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10308字-31页.doc

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388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58.13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8-07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30
积分
关 键 词:
导向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设计 cad 图纸 卡片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工艺规程  定位基准  工艺路线  加工设备

目 录
1.前言 4
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 4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4
1.3制定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 4
1.4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4
1.5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4
2.零件图审查 6
2.1分析零件图 7
2.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7
3.毛坯的选择 7
3.1毛坯的种类 7
3.2毛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8
3.3毛坯的确定 8
4.定位基准的确定 9
4.1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9
4.2定位基准的选择 9
4.3定位基准的确定 10
5.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10
5.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0
5.2加工阶段的划分 11
5.3加工顺序的安排 11
5.4工序的分散与集中 12
5.5工艺路线 13
5.6机加工工序简图 13
6.设备及其工装的确定 15
6.1机床的确定 15
6.2夹具的选择 16
6.3刀具的选择 16
6.4量具的选择 17
7.合理切削用量的选择 18
7.1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18
7.2切削用量的选择 18
8.填写工艺文件 22
设计总结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表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7
附表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8


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前言
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该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工艺规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条件。
(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
(3)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及车间的基本资料。
1.3制定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2)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
(4)毛坯资料。
(5)现场生产条件。
(6)应尽可能多了解新工艺、新方法。
1.4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技术要求必须保证。
(2)生产纲领要能够满足。
(3)工艺成本低。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5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1)阅读图纸:了解产品、熟悉零件。
(2)工艺审查。
(3)选择毛坯。
(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确定设备及相应的工艺装备。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时间定额。
(10)填写工艺文件。
下面来详细介绍导向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零件图审查
如图2.1所示为导向套的零件图,该零件的生产规模为中批量生产,试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合理的切削用量、刀具等。

图2.1  零件图
2.1分析零件图
(1)检查零件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经审查,该零件视图准确、完整,表达很直观清晰,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的标注齐全、合理。
(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加工表面尺寸精度有:¢45精度等级IT8—9、¢50精度等级IT10、¢50精度等级IT11—12、¢55精度等级IT10、¢55.5TI11—12、¢69精度等级IT13、¢70精度等级IT9—10、¢72精度等级IT9—10、¢75.2精度等级IT9—10、¢80精度等级IT8。
位置精度有:¢80、¢70、¢55、¢50、¢55.5、¢69、¢75.2等表面对基准面A有同轴度要求,其跳动量为¢0.04mm,¢72外圆与右端面的垂直度要求为0.04mm。
表面粗糙度有:¢45表面的粗糙度为Ra1.6um,其余表面粗糙度为Ra6.3um。
其他技术要求:热处理要求为T235,沟槽内外圆角R0.5,锐角倒钝,去毛刺。
(3)零件的材料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45钢,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2.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属于回转型零件,其加工部位的形状均属于车削加工的内容,除了2-¢3的孔是在钻床上加工,为了提高其加工效率,在车削部分选择在数控车床上加工。
3.毛坯的选择
3.1毛坯的种类
(1) 铸件
铸件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毛坯。其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2) 锻件
锻件适用于强度要求高、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毛坯。其锻造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3) 型材
