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共场所环境特性与卫生要求.ppt_第1页
2013公共场所环境特性与卫生要求.ppt_第2页
2013公共场所环境特性与卫生要求.ppt_第3页
2013公共场所环境特性与卫生要求.ppt_第4页
2013公共场所环境特性与卫生要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场所环境特性与 卫生要求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朱静媛 第一节 公共场所的环境特性 |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因素和致 病因素 |公共场所人群的特点 |公共场所物品流动特点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人潮涌动的候车大厅 从业人员 素质参 差不齐 设备及 物品易 被污染 二、公共场所卫生研究的内容 空气卫生饮水卫生 室内卫生 噪声、采 暖、公共 用品等 一、公共场所基本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室内小气候对健 康影响 |室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一、 室内 小气 候对 健康 的影 响 |什么是室内小气候? |住宅的室内是由屋顶、地板、 门窗和墙等围护结构所包围, 加上室内的空调设备等作用, 综合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 气候,称为室内小气候。 室内 小气 候的 组成 : 1.气温 2.气湿 3.气流 4.热辐射(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 温度) 影响机体的热平衡。 q机体的产热、散热及热平衡是怎样的? 室内小气候如何影响 人体健康? 机体的产热、散热 v机体的产热:代谢产热 v机体的散热: 25,相对湿度50,安静状态: 7通过呼吸道蒸发散热; 3由大小便、唾液等带出体外; 15从汗腺通过皮肤蒸发散热; 75以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 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 M C R-E=S M:metabolism 代谢产热 C:conduction-convection传导对流 R:radiotion辐射 E:evaporation蒸发 S:store人体蓄热状态 v当机体产热和散热量相等时, S=0; v当机体产热多于散热量时, S0,造成热 蓄积,体温上升; v当机体散热量多于产热时, S0,造成体 温下降。 微小气候四种物理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决定 着人是否感到舒适,如机体处于无体温调节性 活动,外周血流量适中时,肌体达到热舒适状 态。 1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 热交换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 热平衡状况:健康人在适宜的温度等四种因素 综合作用下,进行轻体力活动时,产热和散 热的速率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主观感觉良好 ,称为热平衡状况。 2体温调节机制 (生理性体温调节机制和 行为性体温调节机制 ) 微小气候四因素对热平衡的影 响 1. 气温 v当气温皮肤温度(3033)时,C为 ; v当周围物体温度皮肤温度时,R为。 微小气候四因素对热平衡的影 响 2. 气湿 v主要影响皮肤蒸发散热; v只有在不良气温条件下,才表现出健康危 害。 微小气候四因素对热平衡的影 响 3. 气流 v气温皮温, l气流大,蒸发散热和传导对流受热 均增加; l气流小,蒸发散热少。 微小气候四因素对热平衡的影 响 4. 热辐射 v机体对负辐射的反射性调节不敏感。 评价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生理指标 1.皮肤温度(皮温) 皮肤温度是体温调节变化的敏感指标,反映 血管调节的功能状态。测定方法简便,并与人的 温热感觉、脉搏变化基本平行,是一个常用指标 。人体在着装轻度活动时,舒适的平均皮温为 3232.5。 身体各部位的皮温不一样,需测定有代表性 部位的皮温来推算全身平均皮温。 加权平均皮温WMST 皮温差 胸部与小腿皮温差 1.6 感觉热 35 舒适 6 感觉凉 8点法: WMST0.07T头+0.175T胸+0.175T背 +0.07T上臂 +0.07T前臂+0.05T手 +0.19T大腿+0.20T小腿 加权平均皮温(WMST) 3点法: WMST0.5T胸+0.36T小腿+0.14T上臂 4点法: WMST0.34T胸+0.33T股+0.18T大腿 +0.15T上臂 体温是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 直接的指标。由于人体具有较强的体温调节能力 ,因此体温一般变化不大。WHO提出在热环境下 活动时,人体中心体温不得超过38。 2.体温 气温升高时首先表现的是皮肤毛细血管扩 张,立即增加脉搏以满足血液供应。因此,脉 搏在高温条件下是一种简单和灵敏的指标。 气温在35以上脉搏可增加60。 3.脉搏 不知觉出汗:在气温较低时,出汗量少,自 己感觉不到。 知觉出汗:在安静情况下,若相对湿度为22 时,气温达30时,开始知觉出汗。 休息时人的最大出汗量为 1800gh,劳动时最 大出汗量约为 3900g 知觉出汗是反映体温调节过程紧张的一项指标。 4.出汗量 温热感是一种主观感觉,反映机体皮肤 、鼻腔、口腔、咽喉粘膜等外感受器所感受的 热和冷的综合感觉。询问时对冷、适宜(凉快 、舒服、暖和)、热的分级标准应有统一规定 ,询问者必须耐心并避免暗示。 5.温热感 6.热平衡测定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采用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四种 因素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小气候。