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毕业论文_第1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毕业论文_第2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毕业论文_第3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毕业论文_第4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 摘摘 要要 软件质量管理是软件工程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软件产业发展至今,开发方法不断推陈 出新,质量管理理念起步较晚,虽也随之改进,却是依旧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研究阶段。这是 情有可原的,最初对软件开发的理解就是编程序,编程是在一种无序的、崇尚个人技巧的状 态中完成的,其质量管理方法也就没办法统一。如今,软件工程在用工程化的方法来规范软 件开发的同时,也努力的想要规范软件质量管理过程。这篇论文,探讨的是电信产业软件的 质量管理过程。电信业务软件是一类比较特别的软件,它面对的是大众用户,具有自己独特 的要求和属性。质量管理是个很大的范畴,文章将主要从 3 个方面来论述,它们分别是配置 管理、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重点会放在软件测试过程。文章以部门正在进行的福建地区的 电视上网项目增值业务软件作为引入点,先说明目前的一个质量管理现状,再根据 自己在实习中的感受,讨论在电信业务软件中,如何进行质量管理,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 的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质量管理;电信业务;IPTV ;测试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 Abstract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is one significant par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So far as the software industry developed, programmers have been developing new ways and means for developing software. The theory of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with a late start has improved as the software industry developed but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programmers have misread software developing as coding and made it a personal skill. This blocke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Nowadays the theori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ry to standardize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lus the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business. This kind of software is very special because the final users are the populace requiring specialties. Although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big topic, the paper demonstrates in three aspects: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testing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especially the testing process. This paper takes the value-added business of the project IPTV in Fuzhou as an example. It first introduces the state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in my dept adopted by other teams, and then discusses a better way to impl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my experience as a intern for two months. Key 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telecom business; IPTV; software testing.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3 目录目录 第一章 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1 1.1 软件质量是软件工程的根基.1 1.2 软件质量保证.2 1.3 软件配置管理.2 1.4 软件测试.4 1.4.1 测试基础理论4 1.4.2 测试的原则、特性和工具4 1.4.3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5 第二章 电信业务软件.7 2.1 用户依赖的电信业务的特点7 2.2 IPTV 增值业务7 第三章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10 3.1 软件质量管理的过程.10 3.2 一个持续的步骤需求熟悉.11 3.3 实质性的开端测试流程.11 3.3.1 测试计划的编写12 3.3.2 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写14 3.3.3 测试用例的模版15 3.3.4 测试用例的设计17 3.4 测试执行步骤.19 3.5 Bug 的管理22 3.6 版本控制.23 3.7 SQA 活动23 第四章 结论.25 