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doc_第1页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doc_第2页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doc_第3页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doc_第4页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中考化学串讲一、考试说明化学试题是按照50分钟时间设置,共13题,计50分,其中包括选择题共8小题和非选择题共5小题。化学试题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2%,“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6%,“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2%。有关科学探究能力及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查融入以上各知识内容之中,约占37%。根据今年考试说明的命题原则,化学考试难度、分值和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考试内容分布与往年无异。但从近两年的中考考题来看,化学科目考试的取材每年都有适度创新,也考虑到了知识的衔接,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和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了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比如试题充分实现了由重视知识的考查向重视技能考查的转变。试题难度系数约为0.65左右。二、近2年中考与四调考点对比 考试对比 考点 2016年中考 2017年四调 2017年中考 2018年四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实验基础操作 微粒的结构 化学与生活 质量守恒定律 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物质之间的转化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金属及其氧化物与酸反应 实验综合 宏观、微观及物质性质 溶液与溶解度 推断题 实验综合题 计算题 三、题型预测和复习建议1、题型预测 难度预测 题型 考点预测 基础题 中档题 难题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微粒的性质 基本概念的理解 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 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之间的分类和转化 反应后成分的分析 实验综合 宏观、微观及物质性质 溶液与溶解度 非选项题 推断题 实验综合题 计算题 2、复习建议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初中化学是一门启蒙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所考查的内容还是以课本为原型来出题的,必须搞清楚课本上的相关概念,基础实验操作,课本上实验的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注重细节,答题规范根据元调和四调所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可以看出初三化学不仅是考基础和能力,也考学生细心。细节决定成败,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仅是要将化学式写正确,还要注明反应条件,是否有“”“”。如:实验题答题的过程中表达是否规范,不要总是不知道怎么用化学的语言进行表述等。对所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有些学生经常在说化学我的基础不比谁差,在保证基础不失分的情况下,为什么总是比别人考的差呢?在化学这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实验题和推断题上。实验探究题是拉开分数的分水岭,学生应多思考、多理解,不要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推断题是中考中的另一分水岭,在做题中一定要考虑反应停止的标志是什么,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等。 最后,建议学生在复习时不要陷入题海战,要选择针对性强的训练题。平时练习时,要注意变式学习,即考查的知识点不变,但题目的呈现方式改变。计算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基本格式。 四、例题分析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浓盐酸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玻璃破碎2.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 B.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 C. 胆矾研磨成细小颗粒 D. 石蜡受热熔化3化学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巨大差异,原因是其中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 水结冰体积变大时,水分子由运动到静止且水分子体积变大D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 甲烷属于有机物C 钢铁和铝合金都是合成材料D 化石燃料都含有碳元素5下列由事实得出的错误结论个数为()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某微粒的质子数为10,该微粒一定是氖原子;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8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C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9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B煤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C吸烟有害健康D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硬水,利用其中的钙元素 B为了补充维生素,可以多食水果和蔬菜 C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它们 D为了减少浪费粮食,由于储存不当发生酶变的大米也可以食用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的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变,分子的种类也没变 B参加反应的镁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11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上图所涉及的物质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12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稀硝酸可发生反应:4Zn+10HNO3=4Zn(NO3)2+X+N2O,其中X为一种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 X前面的计量系数为5C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D X中元素化合价为零13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g丙和27g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C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CaCO3CaOCa(OH)2CaCO3的转化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B 不能一步反应实现CuOCu(OH)2的相互转化 C 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D 实现H2SO4HCl和Ca(OH)2NaOH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16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关于该转化关系图,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D是水,则B一定是氢气B如果A、C均为黑色固体,则C一定为碳,A一定为氧化铜C若A、C、D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则E可能是氧化铜D若B、D都是盐,则E一定是金属17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和 B和 C和 D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它们具有如图所示关系“”表示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B、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C、若甲是Ca(OH)2, 则丁可能是NaOHD、若甲是Ca(OH)2, 则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为酸19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B. 当乙为NaOH时,它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C.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20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的水溶液呈蓝色。则丁可能是一种氧化物,也可能是一种碱B若甲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乙、丙的物质类别可以相同C若甲是一种黑色粉末,则乙可以是稀硫酸,丙可以是盐酸D若甲是一种气体单质,丙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则乙可以是铜21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22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列情况无法用所给图像表示的是( )Ax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B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Cx轴表示反应时间,Zn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x轴表示反应时间,Mg和Zn都有剩余23下列实验内容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量纵坐标表示的量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的质量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的质量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加入水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C D24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为分析过滤后的滤渣和滤液成分,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片,铁片表面一直无变化对过滤后的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判断滤渣中一定有铜,一定无铁向滤渣中加盐酸可能产生气泡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滤液可能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可能含有硫酸上述判断正确的是()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5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B;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 滤渣A和C中都一定有Ag,可能有Cu 取滤渣C加足量稀盐酸后肯定无明显变化 滤液B和D中溶质成分相同 滤液B的质量比滤液D的质量小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26将a g 的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 g 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滤渣中最多能有四种金属单质;若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27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28设计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样品溶液的pH大于7,试剂甲是硝酸钡溶液第步实验中还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上层清夜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第步加入过量甲溶液后,上层清夜仍为红色第步所得滤液中除指示剂除外,含有的溶质是BaCl2,HCl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29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3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先点燃装置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B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红色C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一定量二氧化碳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装置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3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足量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镁反应来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进入的液体体积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当丙中无气泡产生时,立即读取量筒戊中水的体积,会使得最终测定结果偏大;读取戊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书,会使得最终测定结果偏大;镁条未反应完全就停止实验,会使得最终测定结果偏大;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D32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支持装置已略去)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操 作现 象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打开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C中溶液仍呈红色打开止水夹c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步骤、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步骤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1个或2个 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33图1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1中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B图中 x=,该粒子的符号是(2)图2是钠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4. 