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设计【19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设计【19张CAD图纸和说明书】.zip
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程序单.doc---(点击预览)
梯形图总图.doc---(点击预览)
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设计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io图A2.dwg
I活塞 A4图纸.dwg
Z字固定点 A4图纸.dwg
上料器装配图 A1图纸.dwg
夹具体 A4图纸.dwg
夹具体装配图 A2图纸.dwg
带装配图 A1图纸.dwg
接线图A2.dwg
接近传感器驱动电路A4.dwg
明细表A3.dwg
机械手装配图 A0图纸.dwg
气动图A2.dwg
汽缸盖 A4图纸.dwg
活塞 A4 图纸.dwg
活塞杆 A4 图纸.dwg
活塞杆 A4图纸.dwg
生产线总装配图A0图纸.dwg
缸体 A4 图纸.dwg
缸体 A4图纸.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1009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7-31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plc 控制 节制 直列式 加工 自动线 设计 19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目录……………………………………………………………………….1
摘要……………………………………………………………………….2

一,应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
1.1 PLC控制系统类型…………………………………………3
1.2系统的运行方式…………………………………………….3
二,系统硬件设计根据
2.1工艺要求………………………………………………………3
2.2设备状况………………………………………………………4
2.3控制功能………………………………………………………4
2.4I/O点数和种类………………………………………………...5
三.系统软硬件设计文件……………………………………………..5
3.1 PLC型号的选择………………………………………………5
3.2确定安排PLC的输入\输出点…………………………………..11
3.3 工艺流程图与动作顺序表……………………………………..14
3.4 PLC现场器件的安装接线较长………………………………...15.
3.5各模块程序设计……………………………………………….15.
    附录:附加外文翻译……………………………………………21
鸣谢……………………………………………………..27                     
         参考资料……………………………………………….2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以模拟生产实际的自动线为对象,利用电子、机械、检测技术融为一体的PLC的控制技术,实现PLC控制的多样性和柔性化控制要求,其中包括PLC的选型,系统的运行方式,步进电动机的PLC控制,工业机械手的PLC控制
【关键词】
        PLC、     步进电动机、    工业机械手
【Abstract】
  The main introduction of this text regards producing the real transfer machine in simulation as the target , utilize control technology of PLC that the electron, machinery, detection technique combine together, realize variety and flexibility that PLC controls control and require,Including the selecting type of PLC, systematic operation way, PLC which walks into the motor controls, PLC of the industry manipulator controls
【Key words】
  PLC,walks into the motor, industry manipulator

第一章 应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 PLC控制系统原理


       
1.2 系统的运行方式
用PLC构成的控制系统有三种运行方式,即自动、半自动和手动。
1.自动运行方式。自动运行方式是控制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系统按给定的程序自动完成被控对象的动作,不需要人工干预。系统的启动可由PLC本身的启动系统进行也可由PLC发动启动预告,由操作人员确认并按下启动响应启动响应按钮后,PLC自动启动系统。
2.半自动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特点是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某些步骤需要人工干预才能进行下去。半自动方式多用于检测手段不完善,需要人工判断或某些设备不具备自控条件需要人工干涉的场合。
