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长辉《货币银行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货币供给.doc_第1页
姚长辉《货币银行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货币供给.doc_第2页
姚长辉《货币银行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货币供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毅考试论坛/100所高校100G经济、管理、法律、英语类考研笔记、讲义、真题(有答案)!第三编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第9章 货币供给思考题1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一般来讲,货币具有交换中介、价值尺度和财富贮藏的职能。(1)交换中介使用货币作为交换的中介物,以商品和劳务交换货币,然后再以货币去交换所需要得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就发挥了交换中介的职能。这样的间接交换可以避免物物交换的缺陷,提高交换效率。(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用货币作为衡量和比较商品价值的工具。全部商品都用货币来计价,使得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因此很容易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标准,人们很难比较商品的价值。价值标准也简化了簿记。(3)财富贮藏货币作为财富的贮藏手段,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货币作为财富贮藏的手段需要很少的交易成本,甚至不需要交易成本。如果人们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贮藏财富,不仅在价值转换上麻烦很多,而且要承担不小的交易成本。第二,货币作为财富贮藏的手段,具有价值固定的特点。第三,某些货币没有直接的收益,即没有利息收益。第四,货币的价值是相对于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而波动的。2中国的M0,M1,M2都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的货币层次及其内容如下:M0现金流通量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其他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定期存款自筹基建资金存款3什么是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是什么?答:(1)基础货币的定义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指流通中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和基础。基础货币有以下四个特点: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它的流通性很强,持有者可以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它运动的结果能够产生数倍于其自身的货币量;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并通过对它的控制来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控制。(2)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途径有以下七个: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中央银行收兑黄金;中央银行收兑外汇;中央银行对财政透支;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中央银行对票据再贴现;中央银行支付利息。4什么是货币乘数?如何计算m1,m2?答:(1)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由于货币供给是指社会上限存的货币量,而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因此,这里m为货币乘数,Ms为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2)如果基础货币被定义为现金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那么:B=C+R这里C为现金,R为存款准备金。R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二超额准备金。即R=(rq)D,其中r和q分别为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如果此时货币供给是指M,即现金与全社会活期存款,那么货币乘数可以由下式计算:(2)当基础货币还是R+C,而货币供给是M2时,货币乘数可以按下式计算:这里Dd为活期存款,Dt为定期存款。令这里(rq)为全部存款的综合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之和。(3)当已知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为r1,活期存款超额准备率为q1,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r2,现金漏出率为c以及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比率为h时,M2的货币乘数为5阐述货币供给模型,说明哪些因素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哪些是中央银行控制不了的?答:(1)货币供给模型可以用图9-5说明。图9-5 货币供给模型在货币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2)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基础货币量。中央银行通过七种途径向社会提供基础货币。但是除中央银行之外,商业银行以及非金融部门也会影响基础货币。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量有较大的自主权,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利率水平与利率趋势决定超额准备量。而流通中现金虽然也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但是与非金融部门对流通中现金的需求相关。(3)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乘数。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乘数。但是除了中央银行之外,商业银行和非金融部门也会影响货币乘数。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对于超额准备金率由较大自主权,而非金融部门对现金漏出率有较大影响。综上可见,中央银行可以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率,其余因素只能影响。弘毅考试论坛http:/bbs.h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