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慨述 何谓焊接?焊接是指通过对被焊物体的适当加热或加 压,或同时进行加热和加压的方法,来使两个分离的固态 物体(通常为金属)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力,使物体 连成一体的加工方法.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形式的能源,这就形成了 目前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各种形式的焊接方法: 焊接安全技术 熔化焊压力焊钎焊 熔化焊: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连接处的金属加热至 熔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 压力焊:是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 钎焊: 是把比被焊金属熔点低的钎料金属加热熔化至 液态,然后使其渗透到被焊金属接缝的间隙中 而达到结合的方法. l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是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 称特种作业人员. l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与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 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经贸委 统一制作的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 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极大的危害的作业. 学习焊接安全技术的目的在于使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工 人掌握焊接操作的基本原理,操作安全及防护方法,严格执 行国家焊接与切割安全的标准及各项有关安全操作规 程,保证安全生产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出适当的处理,从 而保护操作者自己和周围人员及厂房设备不遭到损害. 气体保护电弧焊 气体保护电弧焊简称气电焊.它是一种利用电弧作热源,利用气体 作保护介质的熔化焊.焊接过程中,在电弧周围形成局部气体保护层, 阻止空气及其它有害气体侵害焊接区,有效地保证电弧热量集中和 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焊缝.保护气体可以是惰性气 体如氩气,可以是氧化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亦可是混合气体. 按保护介质不同又可分为: 氩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 MIG MAG 钨极氩弧焊 TIG 熔化极氩弧焊采用连续送给的金属焊丝作为电极,而 钨极氩弧焊采用高熔点的钨棒作为电极.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以二氧化碳气体作为 保护介质的电弧焊方法.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虽然可使焊接区 与周围空气隔离,防止空气中的氮对焊缝的有害作 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氧化性气体,在焊接过程中会 使焊缝金属氧化,并使合金元素烧损,从而大大降 低焊缝的机械性能; 氧化作用也是导致气孔和飞溅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二、焊接安全用电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在焊接过程中,电流通过人体时,能引起电击、电伤和高频电磁 场生理伤害等.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影响肺部、 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 的局部伤害,其中主要是间接或直接的电弧烧伤、电烙印或熔 化金属溅出造成烫伤等.电伤使人遭受痛苦,但一般不会危及生 命. 高频电磁场的生理伤害,主要是使人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 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是指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的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人的疼痛麻木等感觉越强烈;痉挛、 昏迷、窒息等生理反应也越明显. 2.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愈长,人体电阻降低愈 多,后果愈严重. 3.电流的途径: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时 危险性极大.