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加工工艺及镗夹具设计【4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382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8-05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35
积分
关 键 词:
ca6140 车床 主轴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cad 图纸 卡片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内容摘要 1
关 键 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前言 2
2  主轴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3主轴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7
3  专用夹具设计 22
3.1加工左端平面镗孔夹具设计 24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25
3.3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25
3.4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26
3.5镗套、镗套、镗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6
3.6夹具精度分析 26
3.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
4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内容摘要:  本设计要求“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生存”,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外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发展方面方向之一。通过对60140 主轴箱体零件图的分析及结构形式的了解,从而对主轴箱体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说明及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分析。然后再对主轴箱体的底孔、轴承孔的加工进行夹具设计与精度和误差分析,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
 
关 键 词:主轴箱  加工工艺  定位  夹具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requires that with quality beg development, with benefits seek to live on to store .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element processing , raising productivity and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 is one of mainly direc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machining technology developing. Through knowing and analysi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asing part drawing for WH212 gear reducer, we master how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 make process explanation , analysi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he precision of gear reducer. Then ,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clamping apparatus and analysis the precision and error for the processing of bearing hole and the base hole of the casing of gear reducer.In the last,this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result of clamping apparatus can be applied` in production requirement.
Key words:principal axis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xed position   Tongs design



1 前 言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1 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材料、结构、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功能”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功能”。
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和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
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
按在夹具中的作用,地位结构特点,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
(3)夹具体;
(4)对刀、引导元件及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
(5)动力装置;
(6)分度、对定装置;
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构,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
专用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设计:
(1)定位装置的设计;
(2)夹紧装置的设计;
(3)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
(4)夹具体的设计;
(5)其他元件及装置的设计。






2  主轴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C6140主轴箱体,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主轴箱中的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减震性能良好。传动箱体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
   (1)主要加工面:
1)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100mm,平行度误差为0.03
2)铣侧面保证尺寸62与20与下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2
3)镗上、下面平面各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各位误差要求
4)钻侧面4—M6螺纹孔
5)钻孔攻丝底平面各孔
   (2)主要基准面:
1)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传动箱上表面各孔、传动箱上表面
2)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下平面各孔及螺纹孔
2.3主轴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箱体的结构特点
箱体是机器和部件的基础零件,由它将机器和部件中许多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彼此能协调地运动。常见的箱体零件有:各种形式的机床主轴箱、减速箱和变速箱等。
各种箱体类零件由于功用不同,形状结构差别较大,但结构上也存在着相同的特点 :
1.尺寸较大
箱体通常是机器中最大的零件之一,它是其他零件的母体,如大型减速箱体长达5~6m,宽3~4m,重50~60吨,正因为它是一个母体,所以它是机器整体的最大零件。
2.形状复杂
 其复杂程度取决于安装在箱体上的零件的数量及在空间的相互位置,为确保零件的载荷与作用力,尽量缩小体积。有时为了减少机械加工量或减轻零件的重量,而又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常在铸造时减小壁的厚度,再在必要的地方加筋板、凸台、凸边等结构来满足工艺与力的要求。
3.精度要求
有若干个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平面和孔,这些平面和孔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4.有许多紧固螺钉定位箱孔
这些孔虽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由于分分布在大型零件上,有时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箱体有以上共特点,故机械加工劳动量相当大,困难也相当大,例如减速箱体在镗孔时,要如何保证位置度问题,都是加工过程较困难的问题。
箱体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毛坯种类的确定
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件、冲压件,各种型材和工程塑料件等。在确定毛坯时,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依据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确定毛坯。例如,零件材料为铸铁,须用铸造毛坯;强度要求高而形状不太复杂的钢制品零件一般采用锻件。
(2)?依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尺寸确定毛坯,例如结构比较的零件采用铸件比锻件合理;结构简单的零件宜选用型材,锻件;大型轴类零件一般都采用锻件。
