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概述(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省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近年来,随着政府补贴增加,畜牧业、生物能源的发展,以玉米为主的原料需求大幅增长,玉米市场价格也逐渐走高,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热情,使得全省玉米生产区域广、单产高、品质优等优势与特色得到有效发挥,生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增长.,玉米种植面积连续八年增长,已经取代小麦成为全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此外,为了确保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还启动实施了“玉米丰产增粮计划”,将重点抓好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个县的玉米生产。争取用到年的时间,使全省玉米良种普及率达到以上,播种面积发展到万亩左右,正常年景全省玉米平均亩产由现在的公斤提高到公斤,总产由亿公斤增加到亿公斤。综上所述,发挥我省玉米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玉米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中晚熟品种,该品种适应范围广、品质好、产量高。 200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经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02号,同年通过*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702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稳产、广适的特点。在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也表现突出。近年在我省各地、陕西、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天津等地试验示范表现突出,深受农民欢迎,种子企业纷纷要求合作开发,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二)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丹科216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9235为母本,自选系丹598为父本组配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1厘米,穗位125厘米,叶片数22片,花丝粉色,花药深肉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5厘米,穗行数18-20行。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36.3克。生育期128天左右。接种鉴定:大斑病0-1级,小斑病0-1级,丝黑穗病0-4.5%,青枯病0-3级,尾孢菌叶斑病0-3级,弯孢菌叶斑病0-3级,纹枯病0-3级,黑粉病0%。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检测,粗蛋白10.51%,粗脂肪3.26%,总淀粉73.74%,赖氨酸0.32%,容重724.0g/L,属优质饲料玉米。2002-2003年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83.6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2.4%。2003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4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2.4%。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省春播中晚熟玉米区包括忻定盆地,*地区、吕梁地区、*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全部及临汾地区的东西丘陵地区都可以推广种植。(三)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为了尽快将该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提高我省玉米总产量,带动玉米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申请立项实施丹科2162玉米新品种的推广。项目计划实施二年,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建立丹科2162原原种基地200亩,配制杂交种5000亩,生产杂交种约150万公斤;制定丹科216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农民培训、技术宣传,建立新品种示范点,以点带面,使丹科2162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本项目计划总投资为80万元,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形成年产150万公斤丹科2162杂交种的生产能力;每年可在我省推广50万亩,可增产玉米5000万公斤,创经济效益6000万元。(四)实施该项目的优势1、基本条件*市*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培育和建立稳定的杂交种基地1000余亩,年生产各类杂交种300余万公斤,已形成育、繁、推一条龙的经营格局。公司现有职工 6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7人。研究、开发、推广人员比例为4:4:2;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有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1名博士),大学本科学历2人,年龄均在40-50岁之间。参加人员都具有多年从事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以及技术推广的经验与经历,是完成该项目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司在全省各地建立了种子销售、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已具有批量生产、销售玉米优种的能力,为完成该项目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我公司具有从事科研成果开发、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的丰富经验,组织实施过多项种子产业化项目,并且长期从事各种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为种子生产、繁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众多的技术、开发人才。从人力资源来看,我公司专业人员达88%以上,分别从事科研、开发、创收、管理等工作,为丹科2162的开发奠定了人才基础。 2、特色和优势该项目在*市*区、*县、*市、*市境内实施。*市*区、*县、*市、*市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条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市*区、*县、*市、*市位于*省中部,是本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项目区生产条件较好,具有悠久的玉米栽培历史,农民素有精耕细作和进行集约化生产的丰富经验。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200-2800小时,总辐射量124.8-135.0千卡/cm2,0积温4500-5000,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沛,雨热同季。