综合评价指标 分四类: 第一类根据环境因素的特点制定 如:湿球温度、黑球温度等。 气温和气湿 的综合作用 气温、热辐射和 气流的综合作用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第二类根据主观感觉结合环境因素特点 而制定,如: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风 冷指数等。 第三类根据生理反应结合环境因素测定 制定,如湿球黑球温度等。 第四类根据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情况 制定,如:热强度指数、热平衡指数等。 1.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ET指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 用下,人体产生的冷热感觉指标。 ET是根 据受试者进入各种不同气温、相对湿度、风 速的室内环境后立即产生的温热感而制订的 。 适当地改变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组合, 可产生相同的热感觉,这是度量ET的基础 。 ET的度量 组 合 风速 (m/s) 相对湿度 (%) 空气温度 () ET () A010017.717.7 B0.57022.417.7 C2.5202517.7 以风速为0m/s,相对湿度为100、空 气温度为17.7 产生的温热感作为评价标准 。 A室 风速为0m/s 相对湿度为100 气温上下调动 气流、气湿和气 温均可以上下任 意调动 B室 ET的度量查有效温度图 ET的局限 性 在室温范围内,ET与人的温热感、皮温、 耗氧量、体重减轻等生理指标相关性较好,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小气候的综合作用。但 在高温条件下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较差。因 此 ET适用于评价气温适中(1822 )的气 象条件。 ET不能反映在室内逗留较长时间的温热感 。 ET未考虑热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2.校正有效温度 ( Corrected effective temperature, CET )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在有效温度基础上,综合考虑热辐射 对机体的影响,将干球温度改用黑球温度 ,所得的有效温度称为校正有效温度。 3. 湿球黑球温度 ( 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 )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WBGT能综合反映微小气候4种物理因 素对机体的作用,具有简单、易测、易算 等优点,有2种计算公式。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在无阳光照射的室外(夜间或室内): WBGT = 0.7Tnwb + 0.3Tg 在有阳光照射的室外: WBGT = 0.7Tnwb + 0.2Tg + 0.1Tdb 湿球温度 黑球温度 干球温度 根据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制定 的指标 热平衡指数 v热平衡指数(thermal equivalent index, TEI ) v公式: TEI = (MRC/ 600)100% v600:人体最大排汗能力时产生的散热值,即 最大蒸发散热量,Kcal/h。 v热强度指数(heat stress index, HSI):。 v参数:Ereq:人体为保持热平衡所需要的蒸发 散热量;Emax:人体所处热环境条件下最大 可能的蒸发散热量。 v公式:HIS= (Ereq/ Emax)100% 室内 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原则 v保持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v保持小气候在时间、空间上的稳定。 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v室温标准:指气湿、气流、热辐射在正 常范围内时,居室中央距地板1.5米高处 的气温。 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室温 相对湿度 空气流速 夏季空调 2228 4080 0.3m/s 冬季采暖 1624 3060 0.2m/s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1.不良室内小气候引起的健康损害,即健康效 应,可用什么指标来反映? 关于室内 小气候对健康影响的思考题 2. 住宅小气候,作为一种暴露因素,怎样进行 暴露水平的衡量? 3. 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否已经成为完成时? 知识要点 v室内小气候、室温的概念。 v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的理解。 v反应小气候对人体影响常用的生理指标。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 健康影响 为什么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 的 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一、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 的 外环境之一。 