(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从手到脚最 危险) 4.电流的种类:交流电的危险大于直流电. 5.人体状况: 除人体的电阻外,人体状况还包括性别、年龄、 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等. 、 2.焊接触电事故原因 焊接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焊接电源. 220V/380V 2)焊机空载电压: 常用焊接设备的空载电压大多超过安全电压,但因 其一般不是很高,操作者容易忽视.再者,焊工与这 部分电气线路接触机会很多,时刻离不开焊枪或焊 钳、焊件、工作台和电缆等. 3)焊机和电缆漏电. 绝缘老化变质 4)擅自拆装焊机 5)焊工带电操作 6)潮湿环境施焊 7)其它不利因素: 焊工身体出汗、鞋袜潮湿、处于金属容器内、采 用钢制脚手架和跳板、高处或水下作业等. 三.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1.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发生,一般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夏秋两季多见, 特别是69月发生率较高. 2.直接电击事故 直接电击事故是操纵者直接触及电焊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带 电体或靠近高压电网和电气设备所发生的电击. 3.间接电击事故 间接电击事故是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 意外带电体是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由于绝缘损坏或电器 、 设备发生故障而带电的导体.如:焊机外壳漏电、电缆绝缘外 皮 破损等. 4.触电方式 单相触电:是最常见的触电方式.即操作者站在地面或其它 接地体上,人体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而触电.这 时,人体承受的电压可能接近220V.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的触电. 人体将两相带电体短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形成 回路.这时,人体承受的电压是线电压380V. 跨步电压触电:在高压电网接地点,当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 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接地点的电位往往很 高,随着离接地点距离的增加,电位逐渐下降.当人走进 高压电网接地点,两脚踩在不同电位上使人承受的电压 叫跨步电压,步子越大,跨步电压越大.由跨步电压引起 的触电事故叫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触电:在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旁,若人体过分接近 带电体时,高压电能将空气击穿,使电流通过人体的触 电叫高压触电.此时还拌有高温电弧,把人烧伤. 1.隔离措施: 不使人接触带电导体. 1)安全距离 2)屏护 2.绝缘措施: 电焊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符合绝缘标准要求、其绝 缘 电阻值均不得小于 1 M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均不得小于 2 M 一般低压设备绝缘电阻值要大于 0.5 M 3.保护接地: 是指将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壳体,用导线和接 地级与大地连接起来,以保障人身安全. 触电的预防 保护接地只适用于三相三线的中性线, 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 4.保护接零:它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壳体同电网 的零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的方法. 保护接零 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直接接 地的供电系统.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 所采用的安全保护措施之一. 5.漏电开关:当焊机或线路出现漏电性质的故障时,漏电开关 能迅速切断电源.而当操作人员不慎触及带电体 时,同样会引起线路漏电,也会使漏电开关动作. 所以,这种漏电开关可以起到良好的人身防护作 用.又称为触电保安器. 6.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 6V. 其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 与 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特定作业环境下的安全电压 A.对于比较干燥而触电危险较大的环境 B.对于潮湿而又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 C.对于水下或其它由于触电会导致严重 二次事故的环境 36V 12V 3V 7.