致谢语.26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4 参考文献.27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5 Contents Chapter 1 The Foundamental of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1 1.1 The Basis of Software Engeering: Quality .1 1.2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2 1.3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ngement.2 1.4 Software Testing 4 1.4.1 The Foundamental of Software Testing4 1.4.2 The Principles, Features and Tools4 1.4.3 Black-box Testing and White-box Testing.5 Chapter 2 Software in Telecom Business.7 2.1 The Features of Telecom Business in Users Eyes.7 2.2 The Value-added Business of IPTV .7 Chapter 3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10 3.1 The Aspects of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10 3.2 Familiar with The Requirements 9 3.3 The Process of Testing10 3.3.1 The Plans of Testing12 3.3.2 Prepare User Cases14 3.3.3 The Model of The User Cases.15 3.3.4 Design New User Cases.17 3.4 The Steps of Testing.19 3.5 Management of Bugs22 3.6 Version Control.23 3.7 The SQA Activities.23 Chapter 4 Summary 25 Acknowledgement 26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6 References.27 第一章第一章 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作为产品,就具备了质量这个属性。产品的质量是它优良或出色的程度。作为软件产品, 它本就不同于别的工业产品,因而软件产品的质量就不能只局限在工业产品的度量方式上。 可以这样理解软件质量:软件质量是许多质量属性的综合体现,各种质量属性反映了软件质 量的方方面面。软件的质量属性很多,如:正确性、精确性,健壮性、可靠性、容错性、性 能、易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等等。 人们通过改善软件的各种质量属性,从而提高软件的整体质量。 我们从不曾忘记软件危机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努力试图规范过程,使得我们的软件产品 至少达到一个预期的质量要求。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对软件质量的定义是: 一个系统、组件或过程符合特定需求的程度; 一个系统、组件或过程符合客户或用户的要求或期望的程度。 质量需要如此之高,才对于软件项目管理,尤其是软件质量管理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而且关注质量的要求又在于软件质量要素。从技术角度讲,对软件整体质量影响最大的那些 质量属性才是质量要素;从商业角度讲,客户最关心的、能成为卖点的质量属性才是质量要 素。对于一个特定的软件而言,我们要首先判断:什么是质量要素,才能给出提高质量的具 体措施;而不是一股脑地想把所有的质量属性都做好;否则不仅做不好,还可能得不偿失。 1.1 软件质量是软件工程的根基软件质量是软件工程的根基 软件工程的主要思路是把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所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原理、 概念、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应用到软件的开发 和维护中。软件工程的目的是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但是任何工程方 法(也包括软件工程)都必须以有组织的质量保证为基础。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类似的理念刺 激了不断的过程改进,正是这种改进导致了更加成熟的软件工程方法的不断出现。软件工程 是一种层次化的技术。支持软件工程的根基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7 也在于对质量的关注。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包含很多东西,其中比较重要的 3 方面是: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测试。 1.2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SQA)是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 法,来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所采用。它通 过对软件产品和活动进行评审和审计来验证软件是合乎标准的。SQA 职责是就是辅助软件工 程小组得到高质量的最终产品。 CMM 对软件质量保证的措施是这样描述的: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有关软 件过程和产品的适当的可视性。它包括评审和审核软件产品及其活动,以验证其是否遵守既 定的规程和标准,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评审和审核的结果。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必须: 显示的定义“软件质量”的标准; 创建一组活动,这些活动将帮助保证每个软件工程工作产品展示出高的质量 ; 对每个软件项目完成这些质量保证活动; 使用度量以开发改善你的软件过程并最终改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策略。 