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习题集.doc_第1页
中医骨伤科习题集.doc_第2页
中医骨伤科习题集.doc_第3页
中医骨伤科习题集.doc_第4页
中医骨伤科习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骨伤科习题集总论第二章 :发展史 (选、填)1.黄帝内经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体解剖学知识。2、肘后救卒方晋葛洪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3、刘涓子鬼遗方南北朝龚庆宣是我国最早的外伤科专书,对金疮和痈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4、诸病源候论隋巢元为我国第一部病理学专著,将骨伤科疾病列为专章。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6、洗冤集录宋宋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7、世医得效方元危亦林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8、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清吴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9、治疗骨折的四项基本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填)总论第一章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1D 2.A 3.E 4.B(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D )。A. 曲针 B. 小针刀 C. 铍针 D. 砭镰 E. 刀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A )。A.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D.吕氏春秋 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E )A. 神农 B.黄帝 C.伏羲 D.扁鹊 E.俞跗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B)A.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C. 宋慈洗冤集录 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E.王肯堂证治准绳(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1(1)B (2)D 2(1)C (2)D 3(1)B (2)B 4(1)B (2)E 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 (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B )。 (2)古代人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D )。A. 热熨疗法 B .按摩疗法 C.外用药物疗法 D.导引疗法 E.手术疗法 2、下列有代表性的专著是:(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C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D )。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 诸病源候论 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E.伤寒论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B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B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阴阳脉死候 D.周礼天官 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B )。(2)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 E)。 A. 五十二病方 B. 黄帝内经 C. 诸病源候论 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E.伤寒论(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A、C 2. A、E1、西汉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藉”记录了两例完整的伤科病案是( AC )。A. 堕马致伤 B. 金镞致伤 C. 举重致伤 D. 跌仆致伤 E. 蹉跌致伤2、明薛已在正体类要的突出贡献是哪两项?( AE)A. 气血学说 B. 引经药 C. 用药歌 D. 三焦辩证 E. 平补法(四)X型题 (在每小题5个以上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1CDE 2 BCDE 3ABCD 4BCEF 1、原始社会古代人己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 CDE )。A. 曲针 B.金属刀 C.骨针 D.石镰 E.砭刀 F.锯2、礼记对损伤的诊断主要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BCDE )。