焊机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焊机的空载电压远大于安全电压 50V,采用焊机空载自 动断电保护装置,可使焊工避免在更换焊条时产生触电危 险,同时可减少焊机空载运行时的电力消耗. 四、焊接劳动卫生与防护 焊接劳动卫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熔焊,其明弧焊的劳动保护 问题最大.所以必须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1.焊接环境的有害因素与防护 焊接环境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有害因素,其种类及危害与焊接 工艺方法、母材、焊材及工艺规范密切相关.按其性能分: 物理性有害因素:光辐射、热辐射、射线、高频电磁场和噪音 化学性有害因素: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 A. 光辐射 (1) 来源 光辐射 紫外线 红外线 可见光 组成 焊接热源的高温是产 生光辐射的原因 电弧温度越高则光辐射越强 熔化极氩弧焊由于电流密度大、弧温高,其光辐射强度约为 手工电弧焊的20-30倍.紫外线相对强度见表3-2 (2)危害 光辐射是一切明弧焊均具有的有害因素,其作用到人体上,被 体内组织吸收,引起组织的热作用、光化学作用或电离作用,使 人体组织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 a.紫外线的危害 对人体的伤害,首先表现在对皮肤的不良作用.不同波长的紫 外线,可为皮肤不同深度的组织吸收. 皮肤受强烈紫外线作用时,可引起皮炎、弥漫性红斑,有时出 现小水泡、渗出液和浮肿,有烧灼感和发痒. 红斑潜伏期为数小时,色微红、界限分明,可在停止照射后几 小时至几天消退。 如果遭受过强的紫外线照射,病人除有红斑、水泡等皮肤症 状外,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疲劳、周身不适等,一般在 几天内消退,留有色素沉着。 紫外线还可对眼睛造成损伤。 过渡照射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这种由电焊弧光辐射的 紫外线引起的角膜、结膜炎称为“电光性眼炎”,它在电弧 焊的操作工人中发生率较高。 其发生原因主要有:焊工技术不熟练,在点燃电弧前未戴好 面罩,或熄弧前过早揭开面罩;辅助工人由于配合不协调,不 慎窥视焊缝而受到弧光直接照射;同一焊接场地内几部焊机 同时作业,距离太近且缺少中间防护屏;工作地点照明不良, 看不清焊缝以至先打弧后戴面罩;在狭小容器内焊接时,弧 光通过内壁反射;面罩的镜片破裂漏光等。 通常,距弧光2米,受弧光照射20秒或距弧光15米,受弧光照射 17分即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有一段潜伏期,一般 为30分到24小时,多数在照射4-6小时发病。 轻症早期仅有眼部异物感和不适;重病则有眼部烧灼感和剧痛 、羞明、流泪、眼险红肿痊李、视物模糊不清,有时还伴有 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轻症患者,大部分症状约于12- 18小时后自行消退,1-2天内即可恢复。重病患者病情持续 时间可长达3一5夭。 电光性眼炎恢复后,绝大多数无后遗症,但少数可并发角膜 溃荡、角膜浸润等。屡次重复照射,可引起慢性险缘炎和结膜 炎,甚至角膜变形、视力明显下降。个别情况还可能影响视网 膜。短暂而重复的紫外线照射,可产生累积效应,其结果与一次 较久的照射大致相同。 紫外线辐射还可引起纤维严重破坏,可使棉布工作服 氧化变质而破碎,使有色的印染织物明显退色。 b.红外线的危害 红外线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皮肤组织产生热作 用。其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可被皮肤表面吸收,使人产生 热感。而波长较短的红外线可被组织吸收,使血液和深部组 织灼伤。在焊接过程中,当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照射时, 会感到强烈的灼痛并发生闪光幻觉。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红 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能导致失明。 c.可见光的危害 焊接电弧辐射出可见光的光度,比肉眼正常 能承受的光度大约高10000倍,被照射后,眼睛疼 痛、看不清东西。可使人短时间内不能进行操作。 (3) 防护 (4) 焊工从事明弧焊操作时,必须使用有护目遮光镜片 的面罩。一般有手持式和头戴式两种,其重量不应超过560 克。 (5) 面罩壳体用难燃或不燃且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的绝 缘钢板纸制成,其厚度为1.5毫米,要结构牢固不漏光,且能遮 住面部和耳部。 护目遮光镜片有吸光式滤光镜片和反射式防护镜片 两种。按其颜色深浅有多种遮光号。护目镜片的遮光号 取决于可见光透过率的大小透过率越大,遮光号越小,颜 色越浅,一般按焊接电流大小来选用。见表3-3。 若电弧焊的焊接电流大于500安培,可选用14号 镜片;如进行500安培以上的气体保护焊,应选用15 号或16号镜片。 为保护焊接场所其它人员免受弧光伤害,应 设置防护屏。一般可用薄钢板、石棉板或玻璃纤 维布等,涂以黑色或深灰色涂料制成。 