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是依据施工文件要求以及施工图、国家的各项施工验收规范,并结合本公司的施工能力进行编制的。2、编制目的本施工方案宗旨是按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竞争取胜,经营科学有效、施工有计划、有节奏。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编制说明及内容(1、)本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为:街道雨水排放顶管。(2、)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4、实施目标充分发挥我公司优势,科学地组织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实现以下目标:(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确保达到优良标准。(2、)工期目标以我司的实际机械设备及施工能力,确保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竣工交付使用。(3、)安全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4、)文明施工目标我司将认真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5、)服务目标重合同守信用,认真协调在各方面的关系,接受业主、监理、主管部门等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控制和监督。二、工程概况1、工作内容110KV文上金五线升级改造工程(标段)过路顶管项目,本项目共两道过路顶管,潍县中路与张沔河交叉口处起点由西向东穿越潍县中路施工,管道总长80m,设计管径DN2200mm。金马路梨园街交叉口处起点由西向东穿越金马路施工,管道总长120m,设计管径DN2200mm。2、工程情况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本工程包工、包料,质量标准优良,施工总工期为45日历天。过路顶管采用土压平衡式机械顶管。三、施工准备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与工程开始阶段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为此,我们将进行如下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熟悉、审查实际土质地形及有关设计资料;(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2、材料及机械的准备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时间,编制出需要量计划,并为组织材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3、施工现场准备(1)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2)安装调试施工机械;(3)做好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4)及时提供材料的使用申请计划;(5)做好雨季施工安排:(6)做好现场安全设施工作。四、组织措施(一)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中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由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来负责此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2、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1)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入选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马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提,未经业主同意中途不得变换人选。3、项目管理制度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执行如下制度:(1)施工技术责任制度施工技术责任制度的目的是把各级生产组织的技术工作纳入集中统一的轨道,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系统,保证各级组织和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加强技术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2)开工管理制度工程开工必须办理开工申请。(3)施工图纸会审制度认真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可减少施工图纸中的差错,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顺序进行。(4)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规模、建设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特殊的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底。(5)技术检验制度技术检验是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技术检验的内容是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混凝土、电工仪表及施工精密量具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防止错用、乱用和随意降低标准。(6)工程验收制度工程验收是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质量外,还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分别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进行验收。(7)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立施工技术档案必须从工程开始准备,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到竣工验收结束。