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话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1页
网络电话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2页
网络电话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3页
网络电话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4页
网络电话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原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通信和互联网增值业务进一步拓宽。以Internet作为传输载体的网络电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网络电话,即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它是一种数字电话,通过对语音信号的模数转换、压缩编码和打包分组,以Internet作为传输媒介,从而实现语音通信业务1。网络电话与传统电话在构架上有着明显区别,具体表现如下:传统电话以电路交换方式传送语音,通过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来提供声音等信息的传输,需要一系列交换、传输和中继设备;同时传统电话占用整个通讯线路,需要的基本带宽为64Kbps。据统计正常通话时,只有30%多的时间为有声期,网络带宽利用率低,通信成本较高。而网络电话是将载有模数转换后的压缩信息的封包通过互联网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复原、合成为原信号。同时它采用分组交换方式,不占用固定的电路或信道,因此又被称为是“无连接”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与数据传输使用同一线路,只需1015Kbps的带宽,在一个信道上提供多条信息通路2,因此,用来传送语音Internet要比电话网的线路利用率提高许多倍,从而大大降低了通话费用。VoIP技术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发展十分迅速。到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家里或办公室内普通的电话机享受到IP电话带来的廉价的语音通信服务。IP电话的出现预示着传统的电信业正面临挑战。IP电话和传统电话相竞争,由于IP电话本身的特性,其所承担的业务主要是长途,因此在全球IP电话市场中,国际IP电话市场将比国内IP电话市场份额要大得多。在我国长途电话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既是一个电信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公众对廉价通信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因此IP电话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可以支持VOIP业务开展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三种,即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网络、基于会话启动协议(SIP协议)的IP电话网络和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就使用情况来看,财富1000强中有至少一半的企业已经部署了VoIP.而ABI市场研究公司宣称,到2012年,全球IP电话用户总数将达到2.67亿以上3。2 研究内容及方案2.1 课题的内容基于Softco9500的VOIP研究与实现它是利用基于分组交换的IP数据网络进行语音信号传输的一种技术。VoIP中最重要的是信令系统,SIP协议因其简单、灵活的技术特点,正在逐步代替原有的H.323协议成为IP语音技术的信令核心协议。 课题要求:1、 掌握VOIP电话的工作原理与基本应用;2、 掌握SIP协议的工作原理;3、 掌握Softco9500的基本硬件系统知识和基本原理;4、 实现局内SIP用户配置、局内一机多号业务、局内小交选线业务、局内放音业务;5、 以及补充业务配置:本机号码显示、主叫号码显示业务、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呼叫转移业务等。2.2 设计方案本课题VoIP系统设计及业务实现,基础部分在于各项参数的配置及系统部件的功能调试。第一部分 系统配置-对softco9500进行初始化配置4配置ip:config system ip mode static address /16配置ip网关:config system gateway ip 配置TFTP服务器:config system hostip 53配置话务台(可选):config system ctiserver ip 53配置话单服务器(可选):config system billserver ip 53配置日志服务器(可选):config system logser ip 53查询已配置IP信息:show system information 第二部分 数据配置-用户数据(在PC端通过OMU客户端对softco端口配置SIP用户)首先,增加SIP端口5(用于SIP用户进行对接的标识),即#Config add batch sipue seid 4000 authorizationtype noauth number 2(配置2个eid端口号为4000,4001的sip用户端口)其次,增加sip用户,即#config add subscriber eid 4000 dn 4000 number 2(将以4000开头的2个电话号码,分别与eid端口绑定)最后,增加字冠数据,即#config add prefix dn 4 callcategory basic callattribute inter cldpredealno minlen 4 maxlen 4-设备数据(对IAD102H侧数据的配置6(以telnet),即telnet user name:rootuser password:admin配置设备ip,网关:ipaddress static 0 配置sip服务器:sip server 0 address 配置电话端口的电话号码:sip user 0 id 4000 sip user 1 id 4001第三部分 业务配置-局内一机多号业务为用户增加一个备用号码:config add otmn primarydn 