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小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小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小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小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鸿兴镇小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2. 鸿兴镇学校安全基本情况 鸿兴镇小学校始建于1942年9月,是一所走读寄宿双轨学校。校园校舍占地面积54671平方米,建筑面积8498平方米。共有4层教学楼1栋,共有教职工125人,在校学生479人。分6个年级、15个教学班,其中一年级2个班,二年级2个教学班,三年级3个教学班,四年级3个教学班,五年级2个教学班,六年级3个教学班。 2.2消防安全(1)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情况;(2)鸿兴镇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情况,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3)鸿兴镇小学校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和“一懂三会”知识掌握情况,消防安全宣传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情况; 2.4教学楼、学生宿舍安全(1)教学楼、学生宿舍窗门塑钢结构结实,玻璃不易脱落。风险分析:由于塑钢窗不易老化,玻璃不易脱落,该校有专人张晓东进行定期检查,不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分析该风险点可控。(2)教学楼2个楼梯口、学生宿舍2楼梯口,楼梯间宽3.7米,双行不狭窄,楼梯扶手结实牢固。风险分析:学生上下楼梯或在宿舍休息时不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该风险可控。 2.5交通安全学校门口处5米有防护栏,上学、放学时间段私家车接送学生的很多,公交车站点距离学校门口很进,人流量、车流量这个时间点多大。校门口5米设置了防护栏,在这个时间点设有专人疏导交通、看护上学、放学的学生。风险分析:校门经过的车辆较多,乘坐私家车、公交车、步行上下学的学生不一,(周五寄宿生集中回家的时候)有较大安全隐患,经分析评估,该风险不可控。各班主任要经常向班级的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醒学生进出校园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对经过校门的马路安全要经常提醒,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班主任要对本班坐车学生和家长接送学生进行排查,有重点地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做到警钟常鸣。 2.6在建工程安全学校校区内、外暂时无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学校校区内、外暂时无建设项目,经评估该风险可控。3.安全应急演练分析情况3.1消防应急演练报告(1)消防演练的目的此次学校消防演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使全校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能做到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特举行校园消防安全演练,具体实施方案如下:(2)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周建新 成员:王玉新(3)演练时间及地点演练时间:2017年6月演练地点:学校教学楼或宿舍楼(4)演练人员:全校师生,共580人(5)演练现场安排疏散组:董明成员:张春波职责:听到警报立即到达各自的位置作好疏散学生工作路线导护组组长:张晓东成员:王海祥职责:负责学生逃离路线的疏散场地队列组组长:包永亮成员:李福和集中地点:包永亮职责:稳定学生情绪、整好各班队伍紧急救护组组长:赵娜成员:吴亚芳职责:负责逃出受伤学生的急救灭火组组长:董明成员:杨殿民 孙国秋职责:利用学校消防器材和水进行灭火(6)演练假象学生宿舍楼某处发生火情危及学生人身安全。(7)演练进程 政教处办公室接到宿管老师打来电话称宿舍楼发生火情危及学生安全,政教主任钟艳华立即向总指挥周建新校长报告。 总指挥周建新校长核实情况后,立即启动消防紧急疏散预案。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实施消防安全预案。 政教主任钟艳华负责向119、120报警;向教育局报告。 各组听到警报立即到达各自工作岗位。 撤离(疏散)方法:及时打开宿舍门,在室内组织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猫着身子迅速有序地跑出模拟火场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紧急救护组任务:医务室门口(设定场景)集合待命,准备好救护器材。对受到惊吓、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受伤学生及时送往急救处。(预设场景)。 负责疏散的老师指导学生依次排好队,撤离宿舍时要有次序,以低姿捂口鼻,在走廊及楼梯按顺序撤出。 学生到达集合点后,由各舍长清点人数(应到数和实到数),并报给相应负责老师。 包永亮最后由向总指挥校长报告应撤出人数和实际撤出人数。 副总指挥王玉新从演练开始用秒表计时,掌握整个演练过程的准确时间。宣布演练过程的时间,并宣布演练结束。(8)演练注意事项 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区域负责老师的指挥。 按班级就近疏散原则,撤离路线及顺序;下楼时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所有班级按撤离要求直接从宿舍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楼层疏散老师要在前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9)演练准备 参演人员预案学习(王玉新负责); 学校准备相应的物资(汽油少许、铁锅1只、灭火器4个、煤气罐 小喇叭2个(总务处负责); 学生自救、逃生知识培训(班主任负责); 预设场景导演(孙海波负责); 演练预演(指挥部负责);(10)演练要求要求全体师生思想重视,按照学校安排,紧密配合,尽善尽美地完成本次演练。(11)演练总结秩序井然,演练效果良好。学校通过广播下达警报,上课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指定位置后,各班班长马上清点人数,向现场指挥汇报。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目的地用时2分08秒。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不仅仅是消防疏散演练,也是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疏散的演练。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提高了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达到了预期目标。存在的问题:有部分学生由于已知是演练,所以思想上不够重视,紧急逃生的意识不强,表情仍然嘻嘻哈哈的,认真重视程度不够,今后在思想教育上还要进一步加强。 3.2 地震应急演练方案(1)演练目的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让学生掌握应对危险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急反应的能力,以防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2)演练原则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3)演练时间每学期开展一次“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具体时间另行确定。(4)组织领导指 挥 长:周建新副指挥长:王玉新成 员:鸿兴镇小学全体教师演练指挥部下设专门工作小组,具体如下: 行政秘书组组长由钟艳华担任。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镇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区教育局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避险撤离组组长由董明担任,成员由所有任课教师、班主任组成。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同时,应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避险撤离组成员及其他在校教师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等临时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紧急救援组组长由王玉新担任,成员临时抽调学校教师组成。