由于弧光能发生反射,所以焊接场所的墙面不宜采 用光滑的高反射材料,而应选用对弧光吸收系数 较大的饰面材料,以降低弧光反射强度。这一点 对于狭窄的焊接场所尤其重要。 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工作服,且上衣领 口要扣严,以保护脖子不受弧光辐射。工作裤不能 过短,要系脚盖并戴好手套。 B.热辐射 (1)来源 熔焊是通过高温热源把母材和焊接材料加热到 熔化状态而后冷却凝固形成焊接接头的。 电弧区域是热源的主体,有20-30%的热能以辐 射的形式向周围环境扩散,形成热辐射。当其被空 气媒质、人体或周围物体吸收后,热辐射即转变为 热能。 热源辐射加热了焊接场所的空气,而空气则通 过对流来散热。焊工在容器、管道或船舱等狭窄 空间焊接因空气不能通过对流散热,可使热量积 聚,对人体产生加热作用。同时施焊的设备和人 员越多,则加热作用越明显和强烈。 (2)危害 焊工在焊接操作过程中,身体热量的得失为: 1.1. 操作过程中,身体活动产生的热量,劳动强度越大,产生的热 2. 量越多; 3.2. 焊工由于环境高温和电弧热辐射等吸收热量; 3.3. 周围环境气象因素,操作者散热。如焊工受风速影响,吸热 4. 同时散热; 4. 焊工通过呼吸、出汗和皮肤辐射等散热。 当电弧热辐射很强时,就会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使 体温升高,大量出汗。特别是在炎热夏季,野外阳光下作业而又 身穿特厚帆布工作服的焊工,由于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出汗过多, 导致人体水盐比例严重失调、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心和肾的负 担加重,消化机能减退,耗氧量增大,能量消耗增多,基础代谢增 高,即可发生“中暑“。同时,还会增加人体触电的危险。 (3) 防护 1. 为防止焊接高温对人体的危害,焊接场所的墙壁 应涂复吸热材料。必要时可采取隔热措施。 隔离屏 透明隔热屏(厚度为2毫米的单层玻璃可以隔绝50%的辐射热 ) 半透明隔热屏(玻璃板夹以金属丝网,其透明度可达70-80%, 隔绝辐射热的效果达70%。 ) 不透明隔热屏 (镀锌钢板、石棉板、石膏板等制成,阻挡热辐 射的扩散。 ) 采取隔热措施后,不仅可以 大幅度隔绝热源的辐射热,而且 可以大大降低热源引起的对流热。 在夏季高温进行连续的焊接作业或在夏季烈日下 进行露天操作时,气温和电弧热辐射的作用可 使焊工中暑。中暑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 结果。其主要因素如下: 1.环境温度的影响。 2.劳动组织安排不当。 3.体弱、带病或病后未康复即参加高温作业。 4.休息时间不足,睡眠时间太短,防暑降温饮料不足等。 中暑的程度和症状 1.先兆中暑:焊工在高温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微 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无力、口渴、恶心等 症状,短时间休息和处理后,很快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各种症状外,还有下列表 现:如体温上升到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 肤干热;有早期呼吸或循环衰竭的症状,面包苍白、 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 搏细快等。 3.重度中暑:昏倒或痉孪。 焊工中暑的救 护 1.将其移出高温作业环境,让其在阴凉安静处平卧 休息. 2.饮用适量的含盐清凉饮料。 3.体温升高者,应解松或脱去衣服,用冷水擦洗全身 、头部及腋窝、股窝用冰袋或冰块冷敷,还可 用扇子或电扇向其轻轻吹风,以助散热。 4.可适量服用十滴水、解暑片等药物。有显著脱 水症状者,应立即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葡萄糖 生理盐水。呼吸困难的患者要让其吸氧,必要 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5.凡属重症或因现场条件所限者,应在急救后立即 转送医院治疗。 C. 射线 (1) 来源 有些化学元素的原子核能够自行放射出具有一定穿透能力 的射线。元素的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 射性元素。 焊接过程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指非熔化极氩弧焊、等离子弧 焊接和等离子弧切割的钍放射性污染和电子束焊接时的x射线。 非熔化极氩弧焊的焊接电流为100-200A时,一个工作日内钍 钨极损耗5-10mm左右,以直径2.5mm的钍钨极计算,其损耗量为 100-200g,最多约为28g/h。若以每天平均焊接4小时,则钍 钨极损耗量约为110g. 一般情况下,氩弧焊或等离子弧焊接、切割时,焊接环境的 放射性污染并不严重,远低于卫生标准。但在用砂轮磨尖钍钨极 时,空气中一放射性气溶胶超过国家标准5-7倍。在钍钨极贮存 处, 钍射气以及牡粉尘大大高于焊接处,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允许 浓度。因此,应当注意加强钍钨极保管和磨尖、修理时的防护工 作。 D、高频电磁场 (一) 来源 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用高频振荡器引弧瞬间,有一部 分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向空间辐射,所以存在高频电磁场。