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固阳县宝丰金矿号矿体 开采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龚小龙 学 号:200540603106 专 业:矿物资源工程 班 级:矿物 05-1 班 指导教师:陈世江 袁绍国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 摘摘 要要 本次设计是固阳县宝丰金矿号矿体开采方案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 量 10 万吨,服务年限为 27 年。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开拓方案的选择比较、采 矿方法的设计、通风系统的设计及提升与运输系统的设计等。本矿采用下盘竖 井开拓,在 4755 勘探线之间设计矿块。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阶段高度为 50 米,在 5 个阶段平面上进行巷道布置。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主井 采用单罐笼提升,两个风井布置在矿体两翼的塌陷区外,作为安全出口。排水 系统采用集中排水。此外,井筒断面尺寸、石门及巷道断面尺寸、电机车的选 择、矿车的选择、提升设备的选择、通风设备的选择、排水设备的选择等相关 内容也在设计中作了相关的叙述。 关键词关键词:下盘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中央对角式通风;下盘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中央对角式通风;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I Abstract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ofeng Guyang mining gold ore body No. program design. The output of designed is annual 100,000 tons,and its life is service for 27 years. The design include some contents as follow:Comparing the choice to the program of development,designing the methods of extraction,designing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designing the hoisting and the transportion system and so on .In this mine,the development is the under footwall of the vertical shafts, and design the mine between the exploration line of 47 55. Mining method for the short-hole shrinkage method, the digging height is 50 meters, and in 5 phases layout the roadway .The ventilation system adopt the central-diagonal ventilation system, the main shaft use the single cage to hoist, and the two ventilation shafts layout in the two wings of the collapse area of the ore body as a safety exit. The drainage system adopt the integrated drainage. In addition, such the size of the shaft section, the size of the road section , the choose of the electric locomotive, the choose of the the mine car, the choose of the drawing equipment , the choose of the ventilation equipment, the choose of drain equipment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design . Keywords: Under footwall of the vertical shafts development; Short-hole shrinkage method; Central-diagonal ventilation system;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 -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I AbstrAbstra actctIIII 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5 - 1.1 矿区概述- 5 - 1.2 矿区地质特征- 7 - 1.2.1 区域地质概况- 7 - 1.2.2 矿区地质特征- 11 - 1.2.3 矿床地质特征- 16 - 1.2.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3 - 1.