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于古寓新弱建筑理论的当代转译 (英 文) Int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Defeated Architecture in contemporary era 学 院 设计学院 专 业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于古寓新弱建筑理论的当代转译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传统中式空间以及建筑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功能与建筑结构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教育体系也已经牢牢的被欧美建筑理论所把持,关于本民族的建筑理论却寥寥无几。如今建筑业内又开始复兴传统空间,提倡我们自己的建筑理论。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转译,在本文中则是通过选择与我们建筑制式相似的外国当代理论为支撑,以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全新的中国传统空间。关键词弱建筑;暧昧性;中国传统空间;层次化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 peoples needs of functions and structions couldnt be met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construction . In the meanwhile , with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architectonic is controlled by western theories , so the national theories about architectonic arent the mainstream . Nowadays Building trades try to refresh the traditional styles and admire the local theories by various methods . Based on the similar national current theories , this essay present new Chinese traditional style by different ways . KeywordsDefeated Architecture ; ambiguity ; Chinese traditional space ; gradation目录绪论3一、当代建筑理论的宣言5(一)弱建筑理论的兴起5 1、弱建筑理论的由来概括5 2、弱建筑理论的四大特性7 3、弱建筑理论的文化联系7(二)弱建筑理论在当代转译的优势7二、中国传统空间的空间性质7(一)中国传统空间的平面特性8 1、平面空间线性排列8 2、平面空间边缘与环境的关系8(二)中国传统空间的立面特性91、分立分组92、立面层次化与环境的关系10 (三)立体空间的复合效果103、 中国传统空间转译的理论运用11 (一)弱建筑四大特性与中国传统空间的联系111、临时性与空间结构构件的联系112、消隐性与空间环境的联系113、轻盈性与空间形式的联系114、暧昧性与空间内质的联系12四、 中国传统空间对于弱建筑的启发13 (一)以文玩展示空间的转译为例13 1、设计环境背景分析13 (1)拟定环境分析13 (2)文玩器具特性分析13 2、传统转译的体现14 (1)建筑空间14 (2)建筑陈设16 (3)其他17六、总结17致 谢18参考文献19一、绪论 中国建筑界近年来开始不断追随梁思诚、冯纪忠等先生的步伐加入到了中国传统空间何去何从的道路上。在转译的道路上也选择各种不同的理论来探究中国传统空间,无论是近代建筑理论中的透明性还是路易斯康的光影,更或者是解析主义都是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的精神内涵有所差异,反观其他国家都通过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带入设计之中,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建筑转译模式。(如图1-1)通过全新的思维来改变空间。(图1-2)(图1-1)(图1-2)二、当代建筑理论的宣言 (一)弱建筑理论的兴起 1、弱建筑理论的由来以及概括 弱建筑理论是由当代建筑师隈研吾、藤本壮介以及妹岛和世等人提出,并得到日本当代建筑界内的普遍认可。弱建筑的本意便是减少设计师的个人设计意识与参与度,扩展使用者的想象空间,让建筑的策略从静止的建筑本身转向有着多样可能性的建筑空间去发展,当然由于现代主义与传统审美的影响,弱建筑也主张削弱视觉冲击,这也解释了妹岛和世等人的作品往往色彩与立面造型上都趋于简单化。(如图1-1-1)总的来说,弱建筑提倡以使用者为主导的设计,削弱视觉冲击削弱建筑对于人的限制,增加空间的可开发性和可参与性,打破空间的约束,而建筑外空间则与环境相互协调,内部空间则与外部空间相互渗透融合。(图1-1-1) 2、弱建筑理论的四大特性 (1)临时性 首先强调这里的临时性不是随拆随建,而是指一种空间在时间上的演变,这一点在伊东丰雄的建筑中表现最为强烈,他往往创造一种流动的空间,建筑随着人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这种变化使得空间活起来,产生空间的多样性。仙台媒质机构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2)轻盈性 轻盈性则是空间视觉上的一种感受,可以通过轻巧的结构以及材料或者其它形式实现。妹岛和世的建筑时常以轻盈著称,这种轻盈也导致空间多样性的转变以及空间结构材料上的创新。 (3)消隐性 消隐不是空间消失,而是环境与建筑切实的融合,人对建筑内外空间的体验被突出,从而让人们对于建筑的存在感的消失,弱化周围环境。是一种感官融合。 (4)暧昧性 暧昧性指的是空间在功能上的不确定性以及空间内外边界的一种自然过渡。这种暧昧也使得空间用途得以更加广泛,加强了使用者的权利。最终又落回到弱建筑的基本理念。 3、弱建筑理论的文化联系 研究理论的同时也需要明确理论的文化背景与联系,东亚地区的民族文化普遍一致,在原始社会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产生一种对短暂难续的美的欣赏,菊花、樱花、昙花都有这些特点。那么在建筑中也会有这种看似脆弱的病态美,当然这不仅可以满足审美,也可以在自然灾害中保护人们便于施救。而空间内部的多样性则与东亚人们普遍的精神情怀有关。总而言之,弱建筑的基本理念都与传统文化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以及传统审美有关。 (二)弱建筑理论的当代转译的优势 弱建筑由于其文化上的共鸣以及对于自然建筑、自然空间的提倡都使得整个空间理论十分现代化,在某些观念上与LEED不谋而合。在传统建筑制式上东亚地区也与世界其它民族格外不同,在建筑的处理上也可以相互借鉴,最重要的是弱建筑理论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所以与其自我苦苦创新,更需要学习一些更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三、中国传统空间的空间性质前面基本论述了弱建筑的理论知识以及背景,下面来浅析中国传统空间的一些空间共性。 (一)中国传统空间的平面特性 1、平面空间的线性排列 (1)建筑平面中弱建筑特性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以开间的形式呈现,如三开间等。一个单体建筑空间也可以划分为三个空间,中间厅堂,两边厢房左右对称,呈轴线分布。由此整个建筑变成一个大“间”,厅堂作为社交活动中心产生一种空间凝聚力,每个小间由罩子分隔,空间内的凝聚不是通过建筑制式而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形成的。在传统空间中基本上所有的建筑制式都一致,从卧室到厅堂厢房,每种空间不同点都只是功能上的不同,而这种功能上的不同又是由人的活动以及家具陈设决定的,由此空间模式基本一致,这种一致性也使得空间之间相互联系,层层嵌套,产生一种类似核心筒的结构,使得这种凝聚力不断向外扩散。 (2)陈设空间中弱建筑特性由于陈设空间需要依附于建筑空间,所以陈设也产生一种围合,基本结构也是核心筒式空间。大多数陈设基本都依墙布置,而中心空间往往较为随意。比如厅堂中心可以摆放方桌也可以什么都不摆放,就算摆放一些陈设也只是为了凸显空间氛围。陈设点缀空间功能使得原本单调的建筑空间产生了复杂的变化,扩大了使用者的权利。 2、平面空间边缘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边缘与环境相连接,但是核心筒的结构以及传统空间的理念又使得问题迎刃而解。整个空间统一在一个建筑里,整个单体建筑又统一在一个建筑群中(例如四合院)这样简单的嵌套产生了核心筒,那么中国传统空间布局中往往是分区域划分,集市与居住,行政与城防都是相互独立的区块,四合院服从于坊,坊又服从于城,整个城市内部也开始如同建筑空间一样相互联系嵌套,形成新的核心筒。城市又会服从地区,地区服从国家,整个核心筒不断地扩大,但是本质不变,就是通过将外部环境的不断同化而使得环境与整个空间相互联系。 (二)中国传统空间的立面特性 1、分立分组 (1)建筑立面的弱建筑特性传统空间中的立面空间关系一直较为微妙,在平面中空间以核心筒形式呈现,在立面上空间则是层层递进,分化空间强度。立面空间让单体建筑内外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立面空间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檐下空间、建筑立面、建筑内部。檐下空间是由于东亚地区普遍的大屋檐所产生的,(如图2-2-1)这种檐下空间实质上是一种灰空间,也是随着核心筒内部空间流动的主要途径。四合院中天井与建筑内部联系就是通过灰空间,檐下空间的功能往往是走廊或者过道,作为交通空间人对于内外空间的感官将会不断发生位移,这使得空间内质可以随人转移,总之随着人的变化,空间也产生了一种观感上的融合。(图2-2-1) (2)环境融合(图2-2-2) 建筑本身的立面空间由墙体、窗扇、门户等其他部件构成,虽然整个墙体是一个面,但它的存在使得空间内外的关系变得更加间接。传统空间中的门窗装饰削弱了视觉感受,使得内外空间的视觉联系变得模糊。有意识的过滤了外空间的一些干扰。檐下空间和建筑立面其实都可以归纳为灰空间,它们都是建筑内外环境交流的连接点,室内空间这是建筑中人活动的中心场所。使得环境与建筑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2、立面层次化与环境的关系 如上所述传统空间的立面通过层层递进的空间关系使得整个环境进入到空间内部。苏州拙政园中,画舫或者厅堂常常正对水景,形成一种室内观景,景由外来的感觉,也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两种空间、两种力量相互影响。(如图2-2-2)(图2-2-2) (三)立体空间的复合效果 建筑空间是一个四维空间,需要既考虑到空间的体量关系,也需要有空间的时间关系。传统空间通过陈设使得空间产生了大量不同的变化,形成一种核心筒式的空间,在不同空间中核心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卧室闺房中核心区域成为了人们交流的空间,在厅堂中核心区域成为了接待以及展现家族实力的空间,在庙堂里则是供奉神像牌位的地方。空间核心也充当了不同的角色。空间的立面则使得环境逐渐的渗透到空间里。通过扩大其他官感让人间接的接触外来环境,芭蕉听雨,隔窗听春都是这种间接造成的。立面空间让我们了解外部环境,但又不至于让人们暴露在环境中。如此两者,整个建筑空间充满活力。