(二)施工部署1、施工部署的原则(1)符合施工条件的地段先施工,我们将集中力量保重点、抢重点,在人力、物资、机具上予以充分保证,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领导组织好施工,搞好各方面配合。(2)凡符合施工条件地段同步进行施工,按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3)组织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期,该工程在施工期间涉及到各工种、各专业、各施工队及后勤、材料等,必须主动做好配合工作。2、主要施工部位顶管工程项目施工。3、劳动力组织准备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须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在不扰民的情况下采取24小时作业。4、施工现场布置布置原则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征地范围进行施工场地的布置,不影响村民的生活,砂石、积土不占用现场以外的地方。五、施工总进度计划(一)施工总进度计划(二)本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依据总工期及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编制的,同时为加强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一)工作坑、接收坑开挖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顶管工作坑及接收坑开挖,现场土质较好,场地开阔,查地勘报告得知挖至设计深度无地下水。开挖深度9m至10m,本方案考虑采用二级放坡,机械开挖。(1)施工部署1)拟采用1台日立330挖掘机开挖,1台50装载机配合作业,10个普工跟机作业。2)土方开挖前,首先应调查清楚地下管线电缆等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3)根据甲方给出的控制线(桩)结合施工图纸完成轴线和水准基点的设置,放出沟槽开挖的灰线位置。4)土方施工阶段应在现场设置临时施工运输道路,车辆通行应有安全人员监护,保证土方施工阶段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夜间挖土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及安全措施。2、施工方法(1)开挖前应清除开挖区域内的障碍物,在挖方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材料和土应堆放在基坑边缘1米以外,且高度不宜超过1.5米。(2)基坑开挖程序:测量放线机械大开挖上部3.5m(放坡系数为1:0.3)机械开挖至基底(放坡系数为1:0.67)基坑放线机械及人工捡底。挖土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1m左右修边一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3)当开挖基坑的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控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了地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则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撑或砌、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堆临时矮挡土,保护坡脚。当开挖深基坑时,则须采限半永性的、安生可靠的支护措施。(4)挖基坑或挖较大面积土方时,从地面下挖1m便可开始刷边,挖至距主坑底0.5m时,应沿坑边每隔2-3米高差打入小木桩(竹签),并注明标高,同时配备0.5长的木(竹)标杆若干根。操作人员用标杆按设计标高找平,由两端轴线(中心线)桩拉通线,栓查槽宽,修理槽边,平槽底,清除余土。(5)开挖深基坑或管沟时,为了弃土方便,可根据土质物点将坡度沿全高做出1-2个宽0.7-0.8m的台阶,作为倒土台.然后按浅基坑或管沟放坡分阶开挖,从下阶弃到上阶土台后,再从倒土台弃至槽边。完成流水作业。(6)在基坑边缘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一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并在已完基础一侧不应过高堆土,以免使基础、柱产生歪斜裂缝。(7)在基坑挖土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质变化情况,如基底出现弱土层、枯井、古墓,应现设计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加深、换填或其他加固地基方法处理。遇有文物,应做好保护,妥善处理后再施工。(8)雨期施工时,在基坑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稳定情况,心在时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以防止坑壁受水浸造成塌方。3、基坑保护(1)对测量挖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挖土、下沉、运土、机械行驶时,不得碰撞,并应守期复测检查其是否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全设计要求。(2)基坑开挖设置的支撑或支护,在施工的全过程在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损坏或拆除。(3)基坑、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在防止扰动或被雨水冲刷,造成失稳。(4)基坑、管沟开挖完后,如不能很快浇筑垫层或安装管道,应预留150-250mm厚土层,在施工下道工序前再挖至设计标高。(5)基坑开挖时,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妥善保护,立即报有关文物部门处理;如发现永久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以及地下管网、电缆等,应加以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6)土方基坑开挖和降低下水位过程中,应定期对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以及支护系进行观察和测试,是否发生形、下沉或移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防护措施。