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4 - 1.3.1 水文地质- 25 - 1.3.2 工程地质- 30 - 1.3.3 环境地质- 32 - 第二章 矿区范围- 35 - 2.1 矿区境界- 35 - 第三章 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36 - 3.1 储量计算- 36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 - - 3.1.1 工业储量计算- 36 - 3.1.2 三级矿量计算- 36 - 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37 - 3.3 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 37 - 3.4 矿山工作制度- 37 - 第四章 开拓系统设计方案- 39 - 4.1 开拓系统方案的选定- 39 - 4.1.1 概念- 39 - 4.1.2 一般规定和要求- 39 - 4.1.3 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 40 - 4.1.4 开拓系统方案的比较- 40 - 4.2 开拓系统及井筒位置的确定- 41 - 4.2.1 井筒坐标- 41 - 4.2.2 井筒详细信息- 41 - 4.2.3 开拓系统的构成- 42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3 - - 4.2.4 阶段平面设计- 51 - 4.2.5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51 - 4.2.6 生产系统综述- 52 - 第五章 采矿方法- 53 - 5.1 矿体赋存条件- 53 - 5.2 采矿方法方案的选定- 53 - 5.3 矿块结构及参数- 54 - 5.4 采准切割工作- 54 - 5.5 回采工艺设计- 55 - 5.5.1 凿岩- 55 - 5.5.2 爆破崩矿- 55 - 5.5.3 放矿及撬顶平场- 55 - 5.5.4 出矿- 55 - 5.5.5 通风- 55 -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4 - 5.5.6 工作面的设备选择- 56 - 5.5.7 采空区处理- 56 - 5.6 劳动组织工作- 57 - 5.6.1 矿井工作制度- 57 - 5.6.2 回采循环作业表- 57 - 5.6.3 劳动组织表- 57 - 5.7 技术经济指标- 58 - 第六章 建井工期及开采计划- 59 - 6.1 基建进度计划- 59 - 6.2 开采计划- 59 - 第七章 矿井通风- 61 - 7.1 概述- 61 - 7.1.1 通风系统选择原则- 63 - 7.1.2 通风系统的几项具体规定- 61 - 7.2 矿山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选择- 61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5 - - 7.3 总风量的计算与风量分配- 62 - 7.3.1 回采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63 - 7.3.2 备用工作面风量- 64 - 7.3.3 掘进工作面风量- 64 - 7.3.4 硐室风量- 64 - 7.3.5 风量分配- 64 - 7.4 矿山总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66 - 7.5 通风设备的选择- 66 - 第八章 矿山运输与提升- 68 - 8.1 概述- 68 - 8.2 提升设备的选择- 68 - 8.2.1 提升设备的选择- 69 - 8.2.2 钢丝绳的选择- 69 - 8.2.3 提升机及天轮的选择- 71 -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6 - 8.2.4 提升机与井筒相对位置- 72 - 8.2.5 罐笼提升运动学计算- 74 - 8.2.6 罐笼提升动力学计算- 76 - 8.2.7 提升电动机容量计算和校核- 79 - 8.2.8 电能消耗及提升效率- 81 - 8.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81 - 8.3.1 轨距、矿车类型及数量- 81 - 8.3.2 电机车选型及相关计算- 82 - 第九章 排水- 86 - 9.1 矿山涌水量- 86 - 9.2 排水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86 - 9.2.1 选择水泵- 86 - 9.2.2 选择水管- 87 - 9.2.3 水泵扬程的校核- 87 - 9.2.4 确定水泵工况- 89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7 - - 9.2.5 水泵工作台数及总台数- 89 - 9.2.6 计算电动机功效- 90 - 9.3 水泵房的设计- 91 - 9.4 水仓设计- 92 - 第十章 供电- 94 - 10.1 概述- 94 - 第十一章 技术经济指标- 95 - 11.1 全矿技术经济指标- 95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致致 谢谢 附附 录录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8 - 第一章第一章矿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矿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1 矿区概矿区概述述 宝丰 04 矿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与宝丰的交界地带其中 矿段属包头市固阳县小坝梁乡管辖,矿段属巴彦淖尔市小佘太乡 管辖,属 04 矿金矿区西端。