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doc_第1页
论文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doc_第2页
论文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doc_第3页
论文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doc_第4页
论文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联想和想象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部件,是人类审美经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联想想象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扩散思维活动,同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有很大关系,是创造的预备姿态,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过程中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积极主动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关键词 联想和想象 语文教学 阅读 写作 联想,心理学上指 “由于某人、某物或某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想象,心理学上指“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式、信息(平时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意象的思维过程。” 联想和想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都同属于心理活动范畴,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联想侧重与多个信息的横的联系,是想象的初级形式。想象侧重与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纵的深入,是联想的高级阶段,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充分体现。“联想、想象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比任何知识更重要。”如果说联想能够使知识得到充实和丰富的话,想象就是在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知、模仿、习得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它们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它们既要有现实的体验,又要有想象力的发挥。语文学科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这就是语文所独具的得天独厚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其中对“情境和形象”的感知、感受,即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特点,循循善诱,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已经成为今天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主要探索。联想和想象作为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被教师有意无意地运用到, 但其有意运用和无意运用结果却不完全一样,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应用联想和想象,更可能使学生思维闪耀出创造性地智慧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出现珍贵的闪光点,增添语文教学的亮色。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对联想想象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进行阐释并就其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一、联想和想象的本质,及其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联想,指的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联想既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因为“秋风”和“落叶”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又如由桌子想到椅子,抓住了二者在空间上的关联,这就是“相关联想”;我们喜欢把小朋友比作“花朵”,把春蚕、蜡烛比作教师,抓住的是二者在精神上的相似性,这就是“相似联想”;当我们看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就会自然地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由忧患时想到安乐,抓住的是二者在实质上的相反,这就是“相对联想”;我们常常把慈祥的女教师比作妈妈,是因为她们对我们一样的关怀、爱护,这就是“相近联想”。由此可见,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物像就能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如“桥”本是生活中一个很具体、很生硬的物体,却可以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的与“桥”有关的美妙意境,它可以使我们联想到电影廊桥遗梦中以“麦迪逊郡桥”为背景,所讲述的那个浪漫而又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又能使我们联想到“断桥未断情意断”中的断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在康桥的柔波里,我愿作一棵水草”的康桥等等,这其中的每一座桥,都是一份艺术的享受。想象是人们追忆形象的一种机能,是一种通过温故而创造新形象的机能,是人们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思维的活动。想象具有概括性、逻辑性、超越时空性的特点。想象的概括性表现为能够准确而恰切地把握词义并能运用词语再现客观事物或创造出新的形象。例如鲁迅在创造阿Q这一形象时,就选取了很多相似想象(包括穿戴、性格、心理等)加以提炼、组合,最终生成了一个新的典型农民形象阿Q。想象的逻辑性,例如在荔枝蜜中作者由勤劳的蜜蜂想到与之相似的劳动农民,作者把形象联系、转切、分解、组合并创造出新的精神象征,把分散了的思想联结在一个明确的思维链条上,这样的想象是符合逻辑规律的。在想象的世界中,时空的距离不在存在。善于想象的人,可以灵活的组合不同时空中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这就体现了想象的超越时空性。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把街灯与天上的星星作了神奇的组接,这就是空间的组合。联想和想象在含义上虽有不同,但在实际思维过程中总是交织在一起,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如果说联想能够使知识得到充实和丰富的话,想象就是在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就是情感受到陶冶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人们通过想象可以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创造现实所没有的事物。诗人可以通过想象创作出瑰丽的诗篇,音乐家可以通过想象谱写出动人的乐章,科学家可以通过想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人类的所有的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都是通过想象发展而来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否具有丰富的活跃的开拓的想象力,是衡量民族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于个人来说,丰富的广阔的创造的想象里则是他完整的审美经验和健全的思维与心理的体现。