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城市化近域推进.pptx_第1页
陇西县城市化近域推进.pptx_第2页
陇西县城市化近域推进.pptx_第3页
陇西县城市化近域推进.pptx_第4页
陇西县城市化近域推进.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进域推进过程 以陇西县为例 一、陇西县概况 陇西县,位于陇中黄土高原西部,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中部 ,地理座标为东经104。18 104。54,北纬34。50 35。23 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 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 与定西县接壤。全县境界,东西宽约52公 里,南北长约60公 里。总面积2400余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53。 自县城 至省会兰州229公里。县城至邻县的距离是。距通渭县城134公 里,界至和平乡车场村赵家大湾;距武山县城64公里,以文峰乡 垭儿峡为 界,距漳县城54公里,以雪山乡四店儿村罗家庵为界 ;距渭源县城42公里,以 首阳乡石家磨村上南坪为界;至定西 县城91公里,以马河乡大营梁为界。 陇西,历史上为陇右政治 枢纽,军事重镇,文化中j凸。又“踞关中之上 游,扼羌戎之要 害,环山带水,一大都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解放后, 陇 海铁路天兰段通车过境。中央,省、地有些重要工厂、单位迁建 于此。公 路四通八达,干线公路有定天、会陇、殪陇三条,是通 往渭源、临洮、漳 县,岷县、宕昌、武都,临潭、通渭、会宁等 县间的交通要道,均以文峰镇 为联结点,成为交通枢纽。 1.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陇西地处中纬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 。年平均降 水量445.8毫米,蒸发量1440毫米。年平均日照 时数2292小时。城区年平均气温7.7,年平均无 霜期146天,绝对无霜期仅有97天。由于受东亚 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降水 量年际差异大。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宜农宜牧 ,以农业为主。川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适宜 小麦生长,为全县主要产粮区。南山为温寒半湿 润区,发展牧业有一定条件。 【地形地貌】 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 米,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 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 低丘陵,耕地119.7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8 亩.位处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 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县城位于渭河南岸二 级阶地上,主要为第四系地层,上部以黄土主,下部 为砂砾卵石层。土层除湿陷性黄土外,一般较为稳定 ,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12吨-15吨。地震基本烈度为 七度。 【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大理石矿:位于本县东四十里铺东南约2公里 渭河岸。磨光后,有深灰色和浅灰色2种,年产大理石 板材1700平方米。 石灰石矿:位于县境东南21公里的石门,渭 河及各支流河谷石灰石藏量丰富,年产石灰10万吨, 可满足本县工业和民用建筑之需。 砂和粘土:辽西河的细砂质量最佳,技术指 标完全符合建筑要求;粘土全县均有分布,河浦及首 阳地区的较好,烧制的砖瓦、瓦器,质量上乘。以原 料好,造型正,抗压强度高而畅销市场。 (2)水资源 陇西县地表水、入境水9750万立方米,自 产水8012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78 亿立方米,年 总开采量可达3300万立方米,城区人均占有水资源 65.8立方米,目前年开采量为1700万立方米,仅占 可开采量的50。渭河流经县内46.1公里,南北 条支流均有灌溉之利。城区位于渭河川区,地下水资 源可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2.社会经济条件 这里资源丰富,产业发达。水资源1.94亿 立方米,电力总装机容量401000千伏安,现 年耗电量仅为装机容量的一半。享有“西北药 都”、“千年药乡”之称,宜产多种地道优质中 药材,党参、当归、红黄芪量大质优,驰名中 外,是“中国黄芪之乡”,通过黄芪和白条党参 原产地标识认定。马铃薯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菌菜生产基地建成 ,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陇原三 绝”颇享盛名,是著名的“中国腊肉之乡”。 这里工业雄厚,潜力巨大。现有工业 企业147户,门类齐全,行业多样, 分为冶金制造、食品包装、生物医 药、化工建材4大工业体系,拥有 3500多种产品。兰州铝厂西北铝加 工分公司是全国三大综合性铝加工企 业之一。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达古都西安 ,西临省会兰州,陇海铁路纵贯东西,宝 兰二线横跨境内,定陇公路建成使用,连 霍高速穿境而过,多条国、省公路与铁路 在“旱码头”文峰镇交汇,成为连结周边数 十个市州县的交通枢纽。 二、城市建设 现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 人口达到20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25%、 亮化率达到100%,城镇化水平达到42%以 上。建设新农村80个,建设比较完备的农田 水利设施齐全、农村道路畅通、饮水安 全、环境整洁、生产机械化的农村发展体 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主导产 业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 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 元,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6180元,年均增长13.6%以上; 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农村贫困面 下降到7.4%以下。社会就业比较充 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善,城乡一体 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 三、城市空间演化过程 1、改革开放之前(民国后) 民国16年(1927年),县长刘致君补修 多以土坯代 之。民国20年(1931年),筑西北城背墙,至1949年 ,大城 北关城墙完好。城内1.7万余人,只一些店 铺和小作坊。1961年后,随城市人口增加,住宅的 扩建,城内水池多被占用,仅 剩田家池、钟灵 池、后池、鸭池等。 1965年后,西北铝 加工厂陇西有色 冶金机械厂、陇西皮革厂先后建于东, 西郊,城区建设向东、 西发展,区域 面积迅速扩大,纳文峰镇,规划中的城 区将达30平方公里。 民国陇西县城区图 2、改革开放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后,县城街道建设有所发展。至 1985年,有主次街 条,区间巷道7.2条,总长7.9公里 ,路网密度3.52平方公里。 2011年,全县建成区面积达21.3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 加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7.65%,较2006年提高了 6.2个百分点。 四、城市空间发展因素 1、地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 2778米,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 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 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渭河流经陇 西,使得陇西沿着渭河发展,呈带状分布。 2、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天兰铁路大动脉,跨越渭水交汇于文 峰。全县有干线公路 3条,县乡公路16条, 专用线3条,乡镇有通往各村的农机便道,公 路总里程 9242公里,构成县、乡,村三级 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活跃了地方经济。 3、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就县属企业讲,有机械工业,主要承担 全县 农机具的配件、生产和维修;有造纸工 业,年产1500多吨机制纸,有建材工 业,年 产3000多万块机制砖和100多万片机瓦,质 量名列全省前茅;还有印 刷业、食品加工业 及家具制造业等。县属工业总产值1985年达 到1522万元,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513, 比1959年增长4973倍。刘家峡水电站高压 输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