3.手动运行方式。手动运行方式不是控制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而是用于设备调试、系统调整和特殊情况下的运行方式,因此它是自动运行方式的辅助方式。与系统运行的方式的设计相对应,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根据
2.1 工艺要求
   加工自动生产线的工艺要求是以机械加工自动线为对象,实现自动线的上料、输送、夹紧加工、转位、夹紧加工、松开、卸料多种动作的模拟加工自动线设计。采用小型压缩机组(功率为1.5KW,气源压力为0.4`0.8Mpa)为动力,用小型气动元件、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实现动作要求。


2.2 设备状况
自动线的上料采用气缸的动作又由相应的电磁阀来控制。自动线的输送动作由步进电动机带动实现间隔输送,实现设计要求的输送状况。从输送带到夹紧加工过程是利用简单机械手(1)控制对象实现工件的加工,再利用机械手送回由步进电机控制的传送带上,继续下一个工位的操作。用简单机械手(2)实现工件的转位加工,用机械手(3)实现卸料的动手,至此完成整个生产线的动作过程。
其中机械手(1)、机械手(2)、机械手(3)的全部动作都由气缸驱动,其中上升、下降动作由上升/下降气缸完成;夹紧、放松动作由夹紧/放松气缸完成;右转、左转由右转/左转气缸完成。所有气缸的动作又由相应的电磁阀来控制。其中上升/下降气缸和左转/右转气缸分别由双线圈两位电磁阀控制。上升/下降、左转/右转分别上升/下降电磁阀、左转/右转电磁阀控制。机械手的放松/夹紧气缸由一个单线圈两位置电磁阀控制,当该线圈通电时,机械手夹紧,该线圈断电时,机械手放松。为了使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动或半自动运行,选用限位行程开关(上升、下降、左转、右转位置控制)和光电开关(有工件检测)给相应电磁阀传递启动信号。
2.3 控制功能
  由工艺要求和设备状况设计系统的类型、规模、机型、模块、软件等内容。 生产线控制系统应有如下功能要求:
    (1)自动操作。系统自动操作启动,自动生产线按要求自动运行。
(1)手动操作。就是用按钮操作对机械手和其他动作的每一种运动单独进行控制。
(2)复位操作。
根据上述功能要求,控制系统需要设计成单级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系统各驱动器件的控制。运行方式需要选用自动运行方式和手动运行方式以实现不同情况的动作要求。
2.4 I/O点数和种类
根据工艺要求、设备状况和控制功能,统计系统I/0点数。
手一的输入点数:上下限位行程开关,2个;左右限位行程开关,2个;右下限位行程开关(装料),1个。输出点:五个电磁阀线圈。同理:机械手二有五个输入点,五个输出点。机械手三有五个输入点。五个输出点1)推工件缸有一个行程开关,一个接近传感器,二个电磁阀线圈。     二个输入,二个输出。加各种光电开关和手动按钮和转换开关,共有:36个输入点,26个输出点。
第三章系统软硬件设计文件
3.1      根据I/0点数、CPU能力和响应速度选择PLC型号:
品牌:三菱
型号:FX2N-80MR
特性:超高速的运算速度(0.08μs/step),50%小型化设计,程序容量:内置8K?STEP?RAM?,最大可扩充至16K?STEP,可使用FX系列模块,可做8台主机连线,,可以采用最小8点的扩展模块进行扩展.


                         (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机械手通常位于原点。图中 SQ1为下限位开关,SQ1为上限位开关,SQ3,SQ4分别为右限位和左限位开关。机械手的左右转动和有工件的夹持与松开,均由电磁阀驱动气缸来实现。电磁阀YA4控制机械手下降,YA5负责夹持及松开工件,YA3使机械手上升。YA1使机械手右转,YA2使机械手左转。
一.上料加工时按下起动按钮,各机械手动作如下框图所示工作。YA4得电动作,机械手先由原点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SQ1后YA4失电,停止下降;电磁阀YA5动作将工件夹持,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1S时间;待夹紧后YA3得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SQ2后YA3失电,停止上升;YA1得电,改向右转动,转到右限位开关SQ3位置时,YA1失电停止右转;YA4得电,改为下降,到碰到右下限位开关SQ5时,YA4失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夹具上。松开延时一秒后使YA3得电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2后YA3失电停止上升。这时夹具夹紧工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机械手在上等待加工完成信号。当加工完成,机械手YA4得电,机械手下降。碰到右下限位开关SQ5时,YA4失电,机械手将工件夹紧,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1S时间;待夹紧后YA3得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SQ2后YA3失电,停止上升。当机床加工完夹具松开时,YA2得电,改向左转动,转到左限位开关SQ4位置时,YA2失电停止左转。改为下降,到碰到下限位开关SQ1时,YA4失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传送带上,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松开后一秒,机械手YA3得电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2停止(原位)。则机械手一完成一次过程。当光电开关一有效时,又重复上述过程。