III 号矿体位于小佘太乡东五分子东南约 3 公 里。地理座标为: 东经:10936301094330 北纬:410140410340 总矿区核实面积 0.484km2,通过本次核查矿段 III 号矿体的赋矿标高为 16701460m,本次设计针对 V 矿段 III 号矿体,设计矿区面积为 0.2079 km2。 矿区东距固阳县金山镇 38km,由固阳县金山镇向南距包头市 45km,西南 距西山嘴镇 95km,均由柏油公路相通,交通方便。见图 1-1。 核实区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西端-色尔腾山脉中西部,属低山丘陵区。海 拔标高 16291708 米,相对高差 78 米左右。矿区地势东高西低,中为山脊分 水岭,两侧缓坡而下。基岩出露中等,沟谷发育,平常无地表迳流,多为季节 性水流,最高洪水水位 0.81.0m。 矿区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属于亚高寒区,春季多大风,年最低 气温-30,最高气温为 32。年降水量为 192.8429.8mm,平均为 320.40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9 - mm,雨季多集中于 6、7、8 月内,以阵雨和暴雨形式为主,雨季多雷电。年蒸 发量为 1962.42309.2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6-7 倍。每年 10 月-翌年 4 月为 冰冻期,冻土层厚度平均 1.8m,最大厚度为 2.1m。该区处于地震稳定区。仅在 矿区南 50km 包头、达拉特旗、宝丰一带较为活动,且集中在哈业胡同附近。依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0.15,对照烈度为 7.5 度。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0 - 图 1-1 矿区属半农半牧区,农作物以小麦、莜麦、马铃薯和豆类为主,牧业以养 羊为主。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水源丰富。矿区有高压电网通过,工业及民用 电均能满足需要。 1986-1987 年内蒙古第一地质大队在该区以 4040 米或 80120 米的钻 探工程网度进行了加密控制,探求工业储量,主要在和矿段施工。地表山 地工程加密至 1020 米的间距。查明了矿区范围内赋存两条含金蚀变带。工业 矿体均赋存于北部含金蚀变带内,对该带进行了系统的揭露和控制,全面掌握 了该带的空间形态、地质和矿化特征,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查明了矿区水文 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充水因素和矿石加工技术特征,为矿山开采设计提 供了依据。 1.21.2 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地质特征 1.2.11.2.1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巨型纬向构造体系阿尔腾-乌拉山隆起褶皱带的次 一级营盘湾褶断带北侧。区域构造线呈北西西向展布。 1.2.1.11.2.1.1 地层地层 本区区域地层区划:太古代、古生代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区阴 山地层分区大青山小区,中新生代地层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 分区阴山小区。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和中元古界 渣尔泰群。零星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呈不整合分布于老地层之 上。 (一)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一岩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北召 21 Ar wl 沟-东宫牛犋,为一套区域深变质作用变质岩。由含有辉石类、黑云母和角闪石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1 - 的片麻岩及部分变粒岩夹大理岩、石英岩、含铁石英岩及磁铁角闪岩等组成。 岩石具混合岩化,厚 3500 米 (二)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出露于矿区中部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3 Ar sr 岩性由各类混合岩、片麻岩、片岩及千枚岩等组成。这些岩石组成为一套受区 域中级变质作用、混合作用、动力蜕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绿片岩系,与上太古界 乌拉山群为断层接触,厚度 5500 米。 (三)中元古界渣尔泰群():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为一套区域 2 Pt zh 变质程度较浅的含磁铁矿砾石的变质砾岩、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石英岩、 结晶灰岩、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有混合岩化现象, 厚度 2200 米。 (四)其他地层见表 1-1 1.2.1.21.2.1.2 构造构造 区域内构造复杂,表现为地层重复和缺失,构造多期叠加、改造。 (一)褶皱构造 1、大南山背斜:位于矿区中部色尔腾山群中,为营盘湾褶断带北翼次一 级短轴褶皱。轴向 290300,向东转为近南北向、南东向。