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赛试题汇编》.doc_第1页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doc_第2页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doc_第3页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doc_第4页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目 录本讲义汇集近年来全国初赛的化学竞赛试题,供师生参考,奥赛教练可以挑选典型试题进行详细讲解,传授解题方法,剖析命题思路,参赛学生也可以通过历年试题的训练熟练技巧,提高能力。在附录中提供名家竞赛辅导文章供考生拓宽视野。化学竞赛试题命题思想、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吴国庆 教授全国化学竞赛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中学素质教育。试题的基本命题思想主要是考察能力的试题。“能力”的内涵很丰富,跟“智力”不太好分清。有人认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四个主要表现形式。有人认为智力可分成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感受智力、人际交流智力、个人内在智力七种。又有人将思维力分为逻辑能力与非逻辑能力。逻辑能力包括判断、推理、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等,非逻辑能力包括想象、联想、直觉、灵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化学竞赛属于智力竞赛,但不可能测试所有智力,也与电视台上的智力竞赛不同,主要不是测试应试者对知识记忆得多不多,牢不牢,遇到他人发问时从大脑中提取已有知识得快不快,而是考察应试者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策略是尽可能令应试者身处陌生情景,利用原有的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景显现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达到考察应试者学、识、才三者统一的水平。“学”不仅包括对前人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个人的经验;“识”是见识、洞察力、是看清和把握方向,进行判断和抉择;“才”是才能,是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特别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创造力。我们化学竞赛的试题还强调考察应试者具有的对化学学科特有的分子三维立体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或者说空间感受能力,考察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包括运用文字、图象、符号、公式等的能力)等;竞赛试题还要求应试者关注化学知识的前沿发展,化学发展与技术进展及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和科学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环境改善的关系以及社会舆论中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的认识、态度、判断能力、价值取向等。竞赛重点考察应试者如下思维品质:敏锐性、精确性和深刻性。竞赛中应试人的心态也是测试的重要内容,要检测应试人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勇于提出假定、勇于修正错误、百折不挠等心理品质。近年来,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1 这里我们说的初赛是指由中国化学会命题的竞赛,各省市自治区自己命题的“预赛”不在此列,不予讨论。1试题的知识水平(包括作为学生参赛前已知的具体化学知识与原理性知识的水平)较前几年已大幅度下降。我们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教师组织学生参赛,也有利于吸引学生参赛,是今后初赛的方向(初赛基本内容的文件也有必要通过几年试用后进行相应修改,删去过多的非中学化学知识点)。鉴于教育部已作出决定,凡数理化生物信息五科相当于化学初赛的竞赛优胜者有被保送上大学的资格,这就要求竞赛试题的质量及竞赛实施操作的科学性、严密性、合理性更高,更规范化。赛题是否恰当,应对赛后反馈进行科学分析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笔者个人的粗浅议论,只为抛砖引玉,供大家研究讨论。化学竞赛的知识水平是否应当完全以中学化学教材一致?始终存在争论。我们的看法是,化学竞赛是一种课外活动,其知识水平应当源于中学化学及其他中学学习到的科目的知识,但要适当高于中学化学教材水平。高多少?这个“度”要大家共同来讨论,难以用一根固定的尺子来量。我们的基本思想是,参加竞赛的应当是优秀中学生,应当在中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细水常流的课外活动,加上自身的努力,获得超过中学课本的知识,因而竞赛知识不应局限于中学课本。例如,我们主张学生应当有常见元素的基本知识。所谓“常见”,不能拿中学课本来衡量。例如,铜,中学课本里连单独一节都未设置,但你能说它不常见吗?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当长的“青铜时代”,足以证明铜是“常见元素”。