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400-260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0-12,全年无霜期180-230天。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正常年景每亩可获得343.8吨的降水。适宜玉米生产,也是我省玉米高产区域。丹科216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9235为母本,自选系丹598为父本组配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07年通过*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7020。委托*市*有限公司在*省进行推广开发,我公司具有该品种在*的一切推广开发权。二、技术可行性分析(一)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1、技术路线项目的总体技术路线:技术路线见图示。制定计划建立亲本田建立种植基地示范基地种子收购种子收获、清选发芽率、活力、纯度检测合格种子加工、包衣、包装推广销 售2、总体目标与具体实施内容项目总体目标:丹科2162杂交种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公斤,丹科2162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具体实施内容包括:(1)建立丹科2162原原种基地200亩。(2)建立丹科2162原种基地2000亩。(3)建立杂交种制种基地5000亩,生产杂交种约150万公斤。(4)制订丹科2162高产栽培技术规范,通过农民培训,技术宣传,建立新品种示范点,以点带面,扩大丹科2162推广面积。(5)推广丹科2162玉米新品种50万亩。3、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丹科2162玉米杂交种已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大面积推广,可以证明该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是可行的、可靠的、科学合理的,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而且经过我公司近年来的制种实践和示范推广检验,证明制种技术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可行,已经在大面积的中晚熟区玉米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各项生产工艺技术是合理的,成熟的。经试验、示范,该品种适宜华北、西北中晚熟区种植,适应范围广,丰产稳产。4、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证玉米新品种丹科2162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中晚熟品种,该品种适应范围广、品质好、产量高。 200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经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02号,同年通过*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702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稳产、广适的特点。在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也表现突出。近年在我省各地、陕西、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天津等地试验示范表现突出,深受农民欢迎,种子企业纷纷要求合作开发,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生育期128天左右。接种鉴定:大斑病0-1级,小斑病0-1级,丝黑穗病0-4.5%,青枯病0-3级,尾孢菌叶斑病0-3级,弯孢菌叶斑病0-3级,纹枯病0-3级,黑粉病0%。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检测,粗蛋白10.51%,粗脂肪3.26%,总淀粉73.74%,赖氨酸0.32%,容重724.0g/L,属优质饲料玉米。2002-2003年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83.6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2.4%。2003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4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2.4%。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配套栽培技术方面,完成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组装,包括免耕保墒技术,深播种和深施肥技术,适宜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制定出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多点示范推广。丹科2162制种技术方面,我公司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制种技术体系,针对自交系特点,配套父母本播期、行比和密度,地膜覆盖技术,种子包衣防病技术。该体系可保证品种的种性不变,并可提高制种产量。同时,我们还保存有丹科2162亲本自交系原原种,并不断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种子,并能发挥技术优势提供制种技术指导和种子质量监督及检验。(二)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1、技术水平比较2001 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预备试验,7 点次试验平均产量11 617. 5 kg/ hm2 , 比丹玉26 号对照种增产11. 83 % ,列160 个参试组合的第15 位。2002 年进入辽宁省晚熟组区域试验,7 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产量7 960. 5 11 431. 5 kg/ hm2 ,平均产量9 646. 5 kg/ hm2 ,比沈单16 号对照种增产7. 6 % ,列C 组第5 位。2003 年继续参加辽宁省晚熟组区域试验,10 个点全部增产,无减产点,产量8 341. 512 913. 5 kg/ hm2 ,平均产量10 861. 5 kg/ hm2 , 比沈单16 号对照种增产12. 9 % ,列A 组第2 位。两年平均产量10 254. 0 kg ,比对照种沈单16 号平均增产10. 3 % ,列第3 位(表1) 。 2、技术创新点丹科2162 选育的关键技术在于选择了W9235 和丹598 两个自交系进行组配,这两个亲本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血缘清楚,且综合农艺性状好,一般配合力高,稳定性强,整齐度一致。因此,所配出的丹科2162 体现出强强结合的特点,具有多抗各种病害,高抗倒伏,特别抗旱,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而且玉米的营养品质和商业品质均达到优质普通玉米的一级标准。该品种生育期与沈单16 号相同,经试验、示范和试种表明:该品种可在辽宁、吉林、内蒙古、*及华北春玉米区种植丹玉39 号、铁单10号的地区广泛种植,关内夏播区也可种植。 (三)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市*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培育和建立稳定的杂交种基地1000余亩,年生产各类杂交种300余万公斤,已形成育、繁、推一条龙的经营格局。公司现有职工 6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7人。研究、开发、推广人员比例为4:4:2;单位主要管理人员有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1名博士),大学本科学历2人,年龄均在40-50岁之间。