(二)顶管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土压平衡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工程开始测量放样工作坑施工工作坑布置地面设备安装顶管机就位出洞准备初始顶进偏差测量下管子推进测量进接收坑取顶管机全线复测验收收尾工作工程结束2、操作要点(1)施工准备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施工场地地质条件、施工内容、范围确定场地地质条件是选择施工方法的前提,工程施工前,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地勘报告确定施工工艺,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察;工程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工程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对图纸中与现场不符内容联系设计人员进行补充设计或变更设计。2)开工前,应对顶管轴线两侧各5m范围内进行地质勘察,核对地质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核对附近是否有既有建筑物。如地质与设计不符或有不良地质(如流砂层),则要扩大勘察范围,并与设计单位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3)顶管设备选择土压平衡顶管机有多种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适用的机型,以达到良好的顶进效果。4)施工工艺参数的计算工艺参数计算主要为管段顶力的计算,管段顶力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3.4经验公式,即:FP=D0Lk+NF注:FP管道顶进阻力(KN);D0管道外径(m);L管道设计顶进长度(m);k管外壁与土体单位摩阻力(KN/m2);NF顶管机迎面阻力(KN)。5)施工工艺确定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顶管设备及工艺参数确定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顶管区间段长度的确定,是否使用中继间以及中继间的数量和布置;初始顶进的方案及措施;测量及纠偏的方法;长距离顶进减阻的方案及措施等。6)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措施施工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精度和牢固要求、安装顺序、调试方法和要求等。7)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措施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工作井内管子的吊运安装、泥水处理、测量等作业的空间布置以及平行或交叉作业的安排等;顶管入洞及出洞措施;施工过程中操作室与掘进机头、中继间的联络方式等。8)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控制顶进轴线、高程误差及其他质量因素的措施;顶进操作及设备维护的技术与安全措施;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穿越重要构筑物的技术与安全措施。9)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进行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制订处理风险事件的应急措施。10)顶管施工记录记录包括顶进过程中的顶进长度、顶力数值或油泵压力表数值、管位偏差及其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中继间施工情况、土质水位变化及出现的问题等。(2)设备安装及试运行设备安装前,根据设备的操作要求及施工方便的原则确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各种管线和电缆的铺设位置及走向等。对设备的吊运、安装顺序进行计划和安排。1)设备的安装A主顶设备底盘的安装应支撑牢固、防止产生受力变形或位移。底盘的调整定位宜在将顶管机吊运至底盘导轨上后进行。B主顶设备液压系统宜设置在主顶设备附近以便于操作,液压软管接头连接清洁无污染。C吊运完成后,调整底盘及顶管机机头的位置、高程、中线、仰俯角、旋转角等。D工作井总电源闸箱及用电设备必须执行三相五线制,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坑及管内施工采用36V以下的照明设备;总电源的匹配大于顶管施工过程中需同时运行的全部设备功耗之和;长距离顶管时须考虑电缆的电压降。顶管机头内应设有应急照明电源,顶管机机头、工作坑及地面设备之间设置通讯联络设备。E工作井内测量仪器的基座不能固定在主顶装置底盘、工作井后背或其他可能在顶进受力时产生变形或位移的基础上,应安装在独立的固定基座上,以减少重复移动和调整次数;宜使用激光经纬仪或激光指向仪与安装在顶管机内的激光目标靶共同组成方位误差测量系统,对顶进的高程的轴线误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F顶进时应根据所顶管道的管径确定安装通风设备的位置及长度。通风设备结合管内的工作环境条件选定,保证管内有足够的氧气。2)设备试运行设备试运行之前,应对设备的安装、各种管线、电缆的链接进行检查,确认安装和连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设备的试运行应遵照设备说明书进行。通过试运转查找和消除设备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确认其处于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不加载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开关的接通、切断工况试验的检查。B液压系统控制阀件的动作灵敏、正确,特别注意有无控制电路反接现象、操作台显示动作与实际动作是否一致。C设备润滑和密封系统供油正常,油路畅通,供油压力可在设定的范围内调节。D刀盘正反转动作正确,无异常响声。E纠偏千斤顶的伸缩动作正常,编组动作与操作台显示一致。试查完毕将千斤顶回缩到工作零位。F顶进千斤顶伸缩动作正常,试查完毕将千斤顶回缩到工作零位。