   上述整个流程都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完成了上一步,才能执行下一步。
 
二. 同理:   上料加工时起动按钮有效时,各机械手动作如下框图所示工作。YA9得电动作,机械手先由原点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SQ6后YA9失电,停止下降;电磁阀YA12动作将工件夹持,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1S时间;待夹紧后YA10得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SQ7后YA10失电,停止上升;YA8得电,改向左转动,转到左限位开关SQ3位置时,YA8失电停止左转;YA12得电,改为下降,到碰到左下限位开关SQ14时,YA12失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夹具上。松开延时一秒后使YA10得电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7后YA10失电停止上升。这时夹具夹紧工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机械手在上等待加工完成信号。当加工完成,机械手YA11得电,机械手下降。碰到左下限位开关SQ10时,YA9失电,机械手将工件夹紧,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1S时间;待夹紧后YA10得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SQ7后YA10失电,停止上升。当机床加工完夹具松开时,YA8得电,改向右转动,转到右限位开关SQ9位置时,YA9失电停止左转。改为下降,到碰到下限位开关SQ6时,YA12失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传送带上,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松开后一秒,机械手YA10得电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7停止(原位)。则机械手一完成一次过程。当光电开关一有效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上述整个流程都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完成了上一步,才能执行下一步。
 
   三.同理:机械手三当光电开关三有效时,机械手三开始工作。YA15得电开始从原位右转,转到右下限位开关SQ15位置时,YA15失电停止右转
YA18得电动作,机械手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SQ12后YA18失电,停止下降;电磁阀YA19动作将工件夹持,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1S时间;待夹紧后YA17得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SQ12后YA17失电,停止上升;YA16得电,改向左转动,转到左限位开关SQ18位置时,YA16失电停止左转;YA3得电,改为下降,到碰到下限位开关SQ11时,YA17失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收料仓里。松开延时一秒后使YA17得电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12后,YA17失电,YA15得电,改向右转,碰到右限位开关SQ14机械手停在原位。完成卸料动作。
动作过程图:如下

内容简介:
目 录 目录 要 , 应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制系统类型 3 系统的运行方式 , 系统硬件设计根据 工艺要求 3 设备状况 4 控制功能 4 I/O 点数和种类 . . 号的选择 5 确定安排 输入 输出点 . 工艺流程图与动作顺序表 . 场器件的安装接线较长 .各模块程序设计 附录:附加外文翻译 21 鸣谢 . 参考资料 摘要 】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2 本文主要介绍以模拟生产实际的自动线为对象,利用电子、机械、检测技术融为一体的 控制技术,实现 制的多样性和柔性化控制要求,其中包括 选型,系统的运行方式,步进电动机的 制,工业机械手的 制 【 关键词 】 步进电动机、 工业机械手 【 of in as LC LC of 一章 应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制系统原理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3 统的运行方式 用 成的控制系统有三种运行方式 ,即自动、半自动和手动。 