(3)?依据生产类型确定毛坯。大批大量生产中,应选用制造精度与生产率都比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例如模锻、压力铸造等。单件小批生产则采用设备简单甚至用手工的毛坯制造方法,例如手工木模砂型铸造。
(4)确定毛坯时既要考虑毛坯车间现有生产能力又要充分注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可能性。
本主轴箱体是大批量的生产,材料为HT20~40用铸造成型。
2.毛坯的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毛坯的尺寸等于零件的尺寸加上(对于外型尺寸)或减去(对内腔尺寸)加工余量。毛坯的形状尽可能与零件相适应。在确定,毛坯的形状时,为了方便加工,有时还要考虑下列问题:
(1)为了装夹稳定、加工方便,对于形状不易装夹稳固或不易加工的零件要考虑增加工艺搭子。
(2)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的生产率,有些小零件可以作成一坯多件。
(3)有些形状比较特殊,单纯加工比较困难的零件可以考虑将两个甚至数个合制成一个毛坯。例如连杆与连杆盖在一起模锻,待加工到一定程度再切割分开。
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虽然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
在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必要时可据此绘出毛坯图。
3.毛坯的材料热处理
长期使用经验证明,由于灰口铸铁有一系列的技术上(如耐磨性好,有一定程度的吸震能力、良好的铸造性能等)和经济上的优点,通常箱体材料采用灰口铸铁。最常用的是HT20~40,HT25~47,当载荷较大时,采用HT30~54,HT35~61高强铸铁。
箱体的毛坯大部分采用整体铸铁件或铸钢件。当零件尺寸和重量很大无法采用整体铸件(受铸造能力的限制)时,可以采用焊接结构件,它是由多块金属经粗加工后用焊接的方法连成一整体毛坯。焊接结构有铸—焊、铸—煅—焊、煅—焊等。采用焊接结构可以用小的铸造设备制造出大型毛坯,解决铸造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焊前对各种组合件进行粗加工,可以部分地减轻大型机床的负荷。
毛坯未进入机械加工车间之前,为不消除毛坯的内应力,对毛坯应进行人工实效处理,对某些大型的毛坯和易变形的零件粗加工后要再进行时效处理。
毛坯铸造时,应防止沙眼、气孔、缩孔、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出现。特别是主要加工面要求更高。重要的箱体毛坯还应该达到规定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
2.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2.3.2基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下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z移动、z转动、y移动、y转动、x转动五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移动自由度,达到定位目的。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已加工结束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

内容简介:
外文资料翻译 ne of is is to a at it to of of is as it a of in a a is be in a it of A be to a on a of of to be of of of It is to a is to as to of by To or is or or of is be in of be at of as it to an it is to to to to as be it is to a of if to be of or to s be is in is to a It is s to an In in is a of be to 6as is to a of a is by be to in It be a of or to it is to in a to to a on of is a to A is is up 50mm be mm to is To a it is to in at in as be he of to to by be we by be is by of or or is a or of or is in as of it is an or is of of It is as as as be Of in a on a or or in a is of is to a of or by or A 7030) is to be by a it is to to of as be is in of of of as is in a or of a or In be a in of of or a is of It be in of to do a as to to be of as to to up a of of is a of is to be of is a or a be a It be in be to of is so In of of is of he of it is to of a a be of to of a be of of It is to a in to of to is a to to is in of A a it is As of is is by to It is to to to a to It is be to s 1. A is a to of in 2. is a of a 3. A is an of of a to of to up in 4. he of is to at of of is it be be a is or of 模具冷却系统 注塑生产的基本原理是把高温熔体注入模具型腔,熔体在型腔内迅速冷却到固化温度,并保持一定形状。由于模具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塑件的整个成型周期,因此在生产中非常重要。熔体在高温模具内流动顺畅,但固化塑件推出前,一定的冷却阶段是比不可少的,另一方面,熔体在温度较低额模具中固化较快,又可能造成塑件末端填充不满。因此必须在这两种对立的条件中选择一个平衡点,以获得最佳的生产循环。 模具的工作温度与几种因素有关,包括成型材料的等级与分类、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路线、塑件壁厚以及浇注系统长度等。使用比充模要求稍 高的温度注塑比较有利,这样生产的塑件熔接痕少、流痕不明显,其他缺陷也较少,因此可提高塑件表面质量。 为保持模具和塑料熔体之间所需的温差,水(或其他液体)在模具上的通道或通孔中循环。这些通道或通孔称为流道或水道,整个水道系统称为冷却循环系统。 在充模阶段,温度最高的熔体位于进入口,即浇口附近;温度最低的熔体位于距进入口最远的地方。冷却介质在模具内循环时,介质温度将升高。因此,为使塑料表面获得均匀的冷却速率,冷却通道的入口应开设在高温塑件附近,受热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出口开设在低温塑件附近,设计者往往凭借经验设 计冷却水道。 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回路所需的部件在市场上就可以买到。这些部件通过软管与模具直接连在一起,通过这些部件形成的冷却回路,模具温度便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但是,使用这种直接与冷水相连的冷却回路是不可能精确的控制模具的温度的。 为模具提供合适的冷却系统是设计者的责任。通常,最简单的冷却系统是在模板上纵向钻出通孔。然而对于精密模具,这不是最有效的冷却方法。 使用钻孔的方法加工冷却水道时,冷却通道与塑件距离一定不能太近(即距离小于 16如果距离太近,有可能引起整个型腔的温度发生显著的变化, 使塑件出现问题。 冷却水道不能距离同一模板上任何其他的孔道太近,这使得冷却回路的布局通常比较复杂。,模板上存在大量的孔道或凹陷,用来安装推杆、导柱、导套、浇 口套以及镶件等。冷却水道与其他孔道之间的安全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需冷却水道的钻入深度。流道深度较深时, 钻头有偏离预定加工路线的趋势。常用的规则是钻入深度达到 150冷却水道与其他孔道距离不小于 3这更深的流道所需的距离增加到 5 为获得最佳的冷却回路,设计初期就考虑冷却回路的位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其他模具零件,如推杆、导套等,可相应 的确定安装位置。 型腔和型芯 模具的型腔和型芯分别形成塑件内部和外部形状,型腔形状决定了塑件外部形状,接下来我们简要说明选择哪种方式把型腔和型芯安装在模具中,这些方式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整体式和镶拼式。另一种组成型腔的方式是加入拼块或滑块。 当型腔或型芯由一块大的钢板或刚块加工而成,或者铸成一体,不需使用支承板件而形成一块模板时,就构成整体式型腔板或型芯板。这种设计因具有强度高、尺寸小和成本低的特性,而主要应用在单型腔模具中。整体式型腔和型芯一般不用在多用于 多型腔模具中,因为多型腔模具设计时必须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安装组合镶件等。 在模具制造的众多方法中,用于加工整体式型腔板或型芯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使用传统机床对粗锻钢胚料直接加工,或利用精确的熔模铸造技术将胚料加工成型腔和型芯。用于制造型腔和型芯的胚料经常需要特殊工艺的处理。 通常, 镍铬钼合金钢( 生产整体模板的制定材料,选用这种材料时采用直接的机加工方式。 精确的熔模铸造常常用来加工高铬钢。 对于成型部模具和位复杂的多腔模,也像整体式模具那样用一块钢材加工型腔和 型芯并不容易。如果采用整体式结构,则加工顺序和操作过程将变得非常复杂,成本也高,因此镶拼式装配方式替代了整体式。 镶拼式型腔由小钢块加工而成。加工后的小钢块作为镶件,形成型芯部分的称为型芯嵌块,相反的,形成型腔部分的称为型腔嵌件。然后,把这些嵌件牢固的安装在被称为垫板的孔中,垫板有实心钢板或钢块加工而成。这些安装孔有的是由垫块的局部凹陷形成,有的是在垫板上直接加工而成的。在后一种方式中, 垫板后部还要加一块模板,起加固作用,确保镶件安装到位。 整体式和镶拼式结构均有优点,这取决于塑件尺寸和形状、模具的复杂程 度、所需的是单型腔模具还是多型腔模具以及模具的制造成本等。通常,塑件的形状、尺寸等特性确定后,采用哪种形式的型腔和型芯就已经确定了。 在不同的章节中,我已经讨论过型腔和型芯的安装方式所涉及的问题,例如成本等。但为使读者在处理特殊问题时更容易知道重点所在,我们将用一定的章节再次讨论每种结构优缺点的对比。 毫无疑问,对于单型腔模具,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整体式型腔是首选方式。