实验时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中在实验前细铁丝必须打磨,是为了 。(2)实验二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可以用 检验处理后的水是否为软水。(3)实验三证明碳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5如图a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元素请仔细观察,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由图a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 _;(2)图b中,当x-y10,该粒子为_ _(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当y=3时,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 _;(3)请分析C中X、Y、Z所代表的元素符号,写出X和Y可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 _36t1时,烧杯A中装有物质X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该物质X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中 。(2)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用A、B、C、D、E表示,下同)。(3)A、B、C、D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4)固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可采取的方法为 。3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乙(填“”、“”或“=”)(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溶剂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C溶液浓度可能变大 D溶液质量可能不变(4)现有同时含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乙物质,具体的操作是 (5)用t3时甲的饱和溶液配制5%的甲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还需要_ _3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探究一:A、B、C、D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2)物质D是探究二:【实验一】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一定温度下,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绘制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3)图中P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种溶质【实验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取适量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4)产生的气体是,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实验三】检验实验废液成分取收集在废液缸中的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样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废液中除含有氯化钠、硫酸钠,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5)试剂甲是溶液;(6)证明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7)现有实验操作还没有完全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补充的操作是39. 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废液,其中除了硝酸钠溶液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取一定量的无色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无色废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的名称为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 (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接下来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 ,试剂是 40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 _;(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_ _;(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 _;(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_41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称取m克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称量装置D中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质量是a1克;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从导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再次称量装置D中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质量;重复和的操作,直到装置D中U形管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a2克。试回答相关问题:A装置中最好装_溶液,作用是_;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3)步骤中,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直至观察到_为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没有步骤会使测定结果_(偏大或偏小);(5)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6)装置B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硫酸不能换成浓盐酸的理由是_。42.【提出问题】某学习小组欲测定物质MO中M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与实验】(1)连接好装置,并 (2)将样品MO放入硬质大玻璃管中,称其质量为79.0g(硬质大玻璃管质量为55.0g),称量装置E的质量为200.0g(3)检查装置无误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入稀盐酸(4)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待D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漓漏斗活塞(5)称量装置E的质量为205.4g【问题讨论】(1)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B中长玻璃管的作用 (2)C装置的作用 【得出结论】经过分析与计算,得出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误差分析】(1)如果测出M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原因可能是 (2)如果测出M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原因可能是 【拓展探究】(1)小明在实验结束后,称量硬质大玻璃管和管内药品质量为74.2g,从而验证了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请写出数据处理过程 (2)如果样品没有完全反应,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A可以比较准确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B可以比较准确验证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C不能比较准确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D不能比较准确验证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43.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减少了a 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 g。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名称是;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中质量增加且;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b(填“”“”或“”);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44.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200g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了0.4g氢气计算:(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5取10.9g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完全溶于108.8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人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为 g;(2)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4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4.5g工业品烧碱样品与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39.6g若工业品烧碱中仅含有氯化钠杂质,请计算参加反应的烧碱质量47某化学兴趣小组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取3.0g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滤液有关数据如表: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固体混合物稀硫酸蓝色滤液3.0未知质量10.8(1)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2)若实验过程中没有物质损失,请计算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017年武汉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B. X属于有机化合物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术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B. 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上述说法正确的有A BC D.28.(4分)下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图2所示粒子为_(填“离子”或“原子”) 。(3)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气体单质可以支持燃烧,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29.(4分)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 _g。(2)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 _。A、中,只有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若使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C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30.(5分)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其成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沉淀其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部分实验步骤如下:I.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样品加热;II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III.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的液体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IV.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和水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 _。(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3)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 _。 (4)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不变,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 _(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 。31.(2分)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废液,其中除了硝酸钠溶液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取一定量的无色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无色废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的名称为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 (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接下来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 ,试剂是 32.(6分)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份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答案1、A 2、B 3、D 4、C 5、D 6、D 7、D 8、C 9、C 10、B 11、B 12、B 13、D14、B 15、C 16、C 17、C 18、D 19、C 20、D 21、D 22、B 23、B 24、A 25、C26、D 27、C 28、C 29、C 30、A 31、D 32、A 33、(1)11,Na+;(2)2Na+2H2O=2NaOH+H234、(1)除去铁丝表面氧化物(铁锈)(2)吸附作用 肥皂水 (3)还原性35、(1)26;(2)阴离子;Al3+;(3)SO2或SO336、(1)乙 (2)B (3)A=BCD (4)降温结晶37、(1)= (2) (3) C、D (4)升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 量筒、胶头滴管38、(1)O2;(2)CO2;(3)两;(4)CO2;(5)Ba(NO3)2;(6)操作中生成白色沉淀后,上层溶液仍呈红色; (7)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39、(1)碱性 过滤(2)CuSO4+Ba(NO3)2=Cu(NO3)2+BaSO4或其它合理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