核部为色尔腾山 群混合岩段,两翼为片麻岩段,轴面倾向北东,倾角 7080,与两翼岩层产 状基本一致,为一斜歪背斜。 2、北召沟向斜:位于矿区南部乌拉山群中,为营盘湾褶断带北翼次一级 短轴向斜褶皱。向斜轴部位于北召沟一带,核部和翼部地层均由条带状混合岩、 闪辉石二长片麻岩组成。北翼倾向南西,倾角 55,南翼倾向北东,倾角 45, 为一对称向斜褶皱。 (二)断裂构造 区域断裂构造以 F44 号里土沟东五分子区域压性断裂构造为代表的一组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2 - 表 1-1 04 矿金矿区区域地层简表 界系统群组段代 号岩 性 描 述厚 度 全新统 Q4 现代河床冲、洪积层10 新生界 第四 系更新统 Q3 风成黄土、底部有洪、 坡积层 10 含煤页岩 段 K1g5 页岩含煤层 1000 砾岩砂岩 段 K1g4 砂砾岩、砂岩 950 白垩 系 下统固阳组 玄武岩段 K1g2 暗色玄武岩 350 中生界 侏罗 系 中下统 石拐 群 砂页岩组 J1- 2sh1+2 砾岩、砂岩、页岩夹 煤层 200 石炭 系 上统栓马桩组 C3s 含砾砂岩、石英砂岩 和变质砂岩 650 古生界 寒武 系 上统 3 灰色鲕状、竹叶状灰 岩 200 板岩夹灰 岩组 Pt2zh3 暗色板岩夹灰岩 1300 结晶灰岩 组 Pt2zh2 灰色结晶灰岩 250 中 元 古 界 渣尔 泰群 砾岩石英 岩组 Pt2zh1 白色石英岩、变质砾 岩 650 片岩段 Ar3sr3 斜长黑云片岩、绿泥 片岩夹片麻岩 1800 上太古界 色尔腾山群 片麻岩段 Ar3sr2 斜长片麻岩、黑云斜 长片麻岩、斜长黑云 片麻岩 2500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3 - 混合岩段 Ar3sr1 混合岩化片麻岩、条 带状混合岩、混合花 岗岩 1250 中 太 古 界 乌拉 山群 第一岩组 Ar2wl 辉石二长片麻岩夹大 理岩透镜体 3500 断裂带,该组断裂基本上控制着本区的岩浆活动以及含金矿化带的分布。 1.2.1.31.2.1.3 岩浆岩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活动较强,各时代侵入岩均有出露,尤以吕梁期中-酸性岩、燕 山期酸性岩较发育,且严格受北西西向构造控制。 吕梁期中-酸性侵入岩:灰色黑云角闪闪长岩((1)),呈岩株或岩枝 产出,分布于元龙吉李木沟村一带;灰绿色片麻状斜长花岗岩(21(2), 呈不规则岩枝状分布于哈布其尔沟、万岭沟一带;钾长花岗岩(21(3)呈近东 西向的岩枝状分布于南六分子-前合子沿一带。 加里东晚期侵入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33(3),呈岩株状零星分布于 矿区西南角和刘四壕湾一带。岩石具有变余花岗结构和压碎结构,具有绢云母 化、绿帘石化。 华力西期侵入岩:灰绿色细粒石英闪长岩(42(1),呈岩株状分布于万 岭沟东侧;肉红色细粒花岗岩(43(6),呈岩枝或岩墙状分布于大奴气沟西南 侧。 燕山期酸性侵入岩;钾长花岗岩(52),呈岩株或岩枝状分布于矿区西南 部。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4 - 脉岩:区内脉岩发育,多沿北西西向构造展布。规模较大及出露较多的脉 岩有肉红色中-细粒钾长花岗岩脉(k)、细晶岩脉(l)、石英脉(q)、闪长岩脉 ()等。 1.2.1.41.2.1.4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该区历经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蜕变质作用,多期变形和断 裂活动等地质作用。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 钾长石化、碳酸岩化和黄铁矿化。 1.2.1.51.2.1.5 矿产矿产 区域内各时代地层经过沉积-区域变质-岩浆活动等地质作用,形成了具有 一定工业意义的内、外生矿产。乌拉山群第一岩组(Ar2wl1)、渣尔泰群 (Pt2zh)都有铁矿产出。产于下元古界矿产主要为铁矿、金矿、铜矿、蛭石等 矿产,较大的有东五分子铁矿、公益民铁矿、04 矿金矿等。产于中元古界的矿 产主要有白云石矿和锰矿。新生代砂金矿分布广泛,规模小,品位低。 1.2.21.2.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 04 矿金矿床 III 矿段分布于 04 矿矿区西部。 1.2.2.11.2.2.1 地层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新生界第四系上更 3 Ar sr 新统()及全新统()等。色尔腾山群分布最广,是金矿的直接围岩。 3 Q 4 Q (一)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 3 Ar sr 由一套深变质的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蜕变质作用形成 的片岩、千糜岩等岩石组成。根据岩石的变质程度和岩石矿物组合,该套地层 分为三个岩段、六个亚段、十个岩层(表 1-2)。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5 - 1、混合岩段() 31 Ar sr 主要出露于矿区中部和东部,受大南山背斜构造控制,总体走向 280300,倾向北东,倾角 6090。局部倾向南西。按其混合岩化程度、 脉态形态、脉体含量多少等,划分出强、中、弱三个混合 上上 表 1-2 太古界色尔腾山群地层表 界群段亚段代号岩性描述 厚度 (m) 片岩段 Ar3sr3 灰绿色斜长黑云母片岩、 绿泥片岩 1700 第三亚 段 Ar3sr23 千糜岩化斜长黑云片麻 岩 130 Ar3sr22-2 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235 第二亚 段 Ar3sr22-1 绢云石英片岩(千糜岩) 150 Ar3sr21-2 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 绿泥黑云片岩 130 片 麻 岩 段 第一亚 段 Ar3sr21-1 斜长片麻岩150 第三亚 段 Ar3sr13-G 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 岩 8696 Ar3sr12-t 条带状混合岩 145 第二亚 段 Ar3sr12-m 条纹、条带状混合片麻 岩 135 上 太 古 界 色 尔 腾 山 群 混 合 岩 段 第一亚 段 Ar3sr1- 混合花岗岩58218 岩带。