又如铬,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许多含铬的试剂,课本里说到强氧化剂时常提到重铬酸钾,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容量分析)里也经常用,说明它是常见的。因此,可以认为竞赛题涉及这些元素的基本性质与最重要的化合价和化合物及其最基本的性质是不过分的,不能被指责为“大学内容”。又如近年竞赛试题把I2+S2O32的反应作为参赛者应当已有的知识,显然不是中学化学知识,但高考试题已经作为信息给出3次,许多中学教师在上课时都提到。而且这一知识是容量分析中最重要、最经常遇到的反应之一,即使中学老师在上课时没提到过,也应当是优秀学生可在课外活动里获得的知识。有的老师反映,对优秀学生,学有余力,适当、少量、有度地增加一些最常见最基本最主要的具体化学知识,对学生提高能力和今后求学成长确有好处,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绝没有要求中学生普遍地全体地大量地在课外活动里被“灌输”一大堆大学化学知识。近年有的试题在体现“学得多智力不高不能占到便宜,学得适度智力高才能优胜”的命题策略总体上比过去强,特别是降低了属于大学化学的原理性知识的水平。当年试题的某些知识点是头年初赛题里出现过的。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有利于逐年调整试题的知识水平到“适度”,有利于老师们把握竞赛试题水平,更有利于抑制过度的纯知识灌输式的请大学教师对中学生在课外进行培训。但搞得太多不一定可取,最好新一年的试题有全新的思路和面貌,提高试题本身的新颖度和创造性。近年初赛试题与过去相同,尝试了“思维容量大,应答书写少”的特点。我们的试题没有通常在高考中普遍采纳的所谓客观性试题的选择题。选择题具有预示答案的特征,较难考察学生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通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答案的自信心强弱和应变能力,也较难考察应试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一般而言不适合于作为竞赛试题的题型。我们不赞成在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不符合全国初赛的命题思想、题型、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的“预赛”来筛选出参加初赛的选手,特别是“模拟高考”式的预赛,因为这种筛选并不科学,学生参加全国初赛离高考还有相当长时间,尚未进行“大运动量”的复习,不可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应试速度。教育部有关单位强调,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的人数要与该省、市、自治区参加明年高考的人数相关,也要与参加本次竞赛的人数相关,参加此次竞赛人数少了,等于自动放弃被保送上大学的学生名额。有的同志说,我们不稀罕这种保送,你给保送名额我们的学生也不去,即便这是实情,也与通过全国初赛吸引学生、促进教学、探索道路、选拔学生的竞赛宗旨向背离。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有一种试题可以称为“科学谜语题”。这是我们努力发展的一种题型。猜谜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智力游戏。其实,大自然就是一部巨大的谜书。“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见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北师大出版社,1993,第41页)我们制作的化学谜语赛题与通常的灯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灯谜的谜底都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例如,一个灯谜的谜面是:“南面而坐,北面而朝,像忧而忧,像喜而喜”,谜底是镜子。镜子当然一定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只是制谜人谜面做得好时,100个人同时猜谜,也只有几个人真正能理解谜面,猜出谜底。我们制作的化学谜语的谜底却大多是猜谜人未知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已知的)。我们的谜面是构建这个未知知识的信息,猜谜人的智力强弱表现在能否用已有的知识(包括与谜底不一定直接相关的具体的描述性的化学知识、与信息相关的中学化学学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理解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洞察力以及猜测能力,当然经验和学识也起作用,最后创造性地形成谜底。既然谜底是新知识,是猜谜人自己从信息得出的新知识,实质上就考察了猜谜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认为,这种题型是考察创造能力的好形式,值得深入研究。不过,我们认为,由于这类试题像通常猜灯谜一样,得出结论的人不会太多,恐怕不适合作水平性考试题,恐怕也不适合作选拔比例很大的高考题。在教学过程中,贵在告诉学生,我们不能事事时时对事物的原因穷追不舍,似乎越细节越好。对许多事物的原因,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只能达到一定的层次,继续问下去可以,需要更宽阔深厚的知识背景,其中不乏尚未开辟的处女地。