G注浆系统输送泵的试运转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H对注浆管路进行加压试验和检查,保证管路畅通、无泄漏。其调试顺序为:将操作台输出电缆分别与对应的接口接好后,逐步送电,观察各仪表电压值是否正常;然后依次送电检查各设备运行状态,送水泵、排泥泵、抽水泵以及搅拌筒电机旋转方向,排泥泵的调速系统是否正常,若旋转方向相反则调换该电机两相电源线,若发生异常声音或气味,立刻停电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注浆泵一般采用螺杆泵,不能在无浆液下运行,在调试或运行之前先用管钳扭动转轴,待灵活以后可加水运转,看泵的旋转方向与出口压力;将掘进机各电缆接好,开启操作按钮、动力按钮,并使后方动力站运行(运行前检查油箱内油量是否充足,有无污染);调速旋钮拨至10位,千斤顶切换成伸出,逐渐将调速器拨至0位使全速运行,全部伸出以后再退回,反复操作1-2次进行排气;关闭后方动力站,打开机内动力站,刀盘运行,TV开,看刀盘旋转方向是否正确,转矩仪是否正常,将转矩仪设定于0位,看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倾斜仪指示情况,开、关旁通阀和止水阀,动作是否灵活,操作纠偏控制按钮,观察纠偏指针在光靶上移动情况,能否达到最大位置;关闭机内动力站,待机10-15分钟,观察掘进机破碎锥体内有无油滴滴下,若有少量渗出无滴下,可视为合格,停止刀盘运转,TV及动力回路操作回路;拆除掘进机电缆线,可以吊装掘进机于导轨之上,准备顶进。3)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正常后开始正式顶进。A初始顶进我们把从破洞一直到第三节砼管全部推进入土中的全过程称之为初始顶进。在顶管施工中,初始顶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它的成败将决定整个顶管过程的成败。初始顶进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是破洞。在破洞之前,洞口必须要有防止土体或砂层塌方的措施。在土质均匀的黄土中顶进时,一般洞口采用砖砌封门;但是在砂土中,比较有效的是采取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两种方法。第二步是让顶管机入土。当封门破除后,可把顶管机刀盘开动,用主顶油缸徐徐把顶管机推入土中。这一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刀盘嵌入砂土中不转而顶管机壳体旋转,应采取控制顶进速度和在顶管机左右两侧加设角撑的办法来防止其旋转。第三步是将机头后方的两根砼管与机头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用来控制顶进段的高程和中线。至此,初始推进工作完成,此时应停下来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并把测量数据绘成曲线,便于分析。同时,在初始顶进中还应注意,应在初始顶进的后期方可进行正常的方向校正工作,这是因为如果当第一节砼管尚未与顶管机后壳体联接时进行纠偏,这时顶管机的前壳体已在土中,后壳体仍在导轨上,纠偏时前壳体不动,后壳体则有可能偏离导轨,不仅起不到纠偏作用,反而会带来更多麻烦。在初始顶进阶段若必须纠偏,这时只能用纠偏油缸推出(即用纠偏油缸伸出),而不能用纠偏油缸拉(即不能用纠偏油缸缩回)。B顶管机刀盘转速和扭矩控制和调整在顶进过程中,根据土质情况和顶进效果进行刀盘转速和扭矩的控制和调整。正常顶进情况下刀盘应调至高转速、中低扭矩的状态工作,以获得较好的切削和土仓泥土搅拌效果。在施工中需停止刀盘回转时,应先停止顶进,让刀盘空转一段时间,观察到刀盘工作电流(或工作油压)开始回落后方可停止刀盘回转。在顶进过程中发现刀盘工作电流(或油压)异常上升时,应降低顶进速度或停止顶进,待刀盘电流(或油压)平稳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当顶管机头发生自转时,应将刀盘回转方向调至与顶管机头自转相同方向进行顶管机头的旋转偏移纠正。刀盘的重新启动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启动阻力,在确认不会对设备造成破坏或进一步加大顶进困难后,方可加大扭矩启动刀盘。C顶进设备操作顶进设备的操作应按前方顶进反馈的控制信息要求实施。初始顶进或中途停机重新顶进时,都应遵循从低速到高速的控制原则。顶进速度应尽量控制平稳,尤其要避免顶速突然加大的现象。对顶进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工作油压波动都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顶进,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完善后再继续顶进:顶进顶力骤升或顶力达最大值时;后背发生位移或后背开裂时;千斤顶油管不通或油泵工作不正常时;监视器工作不正常时;激光经纬仪工作不正常时;砼管出现裂缝或破损时;洞口止水圈漏水时;电路发生故障时。D纠偏操作顶进过程中的纠偏是顶管作业质量好坏的关键,若操作不当,可能造成顶力骤升、管接口破损,严重时可能造成管道无法顶进,引发严重的安全、质量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尤其是在砂层中顶进,管道极易因为泥水过度冲刷造成顶管机机头下沉,因此,对于顶进过程的纠偏显得尤为重要。在机头和机头连接工具管出洞前,即使发生中线和高程偏差,也尽可能不要纠偏,因为此时纠偏,机头连接管尚位于导轨上,起不到纠偏效果;机头连接管出洞后,若高程中线在2cm以内时,可不纠偏,当高程或中线超出标准值2cm以上时,根据监视器内的光点位置变化趋势进行纠偏,必须有一个提前量,纠偏遵循“先纠高程,后纠中线,小角度连续纠偏”的原则,纠偏油缸的伸出量一次不得太大(以不超过2cm为宜);当光点位置有反向移动趋势或移动速度放缓时,可将纠偏油缸缩回,停止纠偏,纠偏时还应观察监视器内仰俯角和旋转角变化,作为参考数值,仰俯角和旋转角最大偏差不得超过原始值3。当监视器中光点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停止顶进,测量人员须下坑对经纬仪进行重新校正复核,查找是否属仪器被触碰或震动所致;若不是,须进行原因分析,并会商处理办法。顶进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随时监测监视器各项数据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在分析记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纠偏。顶进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对顶管各项数值进行记录,顶进记录应做到记录准确、清楚、完整、及时,顶进记录每顶进一根砼管记录数据不得少于一次,每班次不少于6次,尤其是交接班前,无论该管是否完全顶进都应进行记录,交接班必须履行交接班手续,测量人员应相互沟通。