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 东京学院25000m2教学楼空调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建环0801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副 教 授 2012 年 5 月 28 日摘要:本设计概况是位于开封市东京25000m2教学楼空调系统设计,教学楼共五层,地下室一层,空调设计楼层为1-5层,地下室为换热站站房,教学楼为u型,首层4.5m,二层5.4m2,三-五层均4.5m,110人教室面积109m2,150人教室为138m2,少数办公室面积为50m2左右,因此采用半集中式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的送风方式,夏季制冷型采用布置在地下室的2台水冷式双螺杆冷水机组制冷,冬季采暖采用市政供热水和冷水机组50/60度热水供给使用。冬夏季均采用地源热泵形式实现热量的传递。全套图纸,加153893706空调风管系统采用下送风方式,在每个教室布置两个风机盘管均匀送风,在每个楼层两侧分别布置一台新风机组,型号为fp180l和fp150l,空调水管系统在每个楼层两侧分别布置一根供水立管和回水立管。地下室布置3台冷冻水泵和3台冷却水泵,热水泵2台,自来水泵2台,两台自来水软水处理设备,一个膨胀水箱,两台板式换热器,一个凝水箱等,通过这些设备将冷热水输送到楼上各个房间,实现冬夏季制冷和供热。设计内容大致包括冷热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形式确定,风系统和水系统水利计算,施工绘制图:包括风管布置图,水管布置图,水系统图,地下室设备布置图,流程图,图例设计材料等等。关键词:教学楼 空调设计 设备布置 水力计算 abstract:overview of this design is located in kaifeng city, tokyo 25000m2 classroom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a total of five teaching building, basement,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floors 1-5 layer, the basement room for the heat exchanger station,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the u-shaped, first floor 4.5m, two-story 5.4m2, three - five-story 4.5m, 110-person classroom area of 109m2, 150 people classroom 138m2, a small number of office space is around 50m2, so the semi-centralized fan coil plus fresh air air cooled in summer using the layout in the basement of the two water-cooled screw chiller cooling, winter heating municipal hot water and cold water unit 50/60 degrees hot water supply.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to achieve the transfer of heat in the form of winter and summer.air duct system under air, two fan coil uniform air distribution in each classroom layout, the layout of a new air handling units in each floor on both sides, the model fp180l and fp150l air conditioning plumbing system in each the floor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water supply risers and return risers.basement layout of the chilled water pump and cooling water pump, hot water pump sets, water pump, two water soft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an expansion tank, two plate heat exchanger, a condensate tank, these devices will be cold the hot water is delivered to the upstairs room in winter and summer cooling and heating.design the general content and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load calculations, determine the form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wind systems and water systems water calculation, construction drawing figure: duct layout, plumbing layout, water system, basement equipment layout, flowchart, the legend design and materials and so on.keywords: teaching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equipment layout hydraulic calculation目 录一 设计任务及依据11.1 工程概况11.2 设计依据1二 负荷计算42.1冷负荷计算42.2湿负荷计算72.3热负荷计算8三 冷热源方案分析及机组选择133.1 冷热源选择133.2 冷水机组的确定14四 房间的空气处理方案及送风量的确定164.1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164.2房间中的新风送风方式174.3新风处理状态点的分析174.4 送风量计算17五 末端设备选型195.1 风机盘管选型195.2新风机选型21六 空调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216.1 计算依据216.2 计算公式216.3 计算结果22七 送、回风口选型41八 机房设备选择428.1 冷冻水泵的选择428.2 定压补水装置选择428.3 软化水设备的选择438.4 补水调节水箱的计算448.5 冷却水系统44九 制冷站设计459.1 机房设计459.2 设备布置间距45十 管道保温设计4610.1 风管的保温设计4610.2 冷冻水管的保温设计4710.3 凝结水管的保温设计47十一 消声与减振设计47十二 水系统的水质管理48十三 参考文献49十四 致 谢4951一 设计任务及依据1.1 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开封市区,建筑面积25000m2。