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波的基本概念 2 简谐波 3 波动方程与波速 4 波的能量 5 声波与声强级 6 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与驻波 7 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 各种波的本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 ,但形式上具有相同特征和规律。 能量的传播、反射、 折射、干涉、衍射 电磁波:E(t) 、B(t) 在空间的传播。 波动:振动的传播(振动状态的传播) 弹性波一群质点,以弹性力相联系。其中一个质点 在外力作用下振动,引起其他质点也相继振动 媒质 波源 机械波的形成条件 波源 媒质 质元在自己的平衡位置 附近振动,并不迁移 1 波的基本概念 一、波的产生与传播 0 纵波 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一、波的产生与传播 简谐波:波源作简谐振动, 在波传到的区域, 媒质中的质元均作简谐振动 。 t = T/4 t = 3T/4 波形曲线 = uT t = T t = T/2 t = 0 0481620 12 (1) 质元并未“随波逐流” 波的传播不是媒 质质元的传播,而是相位的传播 (2) 某时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 于“下游”某处出现-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4) 同相点-质元的振动状态相同 结论: (5)波的传播是波形的传播。波源振动一个周期, 波向前传播一个波形 (3) 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元的相位依次落后。 二、波的特征量 波速 u = 跟踪某一相位,沿波线方向相位 传播的速度.它与媒质的性质有关(相速度) 波速 媒质波的种类温度波速(m/s) 空气纵波 0 331.5 20.0 342.4 100 386 氧 水 铜 铁 砖 纵波 纵波 横波 横波 0 317.2 13 1440 31 1500 横波 15-20 3570 100 5300 室温 3652 波在各种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波的特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传播方向上 某一点的 完整波的个数 周期 波的周期性 波的周期为各点振动的周期 频率 波的时间周期性 波长 振动状态相同的点的最近距离 o y x u 简谐波 :在同一波线上相位差为2的两点间距离 波的周期性 波的空间周期性 = u 二、波的特征量 三、波的几何描述 波面:同位相各点所组成面(位相差为零 ) 波前:离波源最远即最前方的波面 波线:表明波传播方向的线 在均匀且各向同性的媒质中 波线与波面始终是垂直的 S S1 S2 球面波:波前为球面 平面波:波前为平面 0 波函数 表示平衡位置在x 处的质点t 时刻相对自己平 衡位置的位移。 四、波函数 2 简谐波 一、波函数 原点 x o u P x P点的振动 (x,t) = ? P点比o 点 晚 x/u (x,t) = (o,t-x/u) P点 t 时刻的振动即为 o点(t-x/u) 时刻的振动 (x,t) = Acos (t-x/u) 沿着 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O点在 t 时刻的振动状态 O点在 的振动状态 P 处质点在 t 时刻的振动状态 沿着x轴 负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 O x x P P处质点在 t 时刻的振动状态与 o 处质点在 时刻的振动 状态完全相同 (0,t) =Acost (o,t+x/u)= Acos (t+x/u) (x,t) = (o,t+x/u)= Acos (t+x/u) x tt + t x 波数 二、各质元的振动 平衡位置在x 处的质点t 时刻的振动速度 振动加速度 建立简谐波方程的步骤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给定的条件,写出波动在媒质中某点S (不一定是波源)的振动方程 2、建立坐标系,选定坐标原点,在坐标轴上任 选一点P,求出该点相对于S点的振动落后或 超前的时间 3、根据在一定坐标系中波的传播方向,从S点振动方 程中的减去或加上这段时间,即得到波动方程 注意:(1)振动已知的点、原点、振源的区别 (2)波速不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1、x 一定, 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P处质点振动 的初位相 O x P O t x = x0点的振动曲线 波函数 2、t 一定 t 时刻各处质点离 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Ox t = t0时刻的波形曲线 3、x, t 都在变化 t 波形以速度 u 传播 例:已知 y=0.02cos(10t+6x)SI 求(1)T、u、传播方向 (2)波谷经过原点的时刻(3)t=6 s时各波峰的位置 解:(1)比较法即与标准方程比较 T=/5=0.63(s) =1/T=1.6(Hz) =/3=1.05(m) u= /T=1.67(m/s) 传播方向:沿x 轴负向 例:已知 y=0.02cos(10t+6x)SI 求(1)T、u、传播方向 解:(1)定义法 :在同一波线上相位差 为2的两点间距离 x2 o x1 u t 时刻 x2x1 = x2x1 (10 t +6x2) (10 t +6x1)=2 = x2x1 = /3 T: 每个质元作一次完全振动(相位增加2)的时间 X点: t1t2 时间内相位改变了2 (10 t2 + 6x)(10 t1 + 6x)=2 t2t1=/5 (2)波谷经过原点的时刻 解:(2) y=0.02cos(10t+6x) t = 0 时波形图 O x y 0.02 原点 y =0.02cos10t 波谷经过原点 y(0 ,t) = 0.02 t = (2k+1)/10 k =0 , 1, (3)t=6 s时各波峰的位置 t =6s y =0.02cos(60+6x) 波峰 y =0.02 x = (k/3) 10 o y x u 思考题 t y o 求O点的初相 求振动的初相 y x =0 y 一维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三维形式 注意: (1)此方程不限于平面简谐波 (2)任何一个物理量,只要满足此方程, 一定以波的形式传播。u 即为波速 3 波动方程与波速 o xx + x x x 自由状态 t 时刻 (x,t) (x+ x, t) x截面x+x截面 x段的平均应变: 变形后的长度 例:杆上传播的纵波 由胡克定律 x处截面 t 时刻 : 应变为 /x 应力为 F(x,t)/S 杆上各处 x不同,线变、 应力不同, 各质元作加速运动 将应力、应变关系代入 设质心坐标为x,位移为 x x o x1x 2x ( x,t) F1 F2 x1截面x2截面截面S x0 弹性绳上的横波 固体中的横波 G - 切变模量 流体中的声波 k-体积模量, 0-无声波时的流体密度 4 波的能量 一. 