测量人员应对激光经纬仪进行每作业班次不少于两次的校核,并保留校核记录。(3)测量与监控1)编制测量及监控方案顶管施工开始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工程内容与现场环境条件及顶管施工特点编制工程的测量与监控方案,主要包括:A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方案。B工作坑内及管道内控制测量方案。C顶管施工中的测量项目、内容、要求。D顶管贯通前的测控方案。E地面及周边建筑物隆沉监控方案。2)高程及中线误差监测A土压平衡顶管施工测量应建立地面及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B为了实现对前端顶管机偏离轴线的动态监测、提高施工测量效率并与机械化顶管技术相适应,土压平衡顶管应采用激光导向进行监控。C宜以激光测量数据作为顶进过程中判断前端顶管机高程及中线误差的主要依据。在施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应使用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高程和中线误差的校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还用于对顶进管段高程及中线误差的测量。D使用水准仪和经纬仪对顶管机进行测量应安排在工作间隙进行,在纠偏过程中应增加测量次数,反之在顶进正常情况下可减少测量次数。E每完成一节管道的顶进,应测量一次管中心线和高程;每个接口应测一点,有错口时测两点,并形成文件。F工作坑与接收坑贯通后,应进行管道最终验收测量。确定管道的中心线与管底高程、井位位置。3)地面隆沉情况监控A对顶管施工中地面隆起情况进行监控,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B监控基准点应设在施工影响区域外,并具有良好通视与防干扰条件。C隆沉观测点应沿顶管机前进轴线方向对称安排布置,具体布设尺寸应结合初始顶进试验,由施工设计确定。D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应设监控点。E对已完成的管段应继续进行隆沉观测,观测间隔时间按控制测量方案确定。4)数据记录与反馈准确填写顶管施工过程中每次及最终测量数据,形成完整的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监控的轴线误差与地面隆沉数据,并及时进行纠偏。(4)顶管机的接收1)接收井一般设在管线的检查井位置。接收井的开挖、支撑方式与工作井类似。在有地下水地段应进行降水处理。2)接收井的尺寸应满足顶管机与首节管子脱离后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及吊运所需空间要求。3)接收井应预留顶管机出洞口,洞口直径宜大于顶管机直径10-20cm。4)顶管机临近接收坑井壁1-2m时,应调整、控制顶管机顶进速度,加密对顶管机轴线的测控。(三)注浆加固施工方案为确保顶管施工路面安全,在顶管套管顶进施工完成之后,决定采用压密注浆加固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增强地基的自稳性和抗压强度。 1、本工程采用空压机注浆工法,对管道四周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复合地基,以达到稳固土体的目的;2、注浆材料:水泥、水。水灰比为1:1;注浆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加入特种材料(硅酸钠)以增加可灌性和早期强度。3、工艺流程: 1)清孔、连接注浆工艺管道:根据管道预留注浆孔的位置,布设注浆支 管,每个注浆口支管均设一控制闸阀。 2)注入浆液:管道布设完成后开始注浆,注浆压力0.050.1Mpa; 3)注入浆液:管道布设完成后开始注浆,注浆压力0.050.1Mpa;4)冲洗注浆管:注浆完毕,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注浆管,必须采取适当措 施处理废水,搞好清洁工作。 4、检查: 注浆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浆体内钻孔,用压水、注水或抽水等办法测定地基的流量及渗透系数,不合格者需进行补充注浆。(四)顶管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1、在顶进过程中压力突然增大首先要分析原因是以下几种情况引起的:工具管前段遇到障碍物,管道轴线偏差形成弯曲:减阻介质注入不及时或不足;顶进设备发生障碍;停顶时间过久等几种情况引起的。防止措施:顶进过程中严格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偏操作要求。按不同的地质条件配置适宜的泥浆,并做到“同次、及时、足量”。施工前对设备进行认真的验收保养,发生故障及时排除。总之,发生顶力过大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判明情况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2、地面的沉降与隆起顶管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在管道轴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发生地面沉降与隆起,使管道周围建筑物和道路交通及管道等公用设施受到影响,甚至危及到正常使用和安全。原因分析:A、由于地形、土质松软,使工具管推进压力与开挖土体压力不平衡,造成地面沉降与隆起。B、管道轴线偏差或纠偏不当造成的地层土体损失。防止措施:A、乙施工前应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正确选用工具管。甲并对距离管道近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B、设置测力装置,以便掌握顶进压力,保持顶进压力与前端土体压力平衡。C、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偏的操作方法。3、工具管沿圆周方向旋转,使顶进操作发生困难。原因分析:A、工具管前端上层软硬不均匀,使工具管受力不均匀,造成工具管向土层软的方向旋转。B、顶进千斤顶及油路布置不合理,千斤顶之间存在着顶进时间差,使顶进合力线偏移,造成工具管旋转。C、顶管轴线偏差时,纠偏量过大,使工具管发生旋转。预防措施:A、遇前端土层软硬不均匀,采取多控硬、少控软的办法。B、顶进前应将千斤顶逐台试好,要采用同规格油缸,并使液压泵到千斤顶之间的距离相等、管径一致。C、严格控制轴线的偏差,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偏的操作方法。