地上五层,主要功能为教学、讲师休息等功能。本次主要完成该工程项目的通风及空调系统设计。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本着节约能源的原则选择适合商务办公建筑的空调和通风方案。完成负荷计算、设备选择和布置,最终绘制图纸。通过此次设计熟悉采暖设计过程,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1.2 设计依据地理位置河南省开封市东经:114.2 北纬:34.5海拔:70m 年平均温度:14.3大气参数夏季资料大气压(hpa): 996.00室外日平均温度(): 30.50室外干球温度(): 35.20室外湿球温度(): 27.80通风计算温度(): 31室外平均风速(m/s): 2.20室外相对湿度(): 79.00冬季资料大气压(hpa): 1017.90采暖计算温度(): -5.00空调计算温度(): -7.00最低计算日平均温度(): -9.3通风计算温度(): -1室外相对湿度(): 64.00室外平均风速(m/s): 2.70m/s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夏季:室内温度:24相对湿度: 60%冬季: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 60%新风量: 17m3/(h人)照明: 19w/m2围护结构参数建筑物墙体建筑物墙体的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计算: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对于外墙、屋顶、地面及室外相通的楼板等=1.0;计算最小传热阻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取较大值,假设本建筑等级为一级,则:=23;对于河南省开封市,宜采用型墙体围护结构,则室外计算温度查表得:=-8.00,=-12.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对于外墙取=6.0对于屋顶取=4.0;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8.7w/(m2c)。计算:对于外墙: =0.627w/(m2c)对于屋顶: =0.940w/(m2c)建筑物墙体的选择对于外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水泥、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320mm。墙体传热系数为0.59w/(m2c)对于内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280mm。墙体传热系数为1.34w/(m2c)对于屋顶:选择建筑材料为: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屋顶结构总厚度为215mm。墙体传热系数为0.99w/(m2c)对于楼板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屋顶结构总厚度为90mm。墙体传热系数为2.83w/(m2c)建筑物窗体及遮阳设施窗户的构造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0.69。内遮阳类型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0.6。无外遮阳设施。采暖设计中的参数外墙计算修正系数温差修正:=1.0朝向修正:东:-5%,南:-20%,西:-5%,北:10%基本参数传热系数0.59w/(m2c)内墙计算采用邻室温差修正法计算内墙传热系数为:1.34w/(m2c)外窗计算基本参数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2.7m/s,则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换热系数为=23w/(m2c)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65w/(m),厚度为=5mm窗户的构造修正系数为=0.69;内遮阳系数为xz0.6; 修正系数温差修正:=1.0朝向修正:东:-5%,南:-20%,西:-5%,北:10%冷风渗透:渗风系数=0.5,渗风指数=0.67风压系数=0.7,热压系数=0.2屋面计算屋顶楼板的热阻为0.99w/(m2c),温差修正系数为=1.0二 负荷计算2.1冷负荷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cl = k f ( twl - tnx ) twl = ( twl + td ) k k 式中 cl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可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构造,由空调工程附录5和空调工程附录6查取;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twl 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nx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twl 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的类型分别在空调工程附录7和空调工程附录8查取;td 不同类型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根据不同的设计地点在空调工程附录9查取;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在空调工程表3-7中查取,取k=1.0; k 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在空调工程表3-8中查取,取k=1.0;2.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cl = k f ( tls - tnx) tls = twp + tls 式中 cl、k、f、tnx 同上式t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t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可按空调工程表3-9选取)。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cl =cw kw fw ( twl + t d - tnx) 式中 cl、tnx 同上式; k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 ),单层窗可查空调工程附录10,双层窗可查空调工程附录11,不同结构材料的玻璃可查空调工程附录14; fw 窗口面积,m2; twl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空调工程附录13中查得; cw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根据窗框类型从空调工程附录12查得; td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可从空调工程附录15查得。