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6 - (1)强混合岩化带(第一亚段) 混合花岗岩(Ar3sr1-) 主要出露于矿区东南一带,岩石呈肉红色不等粒 状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脉体矿物成份由微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含量大于 85。基体矿物成份由黑云母、绿泥石和斜长石组成,含量小于 15。岩石中 交代净边结构、交代残留结构明显。厚度 582.18 米 (2)中等混合岩化带(第二亚段) 条纹、条带、眼球状混合片麻岩(Ar3sr12):主要出露于矿区中部和北部 混合花岗岩两侧。岩石呈肉红色-灰白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麻状、 条纹、条带、眼球状构造。矿物成分由钾长石、石英组成脉体,含量 1585。基体成分为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绿泥石、绢云母等组成。局 部可见少量磁铁矿、磷灰石和榍石。条纹、条带一般宽 110 毫米,个别条带 宽 12 厘米。根据脉体含量和条带构造特征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岩层:条带状混 合片麻岩(Ar3sr12-m)深肉红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或片麻状构造。脉体与基 体界线不清,脉体含量为 5085,厚度大于 135 米;条纹、条带、眼球状混 合岩(Ar3sr12-t)灰黑色、肉红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脉体与基体相间排列,界线清楚。脉体含量为 1550。厚度大于 145 米。 (3)弱混合岩化带(第三亚段) 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Ar3sr13-G):出露于条纹、条带、眼球状混合 岩(Ar3sr12-t)之南,与片麻岩段多为断层接触。岩石呈暗灰色,鳞片粒状变晶 结构,片麻状构造。脉体矿物成分由钾长石、石英组成,含量小于 15。基体 矿物成分以粒状斜长石、石英和鳞片状黑云母为主,角闪石、绿泥石、绢云母、 绿帘石、榍石、磷灰石次之,含量大于 85。脉体多呈细脉体和不规则的团块 状集合体分布于基体中。该岩石具有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和黄铁矿化、金矿化 现象,黄铁矿呈细小立方体,局部含量可达 15,个别样品金含量大于 110- 6。该层岩石受 F3 断层切割,出露不连续,厚 86.96 米。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7 - 2、片麻岩段(Ar3sr2) 主要出露于混合岩段(Ar3sr1)南北两侧,与混合岩段呈整合接触,局部 为断层接触。该岩段划分为三个亚段。 (1)第一亚段(Ar3sr21) 斜长片麻岩(Ar3sr21-1),岩石具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厚度大于 150m;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绿泥黑云片岩(Ar3sr21-2)出露于斜长片麻岩之北, 呈层状。斜长片麻岩和绿泥黑云片岩呈薄层状或透镜状分布于黑云角闪斜长片 麻岩层中。局部岩石遭受构造挤压,呈片状构造。于下覆地层斜长片麻岩 (Ar3sr21-1)呈整合接触。厚 130 米。 (2)第二亚段(Ar3sr22) 绢云石英片岩夹绿泥二云片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出露于第一亚段 (Ar3sr21)北侧,走向 278292,倾向北东,局部倾向南西,倾角 4675。 该岩层沿走向有相变现象,还存在一条宽约 50 米左右长约千米的挤压构造带。 该亚段由两个岩性层组成。绢云石英片岩(Ar3sr22-1),该层由绢云石英片岩夹 绿泥二云片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岩性沿走向变化较大,东段以片岩为主,夹 薄层片麻岩,西段渐变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偶夹片岩,局部夹大理岩透镜体。 该岩层含少量石榴石,片理发育,具有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千枚状构造。 厚 150 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Ar3sr22-2),出露于绢云石英片岩(Ar3sr22-1) 北,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间排列,暗色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绿泥石等, 浅色矿物为斜长石和石英。揉皱构造极为发育。与下覆Ar3sr22-1呈整合接触。厚 235 米。 (3)第三亚段(Ar3sr23) 千枚岩化斜长黑云片麻岩,出露于矿区中部,第二亚段(Ar3sr22)北侧。 