若选择整体式,则模具的强度高、体积小、成本低,而冷却系统的设计却比镶拼式简单、方便。设计时需要常记于心的是,适当的使用镶件可以简单化模具型腔的加工制造难度。 对于多型腔模具选择哪种方式不是很明显。大多数多型腔模具采用镶拼式结构,这种结构加工简单、装配容易、模具成本低,这些是影响选择哪种结构形式的最重要因素。一种非常简单且具有很多优点的设计形式是采用一种形式设计模板,而采用另一种形式设计模具的其他部分。例如,采用箱型组件设计多型腔模具。型腔板设计成小型整体式模板,以满足模具高强度的要求;型芯板则设计成镶拼式,可以简化模板加工过程,并且能根据模具需要进行调整。 浇注系统 在注塑 模具中,连接注塑机喷嘴和各个分流道型腔的流动通常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进料通道称为浇注系统。 通常,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组成。这些术语应用在相应的进料通道本身,以及取出塑件时从进一同取出的料通道中浇注系统凝料。 可以看出,原料通过主流道、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和浇口注入型腔中。熔融塑料通过主流道和分流道时温度降低而使熔体粘度升高,然而当熔体通过浇口填入型腔时,由于剪切作用产生的热量又使粘度降低。浇注系统要保持适当长度,使熔体的压力减少且热量损失降到最低。因此,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型腔分布和浇口形式。 1、 主 流道 主流道是将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传递到模具型腔的通道。主流道是浇口套 的一部分,浇口套是独立于模具的单独零件。 2、 分流道 分流道是引导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型腔的通道。 3、 浇口 浇口是熔融塑料进入型腔的入口。浇口有以下作用:约束熔体流动;引导熔体的流动方向;使分流道和塑件末端易于分离;快速冷却固化以防止熔融塑料充满型腔后倒流。 4、 冷料井 冷料井正对着主流道。理论上,冷料井的作用是用来储存在塑件冷却和推出过程中注塑机喷嘴处形成的熔体前锋冷料。也许冷料井更重要的作用是开模时帮助浇道凝料脱出浇口套。 塑件成型后,主流道 、分流道和浇口部分凝料将被遗弃。然而,分流道和浇口是影响塑件质量和成本的重要因素。 外文资料翻译 is a is a a it to of a is by an or an by a a or to of is a of to As of a an of a as in by of 000 in by of is by a of As a of 4 t/be If is it to to be by of is or to to in to in of or of to a is of to of or is 8on by in 0 0 be or of of is in of or be by NC or by in a of A B , as 2a in is to of of to as to of to so to as or to of to of a is a in of If is to it is by of is of it as so it To of in of to . of is 2-5,a of of of of in is of be of or is on in be of to of is of is by is to a be to of 5 an to by if is to is To be be to an to floating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床主轴箱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所学专业 职称 完成期限 一、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 ( 1)零件的工作环境、使用场合和主要作用分析。 ( 2)零件的工艺性审查和分析。 ( 3)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 4)确定主要加工面和技术要求。 ( 5)毛坯的选择。 ( 6)箱体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 7)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 8)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加工工艺路线 的制定。 ( 9)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10)分析计算切削用量等加工参数。 ( 11)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 12)填写工艺规程卡、工序卡、绘制工序简图。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说明书一份; 总图不低于两张 大小。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出开题报告,零件图; 4.出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片; 出夹具设计部分; 图; 理。 1 he is in to to 0s s of is As a of in so on a to to on to is to to to in is 2 up so as to to At a in At at on is by On to on as as to on to to be a to to 15 in s as as a 3 so on is a is to a is is to is to on (1) To in AE (2) in (3) s so (4) so 4 (5) of (6) so on in (7) in (8) (9) (10) its (11) its (12) s So we to of 5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中国模具 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 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 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 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 “ 三资 ” 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 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 6 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 “ 十一五 ” 期间,中国模具工业水平不仅在量和质的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的体制与机制以及技术进步的方面也会取得较大发展。 模具技术集合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材料、计算机、精密监测和信息网络等诸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模具行业今后仍需提高的共性技术有: ( 1)建立在 台上的先进模具设计技术,提高模具设计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 水平。 ( 2)建立在 础上的先进模具加工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模具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 ( 3)模具生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例如 品数据管理)、 业资源管理)、 具制造管理信息系统)及 台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及发展。 ( 4)高速、高精、复合模具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例如超精冲压模具制造技术、精密塑料和压铸模具制造技术等。 ( 5)提高模具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模具生产周期的各种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技术。 ( 6)先进制造技术的 应用。例如热流道技术、气辅技术、虚拟技术、纳米技术、高速扫描技术、逆向工程、并行工程等技术在模具研究、开发、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 7)原材料在模具中成形的仿真技术。 ( 8)先进的模具加工和专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 9)模具及模具标准件、重要辅件的标准化技术。 7 ( 10)模具及其制品的检测技术。 ( 11)优质、新型模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及其正确应用。 ( 12)模具生产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模 具的质量还要提高模具的标准化,使模具技术得到更高层次的提高。 拟选 题目 床主轴箱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材料 、 结构 、 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 “ 功能 ” 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 “ 功能 ” 。 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 ,对 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选题的研究现状 据统计资料表明,一般中型机械制造厂花在箱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时约占整个产品加工工时的 15 箱体类的零件结构相对复杂,壁薄且不均匀,加工部位多,加工难度大。 世界上制造技术强国都是非常重视工艺的,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制造工艺比较发达,产品质量上 乘。