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三参考答案.pdf_第1页
试题三参考答案.pdf_第2页
试题三参考答案.pdf_第3页
试题三参考答案.pdf_第4页
试题三参考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传感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与自动检测技术 仿真仿真试试题三题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 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 1、C 2、D 3、A 4、C 5、C 6、D 7、C 8、D 9、A 10、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 解释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各 自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 装置。 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 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信息(非电量)的元 件,起检测作用。 转换元件则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的感受(或响应)信息转换为电信 号的部分,起转换作用。 2、什么叫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 应? 答:正压电效益就是对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施以外力使其变形时,其内 部将产生极化现象而使其出现电荷集聚的现象。 当在片状压电材料的两个电极面上加上交流电压,那么压电片将产生 机械振动,即压电片在电极方向上产生伸缩变形,压电材料的这种现象称 为电致伸缩效应,也称为逆压电效应。 沿石英晶体的 x 轴(电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 效应” 。 沿石英晶体的 y 轴(机械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 第 2 页 共 9 页 电效应” 。 3、霍尔元件能够测量哪些物理参数?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的概念是什 么?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 a.霍尔元件可测量磁场、电流、位移、压力、振动、转速等。 b.霍尔组件的不等位电势是霍尔组件在额定控制电流作用下,在无外加磁 场时,两输出电极之间的空载电势,可用输出的电压表示。 c.温度补偿方法:分流电阻法:适用于恒流源供给控制电流的情况。电桥 补偿法。 4、试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基本测温原理。 答: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热电偶测温是基于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根据 热电效应,任何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如果将它们的 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不同的热源中,则在该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动势,在 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热电动势与被测温度成单值函数关系。因此,我们只 需测得热电动势值,就可间接获得被测温度。 热电阻测温基本原理:热电阻测温是基于热效应的基本原理。所谓热 效应,就是金属导体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或减小的现象。因此, 我们只需测得金属导体电阻的变化就可间接获得被测温度。 5、 简述什么是光电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外光电效应?这些光电效应的 典型光电器件各自有哪些? 答:光电导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半导体材料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如 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将激发出电子空 穴对,使载流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增加,阻值降低的现象,如光敏电阻。 光生伏特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 现象,如光电池。 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如光 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 、倍增管。 第 3 页 共 9 页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注意:自动化、电气专业的学生第 1 小题必做,并从第 24 小 题中选做两个小题; 测控专业的学生在 4 个小题中任选 3 个小题。 1、试求下列一组数据的各种线性度: 端点线性度; 最小二乘线性度。 x 1 2 3 4 5 y 2.20 4.00 5.98 7.90 10.10 解: 端点线性度: 设拟合直线为:bkxy, 根据两个端点(1,2.20)和(5,10.10),则拟合直线斜率 975. 