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cl = ccs ci djmax fw clq 式中 fw 窗口面积,m2;c 有效面积系数,由空调工程附录19查得;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空调工程附录17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空调工程附录18查得;djmax 日射得热因数,由空调工程附录16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由空调工程附录20至空调工程附录23查得;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白炽灯 cl = 1000 n clq 荧光灯 cl = 1000 n1 n2 n clq 式中 cl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 = 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置设在顶棚内时,取n1 = 1.0; n2 灯罩隔热系数,但荧光灯上部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n2 = 0.5 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取n2 = 0.6 0.8; clq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由空调工程附录26查得。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cls= n qs clq 式中 cls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 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由空调工程表3-14查得;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由空调工程表3-15查得; 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空调工程附录27查得。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 = n q2 式中 n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q2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由空调工程表3-15查得。2.1.7新风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w= 1000qm,w(hwx - hnx)式中 clw 新风冷负荷,w ; qm,w 新风量,/ s; hwx 室外新风比焓值,kj/kg; hnx 室内空气比焓值, kj/kg。2.2湿负荷计算2.2.1人体散湿负荷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d = 0.001ng式中 d 散湿量,/ h ; 群集系数,由空调工程表3-14查得; n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g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 h,由空调工程表3-15查得。2.2.2新风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d= 1000qm,w(dwx - dnx)式中 d 新风湿负荷,/ h ; qm,w 新风量,/ s; dwx 室外新风含湿量,g/kg.干空气; dnx 室内空气含湿量, g/kg.干空气。(一) 空调房间的计算冷负荷 空调房间计算冷负荷的确定方法是:将上述分各项冷负荷按各不同的计算时刻累加,得出房间冷负荷的逐时值,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二) 空调建筑物的计算冷负荷(1)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不能随负荷变化而自动控制时,应采取同时使用的所有房间最大冷负荷的累加值(2)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能随负荷变化而自动控制时,应将同时使用的所有房间各计算时刻冷负荷累加,得出建筑物冷负荷的时间序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三) 空调系统计算冷负荷 空调系统的计算冷负荷,应由下列各项组成:(1)建筑物的计算冷负荷;(2)新风计算冷负荷;(3)风系统通过送回风管和送回风机产生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4)供冷装置的附加冷负荷;(5)水系统通过水管、水泵、水箱产生的附加冷负荷。2.3热负荷计算3.3.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 hl = fk(tnd - twd)式中 hl 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w; 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f 维护结构的面积,m2; k 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 tnd 冬季空调室内的计算温度, ; twd 冬季空调室外的计算温度, 。2.3.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 (1)朝向修正率 因为开封市冬季日照射率小于35%,所以东南、西南、东和西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2)风力附加率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明确规定: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5%10%。因为信阳潢川县不在此列,所以不用风力附加。 (3)外门附加率 为加热开启外门时侵入的冷空气,对于短时间开启无热风幕的外门,可以用外门的基本耗热量乘以相应的附加率。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 (4)维护结构的高度附加率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因此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规定:当房间高度超4m时,每增加1m应附加2%的高度附加率,但总的附加率不应超过15%。2.3.3新风热负荷 新风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w= 1000qm,w( hnx - hwx)式中 clw 新风冷负荷,w ; qm,w 新风量,/ s; hwx 室外新风比焓值,kj/kg; hnx 室内空气比焓值, kj/kg。