A祝 B.视 C.审 D.察 E.瞻 F.抚3、周代有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分科,医生分为如下几种( ABCD )。A.食医 B.疾医 C.疡医 D.兽医 E.巫医 F.牙医4.礼记月令将损伤分成下列类型(BCEF )。A. 跌 B.伤 C.创 D.厥 E.折 F.断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折疡 金镞 伤科 2. 骨伤科 髋 早中晚三期3. 方先之 尚天裕 苏绍三 4.外界各种创伤因素 破坏 局部和全身5.烘火取暖 烤炙食物 热熨6.外伤科手术 麻沸散 五禽戏 1、中医骨伤科古属疡医_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2、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_ 骨伤科专著,首次记载了髋_关节脱臼,提出损伤按早中晚三期_治疗的方案。3、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_方先之_、_尚天裕_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_苏紹三_正骨经验,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4、损伤是指人体受到_外界各种创伤因素_作用所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_,及其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_的反应。5、原始人在_烘火取暖_和_烤炙食物_的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的_热熨_疗法。6、汉代著名外伤科医家华佗擅长_外伤科手术_,发明了_麻沸散_,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还创立了_五禽戏_,运用于骨伤疾病的康复。 参考答案三、问答题1.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归纳的正骨八法?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1、 2.何谓伤科学?及其意义?中医骨伤科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骨伤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试述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对骨伤科的贡献?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如相度损处、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还介绍了杉树皮夹板固定方法;对内伤症治疗,采用“七步”治疗法;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所载方50首,药139味,包括内服及煎洗、填疮、敷贴等外用方剂,体现了伤科内外兼治的整体观。4、肘后救卒方一书的作者是谁?该书的主要成就有那些?晋葛洪,1、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2、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3、论述了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腹部创伤肠断裂采用桑白皮线进行肠缝合术;4、记载了颅脑损伤、大动脉创伤出血等危重症的救治方法。第三章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1、损伤的分类 按损伤部位:外伤和内伤 按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按受伤时间:新伤:23周以内的损伤或损伤后立即就诊者。 陈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 发者。 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是否破损: 闭合性损伤: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开放性损伤: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或黏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A 外力伤害性质的不同可分类:(会根据具体损伤各自分类)(1)直接暴力:损伤部位发生在直接作用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2)间接暴力:损伤部位在远离外力作用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如高空坠落,臀着地,对脊柱反作用力,造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3)肌肉强烈收缩:跌仆股四头肌收缩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榴肌肉收缩引起肱骨干骨折。(4)持续劳损:单一长期弯腰引起慢性腰肌劳损。长期步行引起跖骨疲劳性骨折。B 骨折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如桡骨远端骨折。