二、语文课程中充盈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一种能动的心理能力,它们以情感为催化剂而展开又在更高的层面上激发了情感;它们以思维为轨道而展开,又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人们的理解,是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中心问题,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在课文阅读、习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新课标更要求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的能力。如古代诗歌五首、济南的冬天、春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长于吟诵、激发想象、娱悦性情的作用。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基本方面,这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离开了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这些项目的训练将都会落空。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信息(包括字、词、句、情节、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想象,通过丰富的生动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就拿文字学习来说,如果没有想象,记住的文字将只是笔画符号,而不会成为思想符号。因为一切语言在表象上都有模糊性,而一向以精炼著称的汉字尤甚。象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就说过,如“ 嶒”、“巉岩”这类词,表示的究竟是什么样子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之所以还能理解使用它们,那是由于在接触它们是各自运用了想象,我们就是各自凭自己的经验想象了它们的形状。 阅读文学作品时尤其需要联想和想象。作家靠联想和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凝聚成文字,而读者则靠联想和想象把文字中的内涵充分释放。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果教师只有对课文的分析,没有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描写进行想象,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对作品有主观的感性的切入。如文中写道:“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其中的美妙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体味,那种清香的飘渺、幽远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如果没有进行想象,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是概念的,在阅读中就不会有情感的搏动和美的享受。所以,没有联想和想象的分析就像打水漂,那是在作品的“水波”上一擦而过而难于深入其里。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作者对作品的创造,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这样描写构思时的想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里的构思,就是想象力。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联想想象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联想想象的构思能力,更能独特地表达他们无比活跃的思想。三、联想和想象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意义(一)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任何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取得教学成果的首要条件。而在语文学习中,联想和想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为联想和想象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联想和想象能满足青少年好奇心与追求美的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少一些分析而多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能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领略作品中的美妙,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余秋雨先生在回忆少年时代阅读唐诗时,曾把“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白帝”想象为站在彩云间的穿着白袍的仙帝。这是多么美丽的想象呵。阅读中的“误解”并不可怕,这是可以通过日后的阅读得到纠正的,而这种美丽的想象则弥足珍贵,正是有了这样的想象,我们对文学作品才能百看不厌。在语文学习中,背诵是吸取前人思想语言精华的最基本手段,有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其中一点就是惧怕背诵,或是由于死记硬背而感到枯燥无味,而联想和想象能使语言文字与情景结合而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从而大大增强人们的记忆力。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名言佳句,都能唤起我们如画的想象。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二)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运用分析、综合、判断这些较为常规的思维方法外,还有灵感、联想想象等思维方法,而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极好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只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不够的,联想和想象等非逻辑形式的思维常常在创造的关键阶段起作用。“想象是创造之源”。 无数事实证明,人类的种种创造发明无不经过联想和想象而发生。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源出于苹果下落引发的想象,瓦特的蒸气机源出于沸水掀动壶盖引发的想象。甚至,对一些已经发现而无法显示的自然奥秘,科学家也凭自己的想象来表述它们。宏观的如天体巨大的引力区被想象为“黑洞”,微观的如芬香 分子结构被想象为由键构成的环形;不用说,用左右手定则来表示线圈中电流于磁力线的方向就是更为具体生动的想象了。 同样,离开了联想和想象,语文教学也将不成其为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离开了联想和想象,也就无所谓创新。时代在进步,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了从观念到教法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训练必不可少。(三)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审美,就其心理学意义而言,是主体调动感知、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形式感受审美对象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各种具体的心理因素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比如春、济南的冬天、茶花赋、荷塘月色、绿等课文,作者以审美的目光去观察事物,他们从中发现美、欣赏美,得到美的感受。