2.3.4负荷计算结果如下教学楼负荷计算 冷负荷计算书_简略表楼号楼层房间工程负荷最大值时刻(14点)的各项负荷值总冷负荷新风冷负荷总湿负荷新风湿负荷总冷指标新风冷指标总湿指标新风量wwkg/hkg/hw/m2w/m2kg/hm2m3/h1号楼1层1001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02150人44176.828450.435.3827.6324.1208.70.2625501003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04150人44176.828450.435.3827.6324.1208.70.2625501005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06150人44176.828450.435.3827.6324.1208.70.2625501007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08150人44176.828450.435.3827.6324.1208.70.2625501009教师休息3170.811381.421.152.8190.021021010教师休息2198.5758.70.940.752.618.20.02681011教师休息4417.517072.121.744.817.30.021531012管理室1672.8379.30.470.41341013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14110人3303520863.725.9520.2302190.70.2418701015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16110人3303520863.725.9520.2302190.70.2418701017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18110人3303520863.725.9520.2302190.70.2418701019110人32717.220863.725.9520.2299.1190.70.2418701020110人3303520863.725.9520.2302190.70.2418702、3、4层200.9*832468.320863.725.9520.2296.8190.70.241870200*443866.828450.435.3827.6321.8208.70.26255020140*432786.120863.725.9520.2299.7190.70.24187020093034.311381.421.150.6190.0210220102103.4758.70.940.750.318.20.02682011419317072.121.742.517.30.0215320121569.1379.30.470.41345层500.9*833081.520863.725.9520.2302.4190.70.241870500*444630.728450.435.3827.6327.4208.70.26255050140*433399.320863.725.9520.2305.3190.70.24187050093370.611381.421.156.2190.0210250102430.3758.70.940.726850121921.8379.30.470.41341号楼小计17437981102738.81371.41068.6280.6177.50.2246138工程合计17437981102738.81371.41068.6280.6177.50.2246138教学楼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书_简略表楼号楼层房间各项负荷值热负荷新风热负荷户间传热总热负荷总湿负荷热指标湿指标新风量wwwwkg/hw/m2kg/hm2m3/h1号楼1层1001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02150人2446.40666.63113022.8001003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04150人2446.40666.63113022.8001005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06150人2446.40666.63113022.8001007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08150人2446.40666.63113022.8001009教师休息1892.70432.12324.8038.7001010教师休息1149.30256.41405.7033.6001011教师休息2372.30514.42886.7029.2001012管理室11160275.71391.7030.5001013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14110人2208.706192827.7025.8001015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16110人2208.706192827.7025.8001017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18110人2208.706192827.7025.8001019110人260406193223.1029.5001020110人2208.706192827.7025.8002、3、4层200.9*82598.306193217.3029.400200*42432.70666.63099.4022.70020140*4219506192814025.70020091873.30432.12305.4038.40020101122.30256.41378.70330020112368.40514.42882.8029.20020121112.20275.71387.8030.4005层500.9*82585.806193204.8029.300500*42432.70666.63099.4022.70050140*4219506192814025.70050091831.20432.12263.3037.70050101501.60256.41758042.10050121437.50275.71713.2037.6001号楼小计135723.4034206.4135723.4021.800工程合计135723.4034206.4135723.4021.800三 冷热源方案分析及机组选择3.1 冷热源选择3.1.1风冷与水冷机组费用上的比较一、风冷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的初投资的比较 风冷热泵机组所需的附属设施为:冷冻水泵、集水器、分水器而水冷式冷水机组所需的设施为:专用机房、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集水器、分水器。从中可以得出在初期投资中风冷热泵机组要小于水冷式冷水机组。 二、风冷热泵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的运行费用的综合比较 1、电量的比较:比较两者的耗电量应明确机组装机容量与耗电量的区别及负荷分布对机组效率和耗电量的影响。