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摘要(1)0引言(1)1河南主要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2)1.1南阳(2)1.2洛阳(2)1.3 商丘(3)1.4许昌(4)1.5安阳(4)1.6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5)2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6)2.1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6)2.2对河南汉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提出的建议(7)2.3河南汉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总体思路(7)2.4河南汉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案(8)3结语(9)参考文献(9)Abstract(10)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规划设计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可开发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本文针对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整合,对其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现有河南各地的汉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一些建议,具体规划了旅游观光的三条线路。关键词: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线路规划设计0. 引言关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大量的论著问世。早在数年前,美国旅游专家朱卓任教授就说过: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一样,将成为“行将在全世界普及的4种新型旅游活动形式”之一。这里的文化,当然包括历史文化。河南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代,河南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河南地处中原,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两汉时期是中原的第二个繁荣期,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给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在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中起步较晚,理念相对落后,造成相关产品创新性、结构性、整合性均不够充分,汉代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内涵挖掘程度和营销深度均有待加强。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一直没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规划不足、各地各自为政、开发起点低、品位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旅游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均较弱。这其中有管理体制问题,但更主要的因素依然是观念的滞后,可以说,资源整合不足是观念滞后的结果。因此,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十分必要,通过整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化内涵,进一步找准人文导向和精神坐标,把旅游文化产品与历史文化内涵紧密结合起来,更多地通过文化内涵来抓旅游者的心理,使旅游凝聚力更强、感染力更大。1. 河南主要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汉代文化繁荣,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经济学、天文学、医学、建筑、文学、乐舞、杂技、绘画、雕塑、陶塑等等,令人叹为观止。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存在于南阳、洛阳、商丘、许昌、安阳和省博物馆。1.1 南阳南阳是全国著名的汉文化旅游区,她是汉代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城市,是汉代文化最集中的地方。西汉时,“商遍天下,富冠海内”,成为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称“南都”“帝乡”。两汉时期,南阳经济文化及其鼎盛,与京都洛阳并列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中心城市。南阳造就了举世瞩目的“四圣”:“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和“智圣”诸葛亮。其中张衡、张仲景、诸葛亮全在汉代。南阳汉代遗迹、遗物丰富,包括众多的汉代城址、冶铁遗址、水利遗迹及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等。南阳市拥有全国最多的汉代画像石刻,共计2000余块,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铜铸等品种,画像石、画像砖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特别是桓帝以后,无论是墓室建筑规模,或图像题材的多样、内容之丰富都是空前的。南阳是当时全国的冶铁中心之一,瓦房庄冶铁遗址是全国汉代规模最大的冶铁中心。南阳市北郊有张衡墓,市内有医圣祠、武侯祠、汉画馆,还有张衡路、医圣祠街、武侯路、汉冶路等街道。汉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座巍峨的高峰,而南阳汉文化在汉代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南阳历史文化的顶峰和代表。南阳汉画馆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博物馆,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砖是南阳汉文化的一座丰碑,是南阳汉文化繁荣的铭石,被誉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纯粹的本土艺术”,被理论界称为“中国第一个艺术热情时代”。1.2 洛阳两汉四百多年间,洛阳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其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都于洛阳,在原秦“吕不韦城”的基础上,修建扩展, 其规模和繁华程度可与西汉时的长安城相媲美。汉魏洛阳城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该城址始建于西周,东周时一度为王都。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定都,历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四朝,做为国都达三百三十余年。洛阳古墓博物馆,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其中,两汉墓室中多壁画,因当时道教盛行,神仙思想占主流,故壁画内容主要是升仙,还包括一些宴饮、出行、使乐和天象等接近现实生活的题材。我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白马寺, 也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是东汉最主要的佛教译经道场,饱经历史,流下许多典故。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俗称“刘秀坟”,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1963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洛阳天池山,王莽撵刘秀时在此作战屯兵的大寨、小寨遗址;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因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光武庙,位于宜阳三乡,光武帝刘秀在此降服了声势浩大的赤眉起义军十万余众,明帝刘庄为了彰表这个重要事件给其父亲修建的标志性建筑。光武庙虽迭经新朝旧代,但仍岿然于汉山。1.3 商丘商丘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沃野,古代东方民族“商”的发祥地,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三皇五帝时期,悠久的历史为商丘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西汉时期,高祖在此置梁国,梁孝王刘武广招天下名士,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人云集淮阳,撰文作赋,留下了许多瑰丽篇章。芒砀山浏览区是商丘现存汉代历史文化景观最多的地方,包括汉高祖斩蛇碑、梁孝王墓、梁园、僖山汉墓等。传说刘邦从家乡沛县带农夫到骊山筑皇陵,途径芒砀山时天色已晚,一条蟒蛇挡住去路,刘邦挥剑斩蛇,随后发动起义,最终建立大汉王朝,因此芒砀山被称之为“汉兴之地”。刘邦登基后,为纪念其斩蛇起义,便在斩蛇处立碑修庙。