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初中文言文复习-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pptx_第1页
a19-初中文言文复习-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pptx_第2页
a19-初中文言文复习-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pptx_第3页
a19-初中文言文复习-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pptx_第4页
a19-初中文言文复习-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选自板桥家书郑燮(zhng xi),字克柔,号板 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诗、书、画 三绝。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封家信,也是一篇出色的驳论文。 文章引用具体事例,批驳了“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无所不诵”的观点,告诉我们读书应当树立深入研究 的正确态度,应当有所选择,取其精华。 文体知识:书信,驳论 写作特点:事实论据;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 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 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 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 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 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 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 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 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 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 ,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1)选自板桥家书郑燮(zhng xi),字克柔,号板桥。清 朝书画家,文学家。 2)济事:能成事,中用。 3)济:对事情有益。 4)了了:明白 5)方寸:指人的内心 6)不暇:没有空闲,指应付不过来 7)于:相关 读书只读一遍便能背诵作为值得肯定的能力,其实是最于事无补 的。 眼里看的清楚,心里匆匆而过,其实留在心中的并不多,因为来 来往往频繁而应付不过来,好像看着歌舞场里的美女,看上一眼就过 去了,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 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 学之功也。 8)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串 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韦:皮革。 绝:断绝。 9)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微:精微。义:道理。 10)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按而行 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这是古代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 质。 孔子读周易,翻来覆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 几次,不知他翻阅过几千百遍啊!从而对周易精微的语言,深 刻的道理,越探究越清楚,越钻研越深刻,越深入越不知它们的奥 妙。即使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也不会停止刻苦勤奋的学 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 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 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11)洒然:畅快的样子。 12)迄:终 苏东坡读书一般不需要超过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 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吏觉得他读书辛苦,可苏东坡却畅快不 倦。怎能因为看一遍能记住就结束学习!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 方平等人,读过的书一生不看第二遍,因此最终也没有写出好文 章。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 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 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13)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何况过目成诵还会有什么东西都记诵的弊端,例如 史记130篇中,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 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和垓下之会写得 最好。反复诵读使人欣喜悲泣的就这么几段罢了。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 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4)没分晓:不懂道理。 15)龌龊:不干净,这里有品位低俗的意思。 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难道不是一个不懂 读书方法的蠢人!还有小说家的作品,各种品位低俗的戏曲及 打油诗。如果也都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破烂的橱 柜,臭油坏酱都放在里面,他的品味低俗也是让人难以忍受 的。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只读一遍便能背诵作为值得肯定的能力,其实是最于事无补的。 眼里看的清楚,心里匆匆而过,其实留在心中的并不多,因为来来往往频繁而应付不过来,好像 看着歌舞场里的美女,看上一眼就过去了,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过目成诵的人,有谁 赶得上孔子呢?孔子读周易,翻来覆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不知他翻阅 过几千百遍啊!从而对周易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究越清楚,越钻研越深刻,越深入越 不知它们的奥妙。即使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也不会停止刻苦勤奋的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 识。苏东坡读书一般不需要超过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吏 觉得他读书辛苦,可苏东坡却畅快不倦。怎能因为看一遍能记住就结束学习!只有虞世南、张睢阳、 张方平等人,读过的书一生不看第二遍,因此最终也没有写出好文章。 何况过目成诵还会有什么东西都记诵的弊端,例如史记130篇中,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 ,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和垓下之会写得最好。反复诵读使人欣喜悲泣的就这 么几段罢了。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难道不是一个不懂读书方法的蠢人!还有小 说家的作品,各种品位低俗的戏曲及打油诗。如果也都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破烂的橱柜 ,臭油坏酱都放在里面,他的品味低俗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 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一段作者便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 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