产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与设计、工艺技术、工装设备、管理和人员素质等多个因素有关,但与工艺技术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水平提高,社会对产品多样性,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传统的制造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更具特色符合各科各人要求样式和功能的产品的需求。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1)零件的工作环境、使用场合和主要作用分析。 ( 2)零件的工艺性审查和分析。 ( 3)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 4)确定主要加工面和技术要求。 ( 5)毛坯的选 择。 ( 6)箱体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 7)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 8)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 9)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10)分析计算切削用量等加工参数。 ( 11)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 12)填写工艺规程卡、工序卡、绘制工序简图。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德荣,组合夹具结构简图的初步探讨,组合夹具, 1982. (1) 2 孙已德,机床夹具图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203 贵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机床夹具结构图册 M,贵阳:贵州任命出版社, 1983: 42 4 刘友才,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 5 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 1 卷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6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7 李洪,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8 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9 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0 周永强,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 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11 薛源顺 ,机床夹具设计 (第二版 )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余光国,马俊,张兴发,机床夹具设计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5。 其他说明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小组意见 指导教师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院(系)备案意见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铸造 工序号 01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尺寸 基准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2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时效 工序号 02 技检要求 基准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2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03 工序名称 涂底漆 工序号 技检要求 基准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2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 箱体 04 工序名称 粗 ,精铣 上 平面 工序号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要求并保证尺寸 358 工平面无明显刀痕 基准面 上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立式铣床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35980 1 2 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专用量具 2 精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35880 1 1 0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专用量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粗 ,精铣 下 平面 工序号 05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要求并保证尺寸 355,要求已加工平面无明显刀痕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立式铣床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35615 1 2 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2 精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35515 1 2 0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 用量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粗 ,精铣 左端 平面 工序号 06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要求并保证尺寸 102,要求已加工平面无明显刀痕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立式铣床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69415 1 2 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2 精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39315 1 2 0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粗 ,精铣 右 端平面 工序号 07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要求并保证尺寸 102,要求已加工平面无明显刀痕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立式铣床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69115 1 2 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2 精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69015 1 2 0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粗 ,精铣 前端 平面 工序号 08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要求并保证尺寸 102,要求已加工平面无明显刀痕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立式铣床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 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52415 1 2 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2 精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52315 1 2 0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粗 ,精铣后端平面 工序号 09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要求并保证尺寸 102,要求已加工平面无明显刀痕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立式铣床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52115 1 2 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2 精铣平面 ,控制尺寸到 52015 1 2 000 速钢三面刃 圆盘铣刀 1 1 专用量具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钻 箱体 直径 18 孔 工序号 10 技检要求 采用塞规检查各螺纹孔的尺寸大小 ,不合格的产品杜决流入下道工序 基准面 下平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立式镗铣加工 中心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定位夹紧 2 钻 箱体侧 面各小孔 并用螺纹塞规控制其大小 45 1 00 18 的麻花钻 头 专用塞规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钻 前端面各 孔 工序号 11 技检要求 采用塞规检查各孔的尺寸大小 ,不合格的产品杜决流入下道工序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200 200 立 式镗铣加工 中心 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定位夹紧 2 钻上面各孔至 图尺寸 15 1 00 30 40 20 10 麻花钻头 1 专用塞规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镗 