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旅游决策行为的过程,熟 悉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类型和特点 熟悉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以及旅游 者的特征 了解国外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的地域差异 了解旅游流的概念,熟悉我国旅游流的现状 第一节 旅游者及其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旅游者 (一)、国际旅游者 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委员会 的定义 1963年罗马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又称罗马会议) 的定义 197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 的定义 (二)国内旅游者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 的定义 1993年中国对象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的概念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原因: 地理环境 人居环境 差异性 丰富性 局限性 单调性 微小与宏大 单调与丰富 好奇心 四大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因素 文化地理因素 经济地理因素 环境质量因素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 ,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具体表现: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相互吸 引,奇特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的吸引 吸引强度:差异越大吸引力越大;未知程度越高,引力 越大;自然环境越优越吸引力越大 ; 中、 低纬度大于高纬地带(高纬约80%);中、 低纬的岛屿及迎风海岸大于内陆;奇特环境 原始程度越高引力 越大 (二)、文化地理背景 1、文化内涵 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包括生活方式、各种传袭的行为;也包括信仰、观念和价 值观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法制、政 府、教育、宗教、艺术等。 2、文化地理背景的影响 (1)、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越大。 (2)、历史越悠久,文化景观越丰富的地区, 吸引强度越大 (三)社会经济地理背景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地区差异。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越容易既成为旅游客源地又成为旅 游目的地。 (四)环境质量背景(四)环境质量背景 环境质量是指自然环境原始性质和状态的变化程度,包 括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两个方面。 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日益增强的趋势 。 第二节 旅游行为 一、旅游行为概念 广义概念:指旅游者在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中, 以旅游为目的的空间移动、游乐活动及与之相关 的生活行为,包括从生活地到目的地,以及在目 的地具体的旅游内容和在此段时间内的食、住、 购物等行为,即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 六个主要环节均属于旅游行为。 狭义概念:指旅游者在目的地内具体的游乐活动 ,即与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性密切相关的那部分 行为内容。 二、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三层(陈传康) 基本层次:对陌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游览观光,国外 称其 为观光旅游 提高层次:娱乐旅游、购物旅游 专门层次:从属于某一特殊目的。如休养疗养、出席会议、 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 险、宗教朝觑等。这种旅游行为不具有普及性。 不同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 在较低行为层次的优势出现之后才出现。但一般来讲,较高 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 三、旅游者行为类型 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存在着两种基本行为 决策行为:发生在客源地 空间行为:发生在接待地 空间行为的效益受决策水平的制约 1、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a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T行/T游 措施: 旅游地未定,就近原则 旅游地确定,最快捷原则 b 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措施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选择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的典型区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 A 感知环境:即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所获得 的对外界环境的整体印象。包括旅游地的旅 游环境和客源地到旅游地的感知距离。 旅游环境 旅游地的性质 旅游资源内容及组合状况 不同逗留时间的活动内容组合 旅游地的环境质量 旅游地的接待条件 感知距离:心理感应距离 客观距离 B 旅游偏好 居住环境 职业 学历 3)旅游决策过程 A 旅游需求的确认 B 旅游地信息的收集 C 评价对比 D 决策 年龄 2、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概念: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地的一切行为 的 总合。 1)线装旅游空间行为:大尺度、以观光游览 为 主的旅游空间行为 特点 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内的高级旅游点 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旅程终止点尽可能选在“购物天堂 ” 2)面状旅游空间行为 由行和游两种行为构成,其轨迹为以一 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个面。中尺度旅游空 间行为 特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讲究级别的高低 ,但追求新颖、奇特 中心放射,往返式节点状旅游线路 旅行线路影响旅游效果 3)点状旅游空间行为 吃、住、游、娱、购均在一起,小尺度空间行 为。 特 点 选择环境质量高的旅游度假地 选择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强的度假地 同一旅游行为在同一地区重复发生 第三节 旅游流 一、旅游流及形成条件 (一)旅游流的概念 旅游流是旅游客流的简称 。 流向和流量是测度旅游流移动方向和规模的两个主要指标 (二)旅游流的形成条件 1.旅游的基本激发条件 (1)社会条件 (2)旅游者个人方面 2.旅游地的接待条件 3.旅游资源条件 4.距离衰减作用 5.地区间经济、文化及历史方面的联系 6.其它因素 如宗教朝圣、大型体育比赛等 二、中国旅游流现状 (一)入境旅游 2004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176万人次,居世界第4 位。 近些年我国的前五大客源国分别是日本、韩国、俄罗斯、 美国和马来西亚 (二)国内旅游 近年增长迅速,2004年已达近11亿人次,就客源地域分布看 ,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及县镇为辅。客源流向 以近地旅游为主,远距离为辅 (三)出境旅游 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包括出国旅游、边境旅游和港澳游三 部分 中国的出境旅游起始于1983年11月 到2004年底,已有90个国家与我国国家旅游局签署了旅游 谅解备忘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经 达90个。目前可正式组团的有63个国家 案例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旅游者外出旅行呈现“一增二减”趋势,即 每年旅行次数增加,每次行程时间减短,旅游地点减少趋 势。新加坡旅游者出境旅游情况就较好地反映了这一趋势 。据新加坡旅行社协会抽样调查提供的数据,1995年新加 坡出国1次的人占13%,2次的占19%,3、4次的占16%, 5次以上的占18%(出国2次以上者占55%)。调查还表明, 新加坡人的出游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出游次数多,时间 短,每次游历的城市少,过去那种一条路线有上10来个城 市的旅游方式已不受欢迎。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 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有钱,没时间”的特征将进一步 强化,忙里偷闲去邻近国家或地区旅游将成为大多数旅游 者的选择。 案例提示: 你认为旅游者出行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旅游者行 为有何意义? 问题讨论 旅游决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朋友健康宣教
- 诺水河景区介绍
- 2025年催乳理论试题及答案
- 现场消防档案验收资料汇报
- 环境对训练的辅助
- 运营界面设计
- 科学练声方法与演讲训练
- 肛瘘的健康宣教
- 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使用方法
- 2025年产品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剧场舞台施工方案
- 2025年陕西省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长期照护师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行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 初中英语时态练习题集及详细解析
- 2025年高中生物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核桃肽粉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能力提升课题立项申报书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册(11月)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