这种审美性的观察的主体思维方式就是形象思维,即通过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去进行感知,而且它始终伴随着审美性的情感活动。审美观察中的形象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情感性的,由于审美理解的作用又显出理性,使形象思维同样可以达到对审美对象的理性认识。因为审美性形象思维的理性结果就是形象的意象。在这其中,联想和想象扮演着重要似的角色,联想和想象以感性观照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接的感性的把握。学生在阅读这些美的时候同样需要形象思维来再现并体会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导读中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受。例如,济南的冬天在课文导读中的提示说:“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春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样的题目:“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吗?”“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这些都明确地告诉学生依靠联想和想象去体验课文情境,培养审美的能力。四、在不同的文体阅读中引导学生应用联想和想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联想和想象能力来进行教学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在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散文不少篇章文情并茂,形象生动,富有艺术魅力;所选古今诗词名篇大多情景相生,意境深远,表达又往往十分含蓄;所选中外小说,戏剧名著以及神话故事,塑造了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及一些说明文与科技论文以及说明性较强的记叙文,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文体不同,阅读时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我以为教师注意文体的特点,从文体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文体中用不同的方式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具体的形象,如人物、景物,充分运用作者所进行的描绘,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培养 诗歌是文学的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简洁凝练,它往往只撷取生活中最强最深邃的印象,其情感和内容往往是跳跃的,犹如高温高压后形成的钻石,才发出璀璨的光芒。正因为如此,诗歌本身的字数并不多,而内容却很深广。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补充作品,使钻石的各个侧面都在学生心中熠熠闪光,从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全词音韵和谐,手法高超,形象壮美,气魄宏大,实在是一首杰作。如果学生只是读读看看,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和一些写作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下面三句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首先让学生体会“寒秋”,让学生仔细品味它所蕴涵的感情色彩。似乎使人联想到茫茫天地间,寒风凛冽,万物萧飒,“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北国风景。这就是由“寒秋”两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而在这样的背景中,有一个人“独立”,可想而知此人一定是傲然挺立在寒意中,巍巍秀拔,卓尔不群。那么这四个字,一个胸襟博大,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的青年革命家形象便跃然纸上。更何况眼前又有湘江浩浩荡荡北去,将人的目光引远,心胸引大,脚下又有橘子洲,果橙叶黄,秋意浓浓,为独立之人作陪衬,这副壮美的图景也就浮现在学生的头脑中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联想过去学到的名作名篇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诗人的激情,那么再读下文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等等写景记事的佳句,对毛泽东当时的壮志豪情就会异常深刻,而使自己真正置身其中领悟到更多东西。 诗歌教学中应该用想象力进行再创造,能使学生打破头脑中的种种束缚,使自己思想如“万斛泉源”,这样就能读出诗歌的奇妙之处。江苏省中学高级教师周红蕾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母吟留别中,应用层层深入的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以诗人“一夜飞渡镜湖月”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因为这是诗人由现实进入梦幻的过渡,原作很简单,一笔带过,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在她的引导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积极展开想象,有的说,诗人在皎洁的月色指引下,衣袂飘飘,驾风而来,轻轻的掠过满湖平静如镜的湖水,又飘然走远。有人说,诗人脚踏白云而来,不时还抬手遮着月光急切地遥望天姥山,这一想象得力于孙悟空的腾云驾雾。还有些同学又想到“乘龙”而来,驾着“太阳神的金马车而来”等等。这时周红蕾老师又引导学生说:“诗人是否一定以人的方式出现呢?我们的想象能否更奇幻些呢?于是课堂气氛又一次热烈起来。这次大家的想象无边无际,精彩纷呈。比如有一个学生想向诗人化身为一颗星星,溶溶夜月之下,清清湖水荡漾生波,蓝黑的天幕上忽然有一颗巨星划过,“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向天姥山飞去,留下的一条光带还弦人之目。这个想象符合“飞渡”的意境,与李白才气横溢,人称“诗仙”的形象也很吻合,是非常有创造性地想象。最后周红蕾老师让学生们各自把自己想象到的景物写成一篇小文章。她这一节课上得很成功,很有新意,不仅全面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联想和想象在小说戏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培养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和戏曲片断往往都选自名著,节选其中的一回或一章,而小说戏曲体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创设了悬念,为读者设置谜团,试图引起读者的主意,引导读者去解读、破译,而且作品中不乏含蓄简省之处,这些“空白”往往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余地,这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谜团,引导学生根据有关描写大胆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这些“空白”进行再创造,拨开云雾,求得真相,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选入中学教材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的开头写到:“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周瑜看都没看,就把信撕碎,莫非他猜到了信的内容?这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把信的内容通过想象补写出来,并分析周瑜的任务性格。学生很积极,每人写了一封信。其中一个学生写的信大致内容如下:本丞相奉天子之命,特来征讨尔等,希望尔等快快弃械投降,否则,当我大军压进,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如果率军来降,本丞相担保尔等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享之不尽。