动运行方式是控制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系统按给定的程序自动完成被控对象的动作,不需要人工干预。系统的启动可由本身的启动系统进行也可由发动启动预告,由操作人员确认并按下启动响应启动响应按钮后,自动启动系统。 种运行方 式的特点是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某些步骤需要人工干预才能进行下去。半自动方式多用于检测手段不完善,需要人工判断或某些设备不具备自控条件需要人工干涉的场合。 动运行方式不是控制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而是用于设备调试、系统调整和特殊情况下的运行方式,因此它是自动运行方式的辅助方式。与系统运行的方式的设计相对应,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根据 工艺要求 加工自动生产线的工艺要求是以机械加工自动线为对象,实现自动线的上料、输送、夹紧加工、转位、夹紧加工、松开、卸料多种动作的模拟加工自动 线设计。采用小型压缩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4 机组(功率为 气源压力为 为动力 ,用小型气动元件、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动作要求。 设备状况 自动线的上料采用气缸的动作又由相应的电磁阀来控制。自动线的输送动作由步进电动机带动实现间隔输送,实现设计要求的输送状况。从输送带到夹紧加工过程是利用简单机械手()控制对象实现工件的加工,再利用机械手送回由步进电机控制的传送带上,继续下一个工位的操作。用简单机械手()实现工件的转位加工,用机械手()实现卸料的动手, 至此完成整个生产线的动作过程。 其中机械手()、机械手()、机械手()的全部动作都由气缸驱动,其中上升、下降动作由上升下降气缸完成 ;夹紧、放松动作由夹紧放松气缸完成;右转、左转由右转左转气缸完成。所有气缸的动作又由相应的电磁阀来控制。其中上升下降气缸和左转右转气缸分别由双线圈两位电磁阀控制。上升下降、左转右转分别上升下降电磁阀、左转右转电磁阀控制。机械手的放松夹紧气缸由一个单线圈两位置电磁阀控制,当该线圈通电时,机械手夹紧,该线圈断电时,机械手放松。为了使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动 或半自动运行,选用限位行程开关(上升、下降、左转、右转位置控制)和光电开关(有工件检测)给相应电磁阀传递启动信号。 控制功能 由工艺要求和设备状况设计系统的类型、规模、机型、模块、软件等内容。 生产线控制系统应有如下功能要求: ()自动操作。系统自动操作启动,自动生产线按要求自动运行。 () 手动操作。就是用按钮操作对机械手和其他动作的每一种运动单独进行控制。 () 复位操作。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5 根据上述功能要求,控制系统需要设计成单级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系统各驱动器件的控制。运行方式需要选用自动运行方式和手动运行方 式以实现不同情况的动作要求。 I/O 点数和种类 根据工艺要求、设备状况和控制功能,统计系统 I/0 点数。 手一的输入点数:上下限位行程开关,个;左右限位行程开关,个;右下限位行程开关(装料),个。输出点:五个电磁阀线圈。同理:机械手二有五个输入点,五个输出点。机械手三有五个输入点。五个输出点 1)推工件缸有一个行程开关,一个接近传感器,二个电磁阀线圈。 二个输入,二个输出。加各种光电开关和手动按钮和转换开关,共有:个输入点,个输出点。 第三章 系统软硬件设计文件 根 据 I/0 点数、能力和响应速度选择 号 : 品牌 :三菱 型号 : 性 :超高速的运算速度 ( 50%小型化设计,程序容量 :内置8K 最大可扩充至 16K 使用 列模块,可做 8 台主机连线 ,,可以采用最小 8 点的扩展模块进行扩展 . (构 )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6 开始 指示灯显示正常 空气压缩机启动 光电开关一 机械手一上料加工 光电开关二 机械手二上料加工 光电开关三 机械手三卸料 原 位 原位 原位 T 时间到 步进电机转 一定脉冲 时间到 步进电机停 推工件缸 接近传感 推缸返回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7 转 转 下限位 (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机械手通常位于原点。图中 下限位开关, 上限位开关, 械手的 左右转动和有工件的夹持与松开,均由电磁阀驱动气缸来实现。电磁阀 制机械手下降, 责夹持及松开 工件, 机械手上升。 机械手右转, 机械手左转 。 夹紧开 上升 降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8 一上料加工时按下起动按钮,各机械手动作如下框图所示工作。 电动作,机械手先由原点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 电,停止下降;电磁阀 作将工件夹持,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 1S 时间;待夹紧后 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 电,停止上升; 电,改向右转动,转到右限位开关 置时, 电停止右转; 电,改为下降,到碰到右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夹具上。