型材有热轧和冷拉两种。热轧适用于尺寸较大、精度较低的毛坯;冷拉适用于尺寸较小、精度较高的毛坯。
(4) 焊接件
焊接件是根据需要将型材或钢板等焊接而成的毛坯件
(5) 冷冲压件
冷冲压件毛坯可以非常接近成品要求,在小型机械、仪表、轻工电子产品方面应用广泛。
3.2毛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1) 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
零件材料的工艺特性和力学性能大致决定了毛坯的种类。
(2) 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外形尺寸
(3) 生产纲领的大小
(4) 现有生产条件
(5)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
为节约材料和能源,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应充分考虑精密铸造、精锻、冷轧、冷挤压、粉末冶金、异型钢材及工程塑料等在机械中的应用
3.3毛坯的确定
综合考虑,根据以上因素,确定该零件的毛坯类型为型材(管材),毛坯尺寸为¢86×¢40×70,毛坯材料为45钢,毛坯图如3.1所示。

内容简介:
附表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080料编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导向套 共 1 页 第 1 页 材 料 牌 号 45 钢 毛 坯 种 类 型材 毛坯外形尺寸 86 70毛坯件数 每 台 件 数 备 注 工 序 号 工 名 序 称 工 序 内 容 车间 工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工 时 准终 单件 05 下料 制造毛坯 10 热处理 正火 热处理车间 15 粗车 圆 80 至 81、外圆 70 71,长度 14。 机加车间 普车 三爪卡盘 圆 72 至 73,长度 24。 机加车间 普车 三爪卡盘 45 至 44。 机加车间 普车 三爪卡盘 20 精车 圆 72 、 80 、 45 、 50 槽。 机加车间 数车 软爪 圆 70 80 、 45 、切槽。 机加车间 数车 软爪 25 钻 钻 2-3 孔。 机加车间 钻床 专用夹具 30 热处理 淬火 热处理车间 35 钳 去毛刺 钳工车间 锉刀 40 检验 检验各尺寸 检验室 45 入库 设 计(日 期) 校 审 核(日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对(日期)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附表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080料编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导向套 共 3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机加车间 15 粗车 45 钢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型材 86 70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普通车床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三爪卡盘 乳化液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mm/r 动 辅助 1 粗车左端面 端面车刀 380 2 粗车外圆 80 至 81 外圆粗车刀 380 3 外圆 70 至 71, 长度 14 外圆粗车刀 380 4 调头,粗车右端面 端面车刀 380 5 外圆 72 至 73,长度 24 外圆粗车刀 380 6 粗镗孔 45 至 44。 粗镗刀 320 2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080料编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导向套 共 4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机加车间 20 精车 45 钢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型材 86 70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数车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软爪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mm/r 动 辅助 1 精车右端面、外圆 72 、 80 、倒角 外圆精车刀 800 100 2 精镗 45 、 50 镗刀 700 80 3 切外槽 外槽刀 350 40 4 切内槽 内槽刀 300 35 5 调头装夹,精车 左端面、外圆 70 、 80 外圆精车刀 800 100 6 精镗 45 精镗刀 700 80 7 切外槽 外槽刀 350 45 8 切内槽 内槽刀 300 35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080料编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导向套 共 4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机加车间 25 钻孔 45 钢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型材 86 70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钻床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mm/r 动 辅助 1 钻孔 专用夹具 1200 100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 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 工艺规程 定位基准 工艺路线 加工设备 目 录 . 4 . 4 . 4 . 4 . 4 . 4 . 6 . 7 . 7 . 7 . 7 . 8 . 8 . 9 . 9 . 9 . 10 . 10 . 10 . 11 . 11 . 12 . 13 . 13 . 15 . 15 . 16 . 16 . 17 . 18 . 18 . 18 . 22 设计总结 . 24 致 谢 . 25 参考文献 . 26 附表 1 机械加工工艺 过程卡片 . 27 附表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 28 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该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工艺规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 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 条件。 ( 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 ( 3)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及车间的基本资料。 