C 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明薛己正体类要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D 伤气气滞、气虚、气闭、气脱、气逆。 气滞的特点: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自觉疼痛范围广泛,体表无明显压痛点。E 伤血血瘀、血虚、血脱、血热(38.5)。 血瘀的特点:局部肿胀,疼痛。针刺刀割样疼痛。痛有定处是血瘀最突出的特点。 7、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四肢。心主血。肺主气。 8、筋骨的生理功能: 筋为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 骨属于奇恒之腑。为立身之主干,还内藏精髓,与肾气相关。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肾气充盈 影响骨的生长,健固和再生。骨受损,可出现肾功能减退症状。第四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有一患者长时间步行引起第2跖骨骨折,问病因是何种外力?(D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强烈收缩 D、持续劳损 E、拼力岔气2、损伤内因与下列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A )A、年龄体质解剖结构 B、直接暴力 C、间接暴力 D肌肉收缩力 E、外感六淫(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损伤病机与下述机体结构的关系:(1)在伤科疾患中最为多见的是什么损伤?( A )(2)损伤病机的核心内容是损伤与什么的关系?(B )A、皮肉筋骨 B、气血 C、津液 D、脏腑 E、经络2、下列病症属何病机:(1)损伤后,肿胀青紫,痛有定处,痛处局限,有明显的压痛点者,属何病机?(D )(2)损伤后,外无肿形,痛无定处,痛处广泛,体表无明显压痛点者,属何病机(A )A、气滞 B、气虚 C、气逆 D、血瘀 E、血虚(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以下疾患属于损伤的是( CE )。A、骨肿瘤 B、骨疽 C、骨折 D、狂犬病 E、脱位2、伤后日久出现肢体疲乏,肌肉消瘦等病症,应注意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CD )A、肝 B、胆 C、脾 D、胃 E、肾3、下列损伤中按受伤时间分类的是( CE )A、内伤 B、慢性损伤 C、陈伤 D、闭合伤 E、新伤4、在骨折与腰痛的治疗中,要有整体观点,必须注意与下列哪两脏关系?( BD )A、脾 B、肾 C、心 D、肝 E、肺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按致伤因素的性质种类分类,可将损伤分为物理损伤 、 化学损伤 、 生物损伤 三类。2、损伤内因除病理因素、职业工种外,与 年龄 、 体质 、 解剖结构 等内在因素关系十分密。3、皮肉筋骨的损伤,在伤科疾患中最为多见,一般分为 伤皮肉 、 伤筋 、 伤骨 三种。4、损伤外因主要系 外力伤害 ,但与 外感六淫 及 邪毒感染 等有密切关系。5、伤血的病理现象主要有 血虚 、 血瘀 、 血热 三种。三、问答题1、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是什么?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骨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编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活动与固定结合)“筋骨并重”(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同样重视)“内外兼治”(外治法与内用药,局部与全身相兼治疗)“医患合作”(医生与患者相互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2、 为什么说“恶血必归于肝”?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元张洁古活法机要发挥了内经“恶血”学说,提出“夫从高坠下,恶血留内,不分十二经络,医人俱作风中肝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所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所以,凡跌打损伤之证,有恶血(即瘀血,指离经之血而留于体内者)留内者,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因肝主血,败血凝滞,从其所属,故必归于肝。又如跌仆闪挫迸伤的疼痛多发生在胁肋少腹部位,是因为肝在胁下,肝经起于大趾,循少腹,布两胁的缘故。而且,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所养;肝血不足,筋的功能就会发生异常。因此说,“恶血必归于肝”。3、 如何理解“气伤痛,形伤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又说“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李中梓的注解是:“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气本无形,故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伤病所在之处,必出现胀闷疼痛。形伤肿即指瘀血造成肿胀而言。血有形,形伤肿;瘀血留滞,局部出现肿胀。马莳注解说:“然其为肿为痛,复有相因之机,先有是痛而后肿者,盖以气先受伤而亦受伤,谓之气伤形也;先有肿而后为痛者,盖以形先受伤,而气亦受伤,谓之形伤气也。