松开延时一秒后使 电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 电停止上升。这时夹具夹紧工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机械手在上等待加工完成信号。当加工完成,机械手 电,机械手下降。碰到右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夹紧,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 1S 时间;待夹紧后 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 电,停止上升。当机床加工完 夹具松开时,电,改向左转动,转到左限位开关 置时, 电停止左转。改为下降,到碰到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传送带上,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松开后一秒,机械手 电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 止(原位)。则机械手一完成一次过程。当光电开关一有效时,又重复上述过程。 上述整个流程都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完成了上一步,才能执行下一步。 二 同理: 上料加工时起动按钮有效时,各机械手动作如下框图所示工作。 电动作,机械手先由原点下降,碰到下限位 开关 电,停止下降;电磁阀作将工件夹持,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 1S 时间;待夹紧后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 电,停止上升; 向左转动,转到左限位开关 置时, 电停止左转; 电,改为下降,到碰到左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夹具上。松开延时一秒后使 电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 电停止上升。这时夹具夹紧工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机械手在上等待加工 完成信号。当加工完成,机械手 电,机械手下降。碰到左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夹紧,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 1S 时间;待夹紧后 到上限位开关 电,停止上升。当机床加工完夹具松开时, 电,改向右转动,转到右限位开关 置时, 电停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9 止左转。改为下降,到碰到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传送带上,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松开后一秒,机械手 电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 止( 原位)。则机械手一完成一次过程。当光电开关一有效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上述整个流程都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完成了上一步,才能执行下一步。 三同理:机械手三当光电开关三有效时,机械手三开始工作。 电开始从原位右转,转到右下限位开关 置时, 电停止右转 电动作,机械手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 电,停止下降;电磁阀作将工件夹持,为保证工件可靠夹紧,机械手在该位置等待 1S 时间;待夹紧后电动作使机械手开始上升,碰到上限位开关 电,停止上升;电,改向左转动,转到左限位开关 置时, 电停止左转; 电,改为下降,到碰到下限位开关 , 电,机械手将工件松开。放在收料仓里。松开延时一秒后使 电机械手上升,碰到上限位行程开关 , 电 ,改向右转 ,碰到右限位开关 械手停在原位。完成卸料动作。 动作过程图:如下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0 上述整个流程都是按顺序进行的,即完成了上一步,才能执行下一步。 四当机械手一动时开始有一个定时器,定时器设为生产线工作的 某一个工位最长时间的。在这里可设为( 钟)调整定时器的时间可以调节生产节奏。 当机械手一、机械手二、机械手三、都回到原位时,定时时间到这时步进电动机转动,输送工件,实现工件的间歇输送。步进电机的控制是利用 软件编程的方法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通过编程软件改变脉冲的频率来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 五 当步进电机输送一定的步距,步进电动机就停止转动,这时,光电传感开关一有效,机械手一动作,光电传感开关二有效,机械手二动作。