四、中国传统空间转译的理论运用 (一)弱建筑四大特性与中国传统空间的联系 1、临时性与空间结构构件的联系 临时性虽然强调的不仅仅是结构上的便利,但结构上的便利却也可以使空间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和人们的活动,传统空间最让人熟知的榫卯结构让整个建筑便于装配,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空间的构成形式一样,只需要陈设变化就可以赋予空间新的功能,从而空间变得流动起来,临时起来。 2、消隐性与空间环境的联系 宏大的宫殿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消隐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同在钢筋水泥的密林中建一个纯木质的空间一样显眼。宫殿虽然高大华丽,但是它是城市的核心,城市拱卫着它,形成了城市应有的城际线。园林亦是如此,每座园林都有自己的边界,但是从外面看院墙融入了街道,从里面游又会忽视边界,这种巧妙的关系使得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合为一体。(如图3-1-1)(图3-1-1) 3、轻盈性与空间形式的联系 轻盈性可以靠视觉感受或者材料上的轻便来实现,当然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氛围,建筑的立面上扬以及木构都可以归结为两者的联系,空间的氛围则复杂一些,在宗教建筑中空间可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神性和轻盈。 4、暧昧性与空间内质的联系 空间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了意义,产生了作用,产生了氛围。灰空间处于建筑空间室内室外的交界处,总有一种模糊性。空间的自然过渡、空间的定性模糊。如果遵循这样的定义,在传统空间中比比皆是,(如图3-1-4)园林的一步一景,建筑的廊檐,宫殿的广场,这些空间都透露出一种应人而变化的模糊,这种模糊使得生在空间中的人更加暧昧自由。 (图3-1-4) (图3-1-5)(图3-2-1) 五、中国传统空间对于弱建筑的启发 (一)以文玩展示空间的转译为例 1、设计环境背景分析 (1)拟定环境分析 在武汉市一直都保持着文玩收藏的热情,前几年也一度走高,现在大街小巷里也总能见到人们玩“串”。在几个较老的收藏品市场中,我选择了武汉集邮市场,也是现在武汉收藏家协会的所在地,整个收藏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历史悠久,并且有一个适中的场地提供。设计课题作为一个展示交流空间也便于实施。 (2)文玩器具特性分析 文玩与骨玩有所不同,从洗笔、笔架到蜜蜡、松石,再或者是手串核桃都囊括其中,这样相比之下价位也不是那么高,收藏者众多。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文玩器具相比于骨玩便于把玩携带,并且保护手段上没有那么繁琐,也使得整个展示空间的布置可以更加简便,便于把玩也可以促进交流以及销售,人们的活动会更加自由。 2、传统转译的体现 (1)建筑空间 空间的主体建筑则是一个简单的长方体,(如图4-2-1)简单的形体可以削弱人们的视觉冲击,更加关注于空间本身。当然空间身处老区之中,为了强化空间本身所提倡的交流展示的目的,建筑本身保持了一种纯白色,只让光影去影响墙面。(如图4-2-2)整个建筑光影流动,使得整个室内空间充满一种神秘的感觉,如同人们欣赏展评本身的时候,对于展品的好奇与对于展品历史的追问,使得人的感觉与设计微妙的切合起来。便于把玩也可以促进交流以及销售,人们的活动会更加自由,也使得整个展示空间的布置可以更加简便。(图4-2-1)(图4-2-2) (2)建筑陈设 整个空间内的所有展台都是由柱状亚克力重复构成,(如图4-2-2a)柱状的亚克力不断分隔空间,让整个展区呈现出一个展品一个空间的理念,就像传统空间一样,一个空间一个核心。亚克力的透明和模糊也使得空间保持了良好的采光和私密性。柱状亚克力绵延起伏,模仿山水画和园林景观的暧昧美。(如图4-2-3)(图4-2-3)(图4-2-4) (3)其他 整个空间充分的利用自然采光,吊顶的开窗形式也为了与展台相互呼应,而采用长方形开口。光束落在亚克力台面上使得空间的光影效果更加复杂,光影与整个连绵起伏的展台使得空间流动起来。在立面的连续开窗中,保持了内外空间的一种视觉联系,让空间内外互动起来。,亚克力的轻便可移动也使得整个空间的空间内质可以随之变化,应对各种不同的需求。(如图4-2-3)(图4-2-5)六、总结通过对弱建筑以及中国传统空间的反复对比与研究,探索全新的转译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空间理论呈现出两种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 文员试用期工作总结
- 酒店餐饮厨师工作总结
- 幼儿园后勤主任年度述职报告范文3篇
- 公司级网络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调任后工作汇报
- 公司级安全培训指导文件课件
- 高血压三级病人护理要点
- 《花-果实和种子》课件
- 《自相矛盾》讲解课件
- GB/T 17948.7-2025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总则
-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练习题集
- 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2023年零售药店管理制度
- 2025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汽车销量目标达成合作协议模板
-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件
- 2025年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洁日常标准培训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