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名师教学设计重庆市第三十中学 赵蓓一、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应用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2.了解骈体文的特点,学习对仗、藻饰、用典等语言技巧。(二)思维发展与提升1.分析文章写景的层次和技巧。2.通过文脉的梳理和典故的把握,理解作者传达的复杂感情。(三)审美鉴赏与创造1反复品读,感受文字中的山川景物之美。2鉴赏语言的华丽典雅和音韵之美。(四)文化传承与理解1.诵读千古名句,感受古人的文采风流。2.学习古人“穷且益坚”的品格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四、教学参考(一)教学建议本文是千古名篇,骈文中杰作。句式的整齐、音律的和谐,使之非常适合诵读;而讲求藻饰、多用典故的特点,又使文意显得有些艰深。所以建议在疏通文意基础上采用朗读教学的策略。建议课时:2-3节。(二)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五 第三单元第5课 滕王阁序(重庆市第三十中学 赵蓓)1.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必修二的古代散文,已经初步具备了赏析语言、品味意境、把握情感的能力。滕王阁序是经典骈文,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理解困难,所以除了要让学生把握字音、诵读把握准节奏、疏通文意,理解典故之外,还要放在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2. 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可以采用学生自读、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的方式,既要注意艰深词语和典故的理解,也要注意重点实词(“故”、“尽”、“属”、“即”等)、虚词(“且”、“矣”等)的掌握。(2)梳理文章结构。可以结合朗读教学法进行,通过段落内容的梳理概括促进朗读的开展,进而促进背诵的达成。文章大体按照赞地灵人杰赞山川景观抒人生感慨叹自我身世的脉络推进,在结构的整体观照中,理解作者年纪轻轻却“人情练达”的聪颖,理解他将应酬之作巧妙转换为抒情之作的匠心独运。(教学重难点)(3)把握作者情感。主要通过文章第四、五、六三段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典故的运用把握作者复杂情感。典故的使用,实际上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其中的典故,大致分为三类:表达高远志向类(如“请缨”“投笔”),感叹怀才不遇类(如“冯唐”“李广”“贾谊”“梁鸿”),表达运舛志坚类(如“贪泉”“涸辙”“北海”“桑榆”)。作者命途多舛却敢于正视现实、乐观进取的精神得到充分展现。(教学重难点)(4)了解骈文特点。可以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也可以有老师提供资料,让学生对骈文这种文学样式有一定了解。但更需要加强诵读指导,在诵读中领略骈文的形式之美、语言之美、音韵之美。3. 教学方法(1)诵读鉴赏: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朗读,采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培养诵读感知能力。(2)讨论探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分析感悟,总结规律。(3)点拨指导:展开联想,拓展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4.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第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一)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常识。(二)诵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句,疏通文意。二、【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一副对联写尽江南三大名楼,一片序文流传千古风韵。滕王阁因王勃而知名,王勃因滕王阁序而永恒。王勃凭借凌云之才情,写景细致生动,如在目前,抒情感人至深,引人共鸣。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二)作者简介(三)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学生自由朗读(覆盖全文),注意体味骈文句子节奏。发现并总结朗读规律: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明确: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四)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疏通字句。2.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明确: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五)课时作业(选择题可使用答题卡作答)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2.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或者工具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豫章故郡(旧的)(2)台隍枕夷夏之交(倚,据)(3)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4)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县令)(5)俨骖騑于上路(高)(6)披绣闼,俯雕甍(开;屋背)(7)川泽纡其骇瞩(迂回曲折)(8)舸舰弥津(满;渡口)(9)声断衡阳之浦(水滨)(10)彩彻区明(日光;天空)3.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 渔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 苹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精益求精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予作文以记之C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既克,公问其故D宾主尽东南之美则智者尽其谋答案:A(A:更加 B:属于,是;通“嘱”,嘱托 C:旧;原因 D:全部;全部用出)第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一)鉴赏名句的华丽典雅和音韵之美。(二)反复品读,感受文字中的山川景物之美。二、【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阎公为何听罢词句,态度会有如此变化?