追究解释的试题学生们心中无底的应答情况,很可能正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对认识的层次把握得不好,没有把认识的层次说清楚。东方人的思维偏重抽象、笼统、整体、理性,西方人思维偏重具体、详实、部分、感性,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这是长期的文化传统的积淀。我们学习来自西方的科学,有些人误解为事事时时应对细节穷追不舍,而不顾自己的知识背景是否够得上继续深入细节,忘记对事物的认识抽象与具体、笼统与详实是相辅相成的。如今许多西方人反而对老子的道德经越来越感兴趣,这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今我国的中学科学教育,不是细节太少,反而是从细节上升到对科学通用概念和整个系统的认识过少。这不等于说应该满足对事物原因的笼统认识,对事物原因逐步深入是科学的根本所在,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对事物哲理化的笼统解释,但不应在尚未达到一定知识背景时就对事物更深入的原因穷追不舍,因此,分清认识的层次在教学上更应重视。教学中应将学生知识背景尚不足以深入的细节留给学生今后去达到,开个窗口,而不必作笼统抽象或者用过分哲理化的所谓“解释”来搪塞。坚持适度的“解释”才有可能使受教育者从此立下了深入探讨事物原因的雄心壮志,形成从事科学创造的潜质。相反,不顾背景知识的水平而过多地沉迷于似是而非的“解释”将使学生不知所措。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无可奈何地说:“真理掌握在老师手里”。这应引起深思。我国中学化学与大多数国家专为培养上大学学理工科的在中学里的大学预科生的中学化学相比(请参见经过反复修订的国际竞赛大纲的三级划分),其不足处,笔者认为,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中学化学总时数较低(指对准备上大学学理工科的学生),基本化学事实少(无论元素化学还是有机化学),基本原理涉及的概念少(如动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电子云、立体化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定量分析原理等,有的根本未涉及,有的不要求定量表述),联系实际过少(我国中学生的面对社会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科学能力只处于国际中学生的中下水平,见中德中学生科学能力调查报告等资料),化学实验要求更低(时数和要求都低,许多学校极少做甚至根本不做实验,内容偏重验证,较少或根本无探究性实验),相反,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基本概念的要求过高(过多地追求严格的定义与相互关系),化学计算要求高(可能与我国学生数学能力十分突出,在国际中学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文化传统有关),更要命的是,不论知识的重要与否,都过分强调其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常常对一些于形成科学整体认识及基本概念系统不十分重要的知识,也要作思维训练的无谓“拔高”,大运动量练习,以至千锤百炼,早起晚睡,疲于奔命。我们化学竞赛力图在面对少数优秀学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改变这种面貌。最后需要讨论的是:如果初赛的知识水平基本上维持在化学读本的水平竞赛基本要求作相应修改),各省、市、自治区从初赛优胜者中选拔出来的选手(4-6人)在约2个月的业余省级培训期间能否达到决赛试题对知识基础的要求,能不能在决赛中取得优胜,并进入国际集训队,乃至出国,更期望出国必拿金牌荣归?对此问题要从四个方面思考。一是初赛后的各级竞赛(包括决赛)的知识基础定位在哪里?二是这些竞赛的试题是否确实体现这种定位,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三是大家对这些竞赛的试题的知识基础如何理解?四是初赛优胜者能否在各竞赛前不长的时间里从初赛的知识基础发展到它们所需的知识基础?这需要大家都从实际出发,共同来讨论协商,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我们一直坚持,国内的各级竞赛必须注意给自己定位,一级比一级高,不要混为一谈。初赛得优胜者再根据决赛的水平进行备战,有2个月的时间,决赛试题原理水平尽管高于初赛,如热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电化学基础等,竞赛文件里写得很清楚,只是大学一年级上学期部分内容的水平,对初赛优胜者而言,仅比通常大学生早学半个多学期,决赛试题中的描述性化学知识,仍然以基本知识为度,而且考察重点仍然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原理的初步应用能力,因此,2个月的备战时间,肯定是来得及的,大可不必提前学习。本书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专为化学竞赛的初赛学生备战编写的,不涉及决赛的知识点。过去的某些决赛试题确实存在要求过高的现象,随着竞赛的发展必将调整过来。决赛试题的水平在于,考察出决赛优胜者有能力去参与国家队的选拔,有能力去学习国际竞赛预备题来备战国际竞赛,并非意味着不经学习和培训就能参加国际竞赛。决赛后我们将根据国际竞赛预备题组织决赛优胜者进行学习和备战,时间长达6个月,完全没有在此前达到这些该学习的知识和该达到的能力。最后,笔者认为,值得指出的是,不应忘记竞赛的四目的 一普及,二探索,三促进,四选拔(见竞赛章程)。前三个目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不显见,后一个目的却是显见的,振奋人心。我们又认为,不能过分强调并片面追求应试者逐级被选拔出来到国际竞赛上去拿金牌。