二、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 三、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 The 20th century outdoor air pollution focus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The 20th century ends indoor air pollution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会议指出: 近20多年来,许多国家的室内空气品质不容乐观,室内空气 污染引发了以下三种病症:病态建筑综合症、与建筑有关的 疾病,以及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历时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民用 和商用建筑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数倍至数十倍 ,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据统计 ,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达11.1万人。 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仅1995年我国 因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美元 。 20052005年年4 4月月19192121日在北京召开了以日在北京召开了以“ “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空气质量和 污染物控制污染物控制” ”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 中,室内烟尘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及肥胖症 等被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报告指出, 尽管空气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室外,但是人们长期 生活在室内,因此人们受到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 于室内空气污染。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 点 v室外来源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房基地 从邻居家 传来 质量不合 格的生活 用水 大气 人为带进室内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 点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来源室内来源 室内燃烧或 加热 室内生物污染 光电反应产物 室内化工产品 释放 家用电器的 电磁辐射 由人体内排出或 室内活动引起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1. 一种污染物可以有多种污染来 源,同一污染源也可产生多种污染物。 2. 室内污染物浓度的高低,除了与产生的数 量有关外,还与污染物进入室内空气后受 到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物自身的理化特性 有关。 3. 主要来自室外污染物时:室内污染程度低 于室外。 4. 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的发生源时:室内 污染程度高于室外。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5. 吸烟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 公共卫生问题。 6. 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引起普遍关注。 7. 空调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 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 、来源及危害 v化学性污染物 v物理性污染物 v生物性污染物 ()常见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 1二氧化碳 2燃烧产物 3烹调油烟 4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5氡及其子体 污污染物限值值或标标准健康危害污污染源 二氧化氮0.24mg/m3 (1小时时平均) 呼吸道、全 身 汽油发动发动 机、木材和煤球 、煤气的燃烧烧,吸烟以及室 外空气污污染的渗入等。 可吸入 颗颗粒 PM10 0.15mg/m3 (日平均值值) 粘膜刺激、 呼吸道的影 响等 吸烟、燃烧烧木材和煤球等以 及室外空气污污染和渗入等。 甲醛醛0.10mg/m3 (1小时时平均 值值) 嗅觉觉、粘膜 刺激、呼吸 道刺激、诱诱 癌、全身 泡沫塑料、家具、地毯、粘 合剂纤维剂纤维 板、压压合板等。 氡氡及其 子体 400Bq/m3诱诱癌房屋地基及建筑材料 表7-2 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危害 1.室内CO2污染 主要来源于人的呼出气和燃料燃烧; 室内CO2的含量明显受到人群聚集时 间、容积、通风状况和物质燃烧等的 影响。 CO2浓度对健康的影响 0.07%人体感觉良好 0.07%敏感者感到不良气味,产生 不适感觉 0.1%空气出现不良气味,较多人 感到不舒适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规定:CO2 0.1% v当环境中CO2浓度达到3时,使人呼吸程度加 深; v达4时,使人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 血压上升; v达810时,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全身无 力,肌肉抽搐甚至痉挛,神志由兴奋至丧失; v达30时可致死亡。 v由于 CO2升高时,往往同时伴有缺氧,这也是 引起致死的一个原因。 