就是因为王勃能摆脱一般骈文模山范水的窠臼,融入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了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所以才流传千古。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拜读这位才子的绝世之作、绝笔之作。(二)名句研讨师生共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佳句魅力何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特色明确:1.对仗工整教师引导:诗歌“三美”虽然是构建于现代新诗基础上的特点,但古诗也一样。有人评价滕王阁序是一首音韵和谐的天籁,是一幅画工精美的长卷。能从“绘画美”的角度来探讨吗?2.色彩美:晚霞天幕,冷暖色调对比鲜明;景深角度:天空高远,长河深远,立体空间开阔苍茫;动静结合:孤鹜飞秋水静;拟人手法师总结: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三)反复品读,感受文字中的山川景物之美。1.学生再读文中写景佳句,交流探讨。师问:还有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方法提示:品味意象、描述意境、赏析手法示例:(欣赏名句时可根据课堂具体事情,调节欣赏诗句的顺序)(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句写出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2)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运用夸张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突出了层峦颜色鲜艳悦目。“飞”字化静为动描绘出阁道如鸟之欲飞。2.总结王勃写景“四美” (1)色彩变化之美 (2)远近变化之美 (3)上下浑成之美 (4)虚实相衬之美 小结:由此可见,王勃写景颇具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写山水,体现一定的美学特征。这也是滕王阁序成为千古美文的原因之一。 (四)课时作业1.多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疏理文章典故并理解。第三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理解王勃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并探索感慨的原因。(二)学习古人“穷且益坚”的品格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二、【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诗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我之境也。“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需要我们透过表层意象去深入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到王勃的精神世界,去看看这位才子寄托在千古名篇里的精神追求。(二)回到名句,探索情感。1.分析:“秋水”一句中有哪些意象?明确:落霞、孤鹜、秋水、长天2.探究:当你感知这些意象时,有怎样的情感体验?明确:对美景近黄昏,即将不再的惋惜。孤独寂寞。时间永恒,生命有限的感叹。3.探究:这种伤感是我们的体验,这与王勃的情感是否一致?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来印证我们的判断呢?明确:(1)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对自然的感慨(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4.引导:王勃伤感失落的情绪因何而起?明确:怀才不遇、壮志难酬。5. 联想情感类似的诗句?展示相关链接明确: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6.探究:中国文人面对天下己任的理想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面对人生困境,有的人以老庄的出世思想为寄托,去寻找诗意的人生;有的人执着其中不可自拔进而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那么王勃又是怎么选择的呢?明确:(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抒发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表现出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以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意志。师总结:文天祥说:“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王勃“兴尽悲来”,但“悲极”之后却不是“更悲”,而是一种“困之弥坚”。就好像苏轼在赤壁赋中一样,“悲”极之后是释然,是豁达。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身处困境却坚持不改变自己的理想与情操,这既是他们精神的支柱,又是他们人格魅力出彩之处。正是这一批人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让我们满怀对王勃、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敬意,再次齐声朗读课文。(三)课时作业圈点勾画课文中包含哲理和情思的语句,准备说一段哲理性的话。你愿意将那一句作为座右铭,说说你的理解。 将有关语句运用于恰当的生活情境。1劝勉怀才不遇的朋友: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2面对陌生的朋友相互安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3劝勉愤世嫉俗的朋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体验活动方案
- 医院儿科主任竞聘演讲
- 催化燃烧控温讲解
- 会计销售业务讲解
-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科普
- 医院药库管理优化方案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急诊案例分析
- 医院建筑环境设计案例解析
- 2025年高等教育经济类自考-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蒸压加气砼砌块专用砂浆配合比
- 复杂性尿路感染
- 装饰装修项目技术标文件
- 中建预留预埋工程施工方案
- 航海英语-气象报告
- 麻醉前访视评估与准备
- GB/T 7477-1987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 GB/T 3923.2-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
- GB/T 23764-2009光催化自清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清单
- 领导科学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