治理方法:A、可采用单侧配重的方法加以纠正。B、可以利用纠偏同旋转间的规律,配合上下方向的纠偏,造成一定的左右偏差使工具管得到一个反方向旋转的力,将工具管逐渐纠正。4、钢筋混凝土管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漏水原因分析:A、管节质量不合格。B、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使管节损坏。C、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预防措施:A、严格执行各管节质量验收标准。B、顶进时应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偏差,控制顶力在管节允许的承压范围之内。C、在管节运输过程中采取管垫等保护措施,并应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治理方法: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处理后保证结构原有承载能力、整体性,如果仅仅是渗漏,可采用环氧水泥砂浆或化学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七、季节性施工措施(一)雨季施工1、设专人收听气象信息,密切注意气温变化,及时预报,以便采取措施应付。雨期施工要做好排水工作,维护现场道路及排水沟畅通,使现场不积雨水,保证场地运输正常进行。尤其工作坑内要及时排水,防止顶管设备被水淹没。2、机械棚要搭设严密,防止漏雨。3、雨季期间,不定期检查仓库,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八、确保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和组织保证措施(一)质量方针质量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建造优良工程”(二)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良,争创市优。1、工程质量特性满足设计文件要求,达到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各项质量综合指标达到要求。2、遵照工艺规程施工,实行科学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做到文明施工。(三)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放线沉井边角和每面外壁中间,要设标准轴线桩,轴线尺寸以标准轴线桩为准,从中间向两侧放线,把误差减少到最小值。控制标高的水准点不少于4个,并且要保护好,保证轴线和标高正确。保证管线的走向符合设计要求。2、顶管工作坑质量保证措施A、检查模板标高、位冒、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B、检查模板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柱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牢靠。3、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A、严格检查设备后靠背的垂直度和水平面管道顶进轴线垂线的偏差,要确保后靠背安装的垂直度控制在1L内。B、严格检查导轨安装高程和中线情况,两导轨的高程偏差要控制在3mm以内,导轨要安装牢固,保证不受顶力的变化而影响。C、严格对顶管接口隐蔽项目的检查,确保钢套环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橡胶圈的规格、品种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橡胶圈的中心线要对正管缝施工前做密闭性试验,合格后再进入工程施工。D、顶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顶管过程中,要勤测及时做好记录,发现偏差的迹象,要及时的纠偏后将要跟踪检查督促。E、顶管一个井距结束后,仔细检查接口是否密实、平顺、无脱落现象,管内泥土杂物及时清理,保证管内的清洁度。F、思想上落实:加强质量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人牢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道理,井付诸实施。4、技术交底与技术措施。本项目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方针,按照公司质量管理条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工前全体施工人员接受项目质量、技术交底,每班组操作前接受技术核定方可操作,实行“三级交底”制度。技术检验制度为:班组自检,班组工序间互检、项目部对作业班组抽检,同时配合监理部门的检查、抽验。5、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措施A、合同文件和管理工程承包合同:项目部保存工程承包合同的认可副本或复印件由项目经理负责保存,并建立借还登记册。物资采购合同:物资采购合同存于项目经理部,并由项目物资供应负责人负责保存.(四)物资的采购与管理措施1、做好物资采购管理,保证选用合格的材料,并确保其工作符合质量要求。2、本项目的物资采购工作由项目部材料负责入主要负责。负责编制工程项目所需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批准.3、采购产品的验证工程项目部根据供货方式的不同,采购产品的重要性及材料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采取不同验证方式,查看产品合格证井取样试验等,只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五)施工过程控制措施1、施工过程控制是本项目实施质量保证的重点。2、本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依据工程进度计划开展,通过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专题施工方案的贯彻,确保工程质量。3、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所有参与施工过程的主要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保证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满足工程要求。4、所有参与本工程的施工操作人员都必须是进行过相应岗位技能和素质培训的专业人员。