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 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 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 的进步 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 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 开始的。 构 成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判断方法 类 型 及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和死 亡率均 3 传统 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 率 1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和死 亡率较低 ,自然增 长率 1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 增长模式 转变 的因 素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 代型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 式由传统 型向现代型转变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 型 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已基本实现 从传统 型向现代型的转 变。 生产力水 平是根本原 因 国家政策 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 自然环境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本P67) 人口迁移 分类 特点方向 国 际 人 口 迁 移 19世纪 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 主 由于殖民扩张 ,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 和大洋洲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 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 人口增多 欧洲经济发 展快,变为 人口迁入 地拉丁美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 和西欧西亚和北非由于石油开采, 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国 内 人 口 迁 移 20世纪 80年代 中期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 体制和 严格的户 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 、有组织 的人口迁移,规 模小频率低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 20世纪 80年代 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 口迁移以 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 率高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 工矿区迁移;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主要因素(课本P1011)其他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 水、矿产资 源等)和社会经济环 境(包括经济发 展、交通和通信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的变 化。其中经济 因素起重要作用 个人生活或职业 需求的变化 战争、宗教、 社会变革、国 家政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 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时间原因方向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人口大规模西 移 19世纪和20 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发展 由乡村流向城 市 20世纪20 60年代 自然灾害、农 业危机 南部人口迁往 北部和西部 20世纪60年 代末70年代 初 新资源、新兴 工业的发展 从东北部工业 区迁往西部和 南部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10 ) 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 预见 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 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 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 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 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 影响因 素 资源是制约环 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 和文化消费水平(负负相关)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 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合理人口容量 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 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 宜的人口数量。 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 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实现的 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索道支架焊接工艺参数调整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成形机床维修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物胶制造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卡轨车司机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校企协同专业诊改体系构建
- 养殖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术中考专业试题及答案
- 果树专业试题及答案
- 单招空乘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检测工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试题及答案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SLZ 552-2012 用水指标评价导则
-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疾病.ppt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 智能电子储物柜控制系统方案
-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 16日济宁市兖州誉航汽车广场市场调研及招商销售可行性报告简编版
- 学习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的体会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