想拿金牌本身不是坏事,否则我们不必组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竞赛,但若只把目标瞄准参加国际竞赛得金牌,而且对该目标只与个人或学校的名利挂钩,目标就不够崇高,动机就不甚纯正,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再说,由于国际竞赛参赛队数目猛增,特别是来自亚洲的参赛队,跟我国有相近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特别重视获得金牌,许多参赛队,如美国队,过去成绩不佳,近年大有长进,这些因素就必然使金牌分散,不会像过去那样集中,我国参赛选手得到金牌比过去难得多了,因此,以为只要出国竞赛必能得到金牌的老经验已经过时。历年初赛试题汇编1988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15分)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1)写出所有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二、(4分)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此人根据何种现象可知前面这辆卡车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简述原因。三、(9分)火炮在射击后要用擦抹剂清除炮膛内的铜(俗称挂铜)擦抹剂由K2Cr2O7和(NH4)2CO3组成。当温度低于10,用擦抹 剂时还要加少量NaOH以促进反应。(1)铜与擦抹剂反应的方程式(产物都是水溶性的);(2)温度低于10时,加NaOH为什么能促进反应?写出反应式。四、(17分)现正开始使用一种安全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意外。这种气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05%NaNO3、05%陶土、2328%Fe2O3粉、12%SiO2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撞车时,约在10毫秒(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2NaN32Na3N2(365分解)反应在约30毫秒内完成,袋内充满N2气而胀大,阻止人体前冲。在以后的100200毫秒内气体“消失”,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氧化钠。(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失”、Na变成Na2O过程各需什么物质。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2)若气袋内放300g NaN3,在充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大气压,300K)气体。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4大气压(此时为350K)。问袋的体积有多大?(3)配方中Fe2O3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键等长(116pm)。写出其电子结构式;(5)怎样做到既使混合物在30毫秒内迅速分解,但又不燃烧、爆炸?五、(10分)具有族光性的化合物A(C5H10O4)和乙酸酐反应生成二乙酸酯,但不与费林试剂(是检验脂肪醛和还原糖试剂)反应。1摩尔A与稀酸加热得1摩尔甲醇和另一化合物B(C4H8O4)。B与乙酸酐反应得三乙酸酯。B经HNO3氧化可得无旋光性的二元酸C。写出A、B、C的结构式和有关反应式。六、(7分)(CH3)3SiCl水解产物为挥发性(CH3)3SiOH(沸点:99),后者脱水成(CH3)3SiOSi(CH3)3。(1)写出(CH3)2SiCl2水解并且脱水后产物的结构式;(2)写出(CH3)2SiCl2和少量CH3SiCl3水解并且脱水产物的结构式。七、(10分)制备三草酸络铁()酸钾K3Fe(C2O4)33H2O的步骤如下:称取6.5g草酸亚铁FeC2O42H2O,悬浮于含10g K2C2O4H2O的30cm3溶液中。由滴定管慢慢加入25 cm3 6%的H2O,边加边搅拌并保持溶液温度为(约)40。加完H2O2后,把溶液加热至沸,即有Fe(OH)3沉淀。为溶解Fe(OH)3,先加20cm3 H2C2O4溶液(10g H2C2O42H2O溶于水成100cm3溶液),然后在保持近沸的条件下滴加H2C2O4溶液直到Fe(OH)3“消失”为止(约加5cm3 H2C2O4(溶液),不要加过量的草酸。过滤,往滤液中加30cm3乙醇,温热以使可能析出的少量晶体溶解。放在黑暗处冷却待其析出K3Fe(C2O4)33H2O晶体。(1)写出所有的反应方程式;(2)为什么要放在黑暗处待其析出晶体?(3)为什么要加乙醇?(4)FeC2O42H2O是难溶物,又不容易购到,因此有人建议:用(NH4)2SO4FeSO46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合成FeC2O42H2O就是用这二种原料)代替FeC2O42H2O,其他操作如上进行。请评价这个建议。八、(6分)用凝固点降低的方法测定在100%H2SO4中,下列酸碱平衡产物(离子)的物质的量(n)。写出配平的方程式。HNO32H2SO4 产物的n4H3BO36H2SO4 产物的n67I2HIO38H2SO4 产物的n16九、(6分)10cm3 0.20摩/升NH4的(绝对)乙醇溶液和10cm3 0.20摩/升C2H5ONa的(绝对)乙醇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20cm3)中NH4的浓度。附:(绝对)乙醇的电离常数K8.01020,NH4的电离常数Ka1.01010。十、(6分)玻璃容器被下列物质沾污后,可用何种洗涤剂洗去,写出有关反应式。若无法用洗涤剂使容器复原者,请说明原因。