形非气不充,气非形不生,形气相为依附,而病之相因者又如此。”气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临床上每多气血两伤,肿痛并见,但有所偏胜,或偏重伤气,或偏重伤血,以及先痛后肿,或先肿后痛等不同情况,故在治疗上常须理气活血同时并进。 4、如何理解“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人体的损伤,虽有外伤与内损之分,从表面上看,外伤似乎主要是内部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受外力影响而遭受的局部损伤,每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因而一系列症状随之而来。正体类要序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明确指出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以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应从整体观点出发,对气血、筋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加以研究探讨,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5、何谓外伤和内伤?两者的关系如何? 外伤是指皮、肉、筋、骨损伤,临床可分为骨折、脱位与伤筋;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从外伤来讲,皮肉裹于外,筋骨连续于内。因此,皮肉受损,筋骨可被伤害;反之,筋伤骨损,皮肉亦会受累。对内伤来讲,因经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而且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因此无论是伤气血或伤脏腑,均可导致经络阻滞;反之经络损伤亦可内传脏腑,经络运行阻滞必然引起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同样外伤与内伤也是密切相关的,肢体虽受损于外,但会由外及内使气血伤于内,并可引起脏腑功能之不和,外伤较重时必然会出现许多内证。第三章、诊断1、望形态(1)颈部损伤后若双上肢平置身躯两侧,完全不能活动,提示第5颈椎以上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2)若双上肢呈外展屈肘高举过头,则为第6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神经损伤。(3)肩部周围和上臂等处骨折后,患者常用健手扶托患肢肘部以减少疼痛。(4)下肢骨折或脱位,足踝下垂不能背伸,则为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5、 望步态2、 关节强直性步态:A、 髋关节伸直位强直步态:患者行走转动躯干,患肢向外摆出,迈步向前。B、 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步态:患者行走可见患侧骨盆上提或患肢向外绕弧圈形前进。C、 踝关节伸直位强直步态:患者行走常借助身躯前倾或膝关节过伸来代偿。3、 膝内、外翻畸形步态:正常膝关节有510度外翻角,站立两踝两膝内侧可靠拢。膝外翻:X形腿。 膝内翻:O形腿。(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各种异常步态: (选)A、臀大肌瘫步态:臀大肌瘫痪时髋关节后伸无力,患者步行常用手扶患侧臀部,上身后仰腿前行走。B、臀中肌瘫步态:摇摆步态。双侧臀中肌无力或瘫痪,呈“鸭行”步态。C、股四头肌瘫步态:患者伸膝无力,不能支持体重站立,迈步常用同侧手按压患膝以支持体重,使健肢向前 迈步。D、垂足步态:小腿伸肌群瘫痪,患肢行走以高举步来避免足趾碰地,步行前足着地,呈跳舞式或跨门槛状。E、跟足步态:小腿屈肌群瘫痪,足踝无力跖屈,走路只能足跟着地,步态失稳,如小脚女人走路状。3、 望畸形3 股骨干上段骨折,大腿出现向前外的成角畸形。4 肩关节脱位,肩部呈“方肩”畸形。5 肘关节后脱位,肘部呈“靴形”畸形。6 桡骨远端骨折,腕部呈“餐叉样”畸形。7 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出现内收、内旋和屈曲畸形。 “粘膝不能开”4、 关节的基本正常活动: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5、 骨擦音:是骨折两断端相互碰触而产生的摩擦声响,是骨折的特征之一。在检查活动时听到,又可在触诊时感觉到。听骨擦音可以帮助辨明伤处是否存在骨折,判断骨折复位时的方向,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6、 骨传导音:用于检查不易发现的长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当传骨导音减弱或消失,说明骨连续性遭到破坏。7、 弹响髋:髋关节屈伸活动时出现的弹响声,是由于筋肉在大粗隆部的前后滑动所致。8、 弹响指:屈指肌腱鞘肥厚时,掌指关节屈伸活动产生的声响。9、 问疼痛:一般疼痛轻,损伤轻,疼痛剧烈多损伤严重。慢性劳损多酸痛。瘀血肿胀多胀痛。肿胀跳痛者多腐脓。疼痛游走者多在痹病。10、骨与关节检查的次序: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关节活动-测定肌力-测量-特殊试验(特殊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等。11、 下肢力线测量法:正常下肢力线在站立位和仰卧位时,由髂前上棘,通过髌骨中点至第1、2趾之间。并拢两下肢时,膝、踝部均一同靠拢。12、肢体长度测量法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的长度为上肢长度。