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存在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假设企业已经制定了软件过程规范,如 果质量保证人员发现某些项目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成果”不符合既定的规范,那么马上可 以断定产品存在缺陷。 反之,如果质量保证人员没有发现不符合既定规范的东西,那么也可以断定产品是合格 的。符合既定规范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质量一定合格,仅靠规范无法识别出产品中可能存在的 大量缺陷。一般而言,质量保证的技术含量是比较低,只能检查出肤浅的缺陷,不能对付有 技术难度的缺陷。所以单独的“质量保证”其实并不能“保证质量” 。质量保证对于保证质 量而言只是必要的手段,而不是充分的手段。 目前,QA 并不是每个软件企业都会设置的岗位,并不十分普遍。通常是由测试人员完 成这个职责。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8 1.3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是指通过执行版本控制、 变更控制等规程,以及使用合适的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简单来说,就是管理软件的变化。配置管理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通常由相应的工具、 过程和方法学组成。IEEE“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标准”关于 SCM 的论述如下: “软件配置管理由适用于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最佳工程实践组成,无论是采用分阶段开 发,还是采用快速原型进行开发,甚至包括对现有软件产品进行维护。SCM 通过以下手段来 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质量: 在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中提供标识和控制文档、源代码、接口定义和数据库等工件 的机制; 提供满足需求、符合标准、适合项目管理及其它组织策略的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 学; 为管理和产品发布提供支持信息,如基线的状态,变更控制、测试、发布、审计等 等。 ”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软件配置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软件过程中的保护 性活动。软件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是不变更,而是“太容易”发生变更了。单个程序员可 能会对各自负责的模块进行修改,一旦发生遗漏,最大的麻烦就是自己的或者别人的工作成 果被覆盖。SCM 目的是保证软件项目生成的产品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因为 变化可能发生在任意时间,SCM 活动被设计来: (1)标识变化; (2)控制变化; (3)保证变化被适当地实现; (4)向其他可能有兴趣的人员报告变化。 目前的一些主流工具: VSS(Visual SourceSafe)是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配置管理工具,是 Visual Studio 的套件之一。SourceSafe 是国内最流行的配置管理工具。 CVS 是 Concurrent Version System(并行版本系统)的缩写,它是著名的开放源代码 的配置管理工具。ClearCase: Rational 公司的 ClearCase 是软件行业公认的功能最强大、 价格最昂贵的配置管理软件。 Subversion: 是一种开放源码的全新版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9 本控制系统,支持可在本地访问或通过网络访问的数据库和文件系统存储库。不但提供了常 见的比较、修补、标记、提交、回复和分支功能性,Subversion 还增加了追踪移动和删除 的能力。 1.4软件测试软件测试 .1 测试基础理论测试基础理论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管理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公司里面可能没有单独的 QA 人员、 配置人员,但是必定会有测试人员。一旦生成了源代码,软件就必须开始被测试,使得在交 付客户之前能够发现和改正尽可能多的错误。这里必须强调几个观念: 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基于不同的立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测试目的: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普遍希望通过软件测试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以考虑是否 可接受该产品; 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则希望测试成为表明软件产品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验证该 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用户对软件质量的信心。 换言之,测试的目的是: 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系统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 缺陷。如果我们成功地实施了测试,我们就能够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测试的附带收获是, 它能够证明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需求说明相符合。 实施测试收集到的测试结果数据为可靠 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2 测试的原则、特性和工具测试的原则、特性和工具 测试不能表明软件中不存在错误,它只能说明软件中存在错误。 软件测试的原则: 1.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者的座右铭。 2.