例呈 下降趋势,而公路货运量比例呈上下轻微震荡性 变化,水路运输的比重在稳定上升。这与我国近 年来加强公路建设,增加汽车运输车辆和我国远 洋运输船队发展较快有直接原因。 从表33可以看出铁路运输所占的比重 已低于40以下(1978年为54),与货运量 呈同样趋势,这也说明“铁老大”的地位正在动摇 。公路运输的快速增长,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运输组织的多元化有密切关系。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技术与经济特征 在现代运输方式(即铁路、公 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中 ,无论从成 本、速度、频率、可靠性和可行性方面 ,还是在适应的运距、规模、运输能力 上都存在较大差别。表34所示的各种 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经济运作特征的对比 表。 表 34 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经济运作特征对比 铁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 成本中中高低很低 速度快快很快慢很慢 频频率高很高高有限连续连续 可靠性很好好好有限很好 可用性广泛有限有限很有限 专业专业 化 距离长长中,短 很长长很长长长长 规规模大小小大大 能力强强弱最强最弱 (三)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原则 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在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各不相同。 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原则主要包括 : 1.自然地理条件 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要根据具体 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在铁路、公路、海洋、江 河等具体情况上,进行合理分工,宜水则水,宜 陆则陆。 2.社会经济条件 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及协调发展,必 需要同这个地区的经基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充 分满足这个地区运输量增长要求。 3.运输结构条件 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应考虑历史 上已经形成的运输结构。在分工中应充分利用 这些设备,同时要根据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 逐步发展或调整运输方式分工,形成合理的运 输结构。 4.运输技术条件 选择承运人运输方式的分工,并不 是机械的分工,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两种或 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联运,才能实现整个运输 过程。 5.国家运输政策 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还要在 国家制定的运输政策指导下进行。 二、综合运输体系 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 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 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 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一)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 1.综合运输体系是在五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 进步,运输过程由单一方式向多样化发展,运输 工具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运输生产本身 就要求把多种运输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运 输过程。综合运输体系表现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2.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 过程本身的要求联系起来的 各种运输方式在分工的基础上,有一 种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的要求,即在运输生产过 程中要求有机结合,在各个运输环节上要求连接 贯通,以及各种交通运输网和其他运输手段的合 理布局。 从运输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上看,各 种运输方式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协作配合、 优势互补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运输市场上和技术 发展上又存在相互竞争。如果没有这种内在地要 求,或者这种内在要求受到限制,也就不可能建 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3.综合运输体系大致是由三个系统组 成 其一是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 网及其结合部系统,这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 基础。系统的布局要和理协调,运输环节要相 互衔接,技术装备要成龙配套,运输网要四通 八达。 其二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 统。这个系统要实现运输高效率,经济高效益 ,服务高质量,充分体现出各种运输方式综合 利用的优越性。 其三是综合运输管理、组织和谐调 系统。这个系统有利于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 组织协作。 (二)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意义 1.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当代运输发展的 新趋势、新方向 2.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运输发展的 新模式 3.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可增强有效运输生 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 4.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提高运输经济效 益的重要方法。 (三)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方向 1.要搞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和协作,在全国范围 内建设综合运输网,因地制宜的发展相适应的运输方式。发挥 城市在综合运输网中的枢纽作用,大力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的联 合运输。 2.要加快铁路的技术改造和新线建设,特别是以运煤为 主的干线建设。要充分发挥铁路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中的优势。对短途货运和运量大的成品油运输逐步由其它运输 方式分担。 3.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发挥其在短途货运中的 主力作用。随着公路状况的改善、汽车技术进步和大型车的增 加,公路运输将逐步成为“门到门”运输的主要方式。 4.沿海和内河水运是大宗和散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 一。加强内河航道建设以及沿海和内河港口的改造和建设,发 展沿海和长江等主要内河运输,实现干支直达运输和江海联合 运输。 5.除发展原油管道运输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外,在成品油 集中的流向上,要建设成品油管道,并逐步发展输煤、输矿浆管 道。 6.货运虽在航空运输中所占的地位不能与其它运输方式 相比,但在急需物资运输中,航空运输有特别优势。发展航空 运输是运输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四、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根据一个多式 联运合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 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个国家 境内发货地运至另一个国家境内指定的交 货地点。多式联运适用于水路、公路、铁 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意义 国际多式联运在国际运输市场上具有强 大的竞争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极大的方便了货主的运 输组织形式,对广大的客户十分有利。 2.国际多式联运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 运输成本。 3.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能使各种运输方式 达到最佳的组合和衔接,提高了货运速度,使国际 货物快速送达世界每个指定的收货点,从而提高了 外贸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国际多式集装箱联运的主要的特 点 1.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承担或组织完成全 线联运任务 多式联运经营人与单一运输承运人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条件和能力完成和组织货物全程 的运输任务。 第二,是对全程联运的货物负有法律责任 的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 第三,既可以是“有船承运人”,也可以是“ 无船承运人”。 2.