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五六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1页
初三化学五六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2页
初三化学五六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3页
初三化学五六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4页
初三化学五六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五 单 元 化 学 方 程 式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分析内容: 教材地位作用 1 单元结构 2 教学建议 3 教材地位作用 掌握了物质间的一些简单的反应原理,熟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制取气体的实验方法。 学生 已有 知识 能力 具备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如:空气、氧气. 地 位 作 用 学生开始从定量角度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的转折 点。 教材地位作用 所学原理、技能是初中化学的最 基本的内容,是今后学习化学反 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的配平 利用方程式 的计算 课题 1 课题 2 课题 3 原理 应用 基本原理 基本技能 基本化学 用语 遵循 应用 数学化 单 元 结 构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从原子角 度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的信息 从元素种 类、质量、 反应条件分 析 探究实验 (封闭体系) 摸索规律 探究实验 (开放体系) 运用规律 原理 技能 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 化学史的了解 设问 进一步设问 ,引出探究 多组平行实验 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 装置改进启发学生对 密闭体系的关注 开放体系 运用定律 (关注反应物 或者生成物为 气态的物质)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化学反应中哪些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中哪些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等?相等? 总质量 反应前 烧杯的质量 试管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铁钉的质量 水的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烧杯的质量 试管的质量 水的质量 铜的质量 硫酸亚铁的质量 没参加反应的铁 的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烧杯的质量 试管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铁钉的质量 水的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烧杯的质量 试管的质量 水的质量 铜的质量 硫酸亚铁的质量 没参加反应的铁 的质量 硫酸亚铁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铁的质量 反应的铁的质量 没反应的铁的质量没反应的铁的质量 生成的铜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 铁 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 硫酸铜 的质量 生成的 铜 的质量 生成的 硫酸亚铁 的质量 +=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微观原因 宏观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原因 解释一些现象 推断元素组成 元素两不变 原子三不变 化学方程式的引入(国际通用) C+O2 =CO2 P+ O2 = P2O5 点燃 点燃 45 2 关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学建议 实验要学生动手(可分组同时进行几 个不同的实验),组织好讨论以达探 究目的。 镁条燃烧实验,所取镁条要足够长。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研 究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如蜡 烛的燃烧、金属的生锈等等。 课题2 如何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原则 书写步骤 遵守客观事实 体现质量守恒 写 配 标 注 查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CO2 + Ca(OH)2 = CaCO3+ H2O 反应物 生成物 质量 关系 反应 条件 实验 现象 粒子数量 关系 44+74=100+18 C2H4 + 3O2 = 2CO2 + 2H2O C2H6O + 3O2 = 2CO2 + 3H2O _+ _O2= _CO2 + _H2O 3CO + Fe2O3 = 3CO2 + 2Fe 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 教学建议 技能学习需要一定积累过程,不 宜急于求成,一次到位。 可以采用学生互判的方法。 加入碳氢或碳氢氧化合物燃烧方 程式的配平,逆向思路训练确定 物质组成的思路。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物质必需是纯净物 质的质量。 明确解题关键是化学概念(反应)清楚, 化学方程式正确。 初学阶段在解题步骤和规范上要严格要求 ,以利于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计算技能的形 成。 教学建议 P103例: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 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 H2O2 B. KMnO4 C. KClO3 D. H2O 元素质量分数及元素转化程度的考察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与性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碳单质非常重要,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 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期学习相关化 学反应的基础; 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 点、难点,且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 单元结构 性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用途) 实验室制法突出方法(思路) 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碳的单质 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及对环境的影响 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实验技能还原反应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与生活、科技联系体现价值 结构与性质相挂勾学科特点 还原 反应 与氧的反应 与氧化铜 的反应 碳 碳的单质碳的性质 石墨 金刚石 C60 结构与用途联系 水墨古画或 自然界的碳循环引入 结构性质用途 决 定决 定 反 映反 映 金刚石原石切割后的金刚石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碳 元 素 金刚石 石墨 木炭 活性炭 C60 碳纳米管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不一定是单质” 纳米技术具有许多诱人的特点 :其产品的体积仅仅为分子般 大小,但精密和复杂程度宛如 人体的细胞,坚硬程度为钢铁 的100倍,它是未来新技术的 希望之星。 借助于显微技术的最新进展 ,科学家目前已经能够将单 个原子置放于任意地方。该 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非常巨 大,在它的支持下,我们不 久将会看到显微计算机、能 够杀死癌细胞的遥控天线、 无污染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 问世。 人们担心当纳米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时,会将 人类“带入歧途”。众所周知,目前人们对“超 级种子”(转基因作物)以及“怪物食品”(转 基因食品)的普遍担忧,阻碍了生物技术在农业 中的应用;对克隆婴儿的担忧阻碍了人类干细胞 的研究进展。由于担心纳米技术的副作用,世界 上一些环保组织呼吁暂停纳米技术的研究工作, 直到人们充分认识它对社会、环境乃至人类健康 的危害。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稳定 与氧结合 与氧气反应 不充分反应 充分反应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教学建议 让学生知道同种元素可有不同的单质。 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简便、易行)。 体现化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 充分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从生活中来,化学服务社会。 。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特点: 突出研究,落实制取 制取反应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要点 + 直接给出 比较CO2和 O2设计装置 探究 完整装置 参照 装置的多样化引发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利用生活 用品组装装置 教学建议 使用药品方面可提供几组不同的药品:块 状和粉末状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 硫酸等让学生比较优缺点。 鼓励、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创新,设 计出不尽相同的装置。 引导学生从利于实验的角度去改进气体发 生装置,让学生明白改试管为锥形瓶,加 装长颈漏斗等原因。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实验趣味化。 不助燃、可溶; 与水、石灰水反应 实践实验简述 CO性质 燃烧、还原CuO 生理作用 联系生活 制取 CO2 实验CO2 性质 CO2与生 活、环境 经典实验的详细分析和落实 改进实验的分析 训练学生举一反三 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饮料、干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