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0 3.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4.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5.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经验表明,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 发现的错误数目成正比。 6.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7.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做全面检查。 8.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 软件测试的特性: 1.可行性:测试工作的实施时间是有限的,测试工作不能遍历所有的可能发生的情况, 因此,我们必须有重点和选择地进行测试工作。 2.完整性:即测试工作应覆盖所有的业务,涉及到所有的功能、数据接口和驱动,能满 足用户的业务流程需要。 3.有效性:有针对和有目的地进行测试,能够尽可能地找出系统中隐藏的问题。 4.有序性: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5.协调性:即每个测试人员应将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每个测试工作不是独立进行的,与 其他工作人员有相互配合和协调关系。 测试人员常用的一些工具 Atlassian Jira:缺陷跟踪与项目管理软件。团队使用它能够让问题/缺陷跟踪和项目 管理过程变得容易,JIRA 关注任务的完成,与其它的缺陷跟踪管理工具相比,JIRA 的界面十 分友好,操作简单,配置灵活. Mercury TestDirector:基于 Web 的测试管理工具,通过在一个整体的应用系统中集成 了测试管理的各个部分,包括需求管理,测试计划,测试执行以及错误跟踪等功能,TD 极 大地加速了测试过程。 Mercury LoadRunner:负载测试解决方案,用于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它也是如今市场 中集成负载测试、调整和诊断的方案。可以衡量端对端性能、诊断应用程序和系统瓶颈以及 进行调整以获得更佳性能,所有这些都通过单点控制实现。 Mercury WinRunner:进行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WinRunner 自动捕获、验证并重放用 户交互,以便确定故障并确保部署中的业务流程能顺利实施并保持稳定。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1 .3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叫做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 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 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 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和 综合策略。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也即黑盒测试使软件工程师派生出执行 程序所有功能需求的输入条件。黑盒测试并不是白盒测试的替代品,而是用于辅助白盒测试 发现其他类型的错误。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透明的盒子,它允许 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 进行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 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 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 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白盒测试法的覆盖 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 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2 第二章第二章 电信业务软件电信业务软件 2.1 面对用户的电信业务的特点面对用户的电信业务的特点 一些传统的电信业务,比如固定电话,小灵通等,普及率都比较高。而电信的一些业务 软件,比如号码百事通(原 114 查号台) 、家校通等,知名度也较高,个人用户的依赖性也比 较高。从用户角度来看,电信的业务早也是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目前看来,全国固定电 话用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用户群;现在,小灵通的使用率也是比较高;电信宽带也是逐步迈 入家庭生活。而在这之前,还有逐渐淡出城市人视线的电报业务,以及曾经非常普及却已经 是退出了市场的寻呼业务。从业务方面看来,用户大多是普通大众,电信的业务应用广,使 用频率高,实时性高,用户依赖性强。这其中也暗含了不少特点:电信业务类软件,定制要 求高,需求变化快,更新频率快等等。在用户角度出发,这些特点就对我们的电信业务软件 在面对用户这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稳定、安全 和计费系统的精准等。 2.2 IPTV 增值业务增值业务 IPTV 业务是一种具备 QoS/QoE、安全性、交互性和可靠性的可管理的多媒体业务,以电 视机作为主要显示终端,以机顶盒或其它具有视音频编解码能力的数字化设备作为主要接入、 转换终端,通过宽带网络连接 IPTV 平台,通过遥控器等设备操作来使用平台所提供的电视 广播、视频点播等电视内容的业务。同时,用户也可通过具备扩展业务能力的终端(如增强 型 STB) ,使用中国电信扩展业务能力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互动游戏、视频通信等扩展业 务。 目前,上海文广的 IPTV 业务在上海已经具有了大量的用户,并且有了很多的增值业务。 福建电信的 IPTV 业务在泉州和福州也已经推出,但是增值业务还在陆续增加中。部门目前 做的就是 IPTV 增值业务中的家庭空间和互动广告这两块。