签订一个运输合同,对全程负责 多式联运经营人从发货人受众接受货物 ,应发货人的请求,签发一份“多式联运提单” ,多式联运经营人开始对货物从发货到收货 负有责任,不管他把这项任务交给哪一种运 输方式来完成。 3.采用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 、统一理赔的运输业务方法 多式联运形式可实现发货人和收货人 一体化,为货主简化办理货运手续提供了极 大的方便。如图3-2所示。 办理一次货运手续 办理货运手续 办理货运手续 办理货运手续 办理货运手续 图3-2一次货运手续 发 货 人 内陆承运人港口经营人 海上承运人港口经营人内陆承运人 收 货 人 3.2 运输优化管理 3.2.1 合理运输“五要素” 3.2.2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形式 3.2.3 运输合理化措施 返回本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 3.2.1 合理运输“五要素” 返回本节 3.2.2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所谓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 到的运输水平却没能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 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不合理运输形式主要有以下7种: 1)运输车辆的空驶 2)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4)重复运输 5)倒流运输 6)过远运输 7)运力或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返回本节 3.2.3 运输合理化措施 1)有效防止车辆空载 2)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3)推进中短距离运输的“公铁分流” 4)尽量发展“四就”直拔运输或直达运输 5)增强运输科技含量 6)通过流通加工促使运输合理化 7)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8)积极做好企业自身的物流计划 9)大力推广配送特别是共同配送 返回本节 3.3 运输过程管理 3.3.1 运输合 同管理 3.3.2 运输保 险管理 返回本章 3.3.1 运输合同管理 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 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 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运输费用的合同。 依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运输 合同作如下分类: 返回本节 (1)按承运方式的不同,运输合同可 分为公路运输合同、铁路运输合同、水运合 同、航空运输合同、管道运输合同及多式联 运合同。 (2)按运输的对象不同,运输合同可 分为客运合同和货运合同。 (3)按合同期限划分,货运合同可分 为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 (4)按货物数量划分,货运合同可分 为批量合同和运次合同。 (5)按合同形式划分,可分为书面合 同和契约合同。 货运合同特征: (1)当事人是货主和承运人双方,货主包括起运人和 收货人两个方面;或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托运人即是起 运的托运人,也是收货人)。签订货运合同的承运方必须持 有经营货运的营业执照,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 (2)运输合同是义务有偿合同,作为当事人的双方互 相承担义务,所承担的义务根据合同规定。承托双方除了就 合同的必要条款达成协议外,还要求托运人必须将托运的货 物交付给承运人,合同才能成立。 (3)国家提供基础平台的运输领域(例如铁路运输、 航空货运等),运输合同有固定规定的标准合同。例如运输 的速度、运输路线、运输标准,等等,这是单方面的要约邀 请。 (4)对于构成国家物流平台一部分的运输部门,作为 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货物运输,一般都明示合同文本,在 具体办理运输事宜时,不再单独签约,而以货运单据作为双 方承担义务的约定文件。 (5)如果承运人是一般运输企业,例如,第三方物流 企业,运输合同的确立,则需要进行协议、谈判,双方共同 约定协议条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第 288-321条对运输合同做出了具体规定,其 中第288-292条是关于运输合同的一般规定 ;第304-316条是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第 317-321条是关于多式联运合同的规定。 主要货运合同介绍 (1)海上运输合同 (2)铁路运输合同 (3)航空运输合同 3.3.2 运输保险管理 运输保险的种类很多,如按运输方式分, 可分为海上运输保险、陆路运输保险、航空运 输保险等,按运输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货物 运输保险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尽管各种不同 运输保险的具体责任有所不同,它们的基本原 则、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等是基本一致的。 返回本节 1)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和责任范围 国内水路、陆路货物保险的险别分为基本险和综 合险两大类。基本险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按国家规定或一般惯例应分摊的共同海损 的费用,在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施救或保护货物所支 付的直接、合理的费用。自然灾害是指由于恶劣气候 、雷电、洪水、地震、暴雨等造成的灾害。意外事故 是指由于运输工具发生碰撞、沉没、出轨等造成的事 故以及在装、卸货和转载时发生的不可抗力事故。综 合险是除基本险外,保险公司还负责赔偿损失的险别 ,包括因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液体 货物因受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的渗漏损失;遭受 盗窃或整件提货不着的损失;符合安全运输规定而遭 受雨淋所致的损失。 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和责任范围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很多,概括起来分 为基本险别和附加险别两大类,其中基本险 别有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3种。 (1)平安险责任范围。平安险主要包 括以下8个方面: 被保险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 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意外事故造成货物 全部或部分损失; 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意外事故时,货物在此 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货物落海 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被保人对承保范围内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 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 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运输工具遭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 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 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共同海损的分摊和救助费用; 运输合同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 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 (2)水渍险的责任范围。除平安险的各项责 任外,还负责被保货物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 (3)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一切险的责任范围 除了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货物 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 失。这些附加险有一般附加险和特别附加险,一般附 加险包括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短量险, 渗漏险,混杂、玷污险,碰损、破碎险,串味险等 11种;特别附加险包括交货不到险、进口关税险、 拒收险等,它是由于军事、政治、国有政策法令以及 行政措施等特殊外来原因所引起的风险和损失。附加 险是基本险责任的扩大和补充,不能单独投保。 投保方式一般有: (1)逐笔保险 (2)流动保险 (3)预约保险 3.4 配送及配送中心 3.4.1 运输与配送 3.4.2 配送中心的物流功能 3.4.3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及其 管理 返回本章 3.4.1 运输与配送 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或者“末端运输”的 地位,与运输相比,配送更直接面向并靠近 用户,运输一般是干线输送和直达送货,批 量大,品种相对单一;配送同运输的区别不 仅仅表现在数量、种类、距离、复杂程度等 方面,还表现在其需要现代技术和装备的支 持。 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返回本节 现代配送的方式和手段变化: 1)配送共同化趋势明显 2)配送区域不断扩大 3)直达配送日益增多 4)信息化、智能化进展明显 3.4.2 配送中心的物流功能 一个配送中心,可以说是物流的一个缩 影。为了满足客户(门店)送货需求,配送中 心还要具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