左 平面各孔 工序号 12 技检要求 按照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并保证各孔尺寸 ,各孔表面没有明显可见的刀痕迹 ,控制各孔的轴之间的同轴度要求 基准面 下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 号 00 数控 卧式镗床 618T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1 粗镗上面各孔 ,镗削余量单边为 25 1 2 000 质合金镗刀 1 塞规 2 精镗上面各孔 ,镗削余量单边为 5 1 000 质合金镗刀 1 塞规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镗 右 平面各孔 工序号 13 技检要求 按照 图示要求保证粗糙度并保证各孔尺寸 ,各孔表面没有明显可见的刀痕迹 ,控制各孔的轴之间的同轴度要求 基准面 上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卧式镗床 618T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粗镗下面各孔 ,镗削余量单边为 25 1 2 00 质合金镗刀 1 专用塞规 精镗下面各孔 ,镗削余量单边为 5 1 00 质合金镗刀 1 专用塞规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钳工 ,去除锐边毛剌 工序号 14 技检要求 去除各锐边毛剌 基准面 上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 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检验 工序号 15 技检要求 基准面 上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卧式镗床 618T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号 主轴箱体 工序名称 入库 工序号 16 技检要求 基准面 上平面与侧面 材料 同时加工零件数 设备 牌号 硬度 名称 型号 00 数控 卧式镗床 618T 夹具 定 额 代号 名称 单件时间(分) 每班次数 每台件数 工人等级 工步号 工步内容 走刀长度(毫米) 走刀次数 切削深度(毫米) 切削速度(米 /秒) 主轴转速(转 /分) 进给量(毫 米 /转) 机动时间(分) 辅助时间(分) 刀具 辅具 量具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数量 名称规格 拟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共 页 第 页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产品型号 零(部)图号 共 页 产品名称 零(部)名称 主轴 箱体 第 页 材料牌号 坯种类 铸件 毛坯外形尺寸 690 530 355 每毛坯件数 4000 每台件数 备 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 序 内 容 车 间 工 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工 时 准终 单件 1 铸造 铸造 2 时效 时效 3 涂底漆 涂底漆 4 铣 粗 ,精铣 上平 面 至尺寸 数控 式铣床 专用 5 铣 粗 ,精铣 下平 面 ,保证尺寸 , 保证粗糙度达到 数控 式铣床 专用 6 铣 粗 ,精铣左端平面 保证粗糙度达到 数控 式铣床 专用 7 铣 粗 ,精铣右端平面 ,粗糙度达到 保证各孔尺寸 数控 式铣床 专用 8 铣 粗 ,精铣前端平面 ,粗糙度达到 保证各孔尺寸 数控 式铣床 专用 9 铣 粗 ,精铣后端平面 ,粗糙度达到 保证各孔尺寸 数控 式铣床 专用 10 钻 钻 箱体直径 18 孔 式镗铣加工中心 专用 11 钳 钻 前端面各 孔 式镗铣加工中心 专用 12 镗 镗 左 平面各孔 数控 卧式镗床 618T 专用 13 镗 镗 右 平面各孔 数控 卧式镗床 618T 专用 14 钳 钳工 ,去除锐边毛剌 工作台 15 检验 检验 16 入库 入库 设计 (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关 键 词 . 1 . 1 . 1 1 前言 . 2 2 主轴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4 件的作用 . 4 件的工艺分析 . 4 轴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 7 3 专用夹具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左端平面镗孔夹具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位基准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套、镗套、镗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精度分析 . 26 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27 4 致谢 . 28 参考文献 . 29 1 内容摘要 : 本设计要求“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生存”, 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外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发展方面方向之一。 通过对 60140 主轴箱体零件图的分析及结构形式的了解,从而对主轴箱体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说明及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分析。然后再对主轴箱体的底孔、轴承孔的加工进行夹具设计与精度和误差分析,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 关 键 词: 主轴箱 加工工艺 定位 夹具设计 to on to of of is of of of we to of we of of of of of be in 2 1 前 言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 艺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材料 、 结构 、 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 “ 功能 ” 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 “ 功能 ” 。 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 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和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 ,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 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 按在夹具中的作用 ,地位结构特点 ,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 ( 1) 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 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 (或者称夹紧机构 ); ( 3)夹具体; ( 4) 对刀、引导元 件及装置 (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 ); ( 5)动力装置; ( 6)分度、对定装置; 3 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 ,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 ,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反之 ,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 ,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构 ,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 专用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设计: ( 1)定位装置的设计; ( 2)夹紧装置的设计; ( 3)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 ( 4)夹具体的设计; ( 5)其他元件及装置的设计。 4 2 主轴箱体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 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 主轴 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 主轴 箱中 的 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 也将大打折扣。 零件的材料为 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减震性能良好。传动箱体需要加工表 面以及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 ( 1)主要加工面: 1)铣上下平面保证尺寸 100行度误差为 )铣侧面保证尺寸 62与 20与下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 )镗上、下面平面各孔至所要求尺寸,并保证各位误差要求 4)钻侧面 4 纹孔 5)钻孔攻丝底平面各孔 ( 2)主要基准面: 1)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传动箱上表面各孔、传动箱上表面 2)以下平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主要是下平面各孔及螺纹孔 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箱体的结构特点 箱体是机器和部件的基础零件 ,由它将机器和部件中许多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 5 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 ,彼此能协调地运动 。 