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3 图图 1 家庭空间原型首页家庭空间原型首页 图图 2 家庭空间实际开发的首页家庭空间实际开发的首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4 图图 3 互动广告原形首页互动广告原形首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5 第三章第三章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3.1 软件质量管理的过程软件质量管理的过程 实习的两个月,跟福建电信 IPTV 增值业务的家庭空间这个项目,直到完成了一个比较 稳定的前期可演示版本。作为新手,在导师和项目组成员的帮助下,对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有 了一定的了解和理解。我自己完成的软件质量管理过程虽然短暂和简单,却是清晰的。 软件质量管理和其他产品的质量管理过程有差异,但是步骤却是相似较高,只是因为产 品最终的状态不同,才在质量管理细节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电信软件产品,也是如此。质量管理在软件项目启动之初确定其需求的时候,就已经开 始了。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这几步: (1)熟悉需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2)按照计划,实施质量管理过程; (3)过程完成,编写相应的结果报告和文档。 这 3 步,看上去简单,就跟我们做许多事情的步骤相仿,可是软件产品是定制的这一特 点,就造成了区别对待。就像我们不可能用工业流水线生产软件一样,我们同样不可能用一 模一样的质量管理规范来管理每个软件产品的质量,因而,才对软件质量管理提出了课题研 究的要求。 目前,很多软件公司都努力向 CMM 等级攀登。其中的软件质量管理过程,也大都参照 CMM 中 2 级或 3 级的标准来规范过程。因而,部门软件质量管理目前的过程,有以下几个大 的方面: (1)最重要的,自然是测试流程,包括制定测试计划、编写和设计测试用例、确定测试 工具等等; (2)配置管理,对于需求、测试相关文档和代码等的版本控制; (3)质量保证,对于软件开发和质量管理本身是否合乎规范的验证。 在规范的限制和准许之下,软件开发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慢慢走上了一条由无序自主 逐渐向成熟靠近的坎坷之路。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6 3.2 一个持续的步骤一个持续的步骤需求熟悉需求熟悉 电信类业务软件需求变化快,这一点相信即使没有接触过电信类业务的软件需求分析工 程师都可以体会得到。软件产品“定制”的这一特点,就似乎注定了软件是被客户“牵着鼻 子走” 。针对这种情况,电信类业务软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采用原型开发模式。而充 当客户这一角色的,也就是电信公司自己的某个业务小组。他们通过自己做需求分析的经验, 对项目提出要求,在得到原型后,再提出修改的要求和可能的新出现的需求。IPTV 家庭空 间的需求从去年底就开始讨论,一直到 3 月底才确定一个稳定的版本。而在开发的过程中, 局方的项目负责人也在不断的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需求。这些都是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跟进的, 需要自己熟悉,也要保证开发人员得到正确的信息。 熟悉需求的目的是为了制定质量管理计划。这也不是质量管理人员自身就能独立完成的 任务,需要和项目经理讨论,参考项目经理拟定的项目相关文档,尤其是项目进度时间表, 最终也是由项目经理审核通过。 花比较多的时间熟悉需求等文档和工具,熟悉项目环境,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测试人员来 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项目启动后的快速入手非常有利。 3.3 实质性的开端实质性的开端测试流程测试流程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7 图图 4 测试总体流程图测试总体流程图 .1 测试计划的编写测试计划的编写 项目的测试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和质量管理计划相关联。有可能会要求单独编写测试计 划,但也有很多时候,测试计划是包含在质量管理计划之中的。很多时候测试计划被忽视, 测试人员常常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但其实不然,真正能在关键时候,比如说是大的 变更发生的时候起到指导作用的,反而就是这一个“微不足道”的计划。 测试计划的一个简单模版: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12 背景 说明: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8 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 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 2 计划 21 软件说明 提供一份图表,并逐项说明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等质量指标,作为叙述测试 计划的提纲。 22 测试内容 列出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中的每一项测试内容的名称标识符、这些测试的进度安排以 及这些测试的内容和目的,例如模块功能测试、接口正确性测试、数据文卷存取的测 试、运行时间的测试、设计约束和极限的测试等。 23 测试 1 给出这项测试内容的参与单位及被测试的部位。 23.1 进度安排 23.2 条件 23.3 测试资料 23.4 测试培训 24 测试 2 用与本测试计划 23 条相类似的方式说明用于另一项及其后各项测试内容的测试工作 计划。 3 测试设计说明 31 测试 1 说明对第一项测试内容的测试设计考虑。 31.1 控制 31.2 输入 31.3 输出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9 31.4 过程 32 测试 2 用与本测试计划 3l 条相类似的方式说明第 2 项及其后各项测试工作的设计考虑。 4 评价准则 41 范围 说明所选择的测试用例能够接查的范围及其局限性。 42 数据整理 陈述为了把测试数据加工成便于评价的适当形式,使得测试结果可以同,已知结果进 行比较而要用到的转换处理技术,如手工方式或自动方式;如果是用自动方式整理数 据,还要说明为进行处理而要用到的硬件、软件资源。 43 尺度 说明用来判断测试工作是否能通过的评价尺度,如合理的输出结果的类型、测试输出 结果与预期输出之间的容许偏离范围、允许中断或停机的最大次数。 .2 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写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了一个情况,软件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够正常运行并而达到程 序所设计的执行效果。测试用例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 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 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如果程序在这种情况不能正常运行(也许异常能被重复产生,也 许异常只出现一次) ,那就表示软件有 Bug。异常的情况可以分为 4 类: 1.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2.功能是否完整; 3.功能是否有作用; 4.功能是否无错误。 黑盒的测试用例设计原则一些基本步骤: 1首先使被测单元运行 任何单元测试说明的第一个测试用例应该是以一种可能的简单方法执行被测单元。看到 被测单元第一个测试用例的运行成功可用增强人的自信心。如果不能正确执行,最好选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0 择一个尽可能简单的输入对被测单元进行测试/调试。 这个阶段适合的技术有: 模块设计导出的测试; 对等区间划分。 2. 正面测试(Positive Testing) 正面测试的测试用例用于验证被测单元能够执行应该完成的工作。测试设计者应该查阅 相关的设计说明;每个测试用例应该测试模块设计说明中一项或多项陈述。如果涉及多 个设计说明,最好使测试用例的序列对应一个模块单元的主设计说明。 适合的技术: 设计说明导出的测试; 对等区间划分; 状态转换测试。 3. 负面测试(Negative Testing) 负面测试用于验证软件不执行其不应该完成的工作。这一步骤主要依赖于错误猜测,需 要依靠测试设计者的经验判断可能出现问题的位置。 适合的技术有: 错误猜测; 边界值分析; 内部边界值测试; 状态转换测试。 4. 设计需求中其它测试特性用例设计 如果需要,应该针对性能、余量、安全需要、保密需求等设计测试用例。在有安全保密 需求的情况下,重视安全保密分析和验证是方便的。针对安全保密问题的测试用例应该 在测试说明中进行标注。同时应该加入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所有的保密和安全冒险问题。 适合的技术: 设计说明导出的测试。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1 .3 测试用例的模版测试用例的模版 表表 1 测试用例的一个模版测试用例的一个模版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 测试子项测试子项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测试依据测试依据 预置条件预置条件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测试说明测试说明 测试结果和结论测试结果和结论 合 格 不合格 测试人员签字测试人员签字 实际编写的可能如下: 表表 2 填充后的测试用例模版填充后的测试用例模版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我家相册 测试子项测试子项浏览,查看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相册、相片显示是否正常 测试依据测试依据福建电信 IPTV家庭空间项目建议书.doc 预置条件预置条件IPTV 系统运行正常,能正常进入家庭空间。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1进入我家相册 2选择相册相片 3点自动播放,则自动播放;点全屏播放,则全屏播放 4点返回,测试结束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1相册显示相片,名称,数量,共享方式; 2显示相片,名称,播放方式(自动,全屏) ; 3播放时显示名称,上传时间和描述,相片显示正常且正确; 4回到我家相册。 测试说明测试说明验证相册相片显示是否正确 测试结果和结论测试结果和结论 合 格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2 不合格 测试人员签字测试人员签字 其实在实习结束后的现在看来,这个模板并不是特别适合这个项目,不过因为资历尚浅, 也想不到更好的格式。这个模板对于测试子项、测试目的测试依据、预制条件等变化比较大 和频繁的项目更合适,在这里,家庭空间的功能并不复杂,重复也较多,用这个模板,就显 得有些累赘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测试用例也是设计的,并不只是编写这么简单。不止是模版, 整个用例,都有需要设计的地方。资深的测试人员,更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和种类,也就会 更容易看到系统中可能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和取得测试用例的完整性。真对这些具体的情况, 他们设计的测试用例就更具有价值。而且,测试用例,和编码一样,也是需要不断修改的。 并不是一旦完成一个版本,用例就不会变化了。 .4 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用例的设计 举个我自己设计的简单例子:在完成这个测试用例的同时,我又分排到另外一个任务: 做图片展示的测试用例。家庭空间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图片的展示。但是由于机顶盒的容量 和内置浏览器的限制,可能导致图片显示出现异常。我的任务就是测出该有的结论。考虑图 片有大小、分辨率和格式 3 种属性,用例就得按这 3 方面来设计,考虑机顶盒厂家的技术规 范、支持的格式和推荐的图片大小还有电视机的分辨率。就为了这个结果,我就做了 5 个测 试用例,还跟上面那个很不一样了。这次的测试用例不在是文字形式的,而是图片,不同大 小,不同格式,不同分辨率。 图图 5 图片测试用例首页图片测试用例首页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3 这是最开始的版本,改动无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最大的问题就是,我最开始怕的是图片显示不出来,总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搞得像 在演示而非测试; 2.