定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 (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 2)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 ( 3)产品的生产纲领。 ( 4)毛坯资料。 ( 5)现场生产条件。 ( 6)应尽可能多了解新工艺、新方法。 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 1)技术要求必须保证。 ( 2)生产纲领要能够满足。 ( 3)工艺成本低。 (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 1)阅读图纸:了解产品、熟悉零件。 ( 2)工艺 审查。 ( 3)选择毛坯。 ( 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 5)确定设备及相应的工艺装备。 (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 8)确定切削用量。 ( 9)确定时间定额。 ( 10)填写工艺文件。 下面来详细介绍导向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如图 零件的生产规模为中批量生产,试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合理的切削用量、刀具等。 图 零件图 析零件图 ( 1)检查零件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经审查,该零件视图准确、完整,表达很直观清晰,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的标注齐全、合理。 ( 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加工表面尺寸精度有: 45 精度等级 9、 50 度等级 50 精度等级 12、 55 度等级 12、 度等级70 度等级 10、 72 精度等级 10、 度等级 0、 80 精度等级 位置精度有: 80 、 70 55 50 表面对基准面 跳动量为 72 外圆与右端面的垂直度要求为 表面粗糙度有: 45 表面的粗糙度为 余表面粗糙度为 其他技术要求:热处理要求为 槽内外圆角 角倒钝,去毛刺。 ( 3)零件的材料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 45 钢, 45 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 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 4552 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属于回转型零件,其加工部位的形状均属于车削加工的内容,除了 2-3 的孔是在钻床上加工,为了提高其加工效率,在车削部分选择在数控车床上加工。 坯的种类 (1) 铸件 铸件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毛坯。其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2) 锻件 锻件适用于强度要求高、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毛坯。其锻造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3) 型材 型材有热轧和冷拉两种。热轧适用于尺寸较大、精度较低 的毛坯;冷拉适用于尺寸较小、精度较高的毛坯。 (4) 焊接件 焊接件是根据需要将型材或钢板等焊接而成的毛坯件 (5) 冷冲压件 冷冲压件毛坯可以非常接近成品要求,在小型机械、仪表、轻工电子产品方面应用广泛。 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1) 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 零件材料的工艺特性和力学性能大致决定了毛坯的种类。 (2) 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外形尺寸 (3) 生产纲领的大小 (4) 现有生产条件 (5)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 为节约材料和能源,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应充分考虑精密铸造、精锻、冷轧、 冷挤压、粉末冶金、异型钢材及工程塑料等在机械中的应用 坯的确定 综合考虑,根据以上因素,确定该零件的毛坯类型为型材(管材),毛坯尺寸为 86 40 70,毛坯材料为 45钢,毛坯图如 图 毛坯图 准的概念和分类 ( 1)基准的定义 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 2)基准的分类 1)设计基准: 零件工作图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是加工、测量和 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又称制造基准。 ( 1)粗基准及其选择原则 1)粗基准的定义 以未经机械加工过的表面作为的定位基准。工艺过程中的第一道机加工工序使用的定位基准都是粗基准。 2)粗基准选择原则 若需要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时,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若需要保证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之毛坯面为粗基准。 若需保证多个表面均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余量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粗基准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滑和有足够的尺寸,以保证定位的尽量准确和夹紧的可靠。 粗 基准一般重复不得使用。 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这是因为粗基准一般都很粗糙,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所加工的两组表面之间位置误差会相当大,因此,粗基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 2)精基准及其选择原则 1)精基准的定义 已经过机械加工的表面作为的定位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基准重合、基准统一。 自为基准、互为基准。 便于装夹。 选择精基准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减少定位误差;保证安装准确、可靠与方便。 位基准的确定 综上所述,确定该零件的定位基准如下: ( 1)粗基 准:毛坯外圆及其两端面。 ( 2)精基准:粗加工后的外圆及其端面。 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是指零件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到成品所经过的工序先后顺序。 