下肢长度:由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髁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用),其长度为下肢长度。 13、 肢体周径测量法: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14、 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肌张力减低: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松弛而活动范围扩大。肌张力增高:肌肉紧张,被动运动时阻力较大。15、肌力测定标准(六级) (简答) 0级:肌肉完全麻痹,肌肉完全无收缩。级: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时,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 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 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 级:正常肌力。16、 摸异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处出现了类似关节的活动,或关节原来不能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活动。多见于骨折和韧带断裂。不要主动寻找异常活动,以免增加患者痛苦和加重损伤。17、 摸弹性固定脱位的关节常保持在特殊的畸形位置,在摸诊时手中有弹力感。这是关节脱位特征之一。18、 摸肿块须触摸其大小,形状,硬度,边界是否清楚,推之是否可有移动及表面光滑度。19、 特殊检查(1) 颈部分离实验(神经根型); 颈椎间孔挤压实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2) 腰背部直腿抬高试验; 拾物试验; 仰卧挺腹试验。(3) 盆骨 (选)骨盆挤压试验(提示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骨盆分离试验(提示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屈膝屈髋试验(提示闪筋扭腰、劳损,或者有腰椎椎间关节、腰骶关节或者骶髂关节等病变);“4”字试验(骶髂关节病变);梨状肌紧张试验。(4) 肩部撘肩试验(患者端坐位或卧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 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即为撘肩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表示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或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直尺试验(表示肩关节脱位)疼痛弧试验(患者肩外展或 被动外展其上肢,当肩外展到60120范围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 定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由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撞击所致。说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5) 肘、腕和手部腕伸肌紧张试验(多见于网球肘)握拳试验(又称尺偏试验。嘱患者作拇指内收,并屈曲各指,在紧握拳后向尺侧偏时疼痛加重,表示患有桡 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说明三角软骨损伤)指浅屈肌试验(检查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指深屈肌试验(检查手指的远端指间关节)(6) 髋部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检查髋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髋关节区区挛缩畸形)髋关节过伸试验(又称腰大肌挛缩试验。说明有腰大肌脓肿,髋关节早期结核或髋关节强直)“望远镜”试验(检查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7) * 膝部回旋挤压试验(又称回旋研磨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有无裂伤)抽屉试验(又称前后运动试验,推拉试验,患者坐位或卧位,双膝屈曲90,检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 拉小腿上段,如能明显拉向前方约1cm,即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若能明显向后 推1cm即后抽屉试验阳性,则为后交叉韧带损伤,若前后均能推拉1cm,即前后抽屉试验阳性,说 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侧方挤压试验(检查内外侧副韧带)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 局限于关节腔。