图片的选取没有仔细考虑,最开始选的图片只按照图片大小、分辨率和格式差异来选 取。 于是,我仔细阅读了机顶盒厂家提供的说明当中关于图片的那一部份,再将之前的用例 形式和记录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东西,然后向项目组的成员请教设计图片用例的 建议,几番捉摸下来,终于,完成了新的设计模版。 图图 6 图片测试用例首页图片测试用例首页 其实,家庭空间的图片展示,虽然图片才是重点,是要达到效果的最终目标。可是承载 图片的确实页面,图片是个体,页面才是整体,要测图片效果,其实倒不如说是测页面的承 载范围,或者是页面的展现规律。页面就两种,多张图片缩略图的页面和单张图片的页面。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4 图图 7 我家相册首页我家相册首页 3.4 测试执行步骤测试执行步骤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测试执行,测试执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搭建软件测试环境 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搭建测试环境是第一步。一般来说,软件产品提交测试后,开发 人员应该提交一份产品安装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指明软件产品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此外, 应该给出被测试软件产品的详细安装指导书,包括安装的操作步骤、相关配置文件的配置方 法等等。对于复杂的软件产品,尤其是软件项目,如果没有安装指导书作为参考,在搭建测 试环境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 2.测试执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测试环境搭建之后,根据定义的测试用例执行顺序,逐个执行测试用例。在测试执行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全方位的观察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测试的实际输出结果与测试 用例中的预期输出结果一致的时候,是否可以认为测试用例执行成功了?答案是否定的,即 便实际测试结果与测试的预期结果一致,也要查看软件产品的操作日志、系统运行日志和系 统资源使用情况,来判断测试用例是否执行成功了。全方位观察软件产品的输出可以发现很 多隐蔽的问题。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5 (2)加强测试过程记录: 测试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测试过程记录。如果测试执行步 骤与测试用例中描述的有差异,一定要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更新测试用例的依据;如果软件 产品提供了日志功能,比如有软件运行日志、用户操作日志,一定在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后记 录相关的日志文件,作为测试过程记录,一旦日后发现问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测试记 录方便的定位问题。而不用测试人员重新搭建测试环境,为开发人员重现问题。 (3)及时确认发现的问题: 测试执行过程中,如果确认发现了软件的缺陷,那么可以毫 不犹豫的提交问题报告单。如果发现了可疑问题,又无法定位是否为软件缺陷,那么一定要 保留现场,然后知会相关开发人员到现场定位问题。如果开发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确认是否 为软件缺陷,测试人员给予配合;如果开发人员定位问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测试人员千 万不要因此耽误自己宝贵的测试执行时间,可以让开发人员记录重新问题的测试环境配置, 然后,回到自己的开发环境上重现问题,继续定位问题。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6 图图 8 设计及编码阶段可采用的一个测试流程图设计及编码阶段可采用的一个测试流程图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7 图图 9 集成、系统和验收阶段可采用的一个测试流程图集成、系统和验收阶段可采用的一个测试流程图 3.5 Bug 的管理的管理 源代码一旦产生,测试就开始了,一旦测试人员开始了正式的测试过程,随之而来的, 就是 bug 的管理。在我跟 IPTV 增值业务这个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8 项目的时候,家庭空间也刚进入编码阶段不久。导师就安排我在熟悉项目需求的同时,学习 一种新的 Bug 管理工具:JIRA。因为之前也没有接触过 TD 或者是别的缺陷管理工具,所以 不能对比它们之前的优劣,但是就缺陷跟踪和管理的定位来讲,Jira 还是十分成功的。 Jira 不能实现测试用例的管理,也不能在 Jira 里进行用例的设计等等或许这会让人觉得 Jira 的功能并不强大。可是 Jira 的简洁是因为它的功能上的专一,它是一个偏于管理类的 软件,它的定位并不需要它能根据录入的测试用例实现测试自动化,它的重点就是缺陷跟踪 管理和项目的管理。虽然使用 Jira 还不到两个月,但目前它的性能和表现,对于我们项目 来讲,是绰绰有余了。 3.6 版本控制版本控制 在编写设计测试用例时,也透过 SVN 开始了解配置管理、版本控制的重要性: 开发人员未经授权修改代码或文档; 人员流动造成企业的软件核心技术泄密; 找不到某个文件的历史版本; 无法重现历史版本; “合版本”时,开发冻结,造成进度延误; 以修复的 Bug 在新版本中出现。 测试用例并不是一天的工作。我们必须要对版本、变更进行控制,以防出错。项目组用 的是 SVN(Subversion,即版本控制系统) 。SVN 管理着随时间改变的数据。 这些数据放置 在一个中央资料档案库 (repository) 中。 这个档案库很像一个普通的文件服务器, 不过 它会记住每一次文件的变动。 这样你就可以把档案恢复到旧的版本, 或是浏览文件的变动 历史。Subversion 是一个通用的系统, 可用来管理任何类型的文件, 其中包括了程序源码。 经验告诉我,要用好 SVN,最基本的就是必须要养成每天坚持先 Check out 再 Check in, 修改必定是在 Check out 的那个版本上的良好习惯。刚开始,在项目组成员的要求下,上传 了第一份未完成的测试用例并 check out 出来。之后, 我就像完全忘了这回事似的,在我 的本地上继续完成以及修改。到最后,都没办法分辨本地版本,本地 Check out 版本哪个才 是最终的,只好挨个对照文档的内容,看哪个比较详细和完整。