Carbon dioxide (CO2) n在我国北方,冬天燃煤烹饪及分散式取 暖,加上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可达 2.0%(40000mg/m3)以上。 反映室内有害气体的综合水平 反映室内通风换气的实际效果 室内空气清洁度评价的重要指标 2. 燃烧产物 v燃料的燃烧产物 固体燃料:原煤、煤球 液体燃料:汽油、柴油 气体燃料:天然气、煤制气、 液化石油气等 v烟草的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三部分) (1)来自燃烧物自身的杂质成分。 (2)来自燃烧物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或在种 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反应剂、化肥、农 药等污染; (3)燃烧物经高温后发生热解或合成反应 的产物。高温的温度不同,生成的有害物 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v居室内的燃料燃烧产物污染主要是来自固 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燃烧 v固体燃料煤中,除可燃成分外,还含有大 量杂质,最主要的是硫,其次是硅、钙、 铁、砷、氟等,视品种而定。 各种气体燃料燃烧时对室内空气污 染的比较 1(了解) v 天然气燃烧比较完全,污染很轻; v 来自煤层的天然气,燃烧产物中有一定量 SO2; v 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甲醛和NOX含量有时较高 ,可刺激眼睛和引起不适; 各种气体燃料燃烧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比较 2(了 解) v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正丁 烷、异丁烷等,燃烧产物中甲醛和NOX也较 多,产生的颗粒物浓度虽低,但其中可吸入 颗粒物占93以上,对肺部组织有损伤。 v 原煤制出的气体称煤气,燃烧产物主要是 CO2和CO,如制气过程中脱硫不充分,则燃 烧产物中有SO2。 试分析以下3个案例 v运送木材的远洋货轮 v冬季火锅包厢、人多 v冬季夜晚燃煤取暖、无烟囱 烟草燃烧产物 v烟草的燃烧产物统称烟草烟气。 v烟草的成分相当复杂,含有各种物质达 数千种之多,其燃烧产物可通过两类途 径引起危害: (1)主动吸烟引起的危害 (2)被动吸烟引起的危害 (1)主动吸烟引起的危害 v1)吸烟时大约有10的香烟烟雾进入人体,一支香 烟可产生CO 12ml,占香烟烟雾浓度的36,CO可 造成机体缺氧,进而使组织细胞缺氧,还可与细胞色素 氧化酶的铁结合而抑制细胞的呼吸,阻碍组织对氧的利 用。 v香烟烟雾中CO2占5,CO2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 氧和血红蛋白亲和力,同样可造成供氧不足的征象。 2)香烟烟雾中的氰氢酸能抑制纤毛运动,减 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引起炎性病变乃至癌 变。氢氰酸对呼吸道和上呼吸道粘膜还有腐 蚀性,引起粘膜的损伤; 3)烟碱又称尼古丁,长期吸烟会导致人 体对烟碱的依赖性。 烟碱除了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外,还可影响内分泌及多种酶的作用 。 4)妇女吸烟可导致月经紊乱、痛经和过早闭 经,导致孕妇早产、流产、胎儿体重减轻 、发育迟缓,甚至畸形,妇女过早衰老, 容貌礁粹(男性同样出现早衰)。 5)烟焦油是香烟烟雾中微粒部分的浓 缩物,含有500种以上的多环芳烃,但 主要为苯并(a)芘等10多种极强的致 癌物。 6)香烟燃烧时产生的酚类化合物有明 显的促癌作用。 7)卷烟中平均含镉1.031.60g/g,镉蓄 积肺内可引起哮喘、肺气肿和肺癌;极微 量的镉就可杀死精子,影响生育,男性吸 烟者还会阳痿甚至丧失性能力。 8)烟草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施用的磷肥 ,在我国香烟中平均含210铅约 0.0419Bq/g, 210钋0.0349Bq/g,它们随香 烟烟雾吸入并积累在肺内,形成内照射而 引起癌变,还能经血转移到肾、胰、性腺 、骨髓等器官造成危害。 肺癌10-40倍 唇癌4.1倍 喉癌5.4倍 食道癌3.4倍 膀胱癌1.9倍 肾癌1.5倍 国外调查发现,吸烟者为不吸烟者 死于各种癌症的倍数是: (2)被动吸烟引起的危害 v被动吸烟又称间接吸烟或非自愿吸 烟。 v由吸烟者从香烟尾部吸入的烟雾, 称为主流烟雾,它在吸烟者肺部与 空气混合后其中的一部分被呼出。 v从燃烧着的烟头处产生的烟雾,称 为侧流烟雾或支流烟雾。 v侧流烟雾中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有 害物浓度比主流烟雾多。 Passive smoking 测流烟雾中不完全燃烧 所产生的有害物浓度比 主流烟雾多,如: CO3倍 BaP4倍 氨含量46倍 美国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一个家庭中 有1个吸烟者,该家庭全体成员患癌症的危 险性就增加1.4倍,如1个家庭中有2个吸烟 者,则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2.3倍,如1个 家庭中有3个或以上的吸烟者,患癌症的危 险性增加2.8倍。 vCooking at high oil temperature can produce a series of complex pollutants. vMore than 200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cooking smoking. 主要有醛、酮、烃、脂肪酸、 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内酯、 杂环化合物等。在烹调油烟中 还发现挥发性亚硝胺等已知 突变致癌物。 烹调油烟(cooking fume) 烹调油烟 v我国室内污染的一个特色 v通常炒菜的油温在250以上 v油烟是肺鳞癌和肺腺癌的危险因素,其 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8和3.4。 