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示指按压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 松指时浮起,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20、 关节穿刺检查的临床意义关节液血性:关节内损伤或血友病性关节炎,也可能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液血性且含脂肪滴:关节内骨折关节液脓样、浑浊:各种感染21、 腰穿脑脊液的检查适应证:颅脑损伤,脊髓损伤或其他中枢神经疾病。22、 正常成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为80180mmH2O第三章 临床诊查第一节 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目的要求l掌握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2了解骨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教学内容l损伤后全身表现、局部症状(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及特殊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等)。2常见骨病的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与体征(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 肿块、疮口、窦道等)。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骨折后出现疼痛的特征是( E )A、胀痛 B、酸痛 C、异常活动 D、放射性疼痛 E、间接压痛2、脱位后出现的特征是( E )A、骨擦音 B、疼痛 C、异常活动 D、畸形 E、弹性固定(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下述损伤的特征性畸形为:(1)肘关节后脱位及肱骨髁上骨折特征畸形是( B )(2)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特征性畸形是( E )A、方肩畸形 B、靴状畸形 C、平肩畸形 D、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E、“餐叉”状畸形(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以下疾患属于损伤的是(CE )A、骨肿瘤 B、骨疽 C、骨折 D、狂犬病 E、脱位(四)X型题(在每小题5个以上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1、内脏损伤的特殊症状有( ABCE )A、紫绀 B、血尿 C、反常呼吸 D、异常活动 E、中间清醒期2、下列体征属损伤后的危急证候是( ABCDE )A、神志昏迷 B、神昏谵语 C、汗出如油 D、瞳孔缩小 E、呼吸微弱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 疼痛 、 肿胀 、 功能障碍 是损伤较普遍的一般症状。2、脱位的特征是 弹性固定 、 畸形 、 关节盂空虚 等。3、骨折的特征是 畸形 、 异常活动 、 骨擦音 等。4、内脏损伤出现特殊症状,多见于 危重症 ,应及时作出 定位诊断 ,并积极采取 急救措施 。三、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1、骨擦音 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相互磨擦可发生音响或磨擦音(感)。2、异常活动 在肢体没有关节处出现了类似关节的活动,或原来不能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活动,多见于骨折或韧带断裂。3、关节盂空虚 是原来位于关节盂的骨端脱出,致使关节空虚,关节头处于异常位置,这是脱位的特征。4、弹性固定 指关节脱位后,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施外力可轻微的被活动,但有弹性阻力,外力解除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气伤痛,形伤肿”?2、试述筋骨损伤的特殊症状及其发生的机制。筋骨损伤的特殊症状表现为:(1)畸形:发生骨折或脱位时,由于暴力作用以及肌肉韧带的牵拉,常使骨端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变,而产生特殊畸形。(2)骨擦音:骨折时,由于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检查骨折局部时用手触碰而偶然感觉到。(3)异常活动:受伤前不能活动的骨干部位,在骨折后出现屈曲旋转等不正常活动。(4)关节盂空虚:原来位于关节盂的骨端脱出,致使关节盂空虚,关节头处异常位置,这是脱位的特征。(5)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使脱位后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第二节四诊目的要求1熟悉望、闻、问、切四诊方法。2掌握望、闻、问、切四诊在骨伤科运用要点。教学内容l望诊:望全身、望局部。2闻诊:一般闻诊、局部闻诊。3问诊: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全身情况、其他情况。4切诊:伤科常见脉象。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摸诊(触诊)时,往往最先使用的是( A )A、触摸法 B、挤压法 C、叩击法 D、旋转法 E、屈伸法2、对骨伤科来说,望诊之首要是( D )A、望肿胀 B、望畸形 C、望形态 D、望神色 E、望创口3、“捻发音”的检查主要用在( D )A、腰肌筋膜炎 B、臀肌筋膜炎 C、腱鞘炎 D、腱周围炎 E、滑膜炎4、通过膝关节弹响声可以诊断为(D )A、骨折 B、脱位 C、侧副韧带损伤 D、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E、肌腱周围炎5、紧脉主病( E )A、气滞 B、血瘀 C、骨折 D、胸痛 E、腰痛6、芤脉主属(C )A、血瘀气滞 B、气虚血瘀 C、出血过多 D、出血过多 E、肾虚腰痛7、摸肤温时,一般用什么部位测试?