常见的箱体零件有 :各种形式的机床主轴箱 、 减速箱和变速箱等 。 各种箱体类零件由于功用不同 ,形状结构差别较大 ,但结构上也存在着相同的特点 : 箱体通常是机器中最大的零件之一 ,它是其他零件的母体 ,如大型减速箱体长达5 6m,宽 3 4m,重 50 60吨 ,正因为它是一个母体 ,所以它是机器整体的最大零件。 其复杂程度取决于安装在箱体上的零件 的数量及在空间的相互位置 ,为确保零件的载荷与作用力 ,尽量缩小体积。有时为了减少机械加工量或减轻零件的重量 ,而又要保证足够的刚度 ,常在铸造时减小壁的厚度 ,再在必要的地方加筋板、凸台、凸边等结构来满足工艺与力的要求。 有若干个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平面和孔,这些平面和孔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4有许多紧固螺钉定位箱孔 这些孔虽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由于分分布在大型零件上,有时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箱体有以上共特点,故机械加工劳动量相当大,困难也相 当大,例如减速箱体在镗孔时,要如何保证位置度问题,都是加工过程较困难的问题。 箱体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毛坯种类的确定 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件、冲压件,各种型材和工程塑料件等。在确定毛坯时,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1)依据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确定毛坯。例如,零件材料为铸铁,须用铸造毛坯;强度要求高而形状不太复杂的钢制品零件一般采用锻件。 ( 2) 依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尺寸确定毛坯,例如结构比较的零件采用铸件比锻件合理;结构简单的零件宜选用型材,锻件;大型轴类零件一般都采用锻件。 ( 3) 依据生产类型确定毛坯。大批大量生产中,应选用制造精度与生产率都 6 比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例如模锻、压力铸造等。单件小批生产则采用设备简单甚至用手工的毛坯制造方法,例如手工木模砂型铸造。 ( 4)确定毛坯时既要考虑毛坯车间现有生产能力又要充分注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可能性。 本主轴箱体是大批量的生产,材料为 40用铸造成型。 2毛坯的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毛坯的尺寸等于零件的尺寸加上(对于外型尺寸)或减去(对内腔尺寸)加工余量。毛坯的形状尽可能与零件相适应。在确定,毛坯的形状时,为了方便加工, 有时还要考虑下列问题: ( 1)为了装夹稳定、加工方便,对于形状不易装夹稳固或不易加工的零件要考虑增加工艺搭子。 ( 2)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的生产率,有些小零件可以作成一坯多件。 ( 3)有些形状比较特殊,单纯加工比较困难的零件可以考虑将两个甚至数个合制成一个毛坯。例如连杆与连杆盖在一起模锻,待加工到一定程度再切割分开。 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虽然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 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 在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必要时可据此绘出毛坯图。 3毛坯的材料热处理 长期使用经验证明,由于灰口铸铁有一系列的技术上(如耐磨性好,有一定程度的吸震能力、良好的铸造性能等)和经济上的优点,通常箱体材料采用灰口铸铁。最常用的是 40, 47,当载荷较大时,采用 54, 61高强铸铁。 箱体的毛坯大部分采用整体铸铁件或铸钢件。当零件尺寸和重量很大无法采用整体铸件(受铸造能力的限制)时,可以采用焊接结构件, 它是由多块金属经粗加工后用焊接的方法连成一整体毛坯。焊接结构有铸 焊、铸 煅 焊、煅 焊等。采用焊接结构可以用小的铸造设备制造出大型毛坯,解决铸造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焊前对各种组合件进行粗加工,可以部分地减轻大型机床的负荷。 毛坯未进入机械加工车间之前,为不消除毛坯的内应力,对毛坯应进行人工实效 7 处理,对某些大型的毛坯和易变形的零件粗加工后要再进行时效处理。 毛坯铸造时,应防止沙眼、气孔、缩孔、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出现。特别是主要加工面要求更高。重要的箱体毛坯还应该达到规定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 于年产量为 4000 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面的选择 (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互为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下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以限制 以一面定位消除 到定位目 的。 (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已加工结束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 定工艺路线 表 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1 钻箱体直径 18 孔 工序 2 钻前端面各孔 工序 3 镗左平面各孔 工序 4 镗右平面各孔 工序 5 粗 ,精铣上平面至尺寸 工序 6 粗 ,精铣下平面 工序 7 粗 ,精铣左端平面 工序 8 粗 ,精铣右端平面 工序 9 粗 ,精铣前端平面 工序 10 粗 ,精铣后端平面 工序 11 钳工 ,去除锐边毛剌 工序 12 检验 8 表 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1 粗 ,精铣上平面至尺寸 工序 2 粗 ,精铣下平面 工序 3 粗 ,精铣左端平面 工序 4 粗 ,精铣右端平面 工序 5 粗 ,精铣前端平面 工序 6 粗 ,精铣后端平面 工序 7 钻箱体直径 18 孔 工序 8 钻前端面各孔 工序 9 镗左平面各孔 工序 10 镗右平面各孔 工序 11 钳工 ,去除锐边毛剌 工序 12 检验 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条工艺路线不同于第一条是将铣各平面工序放到前面。加工完上下平面再加工各孔与 ,其它的先后顺序均没变化。通过分析发现这样的变动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对于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 精度都有太大程度的帮助。 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先加工上、下两平面,然后以下、下平面为精基准再加工两平面上的各孔,这样便保证了,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同时为加两平面上各孔保证了垂直度要求。符合先加工面再钻孔的原则。若选第一条工艺路线, 加工不便于装夹,并且毛坯的端面与轴的轴线是否垂直决定了钻出来的孔的轴线与轴的轴线是非平行这个问题。所以发现第一条工艺路线并不可行。如果选取第二条工艺方案,先加工上、下平面,然后以这些已加工的面为精基准,加工其它各孔便能保证孔的形位公差要求 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 提下,发现第二个方案比较合理。所以我决定以第二个方案进行生产。具体的工艺过程见工艺卡片所示。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 主轴箱体的材料是 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由于毛坯用采用金属模铸造 , 毛坯尺寸的确定如下: 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 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计算最大与最小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1)加工箱体的上下平 面,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表 4虑 3加工2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精加工 1 2)加工的侧面时,用铣削的方法加工两侧面。由于侧面的加工表面有粗糙度的要求 ,而铣削的精度可以满足,故采取分二次的铣削的方式,粗铣削的深度是 2铣削的深度是 1 3)镗上、下平面各孔时,由于粗糙度要求 ,因此考虑加工余量 一次粗加工 2次精加工 可达到 要求。 6)加工 6 10 孔,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虑加工余量 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5可达到要求。 7)加工 2 30 底孔时,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虑加工余量 15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5二次扩孔就可达到要求。 8)加工上平面 2- 18 孔,粗加工 10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精加工 4达到要求。 定切削用量 工序 1:粗、精铣传动箱体上平面 ( 1)粗铣上平面 工件材料: 造。 机床: 式铣床。 查参考文献 7表 30 34 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 D=100 齿数 Z=8,此为粗齿铣刀。 10 因其单边余量: Z=2以铣削深度2pa 每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3表 0 /fa m 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7表 30 34,取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n d 式( 式中 V 铣削速度; d 刀具直径。 