v油烟中的致突变物来源于油脂中不饱和 脂肪酸的高温氧化和聚合反应。 甲醛及其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存在: 多种装饰物品中,也可来自建筑材料 。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 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纺织纤维等 。 甲醛的危害 (1) v有刺激性,0.15mg/m3可引起眼红、眼痒、 流泪、咽喉干燥发痒、喷涕、咳嗽、气喘 、声音嘶哑、胸闷、皮肤干燥发痒、皮炎 等。 v甲醛还可以引起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性 哮喘,大量时可引起过敏性紫瘢; 甲醛的危害 (2) v长期接触1.34mg/m3甲醛,能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 v有的还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出现中毒性肝炎; v肺功能方面也可出现呼气性功能障碍。 v遗传毒性研究发现甲醛能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 体损伤。 v致癌物。 室内甲醛污染 n室内装饰5个月后,甲醛的浓度可低 于0.1 mg/m3,装饰7个月后,都可降至 0.08 mg/m3以下。 v室内小气候与健康关系 的研究已经成为过去式 吗? 北京市家具城室内微小气候与空气 中甲醛和氨的相关研究 北京市家具城室内微小气候与空气 中甲醛和氨的相关研究 v干预措施:安装不同设备(电扇、空调柜机及中央 空调)控制环境条件,降低空气中的甲醛含量。 v效果:次年同期对相关家具城进行跟踪检测,在家 具摆放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平均降低3 5.5,风速平均增加0.050.18/,室内空气中甲 醛平均含量由0.74/3下降到0.43/3( 0 05),降低了42%。 v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室内环境条件各家具城甲醛含 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因此室内微小气候对甲醛 的释放量起关键性作用。 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室内空气污 染物,目前已鉴定出500多种,它们各自的浓度并 不高,但若干种VOCs共同存在于室内时,其联合 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 种类多,故总称为VOCs,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 TVOC表示其总量。 VOCs v VOCs中除上述醛类外,常见的有苯、 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萘、二异氰 酸酯类等,它们主要来源于各种溶剂、粘 合剂等化工产品,例如某些人造革沙发能 挥发出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VOCs 目前认为 VOCs有嗅味,有一定刺 激作用;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 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 、嗜睡、无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 等,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 变态反应等。 根据联合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估计,在 正常本底地区每年由于吸入222Rn及其短寿命子体 而产生的辐射剂量约占人类所受全部天然辐射年 有效剂量当量的一半。 氡及其短寿命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 起肺癌,其潜伏期为1540年。 氡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物-氡 氡及其子体污染 v铀系 226Ra(镭) 222Rn 218钋 210铅210铋 214钋 v钍系 224Ra 220Rn v锕系 223Ra 219Rn 226Ra 1600y 222Rn 3.85d 218 Po 3.05min 214Pb , Bi 21426.8min19.7min , 214 Po 164 s 210 Pb 22.3y , 210 Bi 5.01d 210 Po 138d 206 Pb 镭的衰变链示意图 图例 : 辐射 半衰期 226Ra222Rn 214Po 214Pb 210Pb 放射性污染物-氡 218Po 氡及其子体 3.82d 214Bi 21y 206Pb 138d 氡的衰变链 氡及其子体污染 室内氡的室内氡的 两大来源两大来源 地层建筑材料 p居室氡中的来源是多途径的,但主要是 从房屋底下的岩石(土壤)等地质背景 和墙地砖等建筑材料。 p其次是水源、煤气(天然气),五花八 门的生活用具和室外更高氡浓度的地方 传入。 p室外空气中氡的年平均浓度约在0.1- 10Bq/m3之间。室内空气中约在5- 100Bq/m3,甚至更高。 高放射性的建筑材料 起源于火成岩的材料:花岗岩、火山 石、浮石; 工业废渣制造的材料:主要是钢渣、炉 渣、磷石膏、赤泥等。 我国部分地区室内和地下建筑中氡浓度 (Bq/m3) 地点 室内氡浓氡浓 度地下建筑中氡浓氡浓 度 均值值最大值值均值值最大值值 北京44.224980.7849 武汉汉25.7170161.4976 沈阳105.6498 上海20.658.5 v氡引起的肺癌占肺癌总发病的4 12 v机制 进入呼吸道,衰变为子体; 子体沉积、再衰变 氡及其子体“寄宿”于悬浮物, 使其激活为氡子体源 氡是放射性气体, 当人们吸入体内后 ,氡衰变产生的阿 尔法粒子可在人的 呼吸系统造成辐射 损伤,诱发肺癌。 Rn55% 其他45% 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受到的全部环境 辐射中的55以上。 