在进 行非熔化极氩弧焊时,离高频振荡器最近的电磁场强度为76- 90V/m。受辐射最强的部位是手部达106V/m, 超过暂行卫生标 准-20V/m的五倍多。其它部位受辐照的强度一般大于暂行卫生 标准的2-3倍(表3一4)。 高频电磁场的强度一般与高频设备的输出功率、工作频率、离高频振荡器 的距离、设备及传输线路是否屏蔽等有关。设备的输出功率越大,工 作频率越高,离高频振荡器距离越近,则高频电磁场的强度越高。若设 备及线路采取一般的屏蔽措施,则高频电磁场的强度会低一些。 用交流电小电流焊接时,为了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采用高频稳弧器,其 焊接质量不亚于直流电源焊接。此外,可以用空载电压较低的变压器 进行焊接,具有设备投资少、使用简便、节省电能等优点.不过,在这 种情况下进行焊接操作时,高频电磁场的作用贯穿于焊接全过程,因而 危害较大。 (二) 危害 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产生生物学效应 。一般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电磁辐射越强,其生物学作用 越大。这就是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致热作用“。它对人体健康 有一定影响。长期接触场强较大高频电磁场的焊工 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消瘦 神经衰弱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 血压早期可能有波动,严重者血压下降或上升,白血球总数减少或增多. 出现心律不齐、轻度贫血等。 我国安全卫生暂行标准中规定的允许辐射强度 为20V/m,指的是人小时接触。 焊工在一个工作日内受离频辐射强度虽高于暂行 卫生标准数倍,但接触时间却少几十倍,接触方式又 是断续的。 因此,单纯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不足以造成危害。 但是,考虑到焊接操作中多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危害作用也不能低估。此外,对于高频振荡器在整 个焊接过程中连续工作的情况,如采用高频稳、弧器 的交流电源小电流焊接或进行高频焊时,则更不可忽 略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作用。 (三)防护 为了消除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 1.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高频振荡频率。 2.减少高频电的作用时间。 3.将焊件良好接地,可降低高频电流,从而降低电磁辐射 强度.接地点离焊件越近,效果越好。 4.屏蔽把线及导线,使高频电磁场局限在屏蔽内,可大大 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5.采用分离式把柄的焊枪。 6.降低焊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愈高,肌体所表现的 症状愈突出;湿度越大,越不利于人体散热,也不利于 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通风降温,保持现场 干燥是减少高频电磁场对肌体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 E. 噪声 (一)来源 噪声是指声强和频率的变化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声音。 从广义来说,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听起来使人厌烦的声音都 属于噪声。 噪声存在于所有焊接工艺过程中. 交流弧焊变压器的振动声; 各种通风除尘装置的风机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声 旋转式直流焊机工作时产生轰鸣 砂轮机清理焊根时产生的噪声 (二) 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却常常被人们 忽视。其危害程度与噪声的强度、频率和作用 时间、噪声源的性质、焊接环境与焊工的身体 状态有关。其强度和频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危害越大;非稳态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 噪声在下列范围内不致对操作者造成危害: 1.频率小于300赫兹的低频噪声,容许强 度为90-100分贝; 2.频率为300-800赫兹的中频噪声,容许 强度为85-90分贝; 3.频率大于800赫兹的高频噪声,容许强 度为75-85分贝。 超过上述范围的噪声将造 成下列伤害: 1.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和工作质量 2.噪声可引起工伤事故 3.噪声性耳聋 4.噪声性外伤 5.噪声对神经、血管系统的危害 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影响人体整个器官,可使 神经紧张、恶心、烦燥、疲倦,还可引起肠胃功能阻滞,造 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导致胃溃荡。 