1 15 20. 210.10 12 12 xx yy k 20. 21975. 1b 225. 0b 端点拟合直线为 225. 0975. 1xy x 1 2 3 4 5 y实际 2.20 4.00 5.98 7.90 10.10 y理论 2.20 4.175 6.15 8.125 10.10 =y实际-y理论 0 -0.175 -0.17 -0.225 0 225. 0 max L %23. 2%100 10.10 225. 0 %100 max FS L y L 最小二乘线性度: 设拟合直线方程为xaay 10 第 4 页 共 9 页 由已知输入输出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有: 10.10 90. 7 98. 5 00. 4 20. 2 L, 51 41 31 21 11 A, 1 0 a a X 5515 155 51 41 31 21 11 54321 11111 AA 050 5515 155 A A 方程有解 1 . 03 . 0 3 . 01 . 1 515 1555 50 11 )( 2221 12111 AA AA AA AA 24.110 18.30 10.10 90. 7 98. 5 00. 4 20. 2 54321 11111 LA 97. 1 126. 0 24.110 18.30 1 . 03 . 0 3 . 01 . 1 )( 1 LAAAX 126. 0 0 a ,97. 1 1 a 拟合直线为xy97. 1126. 0 输入x: 1 2 3 4 5 输出y: 2.20 4.00 5.98 7.90 10.10 第 5 页 共 9 页 理论值 y : 2.096 4.066 6.036 8.006 9.976 yyL: 0.104 0.066 0.056 0.106 0.124 124. 0 max L 非线性误差为: %23. 1%100 10.10 124. 0 %100 max FS L Y L 2、如下图所示为一简单电感式传感器。尺寸已示于图中。磁路取为中心磁 路,不计漏磁,设铁心及衔铁的相对磁导率为 10 4,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 1,真空的磁导率为 410 7Hm-1,试计算气隙长度为零及为 2mm 时 的电感量。 (图中所注尺寸单位均为 mm) 解: 00 2 S Rm , 2 00 2 SW L 又 200W, 7 0 104 , 33 0 10151030 S 当0时,L 当 3 102 时, 30 30 2 200匝 15 20 10 60 第 6 页 共 9 页 HL005655. 0 1022 10151030104200 3 3372 3、一个用于位移测量的电容式传感器,两个极板是边长为 5cm 的正方形, 间距为 1mm,气隙中恰好放置一个边长 5cm、厚度 1mm、相对介电常数为 4 的正方形介质板,该介质板可在气隙中自由滑动。试计算当输入位移(即 介质板向某一方向移出极板相互覆盖部分的距离)分别为 0.0cm、2.5cm、 5.0cm 时,该传感器的输出电容值各为多少? 解: (1)0.0cm 时: 124 -11 0r 0 3 0 A8.854 104 5 5 10 C =8.854 10 F d1 10 (2)2.5cm 时: 124 -11 1 3 8.854 104 5 2.5 10 C =4.427 10 F 1 10 124 -11 2 3 8.854 101 5 2.5 10 C =1.107 10 F 1 10 11 12 C=CC5.534 10F (3)5.0cm 时: 124 -11 0r 0 3 0 A8.854 105 5 10 C =2.21 10 F d1 10 4、若某光栅的栅线密度为 50 线/mm,主光栅与指标光栅之间夹角 rad01. 0。求: (1)求其形成的莫尔条纹间距 H B是多少? (2)若采用四只光敏二极管接收莫尔条纹信号, 并且光敏二极管响应时间 为s 6 10,问此时光栅允许最快的运动速度v是多少? 解:(1)由光栅密度 50 线/mm,可知其光栅栅距 第 7 页 共 9 页 mmW02. 0 50 1 根据公式可求莫尔条纹间距 W BH,式中为主光栅与指标光栅夹角, 得 mm W BH2 01. 0 02. 0 (2)光栅运动速度与光敏二极管响应时间成反比,即 sm t W v/20 10 02. 0 6 所以最大允许速度为sm/20。 试卷二 综合设计分析综合设计分析题(本大题共题(本大题共 2020 分) 。分) 。 如上图所示为一悬臂梁式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在其中部的上、下 两面各贴两片电阻应变片。已知弹性元件各参数分别为:cml25; mmt3;lx 2 1 ;cmW6;PaE 5 1070;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系 数1 . 2K,且初始电阻阻值(在外力F为 0 时)均为120 0 R。 (1)设计适当的测量电路,画出相应电路图; (2)分析说明该传感器测力的工作原理(配合所设计的测量电路) ; t R2,R4 R1,R3 F l x 第 8 页 共 9 页 (3)当悬臂梁一端受一向下的外力NF5 . 0作用时,试求此时四个 应变片的电阻值(提示:F WEt xl x 2 )(6 ) ; (4) 若桥路供电电压为直流 10v 时, 计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及其非线 性误差。 解: (1)采用全桥电路: (2) 当传感器弹性元件悬臂梁受到外力F作用时, 将产生一定形变从 而引起粘贴在其上的四个应变片(两个受拉,另两个受压)发生相应应变, 致使其中两个应变片阻值增加,另两个应变片阻值减小。将四个应变片接 入所设计的全桥电路中,从而将电阻值的变化转换成为电桥电压输出,输 出电压 0 U的大小间接反映了被测外力F的大小,如此实现了对外力F的 测量。 (3)F WEt xl x 2 )(6 0992. 05 . 0 )103(1070106 )10255 . 01025(6 2352 22 21. 00992. 01 . 2 0 x K R R 电阻变化量 Ui R4 R3 R2 R1 U0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