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防火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 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1 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2 第1节 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与地面建筑相比,地下建筑有许多特点。地下建筑是在 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 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不能开设窗户,由于施 工困难及建筑造价等原因,与建筑外部相连的通道少,而且 宽度、高度等尺寸较小。由此决定了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的 特点。 1 地下建筑火灾燃烧的特点 u 地下建筑与外界连通的出口少,发生火灾后,烟热不能及时 排出去,热量集聚,建筑空间温度上升快,可能较早地出现轰燃 ,使火灾温度很快升高到800以上,房间的可燃物会全部烧着, 烟气体积急剧膨胀。因通风不足,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浓度迅速增加,高温烟气的扩散流动,不仅使 所到之处的可燃物蔓延燃烧,更严重的是导致疏散通道能见距离 降低,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救火 u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出入口向外排烟。另一方面,还要通 过这个出入口向地下建筑流进新鲜空气。因而就会出现中性面, 其位置,在火灾初期时较高,以后逐步降低 u 地下建筑内部烟气流动状况是复杂的,它受地面的风向、风 速的影响而变化。 2 疏 散 困 难 u地下建筑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出人口较少,疏散步行距离较长,火 灾时,人员疏散只能通过出入口,而云梯车之类消防救助工具,对地 下建筑的人员疏散就无能为力 u火灾时,平时的出入口在没有排烟设备的情况下,将会成为喷烟口 ,高温浓烟的扩散方向与人员疏散的方向一致,而且烟的扩散速度比 人群疏散速度快得多,人们无法逃避高温浓烟的危害,而多层地下建 筑则危害更大 u地下建筑火灾中因无自然采光,一旦停电,漆黑中又有热烟等毒性 作用,无论对人员疏散还是灭火行动都带来了很大困难 u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会出现严重缺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其 他有害气体,对人体危害甚大 3 扑 救 困 难 消防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地下建筑中起火部位及燃烧情况,这给现场 组织指挥灭火活动造成困难。 第2节 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 1 地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规模 1)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设在地下一层. 2)甲、乙类生产和贮存物品不应设在地下建筑内, 这是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 2地下建筑的防火防烟分区设计 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比地面建筑要求严格。视 建筑的功能,防火分区面积一般不宜大于500m2,但设有可靠 的防火灭火设施,如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可以放 宽,但不宜大于1000m2而对于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特殊用途 的地下建筑,其内部装修符合规范要求,并设有防烟、排烟设 备时,其防烟分区面积可达到2000m2 图6-1 地下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示意 图6-2 地下一层防火分区 u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与地下建筑连 通 u防火隔间。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u避难走道。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u防烟楼梯间。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当地下商店总面积大于20000 m2 时,应采用不开设 门窗洞口的门窗防火墙分割。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 通时,应选择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图6-3 地下商业超市防火分区示意图 (a)地下商业超市 (b)防火分区示意 3 地下建筑的防排烟 3.1 地下建筑的防烟分区 地下建筑的防烟分区应与防火分区相同,其面积不应 超过500m2,且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地下商业街等大型地下建筑交叉道口处,两条街道的 防烟区不得混合 图6-4 地下室防排烟分区 图6-5 交叉道口处的防烟分区 3.2 排烟口与风道 3.3 自然排烟 图6-6 安全出口处的自然排烟构造 3.4 机械排烟 3.5 防烟楼梯间 4 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 4.1 人员密度 4.2 疏散时间 我国地下建筑疏散时间应控制在3min之内。 4.3 疏散速度 对于阶梯式出口的地下建筑,单股人流宽度按0.6m 计算,一般可取2025人 / (股min),水平出口 和坡道出口的建筑,单股人流宽度按0.6m计算时, 一般可取4050人 / (股min)。 人防工程战备疏散流通量 表6-1 序号试验地点 参加人 数 工事出 口总数 出口形 式 人流股 数 通过时 间 (min) 流通能力 (人 / min) 1某地道370018阶梯式单1020 2 某干道地 道 23000112阶梯式单1020 3 某公司地 道 18008阶梯式单1022 4某地道1000085阶梯式单62030 5 某公司地 道 7002斜坡道单750 注:单股人数按0.6m宽计算。 4.4 疏散距离与出入口数量 (1) 一般的地下建筑,必须有 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对于较 大的地下建筑,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分区之间 的防火墙上设有甲级防火门作 为第二安全出口,每个防火分 区必须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 安全出口,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疏散。 图6-7 安全出口的设置 图6-8 地下室疏散楼梯布置 (2) 电影院、礼堂、商场、展览厅、大餐厅、旱冰 场、体育场、舞厅、电子游艺场,要设两个及以 上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3) 使用面积不超过50m2的地下建筑,且经常停留 的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地上的安全 出口 (4) 为避免紧急疏散时人员拥挤或烟火封口,安全 出口宜按不同方向分散均匀布置,且安全疏散距 离要满足以下要求: 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门口的距离不能超过15m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6-2 安全疏散距离(m) 表6-2 房间名称 房门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的房间 位于袋形走道两 侧或尽端的房间 医院2412 旅馆3015 其他房间4020 (5) 直接通向地面的门、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人不小于lm计算;每层走道的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l00人不小于lm计算。 电影院、礼堂、商场、大餐厅、展览馆、旱冰场、舞 厅、电子游艺场的直通地面出口净宽不应小于1.8m,楼梯 净宽不应小于1.5m。 (6) 设在地下的电影院、礼堂、观众厅内走道的宽度、观 众厅的座位布置、疏散出口的构造等,参照“安全疏散时 间与距离”。 (7)地下商店和设置公共娱乐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 地下层数为3层以及多于3层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 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商店 和设置公共娱乐场所的地下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数不超过30人且面积不超过500的地下 室、半地下室,其垂直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 出口。 图6-9 直通室外的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9) 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共用楼梯间时在底层的地下室 或半地下室入口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 不燃 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有明显标 志。 图6-10 地下与地上公用楼梯的防火分隔 (10)地下汽车库、修车 库满足以下条件时,每 个防火分区内可设一个 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