F. 焊接烟尘及有毒气体 (一) 焊接烟尘的来源 焊接烟尘是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高温蒸 气,从电弧区吹出后,被迅速氧化和冷凝,变成细小的固态粒子, 以气溶胶状态弥散在电弧周围形成的。 电焊烟尘的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焊条、 焊丝、焊剂及钎料等焊接材料和母材的成分及 其蒸发的难易程度。 焊接烟尘是一种无机烟尘。焊接过程中刚刚生成的烟 尘粒子称为“一次粒子“。一次粒子带有静电和磁性,在静 电和磁性的作用下,悬浮在空气中的几十个或几百个一次 粒子迅速聚集在一起,形成“二次粒子“。用电子显微镜观 察手工电弧焊时焊工呼吸带采集到的烟尘,绝大多数都已 聚集成二次粒子,多以金属氧化物粒子为核心,周围吸附有 小粒子和一些非定型物质. (二)焊接烟尘的危害 焊接烟尘的主要成份 Fe SiMn F 焊工尘肺 锰中毒 氟中毒 焊工金属 烟热 焊工职业病 l焊工尘肺 焊工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焊接烟尘, 沉积在肺泡内,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疾病, 称为焊工尘肺. 焊工尘肺的发病和进展较之矽肺缓慢得多.一般 发病工龄为15-25年,平均19.5年。发病主要表现为 呼吸系统症状。 焊工尘肺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与轻度干咳, 然后有气短、咳嗽、咯痰、胸闷和胸痛,部分患者可有无力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同时受其它布害因素综合作用 而出现的神经衰弱症候群一一头晕、头痛、失眠、嗜睡、 多梦、记忆力减退等。同时对肺功能也有不良影响。晚期 患者常并发支气管和肺部感染。 l锰中毒 原因:焊工的锰中毒多数发生在使用高锰焊条及高锰钢的焊接中,在电 弧高温下产生的锰蒸气进入空气中能很快被氧化成一氧化锰 (MnO)及棕红色的四氧化三锰Mn304。焊工长期吸入超过允许 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气,就可能导致锰中毒。 危害 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机体的。在血液循环中 与蛋白质相结合,以难溶的盐类形式积蓄在脑、 肝、肾、骨儒、淋巴结和头发等处。可引起严 重的气质性病变。 结果 1.锰中毒发病很慢,可在接触后3-5年,甚至可长达10余年 2.锰中毒早期以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为 主,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失眠、嗜睡、多梦、疲 乏无力和四肢酸痛等,还可有记忆力减退、易兴奋、好 哭,伴有多汗、心动过速;眼睑、舌和手指震颤等症状 氟中毒 焊接烟尘中的氟化物主要经呼吸道,部分经胃肠道 吸收入体内。萤石(CaF2)及铁氟化物为难溶性物质,一般不 易被吸收。而氟化钠、氟化钾等为可溶性物质,由于人体整 个呼吸道为液体所湿润,所以吸入呼吸道的细小可溶性固体 粒子将在沉积附着处被溶解吸收,从这一点看,可溶性氟化物 的有害作用大于不溶性氟化物。 焊接烟尘中的可溶性氟化物一 般可顺利深入至支气管和肺泡,再经 肺泡壁进入血液,引起氟中毒。 症状 咽痛、咽干、咳嗽、乏力 l金属烟热 定义 因吸入新生的金属氧化物烟而引起 的典型性骤起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增多等 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为金属烟热。 焊接烟尘中直径为0.05-0.5微米的氧 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分散度高、 悬浮性大,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 气管和肺泡,并穿透肺泡壁进入体内,刺激体 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生发热效应,引起焊工 金属烟热。 焊工金属烟热多在夜间发病,且 常在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发生 发作1-2次后不易再发,当脱离焊接岗位间隔一段 时间后再接触容易复发。操作场所通风不良,尤其 在密封的船舱、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内焊接时更 易发生。阴天气压低时,焊接烟尘不易排出,也增加 了发病的机会。 症状 患者初期感到口内有金属甜味、口渴、 喜欢冷饮、咽痒、咽痛、咳嗽、胸闷、气 憋、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工作结 束后3-6小时开始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 一个多小时后,寒战消失,代之出现发高烧, 同时伴有头痛、耳鸣、四肢肌肉关节酸痛 等症状。 有恶心、呕吐和腹痛 (三)有毒气体 在电弧高温和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焊接电弧 周围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如臭氧(03)、氮氧化物、一 氧化碳CO和氟化氢(HF)等 1.