梁孝王刘武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孝文皇帝之子,梁孝王墓不象通常的王陵,劈山后用巨石修砌,而是“斩山为廓,穿石为藏”,周围一里的石室全部开凿修成,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独特、布局之对称,全国罕见。梁园为梁孝王与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把酒抒怀的地方,据史书称其为“方三百里”,极其壮观华美,后世许多文人曾到此感慨不已,流连忘返。僖山汉墓属汉梁王墓群,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墓群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汉墓群,墓内出土的汉代金镂玉衣,古墓中的壁画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1.4 许昌许昌,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夏族群生活之根,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迁许昌,建安二十五年,献帝禅位与曹丕,曹丕改国号为魏,翌年迁都洛阳。因汉亡于许,魏昌于许,故将许县改为许昌县。许昌以汉魏时期文物古迹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资源丰富,诸如汉末皇城所在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汉献帝祭天的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政权的受禅台,曹操、汉献帝、刘关张狩猎的射鹿台,蜀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挑袍辞曹处的灞陵桥等。抚今追昔,这些汉历史文化遗址留给后人的是历史的画卷,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或抒发思古之情,追念英雄业绩,或赋词填诗,畅抒情怀。另外,许昌博物馆中的汉代画像砖,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颇具观赏价值。1.5 安阳安阳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具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第一古都,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为安阳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造就了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邺作为陪都,实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因此遗留了一些汉代历史文化资源。最为著名的是安阳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像著名的“庞贝古城”一样,三杨庄遗址是因为突发灾害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当时的生活场景因此被“凝固”下来了,如庭院的布局、道路、耕作中的农田及各类建筑的墙体等,为复原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难得一见的丰富实物。2006年05月25日,三杨庄遗址作为汉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安阳西高穴大墓也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2008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之后立即成为热门话题,赞成和反对其为曹操墓的声音都很多。有关专家对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1.6 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既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河南省旅游业也从小到大,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在河南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旅游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旅游业本身具有市场需求大、带动功能强等行业优势,再加上河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现有设施条件的基础,促进了河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河南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0年旅游业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后,旅游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河南财政收入的贡献稳步提高。旅游业发展还使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向城市化发展,使河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文明有了较大的变化,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发展。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河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与云南、四川相比,河南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作为市场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河南旅游的做大做强势在必行。就比如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虽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也作出不少努力,如在旅旅游资源开发观念上,各地政府重视汉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实际上,各地积极打造汉文化景观,在旅游资源开发运作上,新举措推进汉文化旅游,但河南汉文化旅游却仍没有知名度,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大量游客。2、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合理组织规划区的旅游资源,形成对游客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可达性、市场销售和政府旅游政策等六大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基本包括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而旅游产品的销售,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旅游线路。2.1 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观念相对滞后,开发不足,主要集中在对现有文物资源的观光利用上,而其休闲、科学研究、民俗历史功能的开发上几乎是空白,综合价值不能得到很好利用。虽然近年来河南在汉代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省份比较,依然处于落后地位。资源整合不足,因为对旅游发展资源整合能力较差,使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缺乏应有的竞争力,突出表现为旅游依然实行属地化管理,旅游文化资源无法形成合力,很多旅游文化产品在内部竞争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缺乏统一规划,长期以来,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远景规划不足,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或者有一些策略和体系发展因为时限性不佳,已经不适合当前需要,也有对旅游文化内涵没有进行深入挖掘,造成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盲目并处于低水平状态。偏离文化轨道,一些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过分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将精华与糟粕混在一起进行开发,很多封建迷信行为都被冠以佛教文化成为了旅游文化产品,过分强调了经济利益,使得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大打折扣,旅游文化产品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体现。