(1)盛石灰水后的沾污;(2)铁盐引起的黄色沾污;(3)碘的沾污;(4)硫的沾污;(5)用高锰酸钾后的沾污;(6)作银镜反应后的试管;(7)长期盛硫酸亚铁溶液的试剂瓶;(8)长期盛强碱溶液的试剂瓶变“毛”了。【参考答案】一、(1)3Na2CO3Al2(SO4)33H2OAl(OH)33Na2SO43CO2;现象:白色沉淀和气泡逸出。Na2CO32HAc2NaAcCO2H2O;现象:气体逸出。Na2CO3C17H33COOHC17H33COONaNaHCO3;现象:乳状液。产物NaHCO3写成Na2CO3,Na2CO3和C17H33COOH产物为CO2,Na2CO3和Al2(SO4)3产物写成NaHCO3均给分(2)CO2:Na2CO3CO2H2O2NaHCO3;Al(OH)3:Al(OH)33HAcAl(Ac)33H2O;C17H33COONa:C17H33COONaHAcC17H33COOHNaAc二、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色废烟者,是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多于汽油分子中碳原子数。三、(1)3Cu2K2Cr2O712(NH4)2CO3Cu(NH3)4CO3Cu(NH3)4(HCO3)22Cr(NH3)6(HCO3)32KHCO37H2O。写离子式的给全分;(2)低于10,加NaOH使NH3更易成NH3,促进配合,和产物中HCO3结合,使平衡右移。3CuK2Cr2O712(NH3)2CO310NaOH3Cu(NH3)4CO3Cr(NH3)62(CO3)3K2CO35Na2CO3。产物Cr(NH3)63错,但平衡,扣1分,产物中有CO2不给分。产物中有HCO3反应物中OH数目相应减少,方程式平衡的,不扣分。四、(1)NaN3分解供N2,陶土、SiO2吸附N2,Fe2O3使Na变成Na2O;(2)169.7(升);49.5(升);(3)6NaFe2O32Fe3Na2O;(4):或;(5)原料粉碎,混匀、成型,使反应快、扩散快,反应足够快,所释之热“全”用于后续反应,而不使气袋明显升温。五、AC5H10O4 BC4H8O4 CC4H6O4 略六、(1) SiO交替成六、八元坏都给2分;(2) 写出交联结构给3分。七、(1)6FeC2O33H2O26K2C2O42Fe(OH)34K3Fe(C2O4)3(由于溶液显碱性所以有部分Fe(OH)3生成);2Fe(OH)33H2C2O43K3C2O42K3Fe(C2O4)36H2O2因为K3Fe(C2O4)33H2O(或答K3Fe(C2O4)3),见光容易分解。3因K3Fe(C2O4)3见光容易分解及H2C2O4易受热分解使配合物破坏,所以不宜用加体浓缩的方法使之析出晶体。而用加入多量弱极性溶剂乙醇,以降低溶剂混合物的极性,使配合物(络盐)在弱极性溶剂中溶解度降低(相似相溶原理)而结晶析出。4不可取。因生成FeC2O42H2O同时溶液中有(NH4)2SO4和H2SO4。H2SO4是强酸将和C2O42(弱酸根)结合成H2C2O4,降低配位体C2O42的浓度,阻碍配合反应。在后而加乙醇时,(NH4)2SO4溶解度也降低,因而还有可能析出(NH4)2SO4晶体,使三草酸络铁酸钾晶体不纯。八、HNO32H2SO4NO22HSO4H3O;H3BO36H2SO4B(HSO4)42HSO43H3O;7I2HIO38H2SO45I38HSO43H3O九、9.0106moldm3十、(1)用HCl或HNO3:CaCO32HCa2CO2H2O(2)用强酸:Fe(OH)33HFe33H2O(3)用KI溶液:I2II3(4)用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3S6OH2S2SO323H2O(5)用H2C2O4:2KMnO411H2C2O42KHC2O410CO22Mn(HC2O4)28H2O附:一般洗涤剂是过量的,所以反应满足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的条件;用高锰酸钾后实际沾污物为MnO2,后者和H2C2O4(也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的反应式为:MnO23H2C2O42Mn(HC2O4)22CO22H2O(6)中等浓度的HNO3:3Ag4HNO33AgNO3NO2H2O(7)用强酸:Fe(OH)33HFe33H2O附:因为FeSO4中的Fe2被O2(空气)氧化成Fe(OH)3。8玻璃瓶发“毛”是强碱和SiO2(玻璃中)反应之故,无法用洗涤剂复原。1989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几类方法(按:铜、铁等分别和硫作用均归属金属和硫反应类)。二、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几类方法(按:铜、锌等分别和浓硫酸作用归为同一类反应)。三、1磁性材料Fe2O3可由FeSO4热分解反应制得。写出反应方程式。2在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可得纯NO。写出反应式。3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可得纯NO。写出仅应式。按下列两种步骤进行实验(1)先把NaNO2加入酸性溶液后再加 KI,(2)先混合KI和酸性溶液后再加NaNO2。问何者制得的NO纯?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写出反应式。四、如图装置。钥匙中盛硫,金属丝为加热用,容器内盛O2,U型管内盛汞,反应前两侧液汞面持平。给金属丝通电加热使硫起反应。反应完成后使容器内温度恢复到反应前温度,U型管两侧液汞面仍持平。1由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2若反应前容器内盛空气或N2O。分别如上实验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已知主要反应产物相同),U形管两侧液汞面是否持平。说明原因。五、某温、某压下取三份等体积无色气体A,于25、80及90测得其摩尔质量分别为58.0、20.6、20.0克/摩尔。