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典型题.ppt_第1页
大学物理(下)典型题.ppt_第2页
大学物理(下)典型题.ppt_第3页
大学物理(下)典型题.ppt_第4页
大学物理(下)典型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电磁学 共 23 题 (二)相对论 共 3 题 (三)量子物理 共 6 题 共共2323题题 1 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一点的场强。设半径为R的细 圆环均匀带电,总电量为q,P是轴线上一点,离圆心 O的距离为x ,求P点的场强。 dq r O x R x P 解: (3) (4) 积分求解: 由于对称性 (1) (2) 将 分解为 在圆环上任意取一线 元dl,其带电量为dq dq r O P x R x 在积分过程中,r和 保持 不变,可以提到积分号外,即 dq r O P x R x 讨论(1) 环心处,x=0,E=0; 即远离环心处的电场相当于一个点电荷 产生的电场。 (3) 当xR时, 思考 如果把圆环去掉一半, P点的场强是否等于 原来的一半? (2) 当q0时, 沿轴线指向远离轴线的方向, 当q R),取同样高斯面, 所以得电场分 布的矢量表达 l O ab R1 R2 rb ra 3:均匀带电球层,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 R2,体电荷密度为 。求图中a点和b点电势。 解: 取薄球壳,半径为r,厚为dr ,可视为均匀带电球面,其 带电量为 r dr 对a点,此带电球面产生的电势为 对b点,当球壳半径r rb时,其产生的电势为 4:有一块大金属平板,面积为S,带有总电量 Q,今 在其近旁平行地放置第二块大金属平板,此板原来不 带电。(1)求静电平衡时,金属板上的电荷分布及周围 空间的电场分布。(2)如果把第二块金属板接地,最后 情况又如何?(忽略金属板的边缘效应。) 1234 解:(1)由于静电平衡时导 体内部无净电荷,所以电 荷只能分布在两金属板的 表面上。设四个表面上的 面电荷密度分别为1、 2、3和4。 Q S 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 闭曲面作为高斯面。由于板间电场与板面垂直,且板 内的电场为零,所以通过此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 选一个两底分别在两个金属 板内而侧面垂直于板面的封 金属板内任一点P的场强是4个带电平面的电场的叠 加,并且为零,所以 1234 Q S P (1) (2) (3) (4) 即: 联立求解可得: 电场的分布为: 在区, 在区, 在区, 方向向左 方向向右 方向向右 E E E IIII 1234 Q S 1 2 3 4 由有 (2)如果把第二块金属板接地 ,其右表面上的电荷就会分散到 地球表面上,所以 第一块金属板上的电荷守恒仍给出 由高斯定律仍可得 金属板内P点的场强为零,所以 联立求解可得: IIII 1234 S P 电场的分布为: E =0, E方向向右 EIII=0 O 直线 + d 导 体 板 5 如图,求 O 点处感应电荷密度 。 x O/ 解:取导体板内很邻近O点的 O/点,直线在O/点产生的电场 感应电荷在 O/ 点产生的电场 ,由总电场得 解:两极面间的电场 在电场中取体积元 则在 dV 中的电场能量为: 6 一圆柱形电容器,两个极面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 两极面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 的电介质。求此电容 器带有电量Q时所储存的电能。 L +QQ r R1 R2 S 解: 根据电荷分布对壁的平分面的 面对称性,可知电场分布也具有这 种对称性。由此可选平分面与壁的 平分面重合的立方盒子为高斯面, 如图所示,高斯定理给出: 7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厚壁,壁厚为D,体电荷密度为 ,求其电场分布,并画出 E-d 曲线,d为垂直于壁面 的坐标,原点在厚壁的中心。 D d E-d 曲线如图 E d O do 8 两个同心金属球壳,内球壳半径为R1,外球壳半径为 R2,中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 r 的均匀介质,构成一个 球形电容器。 (1) 求该电容器的电容; (2)设内外球壳上 分别带有电荷+Q和-Q,求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解: (1) 已知内球壳上带正电荷Q,则 两球壳中间的场强大小为 : 两球壳间电势差 电容 (2) 电场能量: O R1 R2 9 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半径分别为R1=5.0cm, R2=20.0cm,已知内球面的电势为 ,外球面的 电势为 。 (1) 求内外球面所带电量; (2)两个 球面之间何处电势为零。 解: (1)以q1和q2分别表示内外球所带电量,由电势叠加 原理: 联立可得 可得 (2) 由: O R1 R2 10.