同时,推工件缸工作,使工件被推到传送带上。推工件缸的的控制是由 气 缸双线圈两位 电磁阀控制。推工件缸起动, 电,工件被缓慢的推到传送带上,当工件接近接近传感器时,接近传感器工作推件缸 电, 电返回,碰到行程开关 返回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1 到原位停止。完成一次过程。当步进电机再一次停止时,又重复上述过程。 :现场器件与 部等效继电器地址编号的对照表 。 根据上表选定与各开关、电磁阀等现场器件相对应的 部等效继电器的地址编号,其对照表如下表所示。 机械手一输入 机械手一 说明 现场器件 内部继电器地址 下限位开关 0 上限位开关 1 右限位开关 2 左限位开关 3 右下限位开关 4 光电检测开关 1 5 停止按钮 6 返回原点按钮 7 机械手二输入 机械手二 说明 现场器件 内部继电器地址 下限位开关 10 上限位开关 11 右限位开关 12 左限位开关 13 右下限位开关 14 光电检测开关二 15 停止按钮 16 返回原点按钮 17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2 机械手三输入 机械手三 说明 现场器件 内部继电器地址 下限位开关 20 上限位开关 21 右限位开关 22 左限位开关 23 右下限位开关 24 光电检测开关三 25 停止按钮 26 返回原点按钮 27 其他输入: 说明 现场器件 内部继电器地址 步进电机手动按钮 30 步进电机停止按钮 31 手动上料 (带 ) 32 上料返回 33 一工 位加工信号 34 二工位加工信号 35 接近传感器 件缸回程行程开关 37 空气压缩机 40 生产线总停按钮 40 选择自动开关 42 连续返回原点按钮 44 输出对照: 说明 现场器件 内部继电器地址 回转缸右转电磁阀 0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3 回转缸左转电磁阀 1 升降缸上升电磁阀 2 升降缸下降电磁阀 3 夹紧缸夹紧电磁阀 4 机械手二 回转缸左转电磁阀 10 回转缸右转电磁阀 11 升降缸上升电磁阀 12 升降缸下降电磁阀 13 夹紧缸夹紧电磁阀 14 机械手三 回转缸右转电磁阀 20 回转缸左转电磁阀 21 升降缸上升电磁阀 22 升降缸下降电磁阀 23 夹紧缸夹紧电磁阀 24 其他输出对照: 说明 现场器件 内部继电器地址 夹具一夹紧电磁阀 5 夹具一松开电磁阀 6 夹具二夹紧电磁阀 15 夹紧二松开电磁阀 16 手一原位指示灯 7 手二原位指示灯 17 手三原位指示灯 25 始化正常指示灯 26 自动运行指示灯 27 步进电机 A 相 A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4 步进电机 B 相 B 进电机 C 相 C 进电机 D 相 D 气压缩机起动 34 带上料电磁阀 35 上料返回电磁阀 36 现场器件的实际安装接线图 如图 完整顺序 控制程序结构安排 根据操作方式的要求,可对完整顺序操作控制程序结构作如下安排,整个操作分为手动和自动顺序两类基本操作。 () 手动顺序操作 1) 单一操作:用各按钮开关来集资接通或断开各负载的工作方式。 2) 返回原位:按下返回原型位按钮时,机械手一、二、三自动返回到它的原点位置,为顺序控制由原位开始作好工作准备。 () 自动顺序操作 机械手一、二、三处在原位时,按下起动按钮,机器就连续周期重复进行各步序工作。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机器执行完最后一个工作周期返回原位,然后停机。 利用 的条件跳转 指令可方便地对各种操作方式进行选择。下图是对生产线完整的顺序操作结构的安排。工作时,首先执行通用程序,包括步状态初始化,状态转换起动、状态转换禁止、事故报警保护等程序。若选择手动操作方式时,选择返回原位方式,则常开触点接通 ,按、,执行原位程序;选择 动上料 (带 ),选择 动上料返回 ,选择 进电机手动控制 序转移到自动操作程序;自动程序要在起动按钮下时才执行。如果工艺要求在自动顺序操作过程中停机,重新起动后由原位开始工作,则可取消起动这步操作。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5 整体结构安排妥当之后,进一步深入,按模块分别编制通用程序块、手动顺序程序块、自动顺序程序块等各种操作方式的控制程序。 各模块程序设计 () 自动连续操作程序 自动连续操作程序是生产线控制中最重要的核心程序。对于生产过程过于复杂用继电器符号程序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程序设计时,可采用步进梯形指令来实现。通常是根据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画出其负载驱动图,转换条件图,状态转换图(或步进梯开图),最后到编写指令程序表。 ) 负载驱动图: 负载驱动图如图所示,第一次下降工序中,下降电磁阀接通;在夹持工序中,夹持电 磁阀置位,同时驱动定时器 99 以后执行类似的操作完成由初始条件到下一个起动条件之间的一系列操作 以下是状态转换条件图: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6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7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8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19 5步进电机控制 ( 控制框图) 步进电动机 动控制梯形图程序(如图) 步进电机的运行控制: ) 转速控制。接通起动开关 冲控制器产生周期为 0。 