臭氧 焊接区内的臭氧是空气中的氧在短波紫外线的 激发下,经过高温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波长在2000 埃以下的紫外线,使空气中的氧分子(02)分解成氧原子 (O)。氧原子和氧分子在高温下获得能量后,经碰撞生 成臭氧(03)。 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淡 蓝色,有刺激性臭味,能溶 于水。 l臭氧的危害 臭氧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往往引起 咳嗽、胸闷、食欲不振、疲乏元力 、头晕、全身疼痛等。严重时,特别 是在密封容器内进行明弧焊而又不 采取通风措施时,可引起支气管炎。 臭氧对人体的作用是可逆的。由 臭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一般在 脱离接触后均可得到恢复,恢复期 的长短取决于臭氧的影程度以及 人的体质。 2.氮氧化物 在焊接电弧高温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氧分子离 解后重新结合形成氮化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氧化 亚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02)、三氧 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04)及五氧化二氮 (N205)等。 氮氧化物的毒性比臭氧小。其对人体 的危害主要是对肺有剌激作用。由于 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被吸入呼吸道后, 粘膜表面不十分潮湿,故对上呼吸道粘 膜剌激不大,对眼睛的刺激也不大。 l危害 中毒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喉刺激症状 半天或一天的潜伏期,急性中毒的症 状便逐渐或突然出现。中毒较轻者, 仅发生急性支气管炎;重度中毒时,咳 嗽激烈,可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 虚脱、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氮氧化物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可逆的, 随着脱离作业时间的增长,其不良影 响会逐渐减少或消除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昧、无刺激性的 窒息性气体,难溶于水. 焊接场所一氧化碳(CO)的来源主要是 由二氧化碳C02气体在电弧高温作用下 分解而形成的.所以在进行C02气体保护焊 时,一氧化碳浓度最高,其它焊接方法浓度很 低。 危害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使机体运输氧或组织 利用氧的功能产生障碍,造成组织、细胞缺氧,表现出一 系列症状和体症。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全身无力、呕吐、腿发软、 脉膊快及头昏等; 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不清或昏睡。严重时产生呼吸及心脏 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反射消失等症状,甚至由于窒息 而致死。 4.氟化氢 氟化氢HF为无色气体,相对密度0.7,极易溶于 水而形成氢氟酸 氟化氢主要产生于手工电弧焊和埋弧焊的焊接过 程中。当使用碱性低氢焊条或含氟焊剂时,其药皮或 焊剂中的萤石(CaF2)在电弧高温下与石英(Si02)等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氟化氢气体。 危害 氟化氢可被呼吸道粘膜迅速吸收,亦可经皮肤 吸收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焊工吸入较高浓度 氟化氢气体,立即产生眼、鼻和呼吸道粘膜的刺 激症状,引起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课堂德育融合教学总结报告
-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学实录
- 建筑装修工程预算报价技巧解析
- 九年级数学期中期末试卷及解析
- 冷面加工知识培训课件
- 初中语文写作技巧与范文集锦
- 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开发与应用
- 曝气沉砂池设计计算详解
- 市政道路砼挡墙质量控制措施
- 消防演习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
- 肥胖症诊疗中心质量控制与患者管理
- 高铁保洁知识培训课件
- 江苏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高压电缆头制作培训教材
- 国旗法课件教学课件
- 食管内镜支架植入护理配合
- 老年人防诈骗课件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二氧化碳逆水煤气变换技术研究进展
- GB/T 45411.1-2025光学和光子学瞄准望远镜规范第1部分:普通性能仪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