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模拟试题.doc_第1页
建筑给排水模拟试题.doc_第2页
建筑给排水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建筑给排水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模拟考试试题 (A)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给水铸铁管有( )连接和( )连接两种方法。2、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第二循环系统指的是( )系统。3、在用水量较均匀时,水表口径应以安装水表管段的( )流量不大于水表的( )流量来确定。4、( )是连接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加压供水的装置。5、建筑给水包括( )给水和( )给水两部分。6、存水弯有( )型、( )型和( )型3种类型。7、建筑内部生活排水管道的坡度有( )和( )两种。8、( )是连接室内外给水管道的联络管,其穿越建筑物承重墙或基础时应( )。二、解释概念(每个2分,共计10分)1、中水 2、竖向分区 3、给水当量 4、流出压力 5、间接排水 三、判断并改错(每个2分,共计10分)1、只要有一个大便器连接的管路,其管径最小值为DN100。( )2、生活水箱的出水管管底应高出箱内底,主要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静水压力。( )3、排水管道及合流制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应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 )4、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回水横干管的水流方向与坡向均相反。( )5、消防水箱应贮存5min的消防用水量。( )四、简答题(共计45分)1、画出带旁通管的水表节点示意图。(5分)2、什么叫充满度?室内排水系统的充满度设计成满流状态还是非满流状态?(4分)3、某建筑室内用水量不均匀,所需水压为26mH2O,市政资用水头为0.2Mpa,不允许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试选择给水方式,并绘出示意图,说明其优、缺点。(10分)4、容积式水加热器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6分)5、如何进行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值的估算?(3分)6、在什么情况下排水系统要设置环形通气管?(4分)7、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为什么要设置循环管路?有哪几种循环方式?分别适用什么情况?(7分)8、什么叫单立管、双立管、三立管系统?它们分别对应哪种排水体制?(6分)五、计算题(共计20分)1、已知某办公楼共6层,室内给水管道共设2根立管,每根立管均设置相同,每层中每个立管连接的器具有蹲式大便器的高位水箱2个(Ng=0.5)、拖布盆上的给水龙头1个(Ng=1.0)、洗手盆上的给水龙头1个(Ng=0.5),计算该建筑引入管上的设计秒流量。(该建筑只设一条引入管,=1.5)(8分)2、已知某下行上给式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如图所示,总循环流量为1305kg/h,2-3管段热损失为5743kJ/h,2-5管段的热损失为6250kJ/h,3-6管段热损失为6040kJ/h,3-4管段热损失为10750kJ/h。(1)求2-3管段的循环流量;(2)求3-4管段的循环流量。(12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A)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承插 法兰2、热水配水管网3、设计流量 额定流量4、水泵接合器5、小区 建筑内部6、P S 瓶7、标准 最小8、引入管 预留孔洞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计10分)1、水质界于给水与排水之间的水,是将废水收集起来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器具的冲洗,浇洒绿地和浇洒道路等方面。2、竖向分区是指人为把高层建筑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有各自的管道系统和设备,防止最低处管道和器具超压。3、把一个污水盆上的配水龙头的额定流量0.2L/s作为一个给水当量,其它器具的当量以此折算。4、卫生器具为获得额定流量而需要的最小压力值。5、器具排水管不直接与排水支管相连,而有一段空气间隔的排水方式称为间接排水。三、判断改错(每个2分,共计10分)1、对2、错;改为: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箱底的杂质不至于进入管道系统中。3、对4、错;改为:相同。5、错;改为:10min。四、简答(共计45分)1、带旁通管的水表节点示意图(5分)2、水深h与管径d的比值,即h/d叫充满度。(2分) 室内排水系统的充满度设计成非满流状态。(2分)3、选择水池、水泵和水箱三者联合工作的给水方式。(2分)优点:停水停电可延时供水,水泵效率高;(2分) 缺点:系统复杂,投资大,管理不便,有贮水设备易产生二次污染。