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就是为零件上每一个有质量要求的表面选择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法 ,考虑下列因素: 工件材料的性质; 工件的结构和尺寸; 生产类型; 具体生产条件。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该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如下: ( 1) 80 粗车 (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 ( 2) 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 3) 72 粗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面粗糙度 ( 4) 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 5) 70 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面粗糙度 ( 6) 55 车(精度等级 面 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面粗糙度 ( 7) 50 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面粗糙度 ( 8) 45 粗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精车(精度等级 面粗糙度 工阶段的划 分 (1) 粗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切除各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其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率。 (2) 半精加工阶段 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 (3) 精加工阶段 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要求,其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 (4) 光整加工阶段 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很细和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还需要进行光整加工阶段。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保证加工质量 合理使用设备 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工序配合的更好 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 (如铸件的砂眼气孔等 ) 应当指出: 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必须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工件的刚性来决定。 综上所述,该零件的加工可划分为粗、精加工阶段。 工顺序的安排 工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中要经过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工序。因此,当拟定工艺路线时要合理、全面安排好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工序的顺序。 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 1)基准先行 选为精基准的表面,应先进行价格,以便为后续工序提供可靠的精基准。如轴类零件的中心孔、箱体的地面或剖分面、齿轮的内孔和一端面等,都应安排在初始工序加工完成。 2)先粗后精 各表面均应按照粗加工 半精加工精加工的顺序依次进行,以便逐步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3)先主后次 先加工主要表面(如定位基面、装配面、工作面),后加工次要表面(如自由表面、键槽、螺纹孔等),次要表面常穿插进行加工,一般安排在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精度之后、最终精加工之前。 该零件的加工顺序应严格按照以上原则进行加工。 序的分散与集中 (1) 工序集中 1)概念: 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 2)特点: 可以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率高; 减少了设备数量以及操 作工人人数和占地面积,节省人力、物力; 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利于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采用的工装设备结构复杂,调整维修较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2) 工序分散 1)概念: 工序分散就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艺路线很长。 1)特点: 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便于调整,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 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所需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数目多,操作工人多,占地面积大。 ( 3)工序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分析 考虑的 因素: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有时,还要考虑各工序生产节拍的一致性 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时,只能工序集中;大批大量生产时,既可以采用多刀、多轴等高效、自动机床,将工序集中,也可以将工序分散后组织流水生产。 对于重型零件,为了减少工件装卸和运输的劳动量,工序应适当集中;对于刚性差且精度高的精密工件,则工序应适当分散。 发展趋势: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方法来组织生产。 综上所述,根据该零件的生产规模,确定该零件采用工序集中的方式进行划分。 艺路线 05 下料 制造毛坯 10 热处理 正火 15 车 圆 80 至 81、外圆 70 71,长度 14。 圆 72 至 73,长度 24。 45 至 44。 20 车 圆 72 、 80 、 45 、 50 槽。 圆 70 80 、 45 、切槽。 25 钻 钻 2-3孔。 30 热处理 淬火。 35 钳 去毛刺。 40 检验 检验各尺寸。 45 入库 加工工序简图 工序号 工序内容 工序简图 15 1 2 3 20 1 2 25 钻 2-3 孔 床的确定 工序 15 该工序主要为粗车阶段,此工序选择在普通车床上加工。 工序 20 该工序为精车阶段,此工序选择在数控车床上加工。 工序 25 该工序为钻孔,此工序选择在钻床上加工。 具的选择 该零件属于回转型零件,因此选择圆周定位夹具装夹,圆周定位夹具可用三爪卡盘、软爪等。 ( 1)三爪卡盘 三爪卡盘是最常用的车床也是数控车床的 通用卡具。三爪卡盘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自动定心。它的夹持范围大,但定心精度不高,不适合于零件同轴度要求高时的二次装夹。 三爪卡盘常见的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液压卡盘装夹迅速、方便,但夹持范围小,尺寸变化大时需重新调整卡爪位置。数控车床经常采用液压卡盘,液压卡盘特别适用于批量加工。 ( 2)软爪 由于三爪卡盘定心精度不高,当加工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或者进行工件的二次装夹时,常使用软爪。通常三爪卡盘的卡爪要进行热过处理,硬度较高,很难用常用刀具切削。软爪是改变上述不足而设计制造的一种具有切削性能的夹爪。 加工软爪时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软爪要在与使用时相同的夹紧状态下进行车削,以免在加工过程中松动和由于反向间隙而引起定心误差。车削软爪内定位表而时,要在软爪尾部夹一适当的圆盘,以消除卡盘端面螺纹的间隙。 2)当被加工件以外圆定位时,软爪夹持直径应比工件外圆直径略小。其目的是增加软爪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软爪内径大于工件外径时,会造成软爪与工件形成三点接触 ,此种情况下夹紧牢固度较差,所以应尽量避免。当软爪内径过小时,会形成软爪与工件的六点接触,不仅会在被加工表面留下压痕,而且软爪接触面也会变形。这在实际使用中都应该尽 量避免。 软爪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软爪常用于加工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工件的二次装夹。 综上所述,工序 15 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工序 20采用软爪装夹,工序 25选用钻床专用夹具装夹。 具的选择 从零件图中可以看出,该零件的加工部位主要有外圆、端面、内孔、外槽、内槽等等。根据其加工特性确定该零件的刀具如表 示。 表 刀具卡片 刀具名称 刀具规格 刀具材料 加工表面 端面车刀 45 车端面 外圆粗车刀 90 车外圆 粗镗刀 60 镗内孔 外圆精车刀 75 车外圆 精镗刀 45 镗内孔 外槽刀 宽 外槽 内槽刀 5内槽 具的选择 该零件精度要求不高,又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因此尽可能的选择通用量具,对于外圆各部分尺寸均可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对于内槽的槽宽可以选用数显内槽宽游标卡尺测量,内槽底径选用内槽游标卡尺测量。 图 数显槽宽卡尺 图 普通游标卡尺 图 带表内槽直径卡尺 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 轴转速 于恒线速度切削)、进给速度 进给量 f。这些参数均应在机床给定的允许范围。 削用量选择原则 确定切削用量时,应是在保证加工质量(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以及工艺系统刚性允许的情况下,在充分利用机床功率和发展刀具切 削性能时的最大切削量。 粗加工时,毛坯余量大,工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低,因此应以发挥机床和刀具的切削性能,减少机动时间和辅助时间,提高生产率和提高刀具耐用度,作为选择切削量的主要依据。 精加工时,加工余量不大,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小,因此应以提高加工质量作为选择切削用量的主要依据,然后考虑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 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应是先确定背吃刀量确定进给量 f 、最后确定切削速度为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背吃刀量切削速度 ( 1)背吃刀量应选择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尽量在一次走刀中,把本工序加工应切除的加工余量切除掉。如在粗加工时,当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也可分二次: 第一次进刀1A)4/33/2( (第二次进刀24/13/1(2 (式中, A 单边余量( ( 2)进给量 f 的选择 限制粗加工最大进给量 f 的主要因素是刀杆和刀片的强度、进给机构的 强度及工艺系统的刚性。表 限制精加工时最大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表 ( 3)切削速度粗加工时限制切削速度加工时限制切削速度加工时切削力较小,机床功率一般能满足。 当已确定了背吃刀量f 后,按合理刀具耐用度 T,求切削速度以下公式: )/(( 式中, 切削速度( m/ T 合理刀具耐用度( m 刀具耐用度指数(查相关资料); 切削速度系数(查相关资料); vv 分别为背吃刀量给量 f 对有关资料); 切削速度修正系数(查相关资料)。 根据1000/算工件转速 n )/()1000( wc (式中, );工件转速( mi n/m/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 表 硬质合金及高速钢车刀粗车外圆和端面时的进给量 加工材料 车刀刀杆尺寸 B H/( 工件直径 /吃刀量 3 35 58 812 12以上 进给量 f /(mm/r) 16 25 20 40 60 100 400 20 30 25 25 20 40 60 100 600 5 40 60 100 1000 0 45 40 60 500 2500 6 25 40 60 100 400 20 30 25 25 40 60 100 600 5 40 600 100 1000 0 45 40 60 500 2500 : 面的进给量应乘系数 K=采用大雨 r 的进给量。 内进给量应乘洗漱 K=材料硬度为 44 56 )或 K=硬度为 57 62 )。 0%。 表 硬质合金刀片强度允许的进给量 背吃刀量 pa/片厚度 c/料不同对进给量修正系数 4 6 8 10 钢bbb铁 4 4 7 偏角不同对进给量修正系数7 13 3 45 60 90 13 22 :有冲击时,进给量应减少 20%。 表 硬质合金外圆车刀精车时的进给量 工件材料 表面粗糙度 Ra(切削速度范围 /(m/刀尖圆弧半径r/给量 f /(mm/r) 铸铁、青铜和铝合金 限 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 50 80 50 80 50 80 : 合金,切削速度大雨 中进给量应乘系数 进给量 r 时可获 表面粗糙度;宽刃精车刀的进给量还饿更大些。 综上所述,该零件的切削用量见机械加工工序卡。 工艺文件包括机械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填写,以及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填写。 ( 1)工艺文件的校核 技术科专责工程师在接到工艺任务书后 , 按产品图纸技术要求和生产规模编制工艺文件 , 文件应符合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要求。凡属正式的工艺文件 , 除编制者外 , 至少经过其他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校对或审核。 