美国每年因为氡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000人 我国每年因氡致肺癌为50000例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把氡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质之一,氡已成为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 大因素。 吸烟氡暴露患肺癌的高风险 135 8 71 4 57 3 29 2 15 1 9 0.7 3 0.3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234567 吸烟者 非吸烟者 每1000 人一生 可能患 肺癌的 人数 20 10 8 4 2 1.3 0.4 氡(pCi/L) 影响室内氡含量的因素 1 污染源的释放 量 2 室内密闭程度 3 空气交换率 4 大气压高低 5 室内外温差等 (二)常见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室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主要通过 三种方式进行传播: (1)附着在尘埃上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 播: (2)附着于人的口或鼻腔喷出的飞沫小 滴上 (3)附着在飞沫表面蒸发后所形成的“ 飞沫核”内。 尘埃、飞沫核吸入后是否进入肺内 ,主要取决于粒径的大小。 生物性污染 1军团菌与军团菌病 2生物性变应原引起的过敏症(花粉过敏 、尘螨过敏) 1976年7月美国宾州地区的美国军团年会上, 与会者中爆发了一种以发热、咳嗽及肺部炎症为 主要症状的疾病。从患者病变组织中检出一种革 兰氏阴性杆菌嗜肺军团菌。由于发病者多为退 伍军人,因此将该病称为“军团菌病”( Legionnaires disease,LD),现在亦称为 “城 市文明病”。 生物性污染军团菌病 军团菌 军团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种人 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寄生菌,嗜热怕冷 ,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542。 军团菌是一类水生菌群,当 水温在3136时且水中含有 丰富有机质时可长期存活。 军团菌 外环境的微生物可为军团菌的生长提供营 养成分,如蓝天杆菌能刺激军团菌生长。 军团菌在普通培养基上 不生长,需添加L-半胱氨 酸和铁盐。 外环境的原虫是军团菌存活和生长的重要 因素。棘阿米巴是军团菌的宿主。 现代建筑物的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 水淋浴喷头 贮水器 自来水笼头 医用喷雾器 空气加湿器 军团菌的室内来源 冷却水塔 军团菌的室内来源 中央空调冷却塔系统为半开放式结构 。水的水温一般在2545 ,生锈的铁质 材料、不及时清洗有淤泥沉积在底部,使 原虫类生物大量繁殖,这些为军团菌的生 长繁殖提供了条件。 冷却水塔 军团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 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进入人体。 军团菌病的临床表现 军团菌肺炎 庞蒂亚克热(Pontiac fever) 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多 脏器损害 无肺炎表现 军团菌病的临床表现 军团菌肺炎 发病初期发冷、不适、肌肉痛、头晕、 头痛等,12天后高热、寒战、呼吸困 难、胸痛、咳嗽。 重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损 害和肾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谵妄、幻觉等。 X线检查显示有肺炎征象。 军团菌病的临床表现 庞蒂亚克热 潜伏期较短,13天 流感样症状 无肺炎征象 病程1周左右,可自愈。 军团菌与军团菌病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的监测数据显示, 近几年军团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一些城市地铁站 的中央空调军团菌检出率超过60,而医院、高级商 办楼的检出率也达到了50以上,宾馆、酒店、商场 以及淋浴设施中也都有军团菌分布。研究人员检测了 5000多份健康人血清抗体水平,证明军团菌的隐性感 染率高达65以上。对于另外3000多份临床送检的肺 炎病人标本的检验,也发现军团菌的感染比例达到10 。 尘螨(dust mite) 是螨虫的一种,属于 节肢动物。家尘样品中检出的尘螨,称为屋尘 螨。最适生存的环境温度为2327,最佳环 境湿度为80。在潮湿、阴暗、通风条件差的 环境中易滋生,而在干燥、通风条件好的环境 中不适宜生存。 生物性污染尘螨 尘螨普遍存在于人类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中,尤其是室内潮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床 垫、被褥、枕头、地毯、窗帘等纺织物内极易 滋生,尤其在床褥、纯毛地毯下面。 生物性污染尘螨 室内来源 尘螨是室内主要的生物性变态反应原。变 应原不仅存在于尘螨本身,也存在于尘螨的分 泌物、排泄物中。 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体,因反复接触而致 敏。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也可引 起皮肤过敏等。 危害 生物性污染尘螨 (三)室内噪声、电磁 辐射和电离辐射对健 康影响 1.噪声 v噪声是指人们主观上不需要 的声音 。 噪声的来源 1. 生产噪声 2生活噪声 3交通噪声 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v1.