北部与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呈断层接触,岩层走向 275300,倾向北东, 局部为南西,倾角 6085。该段岩层受 F1 和 F3 作用,岩石呈灰黑色、鳞片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8 - 状、纤柱状变晶结构和碎裂变晶结构,片麻状-千枚状构造。岩石具有不同程度 的蚀变作用,暗色矿物多绿泥石化、次闪石化,浅色矿物多绢云母化。黑云母 呈团块状或眼球状聚晶集合体。风化面常被风化淋滤成不规则状孔洞(俗称大 麻脸)。厚度 135.84 米。北部含金蚀变带赋存于该岩层中,是 04 矿金矿的直 接围岩。 3、片岩段(Ar3sr3) 灰绿色斜长黑云母片岩、绿泥片岩,该岩段分布于矿区西南边部,出路面 积小。 (二)第四系:为残坡积物及冲积、风积砂土、粘土质砂砾层,含砂金较 丰富,厚一般 15 米,局部达 15 米,主要分布矿区沟谷或山间低洼处。 1.2.2.21.2.2.2 构造构造 矿区受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在近南北向压应力下,形成了一系列轴线近东 西或北西西向的褶皱构造和垂直或斜交主压应力方向的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 04 矿金矿床主要位于矿区向斜构造部位的南翼,严格收 F3 号断层下盘次一级 共轭节理、裂隙控制。 (一)褶皱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极为发育,主要有大南山背斜、矿区向斜、东坝背斜、南坝 向斜等较大的褶皱,组成一复式褶皱构造。现将矿区向斜描述如下: 矿区向斜分布于矿区中部,构造线呈北西西向展布,轴线长3000 米,褶 皱幅度 800m,轴部岩层为千糜岩化斜长黑云片麻岩(Ar3sr23),南翼岩层为角 闪黑云斜长片麻岩(Ar3sr22)、斜长片麻岩(Ar3sr22-1),倾向 25,倾角 75 左右,局部直力或反倾;北翼受 F3 断层影响,缺失片麻岩段一、二个亚段。向 斜枢纽倾伏北西西,轴面倾向北东,倾角 7080。褶皱东端紧密翘起。沿向 斜轴部发育千糜岩化二云蚀变岩,04 矿金矿即产于该蚀变带中。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19 - (二)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是在受近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一组断裂组合,早期 垂直于主应力形成 F1、F3 等一些逆冲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片麻理方向一 致。晚期形成 F16、F17 等一系列斜交主应力方向的剪切断裂。早期断裂对本区 金矿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晚期断层对矿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1.2.2.31.2.2.3 岩浆岩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发育,现将与矿体有关的脉岩简述如下: (一)中基性脉岩 1、暗绿色粗粒闪长岩() 出露于 959 号勘探线北部一带,呈岩枝或脉状产出,侵入于混合岩段岩 层中,岩石呈暗绿色,粗粒结构,块状-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角闪石、斜 长石及少量铁矿物,角闪石与斜长石均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形成似片理状构 造,似片理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此类岩体为区内最早的侵入体。 2、闪长岩脉(3) 出露于 III 号矿段,呈脉状产出。脉宽 0.510 米不等。细粒结构、块状 构造,矿物成分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岩石具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该岩脉穿 插金矿体。 另外区内还出露一些辉绿岩脉()、煌斑岩脉()、辉绿玢岩脉 ()。 (二)酸性岩脉 1、长英岩脉(q) 出露于矿区各岩层中,最为发育。大多顺层贯入,与岩层产状一致,一般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0 - 呈灰白色,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2、钾长花岗岩脉(k) 主要出露于北部含金蚀变带或金矿体北侧,呈脉状产出,沿走向稳定,肉 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钾长石、石英。该岩脉与 04 矿金矿体 有密切的关系,为号矿体的近矿围岩。 1.2.31.2.3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 1.2.3.11.2.3.1 矿体特征矿体特征 本次核实的范围位于 55-37 勘探线之间,而 III 号矿体在 55-45 勘探线之 间,47-53 勘探线地表无金矿体出露,为隐伏矿体。两侧地表形态规则,呈脉 状产出。地下蚀变带变宽,并有分枝现象,形态比地表复杂。矿段 III 号矿 体整体走向 104左右,倾向北北东,倾角 7080,长约 400 米,最大延深 250 米,沿蚀变带上部产出,由黄铁矿化千糜二云蚀变岩和少量石英脉组成,顶板 直接围岩为钾长花岗岩脉,矿体厚度平均 11.7 米,变化系数 76.92%,品位为 2.0910-69.9510-6,单样最高品位 22.4110-6,平均 5.1910-6,变化系 数 78%,经济资源量 kg。矿体被沿北东向断裂侵入的闪长岩脉(3)穿插破坏。 