参与校核的工艺人员应具有相同的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 2)工艺文件的会签 凡涉及特殊工序的工艺文件 , 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工程师会签方能生效。 精铸分厂、钢结构分厂自行编制的特殊工序工艺文件也必须经过产品专责工艺师会签。 ( 3)工 艺文件的批准 一般工艺文件由技术科长批准 , 在技术科长缺席时 , 可由技术科长指定专人对工艺文件进行审批。 工艺方案 , 重大工艺试验项目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方面进行评审后 , 由总工程师批准。 技术改造 , 工艺装备制造成本在 500元以上 , 由技术科科长上报生产副厂长进行审批。 ( 4)工艺文件的更改 1)工艺文件的更改原则 工艺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 不得增加绝对成本。 工艺更改应及时、慎重 , 保持相对稳定 , 要求 : 发现差错必须及时更改; 重大的工艺更改 , 应通过工艺试验确认后进行。 2) 工艺更改依据 设计更改 原有工艺出现差错 , 遗漏或存在缺陷。 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 纠正与预防措施。 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请参见附件。 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系统的巩固学习了 大学 四 年 的课程,对 机械加工工艺 的 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我历时 一个月 ,系统的巩固了如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从设计选择图纸到产品的加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自己全部设计制作的。在这当中,感觉到在平时的学习中还不够努力,造成毕业设计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感觉到了 我们专业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应勤动手、多动脑去思考,才能进行我们的产品零件的优质加工,还应多去翻阅一些需要的相关资料。 通过这次对零件图形进行加工及编制其说明书,增加了不少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切实做到将理论联系到了实际生产中,也只有理论与实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才能加工出完美的、符合要求的零件,对程序的编制也是此说明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合理的编制程序,制定出走刀路线,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满足要求的零件。总之,在此次毕业设计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致 谢 本人在 毕业课题的设计中,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感谢学校具远瞻的规划与教育,给予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给我们对学业及个人生涯发展的多元信息,帮助我们成长。 感谢院系领导对我的关怀和重视,使我得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人生的价值。 感谢三年来陪伴我们学习与生活的恩师,感谢您们对我精心的教育, 感谢 您们没使我的学习变成劳作而成为一种快乐; 们 让我明白自身的价值; 们帮助我发现了自己的专长,而且让我把事情做得更好。 感谢您们容忍我的任性与错误,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事,如何 做人。 特别感谢恩师的 谆谆教导 ,他的 悉心指导与斧正,对于论文 . 架构之启迪,及其内容的细心斟酌与指导,倍极辛劳。 最后感谢三年来陪伴我一起的同学们,伙伴们, 所有的欢笑和泪水、成功和失败、骄傲和苦恼,我们曾一起分享;那是我们青春中最灿烂的一页,最辉煌的回忆,而回忆中的每个人,都是栩栩如生 ,这些都将是我一生的财富。三年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必将在我的记忆里永恒。 参考文献 1 吴国华金属切削机床 第二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陆剑中 孙家宁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3 倪森寿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北 京 :教育出版社, 4 刘守勇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北 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附表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080料编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导向套 共 1 页 第 1 页 材 料 牌 号 45 钢 毛 坯 种 类 型材 毛坯外形尺寸 86 70毛坯件数 每 台 件 数 备 注 工 序 号 工 名 序 称 工 序 内 容 车间 工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工 时 准终 单件 05 下料 制造毛坯 10 热处理 正火 热处理车间 15 粗车 圆 80 至 81、外圆 70 71,长度 14。 机加车间 普车 三爪卡盘 圆 72 至 73,长度 24。 机加车间 普车 三爪卡盘 45 至 44。 机加车间 普车 三爪卡盘 20 精车 圆 72 、 80 、 45 、 50 槽。 机加车间 数车 软爪 圆 70 80 、 45 、切槽。 机加车间 数车 软爪 25 钻 钻 2-3孔。 机加车间 钻床 专用夹具 30 热处理 淬火 热处理车间 35 钳 去毛刺 钳工车间 锉刀 40 检验 检验各尺寸 检验室 45 入库 设 计(日 期) 校 审 核(日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对(日期)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附表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080料编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导向套 共 3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机加车间 15 粗车 45钢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型材 86 70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导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3883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