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pptx_第1页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pptx_第2页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pptx_第3页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pptx_第4页
深圳茅洲河治理工程底泥疏浚与处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 云南省 深圳市 湖南省 山西省 四川省 陕西省 重庆市 福建省 江苏省 浙江省 江西省 广州,2016年11月20日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主要汇报内容 一、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介绍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三、环保疏浚设备 四、茅洲河底泥处理技术 一、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介绍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三、环保疏浚设备 四、茅洲河底泥处理技术 一、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宝安区茅洲河流域概况 茅洲河在宝安区境 内河长19.71km,下游 河口段11.4km为深圳 市与东莞市的界河。其 主要涵盖松岗、沙井两 个街道,河涌19条, 水库4宗。 1水质污染情况严重 2混流情况严重 3 二三级管网建设滞后 4 河道底泥污染严重 5 潮水回灌问题突出 6 大部分河道防洪不达标 7 河道暗渠率高,淤积严重 8巡河道路不畅通 9部分河道硬质渠化 10 排涝存在问题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一、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整个项目包括46项工程,6大类 : n管网工程 n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n排涝泵站工程 n湿地工程 n补水工程 n生态景观工程 其中管网工程916km,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共96.56km,排涝泵站共163m/s、清淤 470万m3。工程总投资约150亿元,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 一、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n水质:水体要基本消除黑臭,水质达到V类水质标准; n管网工程:累计完成不低于600km的管网工程; n排涝工程:全部完工; n河流治理工程:全部完工; n水质改善工程: 完成河道底泥处置。 本工程在2017年底前,必须达到以下目标: 一、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 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率领由八地 市人大代表等组成的代表团 一、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一、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介绍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三、环保疏浚设备 四、茅洲河底泥处理技术 环保疏浚的必要性 清淤迫切性 通过底泥的疏挖去除黑臭水体底泥所含的污染物,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 污染,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外源截污逐步得到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河道污染底泥清淤,彻底去除 内源污染,以达到2017年年底的水质改善目标。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现状调查 与特征污 染物筛选 污染底泥勘 测与污染物 分层分析 精确疏浚 量计算 淤积厚度 计算 清淤工程量的确定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茅洲河干流及沙井河污染底泥勘测点位布设图 13个断面, 37个采样点 16个断面, 21个采样点 17个断面, 28个采样点 按照局部地形变化较大处、入 海口处或水污染较重水域酌情加密 布设勘探点位。最后,根据实际工 作情况,完成46个断面87个点位。 A区 B区 C区 底泥采集现场图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柱状底泥的采样 底泥柱状样垂直特征分析 现场底泥分层 实验室污染物浓度分析 初步确定 重金属拐点法、营养物质吸附解吸法 营养盐重金属 正常底泥层过渡层污染层 有机物 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 (1)茅洲河污染底泥疏挖深度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宝安区境内干流河长 19.71km,底泥量为364.64 万m; 18条支流总长76.86km底泥 清理总量104.94万m ; 清淤工程总量:470 万m3。 (2)茅洲河底泥疏挖工程量计算 一、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介绍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三、环保疏浚设备 四、茅洲河底泥处理技术 茅洲河疏挖河道特征 暗渠人工作业危险系数大 作业面积大,输送距离长 建筑密度大,作业空间狭窄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进口型海狸1200、海狸600型绞吸式挖泥船,专门用于中小 河流底泥清淤的船舶设备,具备工效高、运行稳等特点。船体自带 DGPS差分定位系统、辅助抛锚系统和钢桩定位台车进桩系统。 绞吸式挖泥船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专门定制长锥形罩壳式 环保绞刀头,刀头四周设有 12个纵向刀片,保护罩壳内 壁设有若干固定刀片,绞刀 头刀片转动时与之相切,外 罩底边始终和泥面贴合,防 止了因绞刀扰动使底泥颗粒 向罩外水体扩散。 绞吸式挖泥船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l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清淤设备,其适用于水深较大水域。 l 优点是部体灵巧,拆运方便,可安装在船体上,组成挖泥船。 气力泵清淤船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对于杂物较多的河段,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清理。 为控制挖深,选用2m小型环保淤泥抓斗,并选用200t小型 驳船配合抓斗船施工。 抓斗挖泥船疏挖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设备引自德国Senwatec公司; 具有运输、下水上岸方便的特点,适合建筑密度大的城市地 区。可配备无人操作系统,适合环境恶劣的城市黑臭河段。 水陆两栖清淤船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不需辅助设备其运输方便,清淤船进出水选址简易,在城市内 河的施工时不扰民; 可带水疏浚,无需断流,不影响河道的正常使用 水陆两栖清淤船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通过多种可替换工 具头,水陆两栖清淤船 可实现水草修剪、浮生 植物及垃圾的收集、河 道清理和疏浚等用途。 水陆两栖清淤船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清淤机器人 针对暗涵,采用用机器人进入水中,将高浓度的淤泥浆挖掘并输送到岸上 进行固化。机器人采用先进的探测技术进行水下监测,可以在复杂的不透明水 下工况中作业。可不中断箱涵正常排水,机器人可自动判别淤泥深度,到达箱 涵底部后自动行走推进清淤,将绞吸的泥沙输送至处理工作站后固化脱水,泥 沙含水率降至65%80%范围。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施工示意图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铲斗泥水过滤 清淤机器人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生活垃圾清理 清淤机器人 方案2:绞吸式挖泥船+管道接力输送方案1:抓斗式挖泥船+泥驳输送 + + 底泥输送方式 三、环保疏浚设备选择 一、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介绍 二、茅洲河底泥勘测 三、环保疏浚设备 四、茅洲河底泥处理技术 制砖制陶 农田利用 (重金属污染较轻) 重金属回收 (重金属污染严重 ) 出水达地表水 IV类标准 污泥调理浓缩设备 污泥固化设备 分级 药剂 配套 设备 在泥量大于50万m3工程中使用 移动式MBR设备絮凝膜反应器 深度处理技术 功能化超滤膜 一体化处理设备 四、疏浚底泥处置-总体思路 四、疏浚底泥处置-分级处置技术 底泥处置-分级减量,分级利用 上流式分级器 水力旋流器(63 um)水力旋流器(20um) 上流式分级器 有效延长沙子的 冲洗时间 充分分离有机物 在沙子上的附着 极大地改善沙子 的干净程度 四、疏浚底泥处置-分级处置技术 p 水力旋流器 设备引进自Schauenburg,多级水力旋流器可以保证20m 的 锐切角,这也保证了细沙中直径小于20m 的颗粒比例最小。 左为AT型水力旋流器、右为MAB多级旋流器 四、疏浚底泥处置-分级处置技术 p 上流式分级器 上流式分级器为去除有机物质的关键 设备。如果没有这个阶段,分离后的沙子 高度污染而不能重复利用。上流式分级器 可以对不同大小的晶体进行淋洗和分选。 优点:分离效果佳,即使在流量和负 荷变化的情况下、磨损小、可靠性高、操 作简便、较国内淋洗费用低、测量控制成 本低。 上流式分级器 四、疏浚底泥处置-分级处置技术 高效固定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 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物 固化体浸出液污染物浓度低于生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限值 优势 调理剂脱水剂 固化剂 余水处理 絮凝剂 无机有机组分共价键合 固化剂原理 重金属矿物法 产品 疏浚底泥高效处理药剂 15种 快速 反应凝聚速度快 脱水固化时间缩短20%-40% 强效 四、疏浚底泥处置-快速脱水固化处理技术 采用新型多维网络载体预先加 载高效微生物菌群构成快速微生物 反应器,快速微生物反应器进行污 水处理过程中与土著微生物结合形 成种类众多、数量巨大、传质快速 的微生物膜。该快速微生物处理技 术,是住建部即将试行的城市黑 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 治理技术指南中唯一推荐采用的 生物技术。 塔式4000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