2.2 对河南汉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提出的建议结合以上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关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建议:(1)丰富汉文化旅游内容,在现有基础上展开有效开发,突出文化性主题;(2)也可以将游览和娱乐结合起来,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这也就是将有浓厚汉文化的大景区与地形结合起来配置相应娱乐、游玩设施;(3)将汉文化老景区开辟出新的景点;(4)汉文化景点开发应满足暑寒假季休闲需求或双休日需求;(5)从区域优势资源出发,设计出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产品系列,优化汉代文化旅游产品结构;(6)在原有汉代历史文化上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新奇的汉文化旅游产品;(7)在设计产品系列中要突出拳头产品,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本着“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奇”的原则,选具有垄断性产品,选择当地汉文化景区能发展成规模好名牌的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会产生轰动效应和强的竞争力,使其独树一帜,独具特色;(8)旅游产品设计要点穿成线,延伸成面,特别是中心城市在产品设计中要发挥接待的基地作用和辐射作用;(9)发展短旅途产品,既可以满足低旅行成本的市场需求,又可以减缓长途运力和远程热点目的的环境压力;(10)优化旅游的空间结构,凸显重点旅游产品层次,揭示深邃历史文化背景,构建旅游景点理念系统。2.3 河南汉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总体思路旅游线路必须考虑四个基本因子:旅游吸引物、旅游可达性、旅游设施和旅游成本。对于旅游吸引物上面已做详细介绍,不仅遗留下来的实物可供浏览,对于汉代遗留下来的风俗民情,也可开发为文化产业,比如影视作品,既增加知名度,又获得收益。路线设计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以河南省为界,各市相互呼应、连接形成旅游网络,选择那些资源密度较高、知名度大的旅游区或点,专挑精华资源,使游客在有限的收入和闲暇时间里获得旅游体验效果最佳。当然,也要设计详细丰富的路线来迎合高端消费者,他们以满足最大化为目标,所以,线路设计应考虑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一类则以市为界,线路只涉及某一市的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会让人感觉太多,等回过头来都想不起观赏了什么,期间还可以把该地其他著名景点一起欣赏了,如在安阳参观游览曹操墓等景点后,在线路设计上可以加上殷墟、汉字博物馆、红旗渠等著名景点。综合考虑旅游供求关系和旅游通道,设计若干可供选择的旅游线路,以供不同客源地、不同层次、不同时段的游客选择和自由组合拼接,使他们灵活参与,具有主动性,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旅游兴趣,促成旅游活动的实现,达到更好的旅游效果。当然,设计的多条旅游线路,能否被游客接受并经得住市场的检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结论,可根据游客的反馈及时调整路线。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设计线路要做到:安全、舒适、便利、快捷、经济、高效。2.4 河南汉文化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案线路主题为汉代历史文化,规划必须努力反映该主题,并尽力加强和突出这一主题,形成主题鲜明和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并在交通、食宿、娱乐、购物、服务等方面加以烘托。在此,我仅以大的景区景点为基础,规划几条重点精品旅游线路,使游客能一次性观赏河南省全部汉文化旅游资源,该线路包括各市的著名、热门景点,充分体现了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精髓。线路一:汉代历史文化全观 南阳汉画馆、武侯祠、医圣祠许昌汉魏故城遗址商丘芒砀山浏览区安阳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西高穴大墓洛阳白马寺、汉光武帝陵、古墓博物馆。此线路主要考虑南方的游客,从南阳开始、洛阳结束,几乎形成一个圆,游客不会走太多的冤枉路。南阳以历史人物为特色,许昌主要为故城遗址,商丘为梁孝王生前所住、死后安葬之处,洛阳为刘秀定都之地,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安阳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每一个景区都展示了汉代历史文化的一个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所在,使游客始终保持新鲜感。线路二:汉代历史兴衰之旅商丘芒砀山浏览区南阳汉画馆、武侯祠、医圣祠洛阳白马寺、汉光武帝陵、古墓博物馆许昌汉魏故城遗址安阳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西高穴大墓。此路线以两汉兴衰为基本脉络,沿汉兴之地芒砀山、大汉盛世,直到汉魏故地、村落遗址。线路三:汉代生活文化之旅安阳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西高穴大墓商丘芒砀山浏览区许昌汉魏故城遗址南阳汉画馆、武侯祠、医圣祠洛阳白马寺、汉光武帝陵、古墓博物馆。此路线主要考虑北方游客,并以平民生活、市井百态为始,连之以历史名人、王侯将相,最后是两汉的都城、皇家文化,旅游中展现了不同文化层次的完整脉络。另外,旅游线路是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动态反应,所以要根据国际和国内变化相应做出创新和更新换代,不能一成不变,应该不断花样翻新,积极创新改造,培植核心竞争力。3、结语尽管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来看,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综合,但各地市已经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进汉文化旅游,再加上政府的有效宏观主导地位,相信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的明天一定光辉灿烂。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问题,不仅要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汉文化景区,还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才可以设计出完美旅游线路,一个学科单打独斗已经很难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联合,因此,在此,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算是抛砖引玉,具体路线还需更多专业人员设计。参 考 文 献1 陈锡畴主编. 河南旅游地理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2 张守俊,郭天昊等. 河南旅游大观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3 李少林主编. 汉代文化大观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4 夏林根主编. 旅游规划原理、方法与实务M. 上海: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20-235.5 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1-2476 张玉领. 旅游业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37 牛东霞. 河南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特色及发展趋势J. 剑南文学,2011,4:2088 郑先兴,李家虎等. 谈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 中外企业家,2011,20:38-439 张婷. 河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策略与体系发展研究J. 中国商贸,2011,27:163-16410 杜旭东. 南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厂废料处理流程管理规定
- 松原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度产品购销合同(设备与信息技术)
- 油墨厂原料库防静电接地制度
- 2025民事诉讼授权合同
- 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探索手工空竹的制作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劳动技术
- 中医师考he试题及答案
- 2025秋季云南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学期基础教育银龄教师招募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代理公司注销及后续事务处理协议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
- 铝合金门窗安装监理交底
- 胸腹水常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基本公卫生服务的项目组织管理灵石武佳波课件
- 电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机电设备调试协议书
- 芪参益气滴丸课件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电梯井内落地脚手架搭设方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3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加解析详细翻译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