弹性波的能量 能量密度 振动动能 形变势能 + = 波的能量 1 弹性波的能量密度 (以细长棒为例) 动能 动能密度 势能密度 棒中有纵波时 能量密度 2 平面简谐波的能量密度 (x,t)=Acos( t-kx) 能量密度 w k = w p =0w k w p最大 最大 wk w p为 0 二. 能流(能通量)、波的强度 1. 能流(能通量) 能流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 一面的能量。 平均能流 2.能流密度 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流 S x udt 能流密度的时间平均值 平面简谐波 平面简谐波w u = u 2A2sin2( t-kx) 波的强度 S 平面简谐波沿 x 方向传播,媒质不吸收能量 S1 S2 球面波 声波机械纵波 可闻声波 :20 Hz-20000Hz 次声波 :20000Hz 一、声压 媒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力与无声波传播时的静压力之差 纵波疏密波 稀疏区域:实际压力小于静压力,声压为负值 稠密区域:实际压力大于静压力,声压为正值 5 声波与声强级 (声压的振幅) 二、声波的强度 5 声波与声强级 三、 声强级 单位:贝尔(Bel) 单位: 分贝(dB) 人耳能忍受的最大声强 人耳有听觉的最小声强 引起听觉的声波的声强范围:10-12 w/m21 w/m2 标准声强 5 声波与声强级 闹市车声 70分贝 响 通常说话 60分贝 正常 室内轻声收音机 40分贝 轻轻 耳语 20分贝 轻 树叶沙沙声 10分贝 极轻 四、超声波与次声波 超声波特点: 频率高、波长短、衍射 不严重 1、定向传播特性 探测水中物体、 工件内部缺陷 、B超 2、穿透本领大 次声波特点: 频率低、能量损失少。 与地球、海洋及大气的大规 模运动有关。如火山爆发、 地震、大气湍流等都有次声 波产生 6 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与驻波 一、波的叠加原理 1、波的传播独立性:几个波相遇后,并不改变各自的原有 特征(波长、频率、振动方向)而继续向前传播。就好 象没有与其它波相遇一样。 2、在相遇区域内,任一质点的振动是这几个波单独在该点引 起的振动的合成。即任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是各波在该 点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二、波的干涉 (1)振动方向相同(不垂直) (2)频率相同 (3)相位差恒定 相干波 两个相干波发生干涉时, 振动加强(减弱)的条件? 波的干涉: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如果叠加的结果是有 的地方的强度始终加强、有的地方的强度始终减弱, 即强度在空间有一个稳定的分布。 相干波源 二、波的干涉 两个相干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减弱)的条件? S1 S2 P S1: S2: 振动方向垂直于板面 到达P点的振动 S1 S2 P P点处质点的振移 对于空间确定一点 , 是恒量,(不随时间改变), A 也是恒 量。对于不同点,A随 而变化。 最大 干涉相长 最小 干涉相消 结论:(两波源同相 ) 两列相干波在空间迭加时,在波程差等于零或波长整 数倍的各点,振幅最大(干涉相长);在波程差等半 波长的奇数倍的各点,振幅最小(干涉相消)。 两波源同相1=2 1=2 1=2 例 A、B为相干波源,同一媒质中 A为波峰时,B恰为波谷, 在媒质中波速 ,求两列波的波动方程及 传到P点时的干涉结果。 AB P 15cm 20cm 解:A 波 以A为原点 AB P 15cm 20cm 解:B波 以B为原点 P点干涉的结果: P点因干涉而静止 三、驻波 条件:振幅相同,沿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叠加。 驻波的形成 A 各点似作谐振动 但振幅不同 讨论 (1)振幅 波节 波腹 (2) 相位 在同一波节两侧的质点振动反相, (即同时沿反方向到达平衡位置。) * * 在相邻两波节之间(同一段上)的质点振动同相 驻波分段振动 讨论 (3)半波损失入射波在反射时反生反相的现象 反射处是固定端,有半波损失,反射点为波节 反射处是自由端,无半波损失,反射点为波腹 波 密 媒 质: 波 疏 媒 质: 有半波损失 无半波损失 垂直 讨论 振动的模式: L 1.两端固定的驻波系统 n = 1,2, 弦上允许存在的驻波波长 本征频率 简正模式 n =1 1=u/2L 基频 n =2 2=u/L 二次谐频 一个驻波系统有多个固有频率 策动力与某一固有频率相同时就发生共振 系统的振动一般是各种模式的叠加 弦乐器 2.一端固定的驻波系统 L (n= 0、1、2.) 基频 谐频 本征频率 简正模式 少数几个本征频率合成的驻波,当强度适中, 可引起愉悦的感觉;过多的本征频率叠加或非本 征频率则形成噪声,使人感到不舒服。 管乐器 7 多普勒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习题及解析
- 2025年应急局安全员资格认证题解
- 2025年建安安全员考试重点突破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C证法规题及答案
- 2025年空调维修工程师执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风险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素质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专家认证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健康是1财富是》课件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含注释)
- 《输血制度及流程》课件
- 压裂酸化安全要求
- 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解读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 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内科医患沟通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7.2《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网御星云网闸技术宝典
- 交通管理与控制3平面交叉口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