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而不比 1、阅读下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根据前两段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 (2)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 此有人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 有进取心的表现。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为什么? (2分) 严己宽人与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 不同意。 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并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 是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 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心追名逐利。他认为君 子在集体生活中,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 相互勾结。这些观点与有进取心并不矛盾。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 灵公) (1)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分) (2)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 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4分) 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不矛盾。“矜而不争”是指君子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 不因私利与他人争逐;“当仁”而“不让”是指面临仁义 之事就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不推让。“不争”还是“不 让”,关键取决于面对的事情是否符合“仁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 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 廋哉?”(孟子) 【注】存:观察。瞭:明亮。眊:昏暗。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察人观”。 (2分) (2)对这两种“察人观”作简要评析。(3分) 孔子:通过一个人的行动(行为、经历、习惯和兴趣)察人 孟子:通过一个人的眼睛(眼神变化)察人。 .孔子“察人观”,注重行动,判断客观;但需与对象长期全面深入交往,有一 定难度。孟子“察人观”,注重精神,简单易行;但是,观人者须有丰富的经验 和见识,且容易失之于武断。两者各有侧重,各有长处和不足,应相互补充。 4、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题目。(5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原 则。(1分) (2)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 ,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4分) 适中交往(适度交往、中庸) 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是认为君子要有“ 仁德”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 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味追名逐利。这 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 进社会的良性竞争。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5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具体要求 。 “适中(度)”交往。 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 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矝 而不争”),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交往既要诚实(“忠告”“善道”),也要适度(“不 可则止”),避免自讨没趣。 6、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 报怨,以德报德。”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 辱焉。” 以上选文是关于人际交往的,这样做同时也体现了孔子 思想中怎样的重要原则?用四字概括。 孔子教导子贡的交友之道,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对朋友不 负责任,但更有人认为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体现了以自 主、独立、平等的个体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准则,对后一 种说法,你认同吗?请阐释理由。 中庸之道(适度适中) 认同。因为孔子说劝告不听便可作罢,以免自取其 辱,其前提是自己在尽了忠告并劝过改善的道义职 责后朋友仍然不听,这不能说是不负责任。交友之 道,要尊重对方也是自主、平等的独立主体,要保 持分寸,不能过度,不宜强加于人,这是交友的基 本准则。(若不赞同,言之有理也可)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 (1)、从这几段文字看,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 (2)、以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看,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 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看他注重道义还是注重利益。 要成为君子就要有志于追求道义;要以道义去结交朋 友,而不结党营私;不讲究吃喝穿着,不争名夺利;做 人要谦虚,要有自尊(矜持),要讲信用(诚信)。 8、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如何理解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主张“报怨 以德”,孔子却主张“以直报怨”这是否违反了儒 家的忠恕之道?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 理,但是“以德报怨”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如 果是小怨,当然可以以德报怨,比如朋友之间的 有些小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然一点。“以直报怨 ”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严 ,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 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和宽容心。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23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426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 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 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 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 讲了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学的魅力与探索
- 华北科技学院《微生物资源与利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跨境电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关系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工学院《室外空间设计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生物遗传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微观经济学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石油工程专业认知专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CAD技术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
- 简思plc状态帧使用说明书
- THSPP 0010-2023 欧标茶生产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 附件2:“揭榜挂帅”制项目申报材料参照模板
- GB/T 7113.5-2011绝缘软管第5部分:硅橡胶玻璃纤维软管
- GB/T 4668-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750-2011绝缘液体的分类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工会法律知识考试参考题库350题(含答案)
- 产品说明中文asd-7110管状体电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