于25、80、90下各取l1dm3(气体压力相同)上述无色气体分别溶于10dm3水中,形成的溶液均显酸性。1无色气体为 ;2各温度下摩尔质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3若三份溶液的体积相同(设:溶解后溶液温度也相同),其摩尔浓度的比值是多少?六、1写出Fe()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2有足量F时,Fe()不和I反应。请说出原因。3往1的溶液中加足量F,有什么现象?原因何在。4在足量2mol/dm3 HCl溶液中加Fe()、I、F。请说出反应现象,它可能和实验2的现象有何不同?七、在开采硫铁矿(FeS2)地区,开采出的矿石暴露在空气和水中,逐渐被氧化。有关的反应可表示如下:1请写出反应的(配平的)方程式。2如果矿山中水流(或雨水)不断淋洗硫铁矿,总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3在反应、中,什么物质被氧化?通过硫铁矿的水显酸或碱性?如果反应中途停止(断绝O2供给),但仍有FeS2剩余,将引起什么结果?八、把CaCl2与Na2HPO4溶液混合时,可得磷酸八钙Ca8H2(PO4)65H2O晶体沉淀,把所得沉淀长时间加热可以水解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Ca5(PO4)3(OH)。写出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并讨论下列问题。1下列两种方法中,哪一种得到的羟基磷灰石多?为什么?1mol/dm3 CaCl2 50cm3和1mol/dm3 Na2HPO4 30cm3混合后,将所得Ca8H2(PO4)65H2O滤出。再将它放在80cm3水中于80加热5小时。1mol/dm3 CaCl2 50cm3和1mol/dm3 Na2HPO4 30cm3混合后,直接在80加热5小时。2在实验中,按法制得的产物含Ca与含P摩尔比为1.5。计算Ca8H2(PO4)6中有多少摩尔百分比已转化为Ca5(PO4)3(OH)?九、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式、分子量和沸点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沸点()(1)HOHH2O18100(2)H3COHCH4O3264(3)H3CCH2OHC2H6O4678(4)H3COHC2H4O260118(5)H3CCH3C3H6O5856(6)H3CCH2CH2OHC3H8O6097(7)CH3CH2OCH3C3H8O60111写出(1)(7)种化合物的化学名称。2从它们的沸点看,可以说明哪些问题?十、化合物被涂在手术后伤口表面在数秒钟内发生固化并起粘结作用以代替通常的缝合。1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2固化和粘结的化学变化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参考答案】一、1金属和硫反应:FeSFeS;2金属和硫化氢反应:4Ag2H2SO22Ag2S2H2O;3金属离子和氢硫酸反应:Hg2H2SHgS2H;4硫酸盐和碳反应:Na2SO44CNa2S4CO;5碱和硫化氢反应:2NaOHH2SNa2S2H2O二、1金属和浓硫酸:Cu2H2SO4CuSO4SO22H2O;2非金属和浓硫酸:S2H2SO43SO22H2O;3硫和氧气:SO2SO2;4硫化氢和氧气:2H2S3O22SO22H2O;5亚硫酸盐和强酸:Na2SO3H2SO4Na2SO4SO2H2O;6硫酸盐热分解:2CaSO42CaO2SO2O2三、12FeSO4Fe2O3SO2SO3;2K4Fe(CN)6NaNO22HAcK3Fe(CN)6NO十KAcNaAc;32NaNO22KI2H2SO42NOI22Na2SO42H2O;第(2)种方法的产物纯。因NaNO2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为NO和NO2。43Ca(OH)212S2CaS5CaS2O33H2O四、1气志产物分子中含二个氧原子。(不能确证其为SO2)2盛空气时,反应后两侧液汞面持平。盛N2O时,若1mol N2O和S反应,生成1mol N2及半mol气态硫的氧化物,反应后产物体积增大。故左侧液汞面高于右侧液面。五、1HF;2HF以氢键结合之故。3在稀溶液中其摩尔浓度之比(25、80、90)为:2.901.031.00六、12Fe32I(或3I)2Fe2I2(或I3)棕色溶液。2Fe3、和F配合使Fe3浓度降低。3因F和 Fe3(残余)配合,使平衡向在移动。棕色变浅。4因F和H生成HF,使F的浓度降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Fe3和F的配合。因此,有少量Fe3将与I发生反应,即可能出现浅的黄棕色。七、12FeS27O22H2O2Fe24SO42十4H;FeS2Fe2S22;4Fe2十O2十4H4Fe32H2O;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Fe33H2OFe(OH)33H。2FeS2向Fe(OH)3转化。因水冲洗时,Fe3迅速水解。即促进反应而中止反应。3中是Fe2被氧化,是FeS2中的 S被氧化。显酸性。Fe(OH)3溶解。八、5Ca8H2(PO4)65H2O8Ca5(PO4)3(OH)6H3PO417H2O1(2)多,因(1)中滤掉了H3PO4;256转化九、1水、甲醇、乙醇、乙酸、丙酮、丙醇、甲乙醚。2(1)1、2、3、4、6化合物分子间都有氢键,所以其沸点较化5、7高。(2)2、3、6为同系物,分子量高,沸点也高。(3)4、6、7化合物的分子量相同。因4能成双分子,所以沸点高。7无氢键,沸点低于6。十、1氰基,丁烯酸乙酯;2199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8分)单质和硝酸混合(1)反应生成相应硝酸盐的单质是 、 。