由式 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 3 3 6 0 2 5 4 / m i 1 4 1 0 0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00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3 0 0 1 . 5 7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0 . 1 2 8 3 0 0 / 6 0 4 . 8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4 . 8 / 2 8 8 / m i m m s m m a:根据参考文献 7表 40a ( 2)精铣上平面 工件材料: 造。 机床: 式铣床。 参考文献 7表 30 31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 ,材料: D=100 齿数 12,此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1削深度1pa 每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7表 30 31,取 0 /fa m m Z 11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7表 30 31,取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由式( : 1 0 0 0 1 0 0 0 0 . 3 2 6 0 6 1 / m i 1 4 1 0 0 按照参考文献 7表 75 /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7 5 0 . 4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式( : 0 . 1 5 1 2 7 5 / 6 0 2 . 2 5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2 . 2 5 / 1 3 5 / m i m m s m m 粗铣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315l ,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21 0 . 5 (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4 0 ) ( 1 3 ) 7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11213 1 5 7 2 1 . 1 3 m i ml l lt f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1 精铣的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31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精铣时 1 100l D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12 机动时间21223 1 5 1 0 0 2 1 . 0 9 m i ml l lt f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2 铣下平面的总工时为: t= 1 2 1 2序 2:加工其下平面,各切削用量与加工上平面相近,因此省略不算,参照工序 1 执行。 工序 3:粗精铣左右端的侧面: ( 1)粗铣左右端的侧面 工件材料: 造。 机床: 式铣床。 查参考文献 7表 30 34 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 D=100 齿数 8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 边余量: Z=2以铣削深度2pa 每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3表 0 /fa m 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7表 30 34,取 V m s 。 由式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 3 3 6 0 2 5 4 / m i 1 4 1 0 0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00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3 0 0 1 . 5 7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0 . 1 2 8 3 0 0 / 6 0 4 . 8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4 . 8 / 2 8 8 / m i m m s m m a:根据参考文献 7表 60a 13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60l ,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21 0 . 5 ( ) ( 1 3 )l D D a 式(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1 1 3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 2)精 铣左右端侧平面 工件材料: 造。 机床: 式铣床。 由参考文献 7表 30 31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 D=100 数 12,此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1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7表 30 31,取 0 /fa m 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7表 30 31,取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由式( : 1 0 0 0 1 0 0 0 0 . 3 2 6 0 6 1 / m i 1 4 1 0 0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75 /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7 5 0 . 4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式( : 0 . 1 5 1 2 7 5 / 6 0 2 . 2 5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2 . 2 5 / 1 3 5 / m i m m s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210l 14 刀具切入长度 1l :精铣时 1 100l D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根据参考文献 9: 1t =249/(3)=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1 精铣宽度为 20下平台 根据参考文献 9切削工时: 2t =249/(3)=据参考文献 5表 查得铣削的辅助时间 2 粗精铣宽度为 30下平台的总工时: t=1t + 2t + 1 2序 4:镗 62孔 ( 1)粗镗 62孔 机床:卧式镗床 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削深度,毛坯孔径 0 57d 。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杆伸出长度取 200 削深度为 此确定进给量 f mm r 。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2 . 4 / 1 4 4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4 4 8 0 4 . 5 6 / m i 1 4 5 7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1 0 0 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5 7 1 0 0 0 2 . 9 8 /1 0 0 0 1 0 0 0 6 0m s 15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 . 2 1 0 0 0 2 0 0 / m i f n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 3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2 . 5( 2 3 ) 2 6 . 3 330p m mt g k t g 刀具切出长度 2l : 32 取 2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11213 5 6 . 3 3 4 0 . 2 2 7 m i ml l lt f 查参考文献 1,表 步辅助时间为: 2)精镗下端孔 62床:卧式镗床 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切削深度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杆伸出长度取 200 削深度为因此确定进给量 0 /f m m r 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3 . 1 8 / 1 9 0 . 8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01 0 0 0 1 0 0 0 1 9 0 . 8 1 0 2 9 / m i 1 4 6 1 ,取1 0 0 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1 1000 1000 1000 62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 . 1 5 1 0 0 0 1 5 0 / m i f n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 3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0 . 5( 2 3 ) 2 2 . 8 730p m mt g k t g 16 刀具切出长度 2l : 32 取 2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11213 5 2 . 