( C )A、手指指端 B、手掌 C、手背 D、掌根 E、大鱼际8、常用以鉴别骨折与挫伤的检查法是( A )。A、挤压法 B、旋转法 C、屈伸法 D、摇晃法 E、触摸法(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A、用手支撑腰部 B、用手扶持患侧前臂 C、用手扶持患侧上臂 D、用手托住下颌 E、下肢缩短形(1)肩关节脱位时患者常见的形态是( B )(2)颞颌关节脱位时患者常见的形态是(D )2、A、患肢缩短与外旋畸形 B、患肢增粗和缩短 C、脊柱侧弯畸形 D、患肢筋肉萎缩和细弱 E、膝关节僵直畸形(1)股骨颈骨折患者常见形态是(A )(2)陈旧性骨折、脱位患者常见形态是( D )3、A、外展 B、内收 C、后伸 D、外旋 E、内旋(1)伤科患者在梳发动作受限时说明肩关节何功能活动障碍( D )(2)伤科患者在手背不能置于背部时说明肩关节何功能活动障碍( E )4、A、肌腱弹跳声 B、关节弹响声 C、入臼声 D、骨擦音 E、摩擦声(1)关节脱位在整复成功时发出的响声是( C)(2)骨折两断端相互摩擦时发出的响声是(D )5、A、肌腱弹跳声 B、关节弹响声 C、入臼声 D、骨擦音 E、摩擦声(1)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作伸屈手指检查时听到的弹响声是( A )(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时,作膝关节屈伸旋转时听到的弹响声是( B )6、A、阴寒血凝 B、津伤血滞 C、气血虚弱 D、瘀血凝聚 E、里热实证(1)伤科患者舌色淡白所主病为( C )(2)伤科患者舌色青紫所主病为(D )7、A、阴寒血凝 B、津伤血滞 C、气血虚弱 D、瘀血凝聚 E、里热实证(1)伤科患者舌色青紫而滑润主病为( A )(2)伤科患者舌色绛紫干燥主病为( B)8、A、骨折 B、伤筋 C、脱位 D、炎症 E、肿瘤(1)通过摸异常活动可以检查( A )(2)通过摸弹性固定可以检查( C )9、A、摸肿块 B、摸肤温 C、摸弹性固定 D、摸脉象 E、摸异常活动(1)关节脱位后采用的摸诊方法( C )(2)骨折与韧带断裂时采用的摸诊方法( E )10、A、身体向患侧伛偻畸形 B、患肢缩短畸形 C、脊柱外旋畸形 D、患肢增粗畸形 E、患肢外旋畸形(1)急性腰扭伤患者常见的形态是( A )(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见的形态是(E )11、A、肝脾的变化 B、营卫的变化 C、气血的变化 D、脾胃的变化 E、津液的变化(1)伤科临诊通过观察舌质,大体上可以反映出何变化( C )(2)伤科临诊通过观察苔色,大体上可以反映出何变化( D )12、A、屈伸法 B、旋转法 C、叩击法 D、挤压法 E、端提法(1)检查股骨干骨折常用的手法是( C )(2)检查胫腓骨骨折常用的手法是( C )(三)D型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下列部位骨折常采用挤压法检查的是( AE )A、肋骨骨折 B、脊柱骨折 C、髌骨骨折 D、锁骨骨折 E、骨盆骨折2、叩击足跟法常用于检查下列部位骨折的是(CE )A、跟骨骨折 B、髌骨骨折 C、股骨骨折 D、肋骨骨折 E、胫肋骨骨折3、亡血过多之证,下列脉象与之相顺的是(BD )A、洪大 B、细脉 C、芤脉 D、涩脉 E、弦脉4、瘀血停积之证,下列脉象与之相顺的是(AE )A、洪大 B、细脉 C、芤脉 D、涩脉 E、实脉5、以健侧手臂扶持患侧的前臂,身体也向患侧倾斜者可诊断为( BD )A、腰部急性扭伤 B、肩关节脱位 C、颞颌关节脱位 D、肘关节脱位 E、髋关节脱位6、外伤后患肢明显缩短与外旋畸形时可诊断为( AE )A、股骨颈骨折 B、骨盆骨折 C、髌骨骨折 D、胫腓骨骨折 E、股骨粗隆间骨折7、瘀血停积者多系实证,下列何脉为恶( ? )A、浮脉 B、弦脉 C、细脉 D、涩脉 E、小脉8、亡血过多者系虚证,下列何脉为恶( ? )A、浮脉 B、弦脉 C、实脉 D、大脉 E、洪脉(四)X型题(在每小题5个以上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1、伤科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 ABDE )A、畸形 B、肿胀、瘀斑 C、异常活动 D、创口 E、肢体功能2、摸肿块的内容包括哪些?(ABCDE )A、部位 B、大小 C、形态 D、硬度 E、边界3、伤科切诊中弦脉主病有(AE )A、主诸痛 B、主脾胃疾病 C、主心肝胆疾病 D、主肠道疾病 E、主肝胆疾病4、肢体损伤后血运障碍的体征是(ABC )A、伤肢远端冰凉 B、伤肢远端麻木 C、伤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 D、伤肢远端畸形 E、伤肢远端灼热5、下列哪些骨折适用于叩击法( CDE )A、髌骨骨折 B、骨盆骨折 C、股骨骨折 D、胫腓骨骨折 E、脊柱骨骨折6、对开放性损伤患者在检查创口时注意(ABCDE )A、创口的大小 B、创口的深浅 C、创口的色泽 D、创口的污染 E、创面的整齐7、伤科闻诊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听骨擦音 B、听入臼声 C、听弹响声 D、听啼哭声 E、听捻发音8、摸异常活动常用于诊断( AD )A、骨折 B、脱位 C、扭伤 D、韧带断裂 E、神经损伤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1听伤筋或关节声,包括 关节磨擦音 、 肌腱弹跳声与捻发音 、 关节弹响声 等。2临床运用摸诊时,非常重视对比,并注意“ 望 、 比 、 量 ”的综合运用。