(2)反应生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单质是 、 。(3)呈钝态的单质是 、 。(4)不发生反应的单质是 、 。二、(6分)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二氧化硫造成的。现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某份雨水样品的pH值。测试时间(小时)01248雨水的pH4.734.624.564.554.55请说明在测定的时间里,雨水样品pH变小的原因。三、(8分)为降低硫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可把氧化钙或碳酸钙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这种方法叫做“钙基固硫”)。请写出钙基固硫的反应方程式。请从反应热角度讨论用氧化钙或碳酸钙的区别。四、(10分)以无机物态存在于土壤中的磷,多半是和钙、铝、铁结合的难溶磷酸盐。磷酸钙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增大,使磷的肥效增强;加入土壤中的磷酸钙久后则转变为磷酸铝、磷酸铁,导致磷的肥效降低。请解释并回答下列问题。(1)磷酸铝在酸性条件下其溶解量(和在近中性条件下的相比) (填入增大、持平或减小。不同),在碱性条件下其溶解量 。因为: (2)磷酸铁在碱性条件下其溶解量 。因为: (3)作为磷肥,磷酸铁的肥效不高,但在水田中,其肥效往往明显增高。因为: 五、(4分)已知四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液氮中的溶解度(克溶质100克溶剂)为:AgNO3Ba(NO3)2AgClBaCl2溶解度水1709.21.510433.3液氨8697.20.80写出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水溶液和液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向六、(10分)从某些方面看,氨和水相当,NH4和H3O(常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1)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二个反应NH4ClKNH2KCl2NH2;2NH4IPbNHPhI23NH3请写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二反应相当的反应方程式。(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为金属):MNH3 MONH4Cl M(NH2)2七、(12分)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克100克水及在不同的二氧化碳压力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二氧化碳压力,巴00.1390.982溶解度,克CaCO3100克H2O0.00130.02230.109(原子量;Ca,40.0;O,16.0;C,12.0;H,1.01)请用计算说明,当持续把二氧化碳(压强为0.982巴,下同)通入饱和石灰水,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否完全“消失”?在多次实验中出现了下列现象,请解释。(1)把由碳酸钙和盐酸(6mol/L)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通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沉淀到最后完全“消失”。若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经水洗后再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则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到最后就不能完全“消失”,为什么?(2)把饱和石灰水置于一敞口容器中,过了一段时间后溶液表面有一层硬壳。把硬壳下部的溶液倒入另一容器中,再通入经水洗过为二氧化碳,最后能得清液,请解释。若把硬壳取出后,全部放回到原石灰水溶液中,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二氧化碳,最后能得清液吗?3用适量水稀释饱和石灰水溶液后,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二氧化碳,结果是因稀释程度不同,有时到最后能得清液,有时得不到清液。请估算用水把饱和石灰水稀释多少倍时,谁能得到清液?(设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即20)八、(10分)称取四份0.50克锌(原子量65),按下列要求分别盛于四支试管,塞L带导管的塞子,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1)0.50克锌5毫升3摩升硫酸(2)0.50克锌5毫升3摩升硫酸0.1克铜片(3)0.50克锌5毫升3摩升硫酸0.1克铜粉(4)0.50克锌十5毫升3摩升硫酸0.41克胆矾(相当于 0.1克铜)请把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并对实验现象作简要的说明:序号生成氢气的速度*生成氢气的总量*(1)(2)(3)(4)*请分别填入:“慢”“快”“最快”“最慢”或其他;*请分别填入:“相等”“最多”“最少”或其他九、(6分)碘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紫色、棕色一般认为溶液呈紫色的表明溶解了的“碘分子”并未和溶剂发生很强的结合。已知不同温度下,碘在石蜡油中的溶液呈紫色或棕色。