影响休息和睡眠 超过50dB(A)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脑电 图的变化是观察睡眠状况的常用指标。连续 噪声可以影响睡眠的生理过程,使入睡时间 延长、睡眠深度变浅、缩短醒觉时间、多梦 ;突然的噪声可使人惊醒。 2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70dB(A)的噪声干扰谈话、造成精神 不集中、心烦意乱、影响学习和工作 效率,生活质量下降,容易出现差错 或发生事故。 3.引起疾病和体质下降噪声(特异 性危害与非特异性危害) (l)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特异性危害) 按其影响程度可分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和听力损 伤三个等级。 (2)噪声对机体的其他影响(非特异性危害)噪声作 用于机体各个方面,引起听以外的反应称为听觉外 效应。 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的损害 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内分泌系统 失调 v控制住宅噪声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居住区 要与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干线、机场 、火车站隔离。 2. 电磁辐射 v非电离辐射是波长大于100nm的电磁波, 由于其能量低于12eV(电子伏),不能引 起水和组织电离,故称非电离辐射。 v非电离辐射包括光和电磁辐射两大类。 v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中的一大类。 v住宅中的电磁辐射主要与使用家用电器有关 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 v 1以功率分类 v(l)高功率源:指离源 100m的距离,主束功率 密度达 1wm2或以上的环境辐射源。如卫星通 讯系统、雷达、FM广播和TV等辐射源。 v(2)低功率源:指离源 100m的距离,主束功 率密度低于1wm2的环境辐射源。 如MW转播 系统、有线TV、无线电话和家用MW炉等。 2以室内外环境来源分类 v(l)室外环境的电磁辐射源 v(2)室内的生活用电磁辐射源 (二)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v电磁辐射的强度大于10mwcm2时引起 机体体温升高 v低于 10mWCm2的低强度长期作用, 虽不出现体温升高,但可引起共振频率 v机体接受同一强度的电磁辐射时,所接 受的频率是共振频带时则影响最大。 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动物实验发现:lmw2饱强度作用 下,可出现神经介质水平、血脑屏障通通 性增加,钙从脑组织溢出和脑电图等变化 。动物在3mwm2强度作用下,出现 心率和心电图变化。在 l 10mwcm2强 度作用下,对血液系统(外周血象)和免 疫系统(兴奋或抑制)都有相当程度的影 响。 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接触电磁辐射的人群易 出现头晕、疲乏。记忆力衰退、食欲减退、烦躁易 怒、血压变化、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女性可发生月 经不调,个别男性有性功能衰退。可导致畸胎及某 些脏器癌变,手机是一个小型的电磁波发生器,对 人体有致畸作用。长期、高频率使用手机,使脑的 胶质细胞发生DNA电离损害,引起细胞癌变。引起 视力下降甚至白内障等。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v屏蔽防护 v平时多进食新鲜牛奶、蔬菜和水果,以增加 机体免疫功能。 v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UDC6148985)。在规定中公众照射 的基本限值是:频率在303000MHz时, 人在一天24h内,任意连续 6min内的平均值 应小于40wcm2。 3.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通常包括属于电磁波谱的X线 和线,属粒子辐射的电子(包括粒子 )、质子、中子、粒子,以及具有不同 质量和电荷的亚原子粒子。 环境电离辐射来源 v 1天然放射性 主要来自宇宙线、地壳中的辐射、 空气中的辐射、和内照射。 v 2人为放射性 (1)环境放射性污染 (2)建筑材料和室内污染源:氡、镭、钴 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低剂量长期 作用) (l)免疫系统:以毒物兴奋效应模式为主 (2)DNA损伤与修复:氡_肺癌 (3)妊娠期暴露于引起胚胎不良效应的最低 剂量0.0lGyd的环境中,引起子代寿命缩 短以及生殖器和其他脏器发育缺陷。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住宅内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地基及建筑 材料,因此要减轻电离辐射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必须注意房屋地段的选择以及建筑材料的选 择,我国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及装饰装修后的 放射性核素均作了规定。 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 1.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 SBS 是现代住宅室内多种环境因素联合 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包括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头晕、头痛、 恶心、皮肤干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 退、工作效率低下等症状,这些症状在离开 污染的建筑物后很快得到改善。 