参加人员都具有多年从事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以及技术推广的经验与经历,是完成该项目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司在全省各地建立了种子销售、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已具有批量生产、销售玉米优种的能力,为完成该项目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我公司具有从事科研成果开发、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的丰富经验,组织实施过多项种子产业化项目,并且长期从事各种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为种子生产、繁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众多的技术、开发人才。从人力资源来看,我公司专业人员达88%以上,分别从事科研、开发、创收、管理等工作,为丹科2162的开发奠定了人才基础。三、项目成熟程度(一)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等丹科2162 属大穗型品种,果穗粗大均匀,穗长25 cm ,穗粗6. 2 cm ,穗行数1820 行,行粒数48 粒,千粒重363 g ,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穗型长锥型,籽粒出产率80 %,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应选择土质较肥沃的中上等土地种植。该品种2007年通过*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7020。在价格和品种生产表现方面,该品种已在广大适种地区进行了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种子价格与其它玉米品种相近,种植户完全可以接受;在近年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该品种表现丰产、抗逆性强、稳产,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是一个很有推广前途的玉米新品种。(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丹科216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9235为母本,自选系丹598为父本组配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07年通过*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7020。授权*市*有限公司在*省进行推广开发,我公司具有该品种在*的一切推广开发权。该品种的推广无需引进其它新技术,只要结合相关配套栽培技术,即可直接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四、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一)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我国玉米产量04/05年度为1.30亿吨,05/06年度为1.39亿吨,而截止到12月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中公布我国玉米06/07年度产量为1.43亿吨。从近三年玉米产量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农民对玉米的偏好性逐渐增强,使国内玉米供应量在播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的基础上逐渐放大,但产量的增加与需求量相比增略显力不从心。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我国玉米需求量由04/05年度的1.31亿吨上升至05/06年度的1.37亿吨,再至06/07年度的1.4亿吨,仅05/06年度到06/07年度之间,需求增长量已经逐步赶上供应量增长幅度。从国内权威统计部门统计结果看,国内饲用玉米量为9650万吨,较去年同期统计数据提高550万吨,工业玉米用量较去年提高800万吨。长远来看,随着饲用玉米和工业玉米用量的不断提高,玉米需求量仍将呈现增长的趋势。丹科2162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检测,其粗蛋白10.51%,粗脂肪3.26%,总淀粉73.74%,赖氨酸0.32%,容重724.0g/L,属优质饲料玉米,种子需求量巨大,国内市场前景看好,推广空间广阔。(二)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该品种已经过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并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准予推广,可见该品种的推广应用风险不大。另外,该品种所表现出来的抗逆性强、丰产、稳产,生产潜力巨大,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其玉米种子市场看好,因此,本项目投资风险小。五、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 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固资产投资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5万元。投资估算的依据:1、*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省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3、*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准;4、土建工程造价参照当地同类建筑物单位造价估算;5、设备价格为调研的市场价格和生产厂家询价;6、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第一部分费用的2%估算;7、基本预备费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费用之和的8%计取;8、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税字(1999)299号文关于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通知执行。(二)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总投资为80万元,申请政府星火项目经费40万元,单位自筹40万元。 (三) 投资使用计划资金的分年度使用安排详见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1。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1、未来三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项目2010年2011年生产成本139334销售收入1633802、财务分析:以动态分析为主,提供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见附表1-3)3、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做出判断。(见附表4-5)4、分析结论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2.8年,净现金254.0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1%。5、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实施完成后,每年可在我省推广50万亩丹科2162,可增产玉米5000万公斤,创经济效益6000万元。通过实施丹科2162良种产业化,可进一步扩大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调整我省农业种植结构,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可带动相关玉米加工企业,尤其是饲料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满足当地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并可通过企业的发展、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增加部分就业岗位,减缓社会就业压力。