1 秒的脉冲,使移位寄存器移位产生八拍时序脉冲。通过四相八拍环行分配器使四个输出继电器 照单双八拍的通电方式 接通,其接通顺序为: 30相应于四相步进电动机绕组的通电顺序为: 率放大器 步进电动机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20 A A、 B B B、 C C C、 D D D、 A A 调整 定时时间,步进电机的接通顺序不变,但间隔时间变化了。即 脉冲的频率改变了,这样可以通过软件的办法改变 定时时间来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实现步进电机的可调。 ) 步数控制。改变步数控制 数值,将使步进电动机的步距改变。即可实现工件的步 距改变,有利于实现生产线布局的调节。 ) 总之,改变 控制程序,可实现步进电动机灵活多变的运行方式,有利于实现设计的模块化。 2)转步条件图。 在负载驱动图上加上名步序的转步条件,构成转步条件图,如图所示。当按下自动起动按钮,机械手一、二、三的起动有效时,机械手开始动作,。按步序完成所有动作,当机械手一、二、三都又处于原位时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当起动信号再一次有效时步序又转换为第一次工作状态。以后,用类似的方法完成一系列工艺过程的转换。 ) 状态转换图和步进梯形图。它由负载驱动图和转步条件 图组合而成。图中每个工艺过程,都由标有编号的状态器代替,编号可在 800 范围内选用。但不一定要连续排列。根据机械操作的工艺过程的状态转换图,进行编程,而不设计常规的继电器顺序。 (3)方式选择等通用程序 1) 状态的初始化。如图所示。状态初始化包括初始状置位和中间状态器复位。 1. 初始状态置位。在选择返回原位方式下, 按返回原位按钮,则表示机器初始化条件的初始状态器 位,其作用是使自动顺序工作从原位开始,依次逐步进行转换当最后工序完成之后 550 又分别置位。而 在依次工作期间,即使误按了起动按钮,也不可能作另一次的起动,因为此时工序已不在原位, 处于不工作状态。 2中间状态器复位。因为状态器 800 均由后备电源支持,在失电时有可能是接通的。为防止顺序控制动作,通常需要在返回原位和手动操作时,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21 对处于蹭状态的状态器进行总复位。指令格式如图。 总复位功能指令,包括 K 编号到 K 编号的所有器件。 2) 状态器转换禁止 如图。当用步进梯形指令控制状态器转换时,激励特殊功能继电器 作, 则状态器的自动转换就被禁止。 当按下自动按钮时, 生脉冲输出,使 开,状态器转换禁止立即复位,进行后工序处理。 1 对自动连续操作方式,状态转换禁止不受起动 影响,若按下停止按钮时, 电自保持,操作停止在现行工序。按起动按钮又可继续下去。 2 手动方式及 动时,都可使 电自保持,禁止状态转换,直到按下起动按钮。 生产线控制总程序 按照图完整顺序控制结构安排,将通用程序块、手动程序块、自动程序块用跳转条件程序有机地连接 起来,即得到生产线步进指令实现控制的总程序。 附加外文翻译 外文文献 I , to is An a to a on an to on a a a to up at a to of by of a to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22 to it of on or so of At of or a a PU or to of a of an It of a or v An to is at of to do In is of is it is of to of a To a of in of s a is in to to a of of a is it to of of is t is to a of an in be in of a 4x4 In of a at of be in of x4 in by is by In an of an be in x4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23 as an of on a on as of of to in A to is if is on an be in is no or in it in of is of at is a a of a to to on of It is to it in is is a of in to in of to in to do a of he an on a is An a be to as on of to is It is a of a go it To do it of it a or 6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 24 of in of is an 6in to a in a be by is to a of to in of a it a if is C in of an be by or by of 外文文献翻译 自动控制器 对于运动的一个很久的处理是如何去辨别自动控制与通用的一般的运动设备的不同之处。 最近出现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情况 ,一个制造者尝试给一条组装线设置一个辨认系统。这目的是为了用一个监控系统去找到正在移动的物体。那时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设计【19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1009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