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一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点1 外力作用 (1)部分外力作用方向的判定 风力作用方向的判定。 流水作用方向的判定。 (2)外力作用的地貌与气候 冰川地貌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现 代雪线位于冰川地貌的上方,则表明气候 转暖或地壳下降;现代雪线位于冰川地貌 的下方,则表明气候转冷或地壳上升。 沙丘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的堆 积地貌。现在南北美洲的一些湿润地带发 现有被茂密植被固定的沙丘和长满草的古 风蚀盆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由干旱 向湿润变化的特点。 峰林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最为典 型的喀斯特地貌。目前在青藏高原发现 的已被寒冻风化侵蚀的古峰林,充分说 明青藏高原气候由亚热带湿热环境向高 寒环境演化的变迁过程,也就是说青藏 高原已发生显著的上升运动。 (3)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与自然灾害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自然灾害,与该种外 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紧密相连,现归 纳如下: 冲积扇泥石流“V”型谷滑坡、泥石 流 冲积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盐碱化( 华北平原) 沙丘沙漠化 (4)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 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 侵 蚀 作 用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力 侵蚀 外力 作用 及其 对地 貌的 影响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侵 蚀 作 用 侵 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型谷,使坡面 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形成溶洞及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 海浪 侵蚀 形成海蚀地貌 外力作 用及其 对地貌 的影响 流 水 侵 蚀 溶 蚀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风力 搬运 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 作用强烈 流水 搬运 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 冰川 搬运 冰川活动地区 海浪 搬运 海滨地区 外力 作用 及其 对地 貌的 影响 搬 运 作 用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冰川 沉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 地貌 流水 沉积 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 冲积扇 沉积物颗粒大的 先沉积,颗粒小 的后沉积,具有 分选性风力沉 积 形成沙漠(静止沙丘、移动 沙丘)、黄土高原 海流沉 积 形成海岸地貌 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外力作 用及其 对地貌 的影响 沉 积 作 用 【例1】(2011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在台 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右图),其 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 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险。形成“女王头”独 特外貌的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解析】在海岸带外力作用以海浪作用为主,海岸怪 石的形成是由于海水的侵蚀。“女王头玉颈”逐年变 细是由于受到日晒、雨淋、风吹等的风化作用影响。 答案:A 【规律技巧总结】不同地区外力作用的形式不同:滨 海地带以海浪作用为主;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石灰岩分布地区 以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为主;裸露地表的岩石首先受 到外力的风化作用。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 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A. B. C. D. (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 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 切相关的是( ) A. B. C. D. D A (3)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 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 、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 地、夏威夷群岛 C.云贵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 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 、台湾岛 B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主要是内部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图中地貌是石灰岩地貌,主要是由 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外 力作用;是断层,是内力作用形成 的;是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作 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是火山 ,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2)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 切相关的是石灰岩地貌。该地区地面由石 灰岩组成,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石 灰岩溶解和沉淀,形成了多样的石灰岩地 貌。 (3)石灰岩地貌主要形成在石灰岩广布的地 区,如我国的云贵高原;渭河平原、东非 大裂谷都是断裂下陷形成的;风蚀地貌主 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威夷群岛 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新西 兰南北二岛、台湾岛都是大陆岛。 考点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基础图 (2)变式图 (2009江苏)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 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3)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 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 B. C. D.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 环境和过程是( ) A. B. C. D. D A (3)(改编题)图中箭头体现岩石圈诞生与消亡的是( ) A. B. C. D.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 中箭头表示固结成岩,箭头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 作用(重熔再生),箭头表示熔岩冷却,箭头表示熔岩 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箭 头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 B 第(1)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 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 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古 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 环境,通过箭头固结成岩作用完成,故 第(2)题选A。岩石圈诞生是指岩浆岩的生 成(序号),岩石圈消亡是指各类岩石变 成岩浆的过程(序号就是其中一种消亡的 过程),故第(3)题选B。 答案:(1)D(2)A(3)B 【规律技巧总结】 主要的地质作用类型及其产物: 地质作用过程原生基础物质形成的新物质 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浆岩 外力作用(风化、 侵蚀、搬运、堆 积、固结成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 生成的沉积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和已 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岩 重熔再生作用各类岩石岩浆 下图为自然界中某一自然要素的运动示 意图,根据相应的假设回答问题: (1)若该图示意热力环流,则A、B、C、D四处的 气压高低的正确排序是 。