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在外援人员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人员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张晓东担任。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5)应急演练项目 教室内应急避险 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钟声为“铛,铛铛;铛,铛铛”;哨子为连续三遍三短。(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工具) 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紧急疏散(撤离)”信号,钟声为“铛 铛铛-”;哨子为连续三遍两短一长。(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工具) 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紧急疏散(撤离) 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发生地震灾害时,所有人员均从楼梯或教室、宿舍外紧急疏散,向操场正中铺有白色瓷砖的范围内依照课间操所排位置分班级靠拢、双手(书包、书本)护头、蹲下避难。具体紧急疏散路线安排如下:教学楼三楼四年、六年级学生从教学楼楼梯靠右侧紧急疏散。教学楼二楼三年、五年级学生从教学楼楼梯靠右侧紧急疏散。教学楼一楼一年、二年级学生直接从教室向操场正中紧急疏散。 撤离时教师在指定的楼梯处、出口处、过道处维持秩序指导撤离,保证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指导撤离时,教师的定点位置如下:教学楼三楼:郭凤红 (教学楼西侧)、张 勇(教学楼东侧)教学楼二楼:邹德刚 (教学楼西侧)、赵忠友(教学楼东侧)教学楼一楼:王 超 (教学楼西侧)、董金凤(教学楼东侧)场内巡视:当班任课老师,巡视完之后随学生跟班撤离。如遇不是上课时间,则由王玉新负责巡视。学生人数清点:各班主任、科任教师。被困救援在统计完失踪人数后,指挥长下达命令:救援组人员马上搜救,各班主任对各班同学进行安抚,避免引起疏散场地混乱。在外界救援力量到达前,尽最大的努力进行自救互救,通过自救互救获得生命救助的宝贵时间,及时解救被埋压人员脱离险境,减轻人员伤亡。在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工具时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不要破坏了被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而引起新的跨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二是要找准被埋压人员原先所在班级的位置;三是应尽快与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勾通,使新鲜空气流入,以免被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生命。医疗救护 内容:脑颅、脊椎及四肢骨折;创伤出血;搬运;心肺复苏 请校外医生来校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6)演练行动方案 行动指令信号 a.信号使用工具为钟声或者哨子。(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工具)b.信号各类名称,为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紧急撤离和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种指令信号,指挥部的其他指令可以直接发送。c.指令信号发送形式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钟声为“铛,铛铛;铛,铛铛”;哨子为连续三遍三短。(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工具)紧急撤离:钟声为“铛铛铛铛铛铛铛铛”;哨子为连续三遍两短一长。(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工具)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钟声为“铛铛铛”;哨子为连续三遍一长。(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工具) 演练准备工作a.演练前一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举办一场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为主的地震科普知识讲座。b.组织师生学习和研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熟悉内容,掌握避险方法,明确避险场所和撤离路线以及避难场所。 演练要求a.分工明确、责任到人。b.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c.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d.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应急演练程序 a.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 b.师生就近紧急避险。 c.假定第一波地震平静,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d.师生紧急撤离,疏散到临时避难场所。 e.指挥部定点召集各组负责人:避险撤离组报告安全撤离师生人数、受伤人数和受伤情况以及可能被困人数;紧急救援组报告校舍受损和人员被困情况;行政秘书组报告教职员工到岗情况。f.指挥部视情发出指令:要求紧急救援组组织救援,救治伤员;要求行政秘书组与区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镇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 g.紧急救援组开展自救互救,后勤保障组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使用工具和设备。行政秘书组接通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并根据需要连接镇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电话,演练指挥长向县教育局相关科室及领导汇报灾情,并根据需要向当地镇政府领导汇报灾情,请求支援。 h.紧急救援组向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情况。i.指挥部发出结束演练暨解除险情信号,宣布演练结束。(7)演练总结指挥长总结和讲评演练情况。各班有顺序带回,各班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应急避险演练的效果。3.3消防、地震应急演练评估通过实际参加演练,该鸿兴镇小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安全工作,不但参加教育培训,每项演练直参指挥。安全应急演练达到预期效果。 4. 学校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分析按照国家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1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2 重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3 较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 一般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根据上述情况,该校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环境事件(IV级) 5.附件1、鸿兴镇小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流各程图2、鸿兴镇小学校救援物资装备清单3、鸿兴镇小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接收、处理、上报单4、鸿兴镇小学校应急演练方案备案登记表5、鸿兴镇小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附件1 鸿兴镇小学安全应急突发事件流程图 附件2 鸿兴镇小学救援物资装备清单 名称及规格总数量存放部位数量责任人联系方式规定检查频次和维护措施防毒面具应急灯楼道、楼梯口墙上张晓东每周一次灭火器57楼道董明每周一次室内消防栓36楼道墙壁张晓东每周一次应急砂医药急救箱2医务室、宿舍赵娜每周一次应急泵视频监控32教学楼、宿舍、食堂、门卫孙海波每周一次消防报警器通讯设备1门卫张晓东每周一次附件3 鸿兴镇小学突发事件信息接收、处理、上报单 上报人所在部门上报人电话事发地点事发时间上报时间事发经过采取的先期处置措施接警部门接收人接收时间处理措施处理部门处理时间应急终止时间采取的应急措施后期处置措施应急能力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