(2分)图(4分)4、容积式水加热器的特点:具有较大的贮存和调节能力,被加热水通过时的压力损失较小,用水点处压力变化平稳,出水水温较稳定,对温度自动控制的要求较低,管理比较方便。但该加热器中,被加热水流速缓慢,传热系数小,热交换效率低,且体积庞大占用过多的建筑空间。(4分)适用条件:适用于用热水量不均匀的建筑。(2分)5、估算法:按建筑层数估算:一层 10mH2O 二层 12 mH2O 三层及三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 mH2O。适用于住宅类建筑,水压值是从室外地坪算起的。(3分)6、当横管上连接的卫生器具数较多(接纳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横支管的长度大于12m、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污水横支管),相应排放的水量较多时,易造成管内压力波动,使水流前方的卫生器具的水封被压出,后方卫生器具的水封被吸入,此时应设置环形通气管。(4分)7、热水供应系统设置循环管路的目的:为了保证配水点处的水温能够达到设计温度标准而设置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循环流量主要是为了满足配水管网的热损失。(1分)全循环:支管、立管、横干管均设循环管的方式。适合于标准高的建筑。(2分)半循环:只有横干管设循环管的方式。适合于标准较低的建筑。(2分)不循环:不设循环管的方式。适合于用水均匀或定时供水的建筑。(2分)8、单立管:只设排水管道的排水系统。可用于合流制,也可用于分流制。(2分) 双立管:设一个排水立管,一个通气立管。用于合流制。(2分) 三立管:设一个通气立管,两个排水立管(污水立管和废水立管)。用于分流制。(2分)五、计算(共计20分)1、(共8分)器具当量总数为:Ng=(2*0.5+1*1+1*0.5)*2*6=30 (2分)引入管设计流量为q=0.2* (3分) =0.2*1.5* (1分) =1.64L/s (2分)2、(共12分)Qx=qx1-2=1305 kg/h (3分)qx(n+1)=qxn (3分)qx2-3= qx1-2=1305*(5743+10750+6040)/(6250+5743+10750+6040)=1021.63 kg/h (3分)qx3-4= qx2-3=1021.63*10750/(10750+6040)=654.11 kg/h (3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模拟考试试题 (B)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流速式水表按叶轮形式不同可分为( )式和( )式两种。2、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在建筑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 ),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道上装设( )。3、水的净化工艺主要包括( )、沉淀、( )、消毒四个过程。4、室内排水系统的清通设备有( )、( )和检查井。5、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第一循环系统指的是( )系统。6、为了保证污废水中的杂质能被水流带走而规定的水流速度的下限值称为排水系统的( ),其值为( )。7、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为了避免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在确定给水方式之前必须要进行( )。8、直流式水枪喷嘴口径有( )、( )、( )3种规格。二、解释概念(每个2分,共计10分)1、中水 2、下行上给 3、充满度 4、排水当量 5、最不利点三、判断并改错(每个2分,共计10分)1、水流指示器安装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立管上。( )2、水箱溢流管上不允许装设阀门。( )3、热水供应系统为实现节能、节水、安全供水,通常在水加热设备的热媒管道上装设自动温度调节装置来检测出水温度。( )4、伸顶通气管一般应高出屋面0.3m。( )5、水封水量损失越多,水封强度越大。( )四、简答题(共计45分)1、某建筑室内用水量不均匀,室内所需水压值为20mH2O,市政水压周期性不满足室内用水,试选择给水方式,并绘出示意图,说明其优、缺点。(8分)2、写出计算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值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各项意义。(5分)3、室内排水体制有哪些?解释其意义。(6分)4、通气管的作用是什么?存水弯的作用是什么?(5分)5、容积式水加热器有哪些特点?适用于什么建筑?(5分)6、写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步骤。(下行上给式)(6分)7、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有哪些?绘出示意图。(6分)8、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分区依据各是什么?(4分)五、计算题(共计20分)1、已知某办公楼共4层,室内给水管道共设2根立管,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