A、B两地中 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BCD B (2)若该图示意东亚季风环流,则该图表示 的季节是 。亚洲大陆受 ( 气压中心)控制。 (3)若该图示意城市大气环流,则A、B两地 中位于市中心的是 。在A、B之间宜建设 带,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若该图示意水循环,则使陆地水资源得 以更新的最主要环节是 ,人类改造的主 要环节是 。 冬季亚洲高压 B 绿化 (5)若该图示意大洋环流,则属于风海流的是 ;若该图示意太平洋上的大洋环流,则是 ;若该图示意大西洋上的大洋环流,则是 ;若该图示意北印度洋上的大洋 环流,则其代表的月份是 。 (6)若该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D代表变质岩, 则宜在哪两个字母之间加绘一个箭头,使之能 简要地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含义? 。 秘鲁寒流或阿拉斯加暖流 巴西暖 流或拉布拉多寒流 1月 B指向D 解答本题要注意风向与气压的关系;气压 与温度的关系;洋流的运动、分布规律; 地壳物质的循环规律。第(1)题,水平气流 是由高压运动到低压的,同一地区近地面 的气压一定比高空更高,低压控制的地区 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第(2)题,在 没有强调方向的图上,我们可以默认为“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对本图而言,左边 是东亚地区的陆地,右边为海洋。此时陆 地上形成下沉气流,所以是高压,是冬季 。 第(3)题,表示郊外吹往市区的风,绿化 带能起很好的净化作用。第(4)题,表示 海洋吹往陆地的湿润气流,表示径流。 第(5)题,东西方向的洋流流向与行星风系 的风向基本一致,图示地区的洋流显示此 时北印度洋地区盛行东北季风,是冬季。 第(6)题,根据题意,A、B、C分别代表岩 浆、岩浆岩、沉积岩,而岩浆岩、沉积岩 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变质岩。 考点3 内外力地质作用对比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 素的衰变产生的 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辐射 能,其次是重力 能 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 运、堆积、固结 成岩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形成大陆与洋底、 山脉与盆地,使地 表变得高低不平 将高山削平,把盆 地填平,使地表趋 于平坦 二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 起作用;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 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 力作用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地质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相互关系 (2009福州一中高考模拟)下图 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 (3)题。 (1)图中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可能是( ) A. B. C. D. (2)若图中、地层分别含有哺乳动物化 石、恐龙化石,则反映该地区曾经发生强 烈的( ) A.搬运作用 B.岩浆活动 C.地壳运动 D.变质作用 C C 第(1)题,沉积岩层,一般是老的在下、 新的在上;与哪个先形成都有可能。 第(2)题,、地层产生倒转,说明此 处岩层曾经受过强烈挤压。第(3)题,硬 质石材指的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答案:(1)C (2)C (3)A (3)图中可作为建筑材料的硬质石材位 于( ) A. B. C. D. A 【规律技巧总结】 (1)地层的相互关系: 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 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的地质年 代里地壳平稳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 显变化。 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在地层 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强 烈褶皱所致。 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 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发生地壳隆起 ,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 原沉积物被侵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 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 ,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 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 成。若侵蚀面上覆盖新的岩层,是因为以 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 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 一直在遭受外力侵蚀。 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 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 层形成时代。 (2)地层性质: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颗粒粗 细、成分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 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 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 当时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 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3)地层厚度: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的地 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时间长,或者是 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 下降慢、时间短,或者是沉积物来源较少 。 (2009广东)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 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 ,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 识,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产业并购整合策略与教育投资并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001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地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预研报告
-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信息科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9篇)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孤树镇方官屯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1-2单元)数学试题
- 2025年第28届中小学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以语言为桥 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 应力应变试验培训课件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恒大碧桂园
- 岩石力学许明课件
- 输电六防课件
- 培训学校前台工作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情侣分手预防协议书下载中心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试卷+解析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羽毛球运动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归园田居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