8 7 4 0 . 2 7 9 m i ml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 0 . 2 2 7 0 . 2 7 9 0 . 5 0 6 m i 查参考文献 1,表 步辅助时间为: 序 5:镗 80孔 ( 1)粗镗 80孔 机床:卧式镗床 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切削深度, 毛坯孔径 0 75d 。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表 杆伸出长度取 切削深度为 此确定进给量 f mm r 。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1 . 9 2 / 1 1 5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1 5 4 8 8 . 3 2 / m i 1 4 7 5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60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7 5 6 0 0 1 . 7 9 /1 0 0 0 1 0 0 0 7 9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 . 2 6 0 0 1 2 0 / m i f n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 6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2 . 0( 2 3 ) 2 5 . 4 530p m mt g k t g 刀具切出长度 2l : 32 取 2 17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11216 5 5 . 4 5 4 0 . 4 9 6 m i ml l lt f 查参考文献 1,表 步辅助时间为: 2) 精镗下端孔到 80床:卧式镗床 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5切削深度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杆伸出长度取 切削深度为因此确定进给量 0 /f m m r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2 . 8 6 / 1 7 1 . 7 2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01 0 0 0 1 0 0 0 1 7 1 . 7 2 7 7 0 . 2 / m i 1 4 7 1 ,取80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6 1 8 0 0 3 . 0 9 /1 0 0 0 1 0 0 0 7 2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 . 1 5 8 0 0 1 2 0 / m i f n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 6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0 . 5( 2 3 ) 2 2 . 8 730p m mt g k t g 刀具切出长度 2l : 32 取 2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11216 5 2 . 8 7 4 0 . 5 9 9 m i ml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 0 . 4 9 6 0 . 5 9 9 1 . 0 9 4 m i 18 查参考文献 1,表 步辅助时间为: 序 6:钻下平在 2- 18 工件材料为 ,孔的直径为 18 加工机床为 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选用 18 的麻花钻头。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5表 由式( 床主轴转速 n : 01 0 0 0 1 0 0 0 0 . 4 3 6 0 4 5 6 / m i 1 4 1 8 ,取90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0 3 . 1 4 1 8 9 0 0 0 . 8 5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被切削层长度 l : 4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5( 1 2 ) 1 2 0 2 3 . 522c t g k c t g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02 l 走刀次数为 1 被切削层长度 l : 4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刀具切出长度 2l : 02 l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12 4 5 3 . 5 0 . 1 1 8 m i 2 5 8 0 0j l l lt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1 工序 7:加工 6 10 底孔 工件材料为 ,孔的直径为 10工机床为 式钻床,加工工序为 19 选用 10 的麻花钻头。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5表 由式( 床主轴转速 n : 01 0 0 0 1 0 0 0 0 . 4 3 6 0 8 2 1 / m i 1 4 1 0 ,取90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0 3 . 1 4 1 0 9 0 0 0 . 4 7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被切削层长度 l : 20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7( 1 2 ) 1 2 0 2 4 . 122c t g k c t g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02 l 走刀次数为 1 根据参 考文献 5表 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1 工序 8:钻 40 孔 工件材料为 ,孔的直径为 40面粗糙度 。加工机床为 工工序为锪钻,加工刀具为:钻孔 40直径钻。 1)确定切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7表 28查出 0 . 2 5 0 . 3 1 /f m m r表 ,由于孔深度比 0/ 8 / 1 3 0 . 6, ,故 ( 0 . 2 5 0 . 3 1 ) 1 . 0 0 . 2 5 0 . 3 1 /f m m r 表 。查 式钻床说明书,取 0 /f m m r 。 根据参考文献 7表 28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 1 /f m m r 。由于 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 m a x 15690(由机床说明书查出),根据参考文献 7表 28许的进给量 1 f m m r 。 20 由于所选进给量 f 远小于 f 及 f ,故所选 f 可用。 确定切削速度 v 、轴向力 F、转矩 T 及切削功率 根据表 28插入法得: 1 7 / m , 4732 5 1 T N M表 , 1 mP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由参考文献 7表 28 , ,故 1 7 / m i n 0 . 8 8 0 . 7 5 1 1 . 2 2 ( / m i n )v m m 表 01000 1 0 0 0 1 1 . 2 2 / m i n 1 8 9 / m i m m 表 查 床说明书,取 195 / m 。实际切削速度为 0 3 0 1 9 5 / m i n 1 8 . 3 7 / m i 0 0 1 0 0 0dn m m 由参考文献 7表 281 M ,故 4 7 3 2 1 . 0 4 7 3 2 ( )F N N 5 1 . 6 9 1 . 0 5 1 . 6 9T N m N m 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 /)m M n n k 表( 1 . 2 5 ( 1 9 5 / 2 9 8 ) 1 . 0 0 . 8 2k W k W 机床有效功率 4 . 5 0 . 8 1 3 . 6 5E E k W k W P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 0 40d , 0 /f m m r , 195 / m , 7 / m 相应地 4732, 5 1 T N m, 21 工序 9:钻 20 孔 工件材料: 属模铸造, 机床: 式钻床 刀具:高速钢钻头 20,被切削层长度 l : 20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7( 1 2 ) 1 2 0 2 4 . 122c t g k c t g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02 l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12 1 2 . 5 4 . 1 0 . 0 7 m i 2 5 9 0 0j l l lt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1 锪钻 20 阶梯的工时 锪钻孔进给量 0 /f m m r ,机床主轴转速 195 / m , 被切削层长度 l : 12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20( 1 2 ) 1 2 0 2 1 0 . 222c t g k c t g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02 l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12 3 1 0 . 2 0 . 2 7 m i 2 5 1 9 5j l l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A6140车床主轴箱的加工工艺及镗夹具设计【4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3824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