4000 standbydn 4026config add otmn primarydn 4001 standbydn 4027-局内小交选线业务7增加一个小交群:config add pbxgroup no 0 selectlinetype ascending config modify subscriber dn 4000 pbxgroupno 0 numtype pbxind | pbxnoindconfig modify subscriber dn 4001 pbxgroupno 0 numtype pbxind | pbxnoindconfig modify subscriber dn 4002 pbxgroupno 0 numtype pbxind | pbxnoind-局内放音业务将用户设置为话务员,使其具有放音业务权限config modify subscriber dn 4000 subpbxno 0 usertype operatorconfig modify subscriber dn 4001 subpbxno 0 usertype operator-补充业务配置其中,主叫号码显示业务,无条件呼叫前转移业务,呼叫转移业务是用户默认具有的业务权限,不需要单独再次配置,只需验证即可8。对于无条件呼叫前转移业务:用户A摘机拨“*57*TN#”,可以听到成功登记业务的提示音。对于呼叫转移业务:正在通话的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可以通过按拍叉键或转移键将呼叫转移到第三方而自己退出通话。第四部分 电路连接配置softco端数据时,计算机连接网线,计算机ip设置为:35 子网掩码:配置IAD时,LAN口与计算机连接,WAN口接入网络9。2.3 设计进展课题要求中期之前至少完成任务书前3项内容,即掌握VOIP电话的工作原理与基本应用;掌握Softco9500的基本硬件系统知识和基本原理。目前本人已完成内容除以上3项外,另有完成:1、实现局内SIP用户配置2、局内一机多号业务3、局内放音业务4、本机号码显示5、主叫号码显示业务6、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7、呼叫转移业务剩余工作:实现至少3个用户的小交选线群业务,验证调试以上6、7内容以及总体业务方案的完善。3 业务方案的初步结果系统及用户设备初始化-Softco9500进行初始化配置,结果10如下图3-1: 图3-1 Softco9500初始化配置图-以telnet方式对IAD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结果11如下图3-2,3-3:图3-2 telnet方式登陆IAD图3-3 IAD配置结果业务实现-使用OMU客户端,进入命令行配置数据在用命令行配置的时候,需要把OMU网管界面退出配置模式,否则命令行无权限配置12。如下图3-4:图3-4 OMU网管界面退出配置模式在命令行输入界面,输入“enable”命令,然后在输入密码“huawei”,进入配置模式13,如下图3-5:图3-5 进入配置模式-局内SIP业务用户,如下图3-6,配置了用户号码为4000和4001的两个用户14。图3-6 局内SIP业务用户配置-局内一机多号业务,如下图3-7,为号码4000配置一个备用号码4026,为号码4001配置了一个备用号码402715。(每个主用号码最多可配置10个备用号码)图3-7 局内一机多号业务配置-局内放音业务,如下图3-8,将用户设置为话务员,使其具有放音业务权限16。图3-8 局内放音业务配置用户A摘机,拨打“#79*N#”,可以听到第N通道语音17。A是具有话务权限的用户。N是语音通道,取值为0311。-本机号码显示业务用户A摘机拨打“*125”,系统向A播报本机的号码18。-无条件呼叫前转移业务,用户本身自带此业务,不用再次设置业务权限19,如下图3-9。图3-9 无条件呼叫前转移业务使用时,当用户C呼叫A时,该呼叫会被无条件前转到B。-呼叫转移业务,该用户已具有此权限,不需再次设置业务权限20,如下图3-10。图3-10 呼叫转移业务4 下步安排查询资料,继续完善未完成的业务,增加主机下SIP用户,检验呼叫前转移和呼叫转移业务在模拟电话机上的反应情况。毕设课题的一些问题与困难,怎样增加同一局内SIP用户,OMU客户端命令配置以及数据的初始化配置之后,再次配置怎样消除旧配置,实现新数据配置要求。继续读书笔记。参考文献1 张中荃.接入网技术(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 王良之,汤志平,黄劲松,徐双江.基于DSP的电力VOIP系统嵌入式安全终端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3 王恩临,单明楠.基于下一代电力通信系统VoIP中的SIP协议分析J.华东电力.2011.4 美Jonathan Davidson James Peters Manoj Bhatia Satish Kalidindi Sudipto Mukherjee. VoIP技术构架(第2版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 Elmasri,B.N.Shamkant,孙瑜译.数据库系统基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 周海华,边恩炯.下一代网络SIP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12 -123.7 M. Handley, V. Jacobson, C. Perkins.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IETF, RFC4566, July 2006.8 W. Richard Stevens,Stephen A.Rago. 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MAddison-Wesley,2005.9 苏开荣,邱磊.基于Asterisk的VoI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0(2):57-59.10 王涛,黄冰,李平安,梁小朋.基于SIP协议的VoIP中的威胁、风险和控制.微计算机信息,2010,26(2-3).11 白天,孙保良,邢福成. 一种新的SIP综合安全支持框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4(8).12 白芸洁,穆维新,刘润杰等.SIP协议分析及安全性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9(5):72-74.13 雷庆勇.浅谈网络宽带电话VOIP的发展J.今日科苑,2009(2):25.14 王能斌.数据库系统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