当时真是感觉深受不良习惯 之害阿。其实,现在也还没有习惯修改上传至 SVN 的文档要先 Check out,改完了再 Check in。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29 3.7 SQA 活动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SQA)是一种应用于整个软件过程的活动,它包含: 1、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2、有效的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 3、在整个软件过程中采用的正式技术评审 4、一种多层次的测试策略 5、对软件文档及其修改的控制 6、保证软件遵从软件开发标准 7、度量和报告机制 QA 是整个实习当中接触最少的环节。部门的质量管理规范已经制定好,目前我所接触 到的就是检查项目组的开发人员的代码是否有遵守编码的规范;还有就是提醒小组成员使用 SVN 的规范性(每天至少一次更新,而且是先 Check out,改完了再 Check in) 。目前部门的 QA 部分也没有单独作为一个重点,而且在项目的前期几乎是不怎么提到的。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30 第四章第四章 结论结论 这两个月实习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学到了什么技术,掌握了什么工具,而是与导师、 项目组成员和第 3 方技术支持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质量管理虽然关注的是产品和产品质量, 但做出软件产品的是开发人员,于是我们质量管理人员不得不频繁的与他们打交道,长久下 来,要是没有好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反而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内部的不和谐气氛。因此, 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在具备实用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的提高自己沟通交流的能力,做好项 目质量监管的铺垫。 部门的 IPTV 增值业务在 3 月之前一直是在做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目前,项目组已经 完成了家庭空间网站一半以上的功能,互动广告也已经做出了原型。当然这也只是增值业务 的很小一部分,也没有可以单独上线的模块。所以,我的质量管理过程也只是进行了很小很 短的一部分,不完整的过程也就将我的论文局限在一个比较浅显和入门的阶段。之前所预期 的想要提出关于优化现有质量管理过程的建议也是非常有限和浅薄的。现在我的论文不得不 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停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但是这个论文的方向,会一直持续在我以后的工作 中,为我的工作指明方向。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31 致谢语致谢语 大学的最后一份功课毕业论文,在历经了实习的考验后也完成了。 之所以能顺利的完成这篇论文,首先要感谢我的校内导师付永钢老师。他让我明白了一 篇论文最基本的要求,不至于在完成的过程中偏离轨道;又让我知道了要怎么在实践中获取 和组织论文所需要的资料,让我将在实习中得到的有用的经历不至于在论文中松散遗漏;还 对我的论文初稿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指导,在此基础上,才有了我现在的这篇毕业论文。 其次,我要感谢部门里的我的导师聂爱霞工程师和项目组的成员。对我这个只有理论, 毫无经验的新手,聂爱霞工程师进行了细心的指导和教诲,耐心的回答我提出的很多比较幼 稚的问题,让我在项目里迅速成长了起来。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也给与了很多的意见和建 议。聂爱霞工程师毫无保留的教诲,我铭记于心。项目组的成员,也没有抱怨我是新手就独 自承担质量管理工作,而是在我询问相关技术问题时,进行了耐心的回答,并且也教了我很 多的东西。 在此,还要感谢很多给本文的写作提供帮助的师长、同学,以及在校期间给予我生活、 学习各方面帮助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3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普雷斯曼.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 5 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2 许育诚.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 3 David E.Bellagio&Tom J.Milligan.软件配置管理策略与 IBM Rational ClearCase(第 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4 云倩,李臻,陈萱.软件质量工程师手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4. 5 王青,李怀璋,李明树.软件质量管理:标准、技术与实践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4. 6 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7 林宁, 孟庆余.软件测试实用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8 朱少民.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9 Sean Kenefick.软件配置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10卡恩.软件质量工程的度量与模型(第二版) (影印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 电信业务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33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黄思姣班级 2003 级 1 班 学号 03369046 指导教师 姓 名 聂爱霞职称工程师所在单位福建邮科通信技术公司 毕业设计(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