虽然信的语言尚嫌幼稚,文白夹杂,但想象丰富,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恐吓、利诱也符合曹操的性格特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激起学生读原著的兴趣,这也正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又如小说项链结尾写到路瓦裁夫人告诉佛来思节夫人向其所借的项链“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此时,佛来思节夫人出乎意料地道出真相,“我那一串时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文章至此嘎然而止,留给读者大片想象的空间:路瓦裁夫人听说之后会作何感想?有何表情?这一晴天霹雳对她今后生活之路有何影响?对此,要求学生予以补叙是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三)联想和想象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培养散文作为一种文情并茂的文学样式,它的显著特点是形散而神聚,而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做到形散神聚的重要思维和表现手段。品读一下许多选入中学课本的现代散文,尤其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无不以“联类无穷”的健翅翱翔于苍茫云海之间、连绵峰峦之上、无边林木之外,或者以“思接千载”的飞蹄驰骋于孤灯火炬之境,封土采莲之地,戎马关山之界,展开事物的多面性和多样性。这样借助联想想象使事物在合理的摭取、搭配、组合之下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妙用,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散文教学中主要要解决欣赏“意境美”这个难点,如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膝陇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胧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其中联想和想象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积极的想象活动,学生要顺利有效地融入作品简直是一句空话。许多名师的教学经验也证明,想象可以使学生根据教材的描写,教师的讲述,打破个人已有经验的狭小圈子,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知识多方面联系起来。比如,学生此时此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毛一皮,彼时彼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鳞一爪,但想象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零碎知识经过整理加工,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新形象。然而,现在的文学作品教学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单纯地、片面地发展学生的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忽视、淡化以联想想象为主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学生刚一接触文学作品,就带领他们立即进入主题探讨、思想分析的阶段,跳过了必要的中介阶段。事实上对学生来说,联想、想象的功夫做到越充分,对作品底蕴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五、在作文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语文教学主要由阅读和写作两部分组成,联想和想象力是阅读教学的生命力。同样,作文教学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和想象便没有文章,有了联想和想象,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学生有了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就等于为写作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之飞向更广阔的天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呢?一、启发学生寻找事物的相似点在寻求事物外在或内在的相关、相连的基础上去联想一些新鲜的事物,最好是在描绘事物时,注重发挥想象,使描写对象人格化。有些事物,直接描写会显得单调,根据事物之间外形、声貌等的相似之处把它当作其他熟悉的事物或“人”,想象出“它”的情感,“它”的心理,就会增添作品的情趣,在行文上富有色彩。同时也有可能激发和养成相关联想的能力。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要求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想象。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类型想象,即凡是具有圆或近似于圆的外形特征的事物均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例如: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浑圆的石磨、环形的跑道、高高的石拱桥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爱好体育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圆圆的足球、神奇的球篮”展开联想;喜欢文静的女同学,可以让她们围绕“圆圆的镜子、可爱的闹钟”展开联想;喜欢文艺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迷人的彩灯,诱人地锣鼓”展开联想;喜欢科技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赞圆周率地推算者,颂地动仪的发明者”展开联想。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的神经系统可以凭借灵敏的感知,找到表象与表象之间地相似之处,进而展开纷至沓来的想象。2、借助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超时空的联想和想象在想象的世界中,时空的距离不再存在。善于想象的人,可以灵活地组合不同的时空中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如李白的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青云”,把青年和老年两个时代的表象组合起来。陆游的诗“楼台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上句写地处后方的瓜州渡景象:白雪皑皑。楼台静然;下句写地处前线的大散关景象:秋风卷地,金戈铁马,这是空间表象地组合。而盘古开天辟地却把我们带到了洪荒时代的浑沌世界。这些作品超时空的联想和想象也就是其魅力所在。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成功的作品让学生模仿体会,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类似的作文。如欣赏小说减去二十岁,让学生设想计划自己地将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谱写更加美好的乐章。时间还可以预支,像二十年后的我等作文训练,主要是借助想象让学生提前进入未来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培养和激发这种想象力,在于启发学生对现实程序的扬弃和超越,并能逐步打破时空局限,超越时空创造新的形象。3、让学生模仿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赋予作文“神力”所谓“神力”,就是借助于想象所获得的一些超凡俗的神奇力量。借助于“神力”,更可以使学生凭借想象获得种种自然的神奇力量,像卡通书米老鼠和唐老鸦、封神榜传奇、聪明的一休、希瑞,电影西游记、2010等,不仅为孩子们所迷恋,也受到许多成人的钟爱。正因为制作者大胆想象,赋予故事主人公各种超凡的神奇力量,才有如此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