在均匀磁场中放置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导线,电流强 度为I,导线两端连线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夹角=30,求 此段圆弧电流受的磁力。 I a b 解:在电流上任取电流元 方向 11. 如图所示,在均匀磁场中,半径为R的薄圆盘以角速 度绕中心轴转动,圆盘电荷面密度为。求它的磁矩 、所受的磁力矩以及磁矩的势能。 解:取半径为r的环状面元,圆盘转动 时,它相当于一个载流圆环,其电流: 磁矩: R r dr 受的力矩: 圆盘磁矩: 方向向上 磁矩的势能为 12.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半圆柱面导体,其上电流与其轴 线上一无限长直导线的电流等值反向。电流I在半圆柱 面上均匀分布。(1)求轴线上导线单位长度所受的力;(2) 若将另一无限长直导线(通有大小、方向与半圆柱面相同 的电流I)代替圆柱面,产生同样的作用力,该导线应放 在何处? 解:(1)在半圆柱面上沿母线取宽为dl 的窄条,其电流 I I R 它在轴线上一点产生的 磁感应强度: 方向如图 dI dl x y 由电流分布的对称性可知: 方向沿x轴 方向沿y轴,是斥力 dI dl x y (2)另一无限长直导线应平行放置于y轴负半轴上,以d表 示两直导线间的距离,则 13. 将一均匀分布着的电流的无限大载流平面放入均匀磁场中,电 流方向与此磁场垂直。已知平面两侧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B1 和 B2 ,如图所示,求该载流平面单位面积所受磁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 载流平面自身在其两侧产生的磁场为: 方向相反。 均匀外磁场 B0 在平面两侧方向相同。 由图, 载流平面产生磁场与外磁场在左侧方向相反,在右侧方向相同。 载流平面单位面积所受的磁场力 考虑长dl,宽 ds 的电流元, 其在外磁场中受的磁场力 x O R x 由对称性 解: 方向: + x 14:圆电流(I,R)轴线上的磁场。 q 方向:右手定则 q x = 0 圆心处 q x R 15. 半径为R的圆片上均匀带电,面密度为 ,该圆片以匀角速度 绕它的轴线旋转,求圆片中心 O 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O 解: 取 r 处 dr 宽度的圆环,其以作圆周运动, 相当于一圆电流 dI,dI 的大小为: 此圆电流在圆心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整个圆板在圆心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16:求无限长均匀载流圆柱体 ( I, R )的磁场。 I 柱外:r R 柱内:r 0,则回路中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B端高。 由于OA和OB两段沿径向,涡旋电场垂直于段元,这 两段不产生电动势。该电动势就是金属棒上的电动势 。 x 19.导体 CD 以恒定速率在一个三角形的导体框架 MON上 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垂直于 CD 向右,磁场的方向如图 ,B = Kxcost, 求:CD运动到 x 处时,框架 COD 内感 应电动势的大小、方向。(设 t =0, x =0) 解:选定回路正向,顺时针方向 h dx , x , C D M O N C D x M O N h dx x 解二、 20.矩形螺绕环共有N 匝,尺寸如图,求:L =? D2 D1 h I L 解:设电流为I,取回路L 若矩形螺绕环中充满磁导率为的介质,L =? ds h r 21.一边长为 l 和 b 的矩形线框。在其平面内有一根平 行于 AD 边的长直导线 OO,导线半径为 a 。 求:该系统的互感系数 O O b l . . . . . I 12 解: ds A B CD 22.传输线由两个同轴圆筒组成,内、外半径分别为R1 , R2 , 其间介质的磁导率为,电流由内筒一端流入,由 外筒的另一端流回,当电流强度为 I 时,求: l 长度传输 线内储存的磁能。 I 解: a 单位长度L* l 求: 任意时刻t 在矩形线框内的感应电动势 并讨论 的方向. a b 23. 如图,真空中一长直导线通有电流 有一带滑动边的矩形导线框与其平行共面,二者相 距a.滑动边长为b,以匀速 滑动.若忽略线框中的 自感电动势,并设开始时滑动边与对边重合. a O x y a+b ds 建立坐标 xoy. 取ds,其内的磁通量 L 顺时针 L 在t时刻,矩形线框内的磁通量 a 0 x y a+b a 0 x y a+b 的方向 当 时, 为顺时针方向. 当 时, 为逆时针方向. L 共共3 3题题 1.一发射台向东西两侧距离均为L0 的两个接收站E与W发射讯号, 如 图, 今有一飞机以匀速度v 沿发射 台与两接收站的连线由西向东, 求:在飞机上测得两接收站收到发 射台同一讯号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解: 设东西接收到讯号为两个事件,时空坐标为 地面为S系(xE , tE),(xW , tW) 飞机为S系(xE, tE),(xW, tW) 负号表示东先接收到讯号。 由洛仑兹时空变换得 2. 两只宇宙飞船, 彼此以0.98c的相对速率相对飞过对 方;宇宙飞船1中的观察者测得另一只宇宙飞船2的长 度为自己宇宙飞船长度的2/5。