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doc_第1页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doc_第2页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doc_第3页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doc_第4页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教学难点: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了解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师生合作读、感情朗读,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3.通过对诗歌关键词语的品析,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4.借助课后小练笔,使学生深刻了解植树造林的作用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五、教学课时: 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强调“染”字写法)2.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指生交流易写错字的识记方法,提醒同学们留意)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歌谣 锨镐 彩翼 煎熬 荒山野岭裸露 寂寞 咆哮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1)正确读词:(指生开火车读,齐读)(2)理解词语意思。(3)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练习说话。3. 检查朗读课文。(1)每人一节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指读,师相机纠错。(3)再次自由练读课文。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过渡: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领会诗句内容1.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领会诗句内容2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1)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那“青山碧岭”呢?(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3.学习三-七自然段:(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煎熬”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林涛”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小鸟、松鼠、小兔、小猴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浑浊”“碧波”,“咆哮”“轻抚”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4.学习第二自然段:(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巩固积累,拓展深化1.再次回到首尾自然段:(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2.说话练习:诵读课文,想象诗歌情境,说说山岭在植树前后的不同。3.朗读全诗:(1)男女生赛读。(2)尝试背诵。4.交流:(1)植树造林宣传标语(2)描写春天的成语与古诗(五)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预习单: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一、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能不能做到正确、规范。 正确 规范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二、我会读歌谣 裸露 寂寞 枝繁叶茂咆哮 茂密 拥抱 荒山野岭三、我会填g yo lu l j m po xio mo m yng bo zh fn y mo ( ) ( ) ( ) ( ) ( )( ) ( )m ( )不关心 ( )逆之交 沉( ) 寂( ) yo 歌( ) ( )役四、我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 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 。五、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六、会搜集1搜集植树造林宣传标语。2积累描写春天的成语与古诗。教后反思:成功之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现代诗,文字优美。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号召少年儿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对于环保问题,现在的孩子在嘴上都能说出一二,但实际行动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教学这首诗歌很容易上成空洞的说教课,为避免这种尴尬,我尝试着从诗歌的特点入手,感受诗歌内容,品析诗歌主题。1.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歌特点。这首诗的前后呼应也比较容易感知,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结构相似,就差了一个词语,“荒山野岭”成了“青山碧岭”。诗人的这一呼应非常巧妙,他把植树造林的前后不同就融进这两个词语里,并且抓住这一前后呼应能够引起孩子读诗的兴趣,理解诗歌的主旨。2、在想象场景中感受诗歌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