(六)工序控制措施1、开工申请的控制项目经理部申请并填写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由甲方监理审批。2、熟悉合同由项目经理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使各级人员明确合同工期、质量要求和规定。3、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监理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进行图纸会审。4、技术交底实行“三级交底制度”5、测量定位放线项目部施工员按设计的总平面图和施工图将轴线放好,经公司质检科复核验收后,以书面文件报请建设单位监理验收,经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雨季施工,设专人收集气象信息,施工现场合理设置排水集水井,排水设备,保证完好,尽量避开中大雨情况下施工。7、为保证原材料质量,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编制技术交底和自检表,对各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各项有关控制要求,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工管理,对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要素实施有效控制。(七)检验和试验1、检验和试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得要手段。2、材料检验:原材料组织进场后,须请建设单位监理共同取样送检。3、试块制作试验:试块制作应随机取料,并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规范要求制作,并标明日期,做好记录,试块养护到期要及时邀请监理人员共同送检,不得过期试压,过期试块作无效试块处理。(八)保证工期的措施根据施工总计划和实施作业计划,编制各个时期的各种资源供应计划。各单位在各时期要编制实施作业计划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和协调各单位的配合关系,确保工期。(九)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基本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确保安全施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使各项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1)安全管理目标:我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行政保证体系和安监体系,以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安全目标:1、杜绝事故的发生2、消灭设备损坏事故、机械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2)安全生产措施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公司“班组安全条例”。2、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3、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利用安全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方针政策。4、公司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整改。各工地需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5、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必须按“三不放过”原则进行。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安全职能部门、工程负责人、班组长、班组工人人人参加的安全保障体系,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同时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审查有关安全措施、制度,并组织活动,进行宣传工作,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在施工中要坚持谁抓生产,谁负责安全的原则。7、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在工地醒目处书写安全标语,在工地入口场处设专人看守,进入工地要戴安全帽。8、施工前,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人、接收入双方必须签字,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工地负责人、班组长要检查、督促安全生产情况和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9、工作坑四周围设15m高彩钢维护。10、配备专业机电维修人员,同时定好责任制,使每一台机电设备均有专人使用、维修、检查、保管,以防机械和触电事故发生。11、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挂钩,制定明确的奖罚条例,并严格认真兑现。12、工地用电需合格电箱装置,闸刀和门锁齐全,平时上锁锁好,工地用电不得乱拉,非专职电工不可修理电器或接拆电源,移动式机械操作,需一人操机,一人理线。操作时要穿戴绝缘手套和鞋,配电箱要用标准箱,顶管时管道内作业采用36V或24V电压照明。九、降低工程成本措施1、严格进料、用料制度,实行限额领料,限额使用。2、钢筋制作时,合理下料,避免长料短用,竖向粗直径钢筋采用对焊连接。3、加强施工管理,节约工程成本。A、顶管施工时,机械设备和人力用量大,因此尽可能压缩施工工期,节约施工的机械和人工费等。B、合理组织施工,各工种穿插交叉作业,缩短工期,避免窝工、待工现象。4、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节约工程成本。十、文明施工措施(一)文明施工1、循序作业一一按程序施工,作业顺序合理,作业计划明确,人员和机构安排有条理,不混乱、不窝工。2、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规定堆放管材及其他机械设备。3、施工中进场的材料堆码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