1.2.3.21.2.3.2 矿石质量特征矿石质量特征 (一)矿石化学成分(一)矿石化学成分 原报告经 688 件光谱样、12841 件普通化学分析样、14 件组合样、28 件岩 石全分析样、2 件原矿化学样等分析结果看,矿石化学成份含量达到工业要求 的除金元素外,只有少量伴生银可综合回收利用,其它元素均无工业意义。核 实区内含金矿石品位最高为 22.4110-6(Tc305),一般 2.1910- 69.1210-6,矿体平均品位为 5.0610-6。银的品位最高 15.4310-6,最 低 0.0310-6,一般 0.133.5210-6,平均 1.9710-6。原报告原矿半定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1 - 量全分析、化学全分析和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列表 1-3、1-4。 原矿光谱定量全分析结果表 表 1-3 元 素 BaBeAsPCrPbZnCuNiCoSn 含 量 0.20.00020.000.000.070.030.010.0050.0060.0050.001 元 素 GaAgMoVSrZrThTaNbTiCe 含 量 0.00150.00060.010.0150.060.0250.000.000.000.40.00 元 素 LaYYbMnFeAlCaMgSiKNa 含 量 0.010.0020.0010.15632.5 10 31 表 1-4 项 目 SiO2 烧矢量 P2O5TiO2Al2O3K20Na2OCaO 含量(%) 53.735.520.261.1912.883.930.846.61 项 目 MgOFe2O3FeOMnOAg(10-6)Au(10-6) 含量(%) 4.544.654.930.113.005.71 (二)矿石矿物成分(二)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中金属矿物除自然金外,以黄铁矿为主、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磁铁矿、白铁矿等少量,斑铜矿、辉铜矿、兰辉铜矿、辉钼矿、辉银矿等微量。 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钾长石、黑云母,长石及绢云母,次要组分 有白云母、方解石、绿泥石,金红石、绿帘石、黝帘石、重晶石等少量。 (三)结构构造(三)结构构造 1 1、矿石结构、矿石结构 (1)它形粒状结构: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以及碲镍矿、碲铅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2 - 矿等呈它形粒状充填在矿石中。 (2)溶蚀填隙结构:黄铁矿和磁铁矿被溶蚀成孔洞,然后充填自然金、黄 铜矿和方铅矿等。 (3)包含结构:自然金、方铅矿、黄铜矿呈乳滴状包含于黄铁矿中。 (4)残余结构: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被黄铜矿、绿泥石溶蚀或交代形成 残留体。 (5)环状结构:褐铁矿交代黄铁矿形成环带状结构。 (6)碎裂结构:黄铁矿受动力作用被压碎或形成裂隙,并充填自然金和黄 矿。 2、矿石构造:矿石构造以脉状、浸染状为主,只有少数块状构造。 (1)脉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或方铅矿等沿矿石裂隙充填,呈脉状构造。 (2)浸染状构造:由自形或半自形晶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呈疏、密 不等,产于脉石矿物中。 (3)块状构造:黄铁矿、方铅矿和黄铜矿呈块状聚集,形态不规则,大小 不等。多以黄铁矿、方铅矿组合为主。块状矿石一般含金较高。 (4)星点聚斑状构造:自然金呈星点状或聚斑状分布于矿石中。 (5)柔皱构造:由于矿石受后期构造活动作用,使矿物解理产生弯曲。 (6)蜂窝状构造 (四)自然金特征及赋存状态(四)自然金特征及赋存状态 1 1、自然金产出特征、自然金产出特征:矿床的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3 - 矿,主要赋存于蚀变岩中。 (1)自然金的粒度:该矿床中的自然金粒度变化较大,所见金粒最大粒径 0.58 毫米,最小 0.06 毫米。若以粒数划分,以细、微粒级为主;若以重量划分, 则以中粒为主,粗粒次之,细粒少量。另外,自然金粒度变化与它所在的岩石、 矿物不同而有差异。产于岩石中或石英脉中的金的粒度比产在黄铁矿和碳酸岩 中的金粒度相对粗些。自然金主要赋存于蚀变岩中。 (2)自然金的形态:自然金形态与它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有关。呈星散 浸染状分布在岩石中的自然金形态常为园粒状、麦粒状或片状。分布在裂隙中 的自然金形态则常呈不规则状、细丝状,串珠状、树叉状或片状,这一特征在 裂隙发育的黄铁矿中普遍存在。另外,呈包裹体产出的自然金形态多呈乳滴状 或浑园状。这些现象均反映了自然金在形成、聚集时所处的空间不同而形态各 异。 (3)自然金的成色:经过对 11 件不同岩、矿石中自然金成色的测定,金的 成色随其所处的载体不同而不同,但总的来看该矿床中自然金成色是比较高, 成色均在 850 以上。 2 2、自然金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自然金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 自然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浸染状散布于蚀变岩中; 另一种是以裂隙金充填于黄铁矿或矿物颗粒间;还有一种是以包裹体形式,包 含在黄铁矿中。呈包裹体形式和部分浸染状形式赋存的金,其形成世代较早, 而以裂隙充填的较晚。 自然金在矿石中的嵌布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呈星散、浸染、聚斑状分布于蚀变岩中,金的粒度不等,疏密不均, 这种蚀变岩常被石英或金属硫化物包围,呈残留体状。 (2)呈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及其氧化物褐铁矿中。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4 - (3)呈细丝(脉)状充填于黄铁矿和石英的裂隙中,或呈不规则状充填于 被溶蚀的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孔洞中。 (4)呈共结边与方铅矿、碲镍矿、黄铜矿连生。 另外银在方铅矿中含量较高,可达 773.7210-6, 赋存于自然金中的银, 含量在 5左右,是银的一种主要赋存形式。 (五)主要金属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五)主要金属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 l l、黄铁矿、黄铁矿:该矿床黄铁矿分为两期,早期以粗粒为主,是含金的主要矿 物,与蚀变岩、石英脉等构成金矿石。晚期以细粒为主,基本不含金或微含金。 (l)粒度特征:黄铁矿粒度大小悬殊,大者可达 20 毫米以上,小者 1 毫 米左右,通过对不同粒度含金性的测定表明,前者含金高,后者含金低。粒度 大于 15 毫米的黄铁矿含金可达 206.4010-6 而粒度小于 1 毫米的仅为前者 的十分之一。 (2)黄铁矿的形态:该矿床的黄铁矿,均为自形半自形粒状。往往粒度 小的自形程度更好,而粗粒的常受力破碎或压扁呈长方形,并可见弯曲晶面。 晶体周围包有一层碳酸盐薄膜,粗粒黄铁矿还常包裹磁铁矿、自然金、金红石 等,或者沿它的裂隙或溶洞充填有黄铜矿、自然金;方铅矿等。 (3)黄铁矿的颜色 :该矿床的黄铁矿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一种为绿黄色, 一种为淡黄色(或白黄色),前者含金较高,一般大于工业品位,后者含金较 少或不含金。 (4)黄铁矿的赋存特征:颗粒较大的黄铁矿常呈单体或集合体分布于千糜 二云蚀变岩中,一般产于石英脉边部和裂隙中,或者产于蚀变岩的片麻理间, 而细小黄铁矿则分布比较广泛,蚀变岩中、片麻岩中、混合岩都可见到,还常 以脉状集合体穿入粗晶黄铁矿中。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5 - 2 2、黄铜矿、黄铜矿 呈不规则它形粒状、脉状及网脉状分布于黄铁矿裂隙或颗粒之间,亦呈细 小晶体浸染状分布在蚀变岩中,少数呈乳滴状产于黄铁矿中,电子探针分析及 共生矿物组合等特征说明,黄铜矿也具两期矿化特点,早期黄铜矿为粗大集合 体,呈团块状产于石英脉中,与其他金属硫化物共生。晚期黄铜矿与自然金、 方铅矿、锑铅矿连生,呈细脉状沿早期黄铁矿或黄铜矿裂隙充填。 3 3、方铅矿、方铅矿 多呈脉状溶蚀、充填在黄铁矿裂隙和孔洞中,或呈团块状嵌布于碳酸岩、 石英脉中及边缘。受挤压解理面弯曲,呈柔皱构造。方铅矿含银量较高,品位 可达 773.7210-6。 1.2.3.31.2.3.3 矿石类型矿石类型 (一)矿石自然类型划分(一)矿石自然类型划分 III 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矿石类型以原生的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混合矿石 和氧化矿石很少。 1、蚀变岩型矿石,以黄铁矿化千糜二云蚀变岩为主,黄铁矿化千糜二云蚀 变闪长岩少量(I 矿段),此外还发现有极少量的黄铁矿化千糜斜长黑云片麻 岩、黄铁矿化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含金,但都不具工业意义;石英脉型矿 石,是含金的黄铁矿化石英脉,多呈脉状、网脉状分布于蚀变带中,个别石英 单脉构成小矿体,而绝大多数则与蚀变岩共同构成矿体。 2、混合矿石,基本保持原生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 矿的次生矿物(铜兰、褐铁矿)。 3、氧化矿石,呈皮壳状分布在矿体浅部。呈土黄色、褐红色或褐黑色,土 状或蜂窝状,结构疏松。由粘土、石英、云母、褐铁矿和孔雀石组成。 矿石的工业类型为蚀变岩型矿石。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 26 - (二)氧化带的确定(二)氧化带的确定 在 III 号矿体 47-53 勘探线之间,通过光片资料和计算、水文地质和工程 地质观测结果确定了氧化带深度:73.896.7m,平均为 81.1m。 1.2.3.41.2.3.4 矿体围岩及蚀变矿体围岩及蚀变 矿体为千糜岩化二云蚀变岩和少数为千糜岩化斜长黑云片麻岩、石英脉, 局部还可见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钾长花岗岩脉为矿体的直接顶板围岩。 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的界线标志,需靠化验结果确定。但从岩石的蚀变强弱, 特别是黄铁矿含量及特征,石英脉和碳酸岩脉发育程度等可大致分辩矿体与围 岩界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 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以蚀变带为中心向两侧蚀变减弱,大致可以认为:黄铁 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构成金矿体,而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绿泥 石化、绿帘石化构成近矿蚀变围岩。 1.2.3.51.2.3.5 伴生组分综合评价伴生组分综合评价 04 矿金矿床,原报告矿石经光谱、光薄片、化学全分析、组合分析、电子 探针和选矿试验等测试,矿石主要伴生元素为 Ag、Cu、Pb、Zn、S。 银主要赋存于自然金中,其次产于方铅矿和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