七、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成立以来,机制灵活,敢于创新,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并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司现有研发、经营人员60人,其中硕士3人。本科生15人,大专生23人。 硕土、本科生负责新品种繁殖和技术推广,大专生负责加工和转化。公司经理霍利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工作,具有强烈的科技开发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市*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过程中,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效果,并突出技术推广的先进性、开发模式的可行性、配套服务的有效性。一是与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建立了技术援助关系;二是与*农科院8个研究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我公司曾组织实施过多项种子产业化项目,并且长期从事各种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为种子生产、繁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众多的技术、开发人才,并建立了一套种子经营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基地选择、大田管理、收获脱粒、运输包装、库存保管、经营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目前公司已有丹科2162原原种生产基地100亩,种子加工机械5台(套),种子加工场地3000平方米,种子库500平方米,这些都为丹科2162的良种产业化实施奠定了基础。种子基地建在*、*、*等地区交通便利的县市、乡镇。在选基地时充分考虑到种子、原料运输的方便以及技术人员服务的便利。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实施二年:2010年:建立自交系原种基地2000亩;建立杂交种制种基地5000亩,生产杂交种1500吨, 建示范展示点10个1000亩进行新品种示范展示,组织农民培训2000人次。2011年:建立丹科2162原原种基地200亩,建立杂交种制种基地5000亩,建示范展示点20个3000亩进行新品种示范展示,组织农民培训2000人次。使丹科2162推广面积累计达到50万亩。九、其它(一)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为农业类推广项目,品种生产和推广过程与其它玉米品种相同,没有特殊的破坏环境的生产环节,其环境保护措施同一般玉米制种和生产。主要措施有: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实施平衡施肥;如使用地膜覆盖,要及时去除残膜。(二)劳动保护和安全与普通玉米种子生产和大田生产相同。 (三)必要的证明材料1、成果的技术鉴定文件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产品鉴定证书 丹科2162品种审定证书、品质检验报告、田间鉴定意见等详见附件。2、特殊行业许可证(如食品、医药、农药、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批文);通信产品入网许可证;公共安全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等 有关营业执照和种子经营许可证附后。3、可提供项目立项证明、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产品质量认证、环保证明;产品订货意向、合同等补充材料 其它相关附件附后。十、结论丹科2162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中晚熟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稳产、适应范围广、产量高等特点。 200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经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02号,同年通过*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7020。多年多省的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生产潜力巨大,深受农民欢迎,种子企业纷纷要求合作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丹科2162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我省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促进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方面,保证了原料来源。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我公司曾组织实施过多项玉米等种子产业化项目和推广项目,已形成和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开发与推广体系。同时,曾多年从事各种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为种子生产、繁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众多的技术、开发人才,建立了一套种子经营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我公司已初步开展了丹科2162的开发与推广,项目建设资金已有前期投资(晒场、种子库、种子加工机械、检测设备等)注入,如加之推广项目资金投入,该项目即可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完成后,每年可为我省增产玉米5000万公斤,创经济效益6000万元;同时,可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上所述,该成果是先进的,项目实施方案是可行的、基础是扎实的,预期效益是显著的,因此有必要尽快立项支持。4表1 投资计划与筹措表单位:万元项目2010年2011年合计1原始投资1.1固定资产投资55其中:工程费用仪器设备551.2垫支流动资金453075原始投法合计503080资金占用合计5030802资金筹措2.1申清资助投资40802.2单位自筹400资金筹措合计8080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2.8年 所得税后:3.5年 净现金254.04万元 净现金155.7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1% 财务内部收益率42%附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项 目单位.金额 元/斤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总产量(万斤)杂交种50150150150150亲本111111.生产费用 1.1杂交种2.5125300300300300 1.2亲本444444 1.3试验外协费26 1.4能源材料费28 1.5测试及化验费25 1.6差旅费12 1.7其它费用39 1.8生产专用合计1393343043043042.销售收入 2.1杂交种3.1155372372372372 2.2亲本888888 2.3销售收入合计163380380380380附表3生产费用与销售收入估算表单位:万元项 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直接生产费用1393343043043043042.管理费用5666663.销售费用7888884.折旧费0.50.50.50.50.50.55.其他费用5666666.总成本费用156.5354.5324.5324.5324.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