SBS的发生原 因 室内空气污染 空气交换率低 现代建筑物内有害物质增多 不适宜的微小气候 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 空调的使用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及生 活、工作方式 SBS的特点 发病快 患病人数多 病因很难鉴别确认 患者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后,症 状即可缓解或消失 2.建筑物相关疾病 (Building Related illness, BRI ) 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 BRI BRI是由于人体暴露于建筑物内的特 异性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 哮喘、过敏性鼻炎、军团菌病、心血管病 、肺癌等。过敏源、感染源、特异的空气 污染物和特定的环境条件(如 温度、湿度等) BRI与SBS的 区别 患有BRI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 主要表现为发热、过敏性肺炎、哮喘以及 传染性疾病; 病因可以鉴别确认,可找到致病的空气污 染物; 患者即使离开发病现场,症状不会很快消 失,必须接受治疗才能恢复。 3.化学物质过敏症 (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 MCS ) 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 MCS MCS又称为总过敏综合症,是由于接触 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多种器官系统, 引起多种症状的疾病,由室内低浓度化学物 质所引发。 MCS的主要症状包括3方面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呼吸和粘膜刺激症状 胃肠道症状 此外,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低落、头痛、头晕、失眠等。 MCS的特点 具有复发性 症状为慢性,多种器官系统同时发病 对多种化学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很难 找到具体单一的致病原 家庭中不同成员症状轻重程度有明显差异 致病因素排除后症状将会改善或消退 室内空气清洁度的评价指标 1. 反映室内空气清洁程度的常用指标 2. 反映燃烧产物污染的指标 3. 反映建筑装饰装修污染的指标 4. 其他评价指标 人在呼出CO2的同时也呼出二甲基胺、硫 化氢、丙酮、酚、氮氧化物等数十种有毒物 质。这些物质会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相应 增加,室内CO2 的浓度可反映室内有害气体 的综合水平。 1. CO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规定,居室内CO2浓度0.1(日平均值)。 反映室内空气清洁程度的常用指标 室内有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白喉 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 的感染者时,这些致病微生物随飞沫和悬浮颗 粒物飞扬于空气中。当室内空气湿度大、通风 不良、阳光不足时,可在空气中生存较长时间 和保持致病性。 2.微生物 GB/T188832002规定,居室内细菌总数 2500 CFU/m3。 由于室内空气中可生存的致病微生物种类繁 多,且以病原体作为直接评价的指标在技术上尚 有一定困难,目前仍以细菌总数作为最常用的居 室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新风量直接反映了进入室内的新鲜清 洁空气的量。GB/T188832002规定新风 量的标准是每人每小时不能小于30m3。 3.新风量 GB/T 18883-2002规定,室内CO浓度1 小时均值10mg/m3,室内SO2浓度1小时均 值0. 50mg/m3。 1. CO 反映燃烧产物污染的指标 2. SO2 3.可吸入颗粒物 反映燃烧产物污染的指标 GB/T188832002规定,居室内PM10日 平均值0.15mg/m3。 4.二氧化氮(NO2 ) 反映燃烧产物污染的指标 NO2是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的稳定形 式,是燃烧完全产物。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 等热值高的气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 量较高,因此, NO2是反映气体燃料燃烧产物的重 要指标。室内NO2浓度的标准值为h均值0.24 mg/m3 反映建筑装饰装修污染的指标 1.甲醛 甲醛来自多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释放 量大,而且来自材料的深部,释放期比较 长。因此,甲醛是反映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污染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甲醛1小时均 值0.10 mg/m3 反映建筑装饰装修污染的指标 2.氡 GB/T188832002规定, 室内氡 (222Rn)年平均值400 Bq/m3 反映建筑装饰装修污染的指标 3.苯及苯系物 苯及苯系物是室内污染源最多、污染 量最大、造成污染最为严重的VOCs之一 。GB/T188832002规定, 苯的1h平均值 0.11mg/m3,甲苯和二甲苯的1h平均值 0.20mg/m3 反映建筑装饰装修污染的指标 4.氨 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时需要对水泥进行防 冻处理,氨主要用于水泥的防冻剂。近年 来室内氨的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