请回答温度低时溶液呈 色,温度高时溶液呈 色,因为 十、(6分)2摩尔碘(I2)和3摩尔碘酸酐(I2O5)的混合物在浓硫酸中反应生成(IO)2SO4;若在发烟硫酸中(化学式为H2SO4SO3)中反应得I2(SO4)3。后者小心和水反应得碘和四氧化二碘。请写出生成I2(SO4)3及其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十一、(8分)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0H16。在催化氢化时可吸收1摩尔的氢得(B)。(A)经催化脱氢可得一芳香烃(C),(C)经高锰酸钾氧化未见苯甲酸的生成。请画出(A)、(B)、(C)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十二、(12分)请设计区别下列化合物的方法和程序:C6H5OH、C6H5COOH、C6H5NH2、C6H5CHO【参考答案】一、(1)Cu、Zn或其他;(2)C、P或其他;(3)Al、Fe或其他;(4)Au、Pt或其他二、H2SO31/2O2H2SO4;H2SO4酸性比H2SO3强三、CaOSO2CaSO3;CaOSO21/2O2CaSO4;CaCO3SO2CaSO3CO2;CaCO3SO21/2O2CaSO4CO2;CaCO3CaOCO2 吸热(Q1);CaOSO21/2O2CaSO4 放热(Q2);CaOSO2CaSO3 放热(Q3);不论Q2、Q3是大于或小于Q1,和用CaO相比,会损失少量热量。四、因PO43和H结合变得易溶;因磷酸铝、磷酸铁的溶解度更小。(1)增大、增大,前者是PO43和H结合,后者是Al3和OH结合。(2)增大,因 Fe3和OH结合。 (3)Fe()被还原为Fe()。五、在水中BaCl22AgNO3Ba(NO3)22AgCl;液氨中Ba(NO3)22AgClBaCl22AgNO3六、(1)H3OClKOHKCl2H2O或HClKOHKClH2O;2H3OIPbOPbI23H2O或2HIPbOPbI2H2O(2)M2NH3M(NH2)2H2或MNH3MNH21/2H2;MO2NH4ClMCl22NH3H2O;M(NH2)2MNHNH3或3M(NH2)2M3N24NH3七、饱和石灰水浓度0. 16510/74.010.0223摩/升,即能生成0.0223摩CaCO3,在0.982巴下CaCO3溶解度0.10910/10010.0109摩/升,0.02230.0109,所以不能全溶。(1)是 CO2带出 HCl之故。(2)硬壳是CaCO3,使石灰水浓度下降;把硬壳研细后再次放入,不可能得清液。(3)0.0233/0.01092.14,即至少要加1.14倍体积的水稀释饱和石灰水。八、(1)最慢 相等 (2)慢 相等 (3)快 相等 (4)最快 最少(2)(3)(4)比(1)快是因为ZnCu原电池,(3)(4)比(2)快Cu面积大,(4)比(3)快是Cu面积更大,均匀。(4)中发生Zn置换少量Cu2的反应。九、(1)棕色,紫色。 (2)温度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弱。十、2I23I2O55H2SO45(IO)2SO45H2O;2I23I2O515H2SO4SO35I2(SO4)315H2SO44I2(SO4)312H2OI23I2O412H2SO4。每个反应式各2分。十一、(A)的异构体为:十二、溶于HCl的是C6H5NH2,生成C6H5NH3Cl;溶于5(稀)NaHCO3的是C6H5COOH,生成C6H5COONa;溶于稀NaOH的是C6H5OH,生成C6H5Ona;能和Cu(OH)2反应生成Cu2O的是C6H5CHO1991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10分)1过氧化氢可使Fe(CN)63和Fe(CN)64发生相互转化,即在酸性溶液H2O2把Fe(CN)64转化为Fe(CN)63,而在碱性溶液里H2O2把Fe(CN)63转化成Fe(CN)64。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2V2O3和V2O5按不同摩尔比混合可按计量发生完全反应。试问:为制取V6O13、V3O7及V8O17,反应物摩尔比各是多少?二、(8分)1.0克镁和氧反应生成氧化镁时增重0.64克(1)1.0克镁在空气中燃烧,增重不足0.64克;(2)1.0克镁置于瓷坩埚中,反应后,只增重约0.2克。请说出(1)、(2)增量低于0.64克的原因。三、(10分)把单质Fe、Cu置于FeCl3溶液中达平衡后(1)有Cu剩余(无Fe),则溶液中必有 ;(2)有Fe剩余(无Cu),则溶液中必有 ;(3)有Cu、Fe剩余,则溶液中必有 ;(4)无Cu、Fe剩余,则溶液中可能有 ;(5)以上四种情况都成立吗?分别简述理由。四、(6分)混合AgNO3溶液和K2CrO4溶液得Ag2CrO4沉淀。现取等浓度(molcm3)AgNO3、K2CrO4溶液按下图所列体积比混合(混合液总体积相同),并把每次混合生成Ag2CrO4沉淀的量(以摩尔计)填入下图,再把这些“量”连接成连续的线段(即把每次混合生成Ag2CrO4量的点连成线)。五、(8分)1以同浓度(rnoldm3)K4Fe(CN)6代替K2CrO4(混合体积比相同)生成Ag2Fe(CN)6沉淀,按题四要求,画出Ag2Fe(CN)6量的线段。2用同浓度(moldm3)NaAc代替K2CrO4,生成AgAc沉淀,也可按相应混合比画出生成AgAc沉淀量的线段。实践中发现,生成AgAc沉淀量有时明显少于理论量。原因何在?六、(12分)某106kW火力发电厂以重油为燃料1以含硫2重油为燃料,燃烧后烟道气中含SO2多少ppm(体积)?1dm3重油(密度为0.95gcm3)燃烧生成14Nm(标准立方米)的烟道气。2以含硫3.5重油为燃料,重油使用量为0.1dm3kW1hr1。该厂开工率(每年实际运转天数)为80,对烟道气的脱硫效率为90。问一年间对烟道气脱硫回收的SO3能生成多少吨硫酸铵?或生成石膏,CaSO42H2O多少吨?或生成70硫酸多少吨?(原子量H 1.0,N 14,O 16,S 32,Ca 40)七、(10分)K2Cr2O7和H2O2在H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