3伤科的望诊,除了对 全身的神色形态 等应作全面的观察检查外,对 损伤局部及邻近部位 必须特别认真查看。4科在观察舌质与苔色时,大体上反映在舌质上的,以 气血 的变化为重点;反映在舌苔上的,以 脾胃 的变化为重点。5摸法是伤科诊断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手法有 触摸法 、 挤压法 、 叩击法 、 旋转法 、 屈伸法 。6当复位时听到入臼声,应立即停止增加拔伸牵引力,以免 肌肉 、 韧带 、 关节囊 等等软组织被拔拉太过而增加损伤。7捻发音好发于 前臂的伸肌群 、 大腿的股四头肌和小腿的跟腱部 。8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有游离体 ,在作膝关节屈伸旋转活动时,可发生较清脆的弹响声。9当皮下组织中有气体存在,检查时有一种特殊的 捻发音 或 捻发感 。10肋骨骨折后,若断端刺破肺脏,空气渗入皮下组织可形成 皮下气肿 。11切脉主要是掌握内部 气血 、 虚实 、 寒热 等变化。12瘀血停积者多系实证,故脉宜 坚强而实 ,不宜 虚细而涩 ;故 洪大 者顺, 沉细者不顺 13亡血过多者系虚证,故脉宜 虚细而涩 ,不宜 坚强而实 ;故 沉小 者顺, 洪大 者恶。14外证虽重,而脉来 缓和有神 者,预后良好。15用摸压痛诊断疾病时,直接压痛可能是局部有 骨折或伤筋 ,而间接压痛(如纵轴叩击痛)常显示 骨折 的存在。三、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1、弹响指 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作伸屈手指时,因肌腱通过肥厚之腱鞘所产生的弹响声。2、捻发音 指肌腱周围炎在检查时所听到的好似捻干燥头发时发出的一种声音。四、问答题(简要回答问题)1、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擦音已消失,表示什么? 骨折已经愈合。2、复位时,当听到入臼声后是否需要继续增加拔伸牵引力?为什么?否。若继续用力,可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被拔拉太过而增加损伤。3、芤脉主何损伤?芤脉为失血之脉,在损伤出血过多时多见。4、肢体纵轴叩击痛阳性表示何种损伤?提示骨折的存在。5、在摸诊时手中有弹性固定感表示何损伤?关节脱位。6、肋骨骨折时常用何种手法检查?挤压法,即用手掌按胸骨及相应的脊骨。7、伤科问诊中问疼痛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要详细询问疼痛的起始日期、部位、性质、程度。应问是剧痛、酸痛或麻木,放射到何处;服止痛药能否减轻;各种不同的动作(负重、咳嗽、喷嚏等)对疼痛有何影响,与气候变化有无关系;休息及白昼、黑夜对疼痛有无改变等。8、试述摸法的主要用途是哪些。 摸诊是伤科诊断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用于:摸压痛处,可根据压痛的部位、范围、程度来鉴别损伤的性质种类,直接压痛可能是局部有骨折或伤筋,间接压痛常显示骨折的存在。摸畸形,可以判断骨折和脱位的性质、位置、移位方向及呈现重叠、成角或旋转畸形等情况。摸肤温,可以辨识热证或寒证,以了解患肢血运情况。摸异常活动,可以辨识骨折和韧带的断裂。摸弹性固定,以辨别是否有关节脱位。摸肿块,以了解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硬度、边界、活动度等。摸法用途广泛,要认真掌握好。 第三节 骨关节检查法目的要求1掌握肢体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方法。2掌握肌力测定标准3熟悉人体各关节活动功能及其检查方法。教学内容1测量检查:包括脊柱与四肢的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2肌力测定标准:05级。3颈部、腰部及四肢各部位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及特殊检查法。复习参考题 一、选择题(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颈部活动正常范围是( )。A、前屈6080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B、前屈3545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C、前屈3545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35450 ;左右侧屈各450 。 D、前屈3545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800 。 D、前屈6080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800 。2、腰部正常活动正常范围是( )。A、前屈900;后伸300 ;左右侧屈各300 ;左右旋转各300 。B、前屈300;后伸300 ;左右侧屈各800 ;左右旋转各300 。C、前屈900;后伸300 ;左右侧屈各300 ;左右旋转各800 。 D、前屈900;后伸800 ;左右侧屈各300 ;左右旋转各300 。 E、前屈300;后伸300 ;左右侧屈各300 ;左右旋转各300。 3肩部正常活动正常范围是( )。A、前屈1450 ;后伸450;外展900;内收400 ;外旋300 ;内旋800 B、前屈900 ;后伸450;外展1200;内收400 ;外旋300 ;内旋800 C、前屈900 ;后伸450;外展1200;内收400 ;外旋300 ;内旋800 D、前屈450 ;后伸450;外展1200;内收300 ;外旋800 ;内旋800 E、前屈900 ;后伸450;外展900;内收400 ;外旋300 ;内旋300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