求: (1)宇宙飞船2与1 中的静止长度之比? (2)飞船2中的观察者测得飞船1 的长度与自己飞船长度之比? 解: (1)设飞船1为S,飞船2为S,静长分别为L10,L20 飞船1测飞船2的长度为L2 ,飞船2测飞船1的长度为L1 由题意: 由长度收缩: (2) 3. 已知二质点A, B静止质量均为m0,若质点A静止质点 B以6m0c2的动能向A运动, 碰撞后合成一粒子, 无能量 释放。求: 合成粒子的静止质量M0? 解: 二粒子的能量分别为 由能量守恒, 合成后粒子的总能量为 由质能关系: E=Mc2 由质速关系: 关键求复合粒子的速度v = ? 由动量守恒: 对B应用能量与动量关系, 即 共共6 6题题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测得某金属的截止电压Uc和入 射光频率的对应数据如下: 6.5016.3036.0985.8885.664 0.8780.8000.7140.6370.541 试用作图法求: (1)该金属光电效应的红限频率; (2)普朗克常量。 图 Uc和 的关系曲线 4.05.06.0 0.0 0.5 1.0 UcV 1014Hz 解:以频率为横轴,以截止电 压Uc为纵轴,画出曲线如图所 示( 注意: )。 (1)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就是该金属的红限频率, 由图上读出的红限频率 (2) 求普朗克常量 对比 有 精确值为 图 Uc和 的关系曲线 4.05.06.0 0.0 0.5 1.0 UcV 1014Hz 由图求斜率 2.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的定态物质波相当于两端 固定的弦中的驻波,因而势阱宽度a必须等于德布罗意 波的半波长的整数倍。 (1) 试由此求出粒子能量的本征值为: (2) 在核(线度1.010-14m)内的质子和中子可以当成 是处于无限深的势阱中而不能逸出,它们在核中的运 动是自由的。按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估算,质子从第一 激发态到基态转变时,放出的能量是多少MeV? 解:在势阱中粒子德布罗意波长为 粒子的动量为: 粒子的能量为: (2) 由上式,质子的基态能量为(n=1): 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 n= 1,2,3 从第一激发态转变到基态所放出的能量为: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核的两定态之间的能量差一般 就是几MeV,上述估算和此事实大致相符。 n=1 n=2 n=3 3. 设粒子处于由下面波函数描述的状态: 当 当 A是正的常数。求粒子在x轴上分布的概率密度; 粒子在何处出现的概率最大? 解:首先把给定的波函数归一化 做积分 得 因此,归一化的波函数为 当 当 归一化之后, 就代表概率密度了,即 当 当 概率最大处: 即 x = 0 讨论:波函数本身无物理意义, “测不到,看不见”, 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是它的模的平方给我们展示 了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像。 E oa/2 x-a/2 E1n=1 4E1n=2 9E1n=3 En n |n|2 无限深方势阱内粒子的 能级、波函数和概率密度 4. 氢原子的直径约 10-10m,求原子中电子速度的不确 定量。按照经典力学,认为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 动,它的速度是多少?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由不确定关系估计,有 速度与其不确定度 同数量级。可见,对原 子内的电子,谈论其速 度没有意义,描述其运 动必须抛弃轨道概念, 代之以电子云图象。 按经典力学计算 5. (1) 用 4 个量子数描述原子中电子的量子态,这 4 个 量子数各称做什么,它们取值范围怎样? (2) 4 个量子数取值的不同组合表示不同的量子态, 当 n = 2 时,包括几个量子态? (3) 写出磷 (P) 的电子排布,并求每个电子的轨道角 动量。 答:(1) 4 个量子数包括: 主量子数 n, n = 1, 2, 3, 角量子数 l, l = 0, 1, 2, n-1 轨道磁量子数 ml, ml = 0, 1, , l 自旋磁量子数 ms, ms = 1/2 (3) 按照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在每个量子态 内填充 1 个电子, 磷 P(15) 的电子排布: (2) n = 2 l = 0 (s) l = 1 (p) ml = 0 ml = -1 ml = 0 ml = 1 ms = 1/2 ms = 1/2 ms = 1/2 ms = 1/2 2n2 = 8 个 量子态 1s, 2s, 3s 电子轨道角动量为 2p, 3p 电子轨道角动量为 在 z 方向的投影可以为 1s22s22p63s23p3 每个电子的(轨道)角动量: 解:费米能量是价电子排布的最高能量 EF = NE = 6.021023 5.3810-2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