全负荷时,风冷式冷水机组之冷凝温度高于水冷式机组,故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压缩机需要较大的功率,但是空调负荷在整个夏季的分布式及不均匀的,所以机组在最大负荷下运行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取决于室外干球温度,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则取决于室外湿球温度。在一天之内,室外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比湿球温度要大得多,在干旱地区甚至可以达到1516,而湿球温度在一天之内是变化很小的所以可以认为水冷式机组的冷凝温度在一天之内是几乎不变,而风冷式机组的冷凝温度当室外干球温度下降时随之下降。 2、维护费用的比较:风冷式冷水机组在维护上只需要对机组本身进行维护而水冷式冷水机组不仅要对机组进行维护对冷却设施也需要很多的维护其中冷却塔的维护费用尤为多,例如风机电机轴承的更换、水泵的轴瓦、轴套的更换、冷却塔的冲洗等等。 结论: (1)风冷式机组的初投资要比水冷式机组的初投资低但单位制冷耗电量要略高于水冷机组,但风冷机组的年度综合费用与水冷机组基本持平或稍低。 (2)从运行上看,只有在机组年运行时间非常长的情况下,水冷机组才有可能在以后慢慢收回高出的那部分投资。 (3)水冷机组冷却水补水量的多少是影响其费用的重要因素。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水消耗量是降低水冷机组费用的重要方面。3.1.2风冷与水冷机组优缺点比较 同水冷机组相比,风冷机组具有以下优缺点: 不需要占用专门的机房,并且无需安装冷却塔及泵房,维修简单,运行方便,无需专业人员维护。 无冷却水系统,无冷却水系统动力消耗,无冷却水损耗。 空气源热泵体型较大,占地面积大,同时室外机噪声较高,并存在热岛效应,使得外界局部空间环境条件恶化 。 冬季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室外机组需要除霜,浪费能源,相关文献显示除霜损失约占热泵总能耗损失的10%左右; 受室外环境制约:这是空气源热泵的主要缺点。在遇到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的天气时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制热量随室外空气温度降低而减少,制冷量随室外温度升高而降低,这与建筑热负荷需求趋势正好相反;尤其在室外温度低于-8时,机组效率极低,甚至无法开机。 开封市地处中原,夏热冬冷但水源充足,学校属于大中型空调系统故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3.2 冷水机组的确定3.2.1冷冻站冷负荷的确定根据以上分析计算冷冻站的设计最大冷负荷,作为选择冷水机类型、台数、确定冷冻站规模的依据。冷冻站的最大计算冷负荷等于设计计算冷负荷乘以冷量消耗系数,对于一般冷水机组冷量消耗系数取1.051.10,氨制冷系统取1.101.15。本设计将采用一般的冷水机组,在此取1.05。根据冷负荷计算的总冷负荷可知道本建筑中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承担的设计计算冷负荷为:2898.31kw,所以冷冻站的最大计算冷负荷为:2898.311.1=3188kw。3.2.2冷水机组类型的选择大型空调系统,当单机空调制冷量q1163kw时,宜采用离心式或螺杆式制冷机组,冷水机组一般采用24台,本系统采用3台水冷螺杆式制冷机组,性能参数如下表型号wcfx-36td制冷量 kw1121冷冻水流量 l/s207.4冷冻水压降 kpa88.6冷却水流量 l/s229冷却水压降 kpa47.2压缩机形式全封闭式双螺杆压缩机数量2启动方式y-能量控制 %25%100%无极调节冷凝器形式壳管式数量1蒸发器形式满液式蒸发器数量1制冷剂制冷剂r22充灌量 kg260润滑油 牌号ici rl-68#加注量 l70温度控制冷冻出水温度pid冷冻水进出水管外径 in8冷却水进出水管外径 in8保温材料闭泡型聚乙烯保温材料运输重量 kg4420运行重量 kg4950额定电流 a375启动电流 a380最大启动电流 a380长宽高 mm384014302170注: 1.制冷量根据下述条件而定:冷冻水进/出 水温度12/7 冷却水进出温度30/35 2.电源:3相380v、50hz 3.允许电压波动10% 4.冷凝器侧污垢系数:0.044m2/kw 蒸发器侧污垢系数:0.018m2/kw四 房间的空气处理方案及送风量的确定4.1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与很多因素有关,在设计是应与建筑、结构、工艺等专业密切配合,其中主要需考虑以下的因素:1外部环境 (1)气象资料:建筑物所处的地点,纬度,海拔高度,室外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平均风速,冬季和夏季的日照率等。(2)周围环境:建筑物周围有无有害气体放散源、灰尘放散源;周围环境噪声要求;属于住宅区、混合区还是工业区;周围建筑的位置、规模和高度;环保、防火和城市规划等部门对本建筑的要求等。2所设计建筑物的特点(1)规模:需要所空调净化的面积,所在的位置。(2)用途:目前的用途,今后可能的改变。(3)室内参数要求: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有无区域温差要求;允许的工作区气流速度和均匀度;房间的净化要求;需不需要过滤、需要的净化级别;噪声的控制要求等。(4)负荷情况:房间朝向、围护结构的构造,窗的构造和尺寸;设备的发热情况,人员及其流动情况,照明等发热情况;排风量。(5)能源:有无区域供热、供冷及其压力、温度,可供应的量、价格等。 4.2房间中的新风送风方式房间中的新风供应有三种方式:(1)新风与风机盘管各自送风至空调房间。这种方式即使风机盘管机组停止运行,新风将保持不变。(2)新风与风机盘管的出风口处(压出端)混合。这种方式无需设置专门 的新风口,对吊顶布置比较有利;当风机盘管机组运行时,要求新风提高在该处的压力。这种的方法在卫生条件上较好。(3)新风与风机盘管回风混合后送入空调房间。这种方式与上述两种方式比较房间换气次数略有减少;当风机盘管机组停止运行时,新风量有所减少;而且新风从回风口吹出,回风口一般都有过滤器,此时过滤器上灰尘将被吹入房间。根据最新的空调卫生标准次种送风方式已禁止使用。所以本设计均采用新风在风机盘管的出风口处混合的方法。4.3新风处理状态点的分析房间的显热冷负荷和湿负荷(包括新风负荷)是由风机盘管与新风共同来承担,因此风机盘管与新风如何分配这些负荷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 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而风机盘管承担室内人员、设备冷负荷和建筑维护结构冷负荷。新风与风机盘管的空气处理过程及送风在室内的状态变化过程在h-d图上的表示见下图。室外新风w被冷却处理到机器露点d;此点的温度根据设计的室内状态点的焓只限于相对湿度90%线的交点确定。此设计采用此种设计方案。4.4 送风量计算空调房间的总送风量确定方法如下:由房间热湿比和90%的相对湿度线交点确定送风状态点o点,然后算出室内状态点n点和送风状态点o点之间的焓差(hn -ho),再用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除以以上算出的焓差即得空调房间的总送风量g。总送风量g减去新风量gw即为空调房间风机盘管的风量gf 。该过程在焓湿图上表示如图b:a b w c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